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访谈(四十七)|​ 黄光国专访:华人本土心理学为终生矢志
黄光国专访:华人本土心理学为终生矢志


   黄光国,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致力于结合东、西文化,以科学哲学作为基础,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发展本土社会心理学。着有《知识与行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诠释》、《社会科学的理路》、《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伦理疗愈与德性领导的后现代智慧》、《尽己与天良:破解韦伯的迷阵》、《Foundations of Chinese Psychology》、《Linking Science to Culture: The Third Wave of Psychology》,以及中英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1. 您是如何开始心理学研究生涯?为什么对心理学感兴趣?为什么选择目前的研究领域深耕?您的学术生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黄光国:我是1964年考进心理学系的。二次大战后,提倡逻辑实证论的主要人物是殷海光教授。杨国枢青年时期是殷海光教授的崇拜者,他在伊利诺大学以三年时间获取博士学位后,返回心理系任教后不久,便开始推动「现代性」的学术研究。那时候,我在心理系就读,进入研究所博士班之后,认为这个议题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便师从杨国枢,跟他做硕士论文。
   杨国枢主张:以行为主义的科学方法,从事「现代性」的实证研究。依照当时人格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第一步,就是编制量表,测量个人「传统性」和「现代性」的高低。当时他所用的方法是:在编制『个人现代性量表』时,其题目有两个主要来源:(1)国外相关研究所用量表题目中适合中国人作答者;(2)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所特别撰写者。这样找到了212个题目,为了确定各题是否与现代化程度有关,他邀请了十四位有关学者对每一个题目作一评断,以得知它究竟是属于现代化的方向,还是传统化的方向。各学者在评断各题时,以『+』、『─』、『?』三种记号分别代表在该题上答『赞成』时表示『现代化』、『传统化』、『不能确定』。如果认为赞成该题即表示传统化,便打一个『─』号;『+』号表示达赞成即表示较为现代化,『?』为不能确定。根据十四位学者的评断,他选出71个大家意见一致的题目,包括现代化方向者25题,传统化方向者46题(杨国枢,1972385)。当时我毫不怀疑地使用这一份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完成我的硕士学位论文。
2. 您的导师对您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您在哪些方面继承了导师的思想传承?您在哪些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道路?

黄光国硕士班毕业后,我考取「教育部与美国东西文化中心合设攻读博士学位奖学金」,到夏威夷大学进修,才明确觉察到:当时美国的心理学界正在进行一项巨大的典范移转。
   我在求学时,心理学研究所的老师几乎都在讲行为主义。到了夏大,有一位很出名的教授Arthur W. Staats1975)甚至出版了一本题为《社会行为主义》(Social Behaviorism)的书,认为个人的心理学都可以用其外显行为来加以解释。但是我们用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却是StotlandCanon1972)两人合作,题目清楚标识「认知研究取向」(a cognitive approach)。我的指导教授A. J. Marsella主要的研究兴趣是不同文化中的心理病理学。我在东西中心参与的「文化学习研究所」(Cultural Learning Institute)则有许多研究员致力于探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当时夏威夷大学哲学系还有一位Lauden,以讲授实用主义的科学哲学闻名,他使我注意到:每一种流行的心理学典范之后,都各有其哲学基础,绝不可忽视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1976年夏天,我通过论文口试后回国任教。1980年代初期,我在杨国枢教授的号召之下,开始参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当时便已经察觉到:近代西方学术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其哲学的基础之上。国内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处于低度发展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对于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理解。
   1992年,杨国枢教授要规划出版《本土心理学研究》期刊,邀我写一篇「靶子论文」,和学术界的同仁一起讨论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当时我正年轻气盛,立刻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很快地写了一篇论文,题为〈互动论与社会交换: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问题〉,由杨教授邀请社会科学界的几位资深同仁,针对我的主张提出批判。他们所提出的批判和质问,使我十分难以招架。尤其是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科学哲学多年的苏国勋教授,他单刀直入地指出:「『科学研究纲领』主要是适用于近代自然科学,而不是用于社会科学,尤其不是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它是「Lakatos作为科学史家以事后回顾的方式,对科学史上出现的和发生影响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做出评价时所用的(不是科学工作者自身所用的),因此,『社会科学中国化』不应以『科学研究纲领』为谋」。完全否定了我的主张。
   苏教授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作为科学发展前衍的西方核心国家,科学哲学确实是思想史家或哲学家针对「科学史上出现的和发生影响的各种学说和理论」做出反思和评价所得的结果,并不是「科学工作者自身所用的」。然而,对于像中国这样非西方社会的边陲国家,如果不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精神,充其量只能套用西方国家发展出来的研究模式,搜集一些零零碎碎的实证研究资料,怎么可能发展出「本土心理学」或「本土社会科学」?

