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未都-----从破烂王到身价百亿
马未都,人称“马爷”,有“京城第一收藏家”之美誉;2008年,继易中天、于丹之后,他走上“百家讲坛”,成为家喻户晓的收藏名家。从一个收藏门外汉到身家几百亿的玉器收藏大家,竟然仅用了不到二十年!很多人认为马未都今天的成就源于昔日的好眼光,是他抓住了时机,比其他人“动手早”。其实不然,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
在80年代后,当周围的朋友们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的时候,马未都却仍在为那些古老的玩意儿“执迷不悟”。马未都说,当时的古玩地摊就跟今天过街天桥上卖DVD的似的,地上铺一块包袱,把东西摆好,随时准备着警察来了卷包袱跑人。他手上的大部分文物都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地摊上“捡”来的。
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旧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收藏这些玩意儿,在当时有点不务正业,因为挣的那点工资都被他买“玩儿”的东西了,但是他身不由己,看到喜欢的东西不能据为己有就很难受,有的时候,他没有能力把它们带回家,就一趟趟地去别人家里过眼瘾。
他有一次看上一个老人家的祖传古董,可是去了老人家里几次,老人死活不愿意卖。他看老人疾病缠身估计不久人世,于是,他悄悄给了老人的邻居一笔钱和,让那邻居等那老人死后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他。不久后,终于盼到那老人死了——他早就摸清了老人有几个儿子,老人死后,那几个兄弟必然会分家产,而古董只有一个,给谁都不合适。只好卖了兄弟们分钱。果然,在老人死后的第二天,马未都顺利地买到了他想要的古董。
古董成为事业,是从1996年才开始的。这一年,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走入公众视野,马未都的身份也就正式转变为馆长。其实,从1992年开始做展览起,马未都就想做私人博物馆,他觉得自己的这些宝贝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一大乐事。
马未都能从古董界短短几年,变成一个上百亿资产家。马未都现在告诫后来人说:“个人最好不要做博物馆,最好是企业来做,除非你已经有了足够巨大的资金。我之所以做是因为,过去原始积累的东西比较多,但也不容易;如果现在刚刚起步就更难了。马云还曾说过等退休了定要跟着他混。                          [链接]从破烂王到身价百亿 马未都怎么做到的
2016年07月18日 11:16 | 来源:艺周刊                                      在收藏界提起马未都,圈内人都尊其为大家。据马未都说,他手上的大部分文物都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地摊上“捡”来的。马未都经常出入如玉渊潭东门、北海北门、朝阳门等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当时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每天早晨外地农民已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旧瓷器在那里等着开门。马未都回忆:“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旧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
马未都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在古玩界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2008年的百家讲坛的《马未都说收藏》更是让他被人广为熟知。也成为了中国古玩界的第一号代言人。这时的马未都已经有上亿的身价。
在80年代后,当周围的朋友们努力在攒钱买电视机、录像机的时候,马未都却仍在为那些古老的玩意儿“执迷不悟”。不过,按照1982年的国家规定,个人收藏的古玩只能由国家指定的单位收购,个人不准私自经营古玩,严禁倒卖牟利。所以,对个人收藏而言,政策环境并不太理想。
但另一方面,北京有700余年的建都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那些四合院和胡同里保留着很多祖传的宝贝,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形成了天坛、北海等几个集中的交易场地,这些地方就成了青年马未都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马未都说,当时的古玩地摊就跟今天过街天桥上卖DVD的似的,地上铺一块包袱,把东西摆好,随时准备着警察来了卷包袱跑人。有一次,他看到潘家园东北角的土坡上形成了一个小市场,就好奇为什么选在这里。人家对他很不屑地说,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跑得快呗。
马未都说,当时他30岁左右,却很少打眼。这并不是吹牛,因为当时真品都少人问津,就没有人会费心劳力地去作假。而当时的价格,用今天的眼光看,却是天天在捡漏。1987年,琉璃厂虹光阁里有一个雍正官窑的盘子,不到500块,却好久都没有卖出去,当时公务员的收入每个月也就两三百块了。但是今天,这样的一个盘子拍卖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都已经不算新闻了。就这样,马未都走在其他人的前面,从各个地摊上收藏来了今天博物馆里大多数宝贝,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应该也不为过,他从中发大财了。但是,这只是今天的事实,退回到80年代,在国家严禁买卖的环境中,买家寥寥无几,所有的藏家谁都不会料到,几十年后,这些玩意儿竟变成了财富。
很多人认为马未都今天的成就源于昔日的好眼光,是他抓住了时机,比其他人“动手早”。其实不然,在马未都看来,今天的事业完全拜过去的“不务正业”所赐,是兴趣这株旁枝茁壮发展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正是因为当年的“执迷”,才有如今的“有悟”;接着,他又把这“悟”通过他的私人博物馆、著书和百家讲坛,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热爱收藏的人们。        编辑:陈佳
马未都为何能从“破烂王”变成如今的收藏大家
2016-12-16 13:24
说起收藏,大家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收藏家马未都。你知道他花10元“捡”的“破烂”现在能卖几万吗?今天我们就和藏友一起学学马老师的“收藏经”吧!
