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要把他中举后的官职...
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要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今天,换作你你可能比他还疯!

《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我相信大都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学过。范进多年赶考,屡试不第,受到了邻里甚至其岳父的奚落和冷嘲热讽。但后来范进中举之后,大家对他的态度却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弯,称他为文曲星,对他前呼后拥。这个故事非常深刻的揭示了当时人们嫌贫爱富和以官仕为尊的思想。

当得知自己考中举人后,范进本人竟激动地发疯了。很多人不理解,不就是中个举人,至于这么癫狂吗?但当你了解当年的科举考试流程以及了解了范进的科举之路后,你也许就能理解范进为什么会激动得发疯了。

我们先来聊聊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大致流程,科举考试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童试”由县州组织,通常每三年组织两次,考中者被称为“秀才”,其每次的通过率大概在2%左右,所以古代往往可以看到还有五六十岁的“童生”,秀才可以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是“乡试”由省里组织,通常每三年组织一次,考中者被称为“举人”,通常中举率在1.5%,中举后可称“衣锦还乡”并且具备了做官资格,中举后可以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是“会试”由国家统一组织,通常每三年组织一次,考中者称“贡士”,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进京赶考就是参加“会试”,考中贡士才可以进入最后一步。

第四步是“殿试”通常由皇帝亲自进行考察,通常在会试之后进行,殿试一般又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是笔试,成绩优异者进入第二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由皇帝面试,皇帝会在面试者中挑选出前三甲。第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称“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称“同进士出身”。也就是高中进士,成为进士后,便会被朝廷分配到全国各地做官。

而范进穷尽一生致力于科举考试,直到54岁才中了秀才。尽管也非常不宜,但秀才是没有任何特权,所以古人才有“穷秀才”的称呼。可中举之后就不一样了,可以说与秀才有天壤之别,举人在当时有很大的特权。

举人的特权具体包括以下特权:第一,举人拥有很大的免税权限,完全可以靠免税的田租养活一家人,他还可以把免税额度卖给别人,每年都可以躺收一大笔钱。第二,举人还有做官的资格,如果不打算继续进考,国家会安排一个副县级职位,所以举人的称呼统一是“举人老爷”。

从考取举人的难度和中举后待遇的变化来说,对于范进来讲,就如同一个普通人中几千万的大奖一样,你说他如何能不激动得发疯呢?那么后来范进到底当了多大的官?

根据吴敬梓《范进中举》小说后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范进中举后因丁母优,三年后才进京会试,此次他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多年之后,范进被钦点为山东学道。学道这个官职是正三品的地方高官,相当于今天省教育厅厅长一职。

可以说,范进隐忍苦读的六十年,最后终于一飞冲天,从一个被人随意辱骂的穷秀才,到高高在上的山东学道,如果换成是你,心态恐怕也会失衡,恐怕也要激动得发疯吧?

当然,吴敬梓写这篇小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露科举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以及八股取士对士人精神的祸害。并以胡屠户及乡邻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来极力讽刺社会上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可耻风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素材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几位先后排名是什么?
光绪年间宏道书院考试卷 - 三颠一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范进中举后为何疯了?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古今中外】谈一谈范进中举与清代科举的那些事
古代文化常识之五:科举制度 ◆中国编辑联盟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