   然而,哲学并非我的专业。在那个时代,我对科学哲学的理解,其实并不深入,也不透彻。苏教授是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科学哲学的权威学者,我要反驳他的论点,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我的主张,做出具体的研究成果,「拿证据来」。当时我的研究成绩乏善可陈,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困窘之余,只好写一篇〈审慎的响应与暂时的沉默〉,虚晃一招,落荒而逃。
   学然后知不足。从此之后,「做出具体研究成果以说明自己的主张」,便成为我持之以恒的学术志业。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一方面持续研读科学哲学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在心理学研究所讲授科学哲学。1995年我出版了《知识与行动》一书(黄光国,1995),用社会心理学的观点,重新诠释「道、儒、法、兵」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传统。在这本书中,我很清楚地指出:西方文化最重视的是「知识的哲学」,传统中华文化所关注的却是「行动的智慧」,两者关注的焦点有其本质上的不同。由于现代学术几乎都是建立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上,我们要让本土心理学有真正的发展,一定要对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有相应的理解,能够以之作为基础,从事本土心理学研究。

   在讲授科学哲学的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经典翻译和诠释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没有把一些科学哲学的经典名著译成中文,它们就没有进入中文世界,一般人便很难用它们作为论辩的材料。要使「科学」在华人的文化中生根,不仅要有人像唐代高僧翻译佛经那样,将西方科学哲学的经典名著逐一译成中文;而且要有人能够撰写专著,析论各家科学哲学之间的关联,让科学研究工作者,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各种科学哲学之间的辩证性发展。因此我不揣浅陋,以将近十年的工夫,撰成《社会科学的理路》(黄光国,2001)一书,析论20世纪内科学哲学发展出来的五种主要典范之间的关联。
   由于这本书的目的是在解释我所采取的研究取向,以解决社会科学本土化所遭遇到的难题,它的写法跟一般科学哲学的教科书也大异其趣。它的前半部叙说自然科学的哲学,由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典范转移,后半部说明社会科学的哲学,包括诠释学和批判理论,两者之间则以结构主义作为联结。
   撰写《知识与行动》和《社会科学的理路》这两本书的经验,成为我日后在思考心理学本土化各项问题的「背景视域」。自1990年代中期,我开始参与「亚洲社会心理学会」的各项活动,又进一步认识道:社会科学本土化不仅只是华人社会科学社群的问题,而且是所有非西方国家社会科学社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从2000年起,我担任「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的总召集人,在该项计划每年两次的考评会上,都有考评委员指出:这种大型的研究计划,不能以作实证研究为满足,一定要将这些实征研究的发现整合在一起。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唯有建构理论,才有可能将各项不同实征研究的发现整合在一起。因此,在执行卓越计划的八年期间,我不断殚精竭虑,思考跟心理学本土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一面从事研究,另一方面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3. 您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最骄傲的工作是什么?您认为您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黄光国我原本对个人如何应对社会及生活压力的问题极感兴趣,博士论文的题目为〈中国社会中的心理压力、因应方式、与心理疾病间的关系〉。回国后,仍沿用西方学者研究环境适应问题的思考架构,继续从事「企业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环境知觉与工作士气」的实证研究。
 在从事这项研究的时候,我注意到家族企业型态的特征,诸如:缺乏规章制度、引用私人、集权式领导等等,而开始思考家族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型态,以及流传于中国社会中的人情、关系、面子、报答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整合当时社会心理学中流行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正义理论」(justice theory)和「印象整饰理论」(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撰写了一篇论文,于1983年夏天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上宣读。
  该项研讨会是海峡两岸分隔三十余年后,双方社会科学工作者首度齐聚一堂的学术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遇到中文大学教授Michael H.Bond,他要求我和他合作,以这篇论文所提出的理论为基础,撰写一篇论文,讨论中国人的社会行为。
  这篇题为〈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的论文文章经过数度修改之后,刊登在1987年元月份出版的《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我跟 Bond合作的〈华人的社会心理〉一文,则收录在他所主编的《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一书中,198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来Bond两度编撰《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也都邀我撰写其中章篇,该书第一版,和Gabrenya合作,撰写〈中国人的社会互动:大地上的和谐与秩序〉;第二版和韩贵香合作,撰写〈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分别于19962009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情与面子〉这篇论文可以说是我学术生涯中的「扛鼎之作」。〈人情与面子〉的理论问世之后,即以这个理论模式为基础,又写了一系列论文,集结成一本名为《中国人的权力游戏》的专书,1988年由巨流图书公司出版。到了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这本书所收录的论文略作调整后,改名为《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在大陆出版简体字版,销路相当畅旺。