在收藏界提起马未都,圈内人都尊其为大家。据马未都说,他手上的大部分文物都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地摊上“捡”来的。马未都经常出入如玉渊潭东门、北海北门、朝阳门等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当时国营文物商店收购点,每天早晨外地农民已推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旧瓷器在那里等着开门。马未都回忆:“当时在国营文物商店内销部买旧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任我挑,10元钱一个,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三五万吧。”
马未都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在古玩界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2008年的百家讲坛的《马未都说收藏》更是让他被人广为熟知。也成为了中国古玩界的第一号代言人。这时的马未都已经有上亿的身价。
在1982年花1600买了四扇钧瓷挂屏,当时他刚成家,是用准备买彩电的钱买了这件宝贝。马未都说:“这件东西对我后来的影响很大,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后来,马未都的家被小偷光顾了一回,等他回家一看,四扇钧瓷挂屏都还在,心里就踏实了。到了1996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类似挂屏的成交价已经达到了26400元,到了2004年北京华辰的拍卖会上,成交价已经超过了10万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七重檐宝塔,紫檀七重檐宝塔,八面玲珑,共设四十八位佛龛,原置佛像四十八尊,为乾隆盛世宫廷所造。塔原置清宫何处,目前尚无从查考,但有一点可以证明,乾隆之母笃信佛教,乾隆又是孝子,为母常做佛事,为母造塔合情合理。2003年冬,辗转飘泊的国之重宝惊现苏富比香港三十周年拍卖会上,马未都以350万元拍回来,成为他喜爱之物之一,也是观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乾隆官窑是瓷器烧造的高峰期。乾隆皇帝派驻督陶官管理皇家窑务,并且亲自过问瓷器烧制情况。宫廷画师还要为御窑瓷器提供画稿,特别是像郎世宁等西洋画师将油画的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图案上,让乾隆瓷器渲染出更绚丽的光彩。尊满绘荷花纹,荷叶翻卷自然,立体感强,透视关系合理,深受西洋画风影响,属乾隆御窑瓷器精品。
景泰蓝这门工艺,学名叫掐丝珐琅,在清末之前是宫廷独享的没有走入民间。景泰蓝叫法晚,明朝不叫景泰蓝,雍正六年《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是关于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录。掐丝珐琅是舶来品,元朝由阿拉伯地区传进中国,明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它声名鹊起,通俗说景泰蓝。壶装饰各色火龙纹,品相完整,属西藏贵族或高僧专用器皿。“多穆”是藏语,原意盛酥油的桶,后演变为法器,是明清两代宫廷册封西藏达官政要和宗教首领的重要器物。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青花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佑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纯正者少。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花瓷虽然火,那你知道它的双胞兄弟吗?身价不是一般的高
青花瓷的由来及其寓意
釉下青花广州风情(图)
不可不看的一点瓷器鉴赏知识
明代空白期瓷器的鉴藏
明代空白期青花瓷,原来这么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