4. 您认为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走过了怎样的历程?目前最新进展如何?未来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光国:在1983年「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上,社会学家金耀基宣读了一篇论文〈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韦伯学说的重探〉。金教授指出:德国社会学家Max Weber在其名著《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探讨有助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各种条件。韦伯在穷究各种条件之后,认为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兴起有关。基督新教的教义强调勤劳、节约,认为在上帝的「召唤」下从事工作是神圣的,由工作而得的财富,是上帝的赐礼,不应拒绝。尽管如此,人却不可奢侈浪费。这种教义所造成的人的「动机结构」与资本主义精神正相凑合(affiniity)。它在个人心理上所造成之「内在整合」(inner integration),对于资本主义之发展十分重要。
  为了阐明非西方社会因何「不发生」资本主义,韦伯在《中国的宗教:儒家与道教》一书中,从「物质」与「精神」两个范畴双管齐下,探究其原因。在「物质」范畴上,他逐一分析五个具体因素,包括货币制、城市与基尔特、家产制国家与科层政治、亲属组织以及法律。韦伯指出:整个来说,这些结构因素确实不利于资本主义之发展;但是,传统中国也有许多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构因素,如无身份继承、自由迁移等。因此,他以为「结构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决定性。换言之,传统中国之所以「不发生」资本主义,必须在「物质」或社会「结构」以外的因素中去找寻。韦伯判定这是由于儒家文化缺乏资本主义所必要的一种「特殊的心态」(particular mentality)。这等于是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是不相契合,或中国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阻碍。
  韦伯对中国社会结构及儒家伦理的解释,后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界分析中国的重要典范,影响西方学术界的主流思想几达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到了1970年代,韦伯的儒家伦理观点却受到一个「巨大经验现象」的挑战。当时许多社会及经济学家都注意到:从二次大战之后,几个东亚地区的社会都有「生猛惊人的经济发展」,包括日本、韩国、香港与新加坡。这些东亚社会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过去三十年中的经济发展则被称作「东亚经济奇迹」。
  金耀基的这篇论文引发了学术界的「韦伯热」,探讨儒家思想与东亚奇迹的兴趣,国内外学术界也因此而召开了好几次相关的研讨会。为了要了解什么叫做「儒家的心态」(Confucian mentality),我下定决心,申请出国进修补助,从一九八五年九月起,到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撰成《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一书,1988年出版。

  我在夏威夷大学求学期间,曾经做过「马基唯利主义」的实证研究,并与其指导教授合作,发表过一篇论文,题为〈马基唯利主义对中、美大学生的意义与测量〉(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Machiavellianism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登在1976年的「社会心理学刊」(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之上。回国后,于1991年出版《王者之道》,讨论法家理论在现代华人企业组织中的应用。这本书后来并由一位华侨翻译成泰国文字,在曼谷出版。
  根据我在这本书中的分析,儒、法两家思想各有不同的适用范畴,儒家的「仁、义、礼」伦理体系适用于情感性和混合性关系的范畴;法家以「法、术、势」作为核心的组织理论,则适用于工具性人际关系的范畴。更清楚地说,对于个人生命的安顿而言,儒、法两家思想有互补的作用;儒家伦理适用于家庭之中,法家思想则适用于工作场合。甚至是在工作导向的企业组织之中,儒、法两家思想也应当具有互补的作用:跟工作有关之事,应强调法家思想;跟工作无关的人际关系安排,则不妨辅之以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传统中为家庭而努力打拼的成就动机,和法家思想中所蕴涵的形式理性,构成所谓「华人资本主义精神」(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的主要内容。我因此写了一篇英文论文,〈道及儒家思想的转化力量〉。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火车」的比喻:源自西方的科技像是「火车头」;源自儒家文化传统的工作动机,像是推动火车前进的「蒸汽机」;在政府及企业层次制订蕴涵有高度「形式理性」的管理制度,则像是火车的「轨道」,三个因素的结合,让东亚国家的经济能够快速而且平稳地往前发展。
  在世界各国对东亚经济奇迹充满好奇的时代,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设立一个「东亚哲学研究所」,1987年,由杜维明教授在新加坡召开一项「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的现代化」研讨会,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学者宣读论文,包括美国社会学家傅高义、麦法夸;Max Weber的嫡传弟子Wolfgong Schluchter,汉学家狄白瑞,以及海外华人学者金耀基、刘述先、张灏、傅伟勋等人。我宣读的论文,即为〈道及儒家思想的转化力量〉,后来也收录在杜教授所编的论文集《三重奏:儒家伦理、工业东亚、与韦伯》(Confucian Ethics, Industrial East Asian and Max Weber)之中。这个火车头的比喻,构成我学术关怀的三大主轴。儒家伦理代表华人心理,工业东亚代表科学发展,韦伯则代表理性的科层组织。

   从Popper1972)所主张的进化认识论来看,唯有建构理论,才有可能将各项不同实证研究的发现整合在一起。整合性的理论一旦建构出来之后,它就跟同一范畴中既有的其他理论构成竞争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执行卓越计划的八年期间,我不断殚精竭虑,一面思考跟心理学本土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一面从事研究,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该项计划于2008年初结束之后,他又以将近一年的时间,整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黄光国,2009)。
   这本书是以「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作为基础,强调:本土心理学的知识论目标,是要建立由一系列理论所构成的科学微世界,既能代表人类共有的心智,又能反映文化特有的心态。基于这样的前提,该书一面说明我如何建构〈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并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再对以往有关华人道德思维的研究做后设理论分析,然后从伦理学的观点,判定儒家伦理的属性,接着以「关系主义」的预设为前提,建构出一系列微型理论,说明儒家社会中的社会交换、脸面概念、成就动机、组织行为、冲突策略,并用以整合相关的实证研究。
    本书最后一章的「结论」部分指出:从Lakatos1998)所主张的「科学研究纲领」来看,一个科学的研究传统确立之后,将来研究者便可以用同样「关系主义」的预设(Lakatos称之为「硬核」),再建构出其他相关的理论。因此,希望将来能以这样的思维及运作方式,并从事实证研究。建构出更多相关的理论,以确立「儒家关系主义」研究传统。

5. 您接下来的研究想法或研究计划是什么?未来10年将会聚焦什么问题?
  
黄光国:从2019年春节过后新冠疫情的闭关期间,我回顾过去将近半世纪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心得,积极撰写「中西会通四圣谛」的一系列著作。这个书系的第一本书,题为《超越与实在:牟宗三的科学观》,该书前半部的析论指出:牟宗三为了完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刻意对康德知识论中的核心概念作出有系统的扭曲。这种「系统性的偏误」很可能使本土社会科学研究者无法理解科学哲学的演化系谱;并使新儒家的发展承受难以为继之「苦」。后半部则「对症下药」,介绍科学哲学的演化系谱。
  这本《牟宗三的科学观》是「中西会通四圣谛:苦、集、灭、道」书系的第一部。第二部《科学哲学的演化系谱》将重新组织并改写第四版的《社会科学的理路》,每一章后面添加一节「文化反思」,说明该章在社会科学本土化中的应用。这是「集」,希望能够汇集西方科学哲学之精华,为华人学术社群所用。
   第三部中的第一本《破解科学主义的魔咒》严词批判五四以来弥漫于华人学术社群中的「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本书并以作者所写的两篇「靶子论文」作为标靶,邀请社会科学界的关键人士参与的「打靶」,希望藉以让华人学术界中「科学主义」的阴魂现身,而得以「灭」渡之。
   第四部包含两本书,一本是《玄奘与荣格:自性的探索》,另一本是《宋明理学的科学诠释》。这是我以科学哲学作为基础,依照我所发展的知识论策略,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Hwang,2019)」,并整合历年的研究心得,走出的本土社会科学研究之「道」。
6. 心理学的话语体系大多由西方世界主导,您认为建构基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思想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如何努力实现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在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构建心理学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黄光国「心理学的科学革命」201072327日,「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Asian Association of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在印度尼西亚日惹的Gadjah Mada University宣布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国际会议,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位代表参与,共宣读两百五十多篇论文。在大会开幕式上,我被推选为会长,并于26日上午发表一篇题为〈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的使命〉的主题演讲,指出:今年七月一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三位教授在《自然》及《行为科学》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20032007年间的心理学研究中,96%的样本是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他们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2%。这种来自西方(Western)、高教育水平(Educated)、工业化(Industralized)、富裕(Rich)、和发达(Developed)社会的样本,和全世界其他地区的广大人口相较之下,其心理倾向其实是非常特殊的,他们因此称之为来自「怪异」(WEIRD)社会的「怪异」样本。

   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西方的科学哲学作为基础,建构本土心理学理论,来研究世界各地「非怪异」社会中人们的心理。我们必须承认:今天世界学术社群中所流行的研究典范,大多是西方文明的产品。我们要想建构既能代表人类普遍「心智」,又能够反映某一社会中人们独有之「心态」的理论,一定要能够掌握住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精神意索,研究「非怪异社会」中支持人们在各种情境脉络下作出各种社会行动的智能、文化价值、以及世界观,来对西方心理学社群进行科学革命。
  《儒家关系主义》一书的英文版以Foundations of Chinese Psychology出版(Hwang, 2012),之后即与瑞典特登堡大学教授Carl M. Allwood1952-)在英国期刊Social Epistemology上反复辩论与本土心理学发展的有关议题,前后将近四年,双方发表相关论文多达16篇。当时我即清楚表示:非西方国家推动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目的,旨在对西方主流心理学进行科学革命(Evenden & Sandstrom, 2011)。Allwood以研究全世界本土心理学发展作为终生志业,辩论过后,他针对世界各国发展本土心理学面对的难题,撰成一本小书Nature and Challenges of Indigenous Psychologies,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则在该书系主编邀请之下,从科学哲学的观点,针对这些难题,出版一本对应的小书,讨论建构「含摄文化之理论的知识论策略」(Hwang, 2019)。

  我所提出的知识论策略包含两步骤:(1)建构有关社会互动和自我的普世性理论,包括〈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Hwang, 1987, 2015a, b),〈自我的曼陀罗模型〉(Hwang, 2011, 2015a, b),自性的心理动力模型(Hwang, 2018a);(2) 然后,以用这些模型作为架构,分析一特定的文化系统(Hwang, 2015c),例如儒家文化中的「五常」(Hwang, 2018b)。
  剑桥小书的出版,象征着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从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以来,心理学者始终未能妥善处理文化问题。《内圣与外王:儒家思想的完成与开展》一书的目的,在于对华人学术社群说明如何使用此一知识论策略,分析儒家文化传统(黄光国,2019)。
  截至目前为止,我已经为国际学术期刊编过七个特刊(special issue),在国际学术期刊及专书中发表126篇论文,斯坦福大学Scopus论文影响力数据所列的「全球顶尖2%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名单榜上有名。
7. 您认为心理学如何更好的走出象牙塔,走入寻常百姓家?心理学能为改善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提供哪些指导和助力?心理学如何助推美好生活?

黄光国:我想用「费孝通的世纪反思」来回答这个问题。费孝通(1910-2005)是江苏吴江人,也是最早扬名于国际的第一代华人社会学家。他曾提出「差序格局」的理念,用以描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费孝通,1948)。他认为:西方个人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像是一枝枝的木柴,他们的社会组织将他们绑在一起,成为一捆捆的木柴。中国社会的结构好像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跟圈子所推及的波纹发生联系。这个像蜘蛛网的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这个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随时随地都是以「自己」作为中心,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是一切价值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费氏有关「差序格局」的概念虽然指出了中西文明的根本差异,而经常为华人社会学家所引用,究其本质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并不是「含摄文化的理论」。它反映出十九世纪末期,西方人类学者对于非西方文化的基本心态。
费孝通早年到英国留学时,受教于著名的波兰裔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 Malinowski, 1884-1942)。马氏是功能学派的大师,要求学生进入田野从事民族志(ethnography)研究工作时,必须采取实证主义「主/客对立」的态度,考虑社会及文化建构具有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的那些功能,不必探讨文化理念的实质意义。
   这种观点跟另一位人类学家Redcliffe-Brown所主张的「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正好相反。后者强调:必须考虑社会建制跟整体社会运作之间的关系。马林诺斯基的研究策略或许可以用来研究原始社会,但要用它来研究底蕴深厚的华人文化,就显得有所不足。
   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费氏受到重用,一度出任政协主席,在中国致力于发展经济的时代,他宣称自己所作的学术工作是「志在富民」,晚年则一再强调中国社会学者必须要有「文化自觉」。
   他逝世之后,周飞舟(2017:147)写的一篇文章,很清楚地指出他晚年思想的转向。1984年,费孝通写过一篇〈武夷曲〉,称自己对理学和朱子「自幼即没有好感」。在1989年的另一篇散文〈秦淮风味小吃〉中,费孝通还语带讽刺地说:
试想程朱理学极盛时代,那种道貌岸然的儒巾怎能咫尺之间就毫不踌躇跨入金粉天地?……时过境迁,最高学府成了百货商场。言义不言利的儒家传统,在这里受到了历史的嘲笑。……我倒很愿意当前的知识分子有机会的都去看一看,这个曾一度封锁我们民族的知识牢狱。(费孝通,1989p271-274
   1989是「改革开放」之后十年。在那个时代,费孝通还保有本书第一章所说的「五四意识形态」,认为「言义不言利」的「儒家传统」是「曾一度封锁我们民族的知识牢狱」,也因此为传统书院改成「百货商场」喝采叫好。可是,到了2003年,他对儒家文化传统的态度,却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中,宋明理学反倒成为费孝通心中社会学扩展界限的关键:
   理学堪称中国文化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实际上是探索中国人精神、心理和行为的一把不可多得的钥匙。……理学的东西,说穿了就是直接谈怎样和人交往、如何对待人、如何治理人、如何塑造人的道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今天社会学所谓的「机制」和「结构」,它直接决定着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结构。
   我们今天的社会学,还没有找到一种跟「理学进行交流的手段」。理学讲的「修身」、「推己及人」、「格物致知」等,就含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特殊的方法论的意义,它是通过人的深层心灵的感知和觉悟,直接获得某些认识,这种认知方式,我们的祖先实践了几千年,但和今天人们的思想方法衔接,差不多失传了。(费孝通,2003p461-463
   

   费孝通早年受到「五四意识形态」的影响,迷信「实证主义」式的「科学主义」;改革开放后「复出」,仍然认为:儒家文化传统是「封锁我们民族的知识牢狱」。到了晚年,才清楚看出:儒家文化传统的重要性,而呼吁中国知识分子要有「文化自觉」。他同时了解到:要找出中国社会运行的「机制」和「结构」,必须要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方法论」。费孝通晚年的反省,已经指出中国本土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方向。儒家思想发展到宋明理学,确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华和集大成者,它也是探索中国人精神、心理和行为的一把钥匙」。理学所讲的「关系论」,就是在谈「怎样和人交往、如何对待人、如何治理人、如何塑造人的过程」,这就是中国人在其生活世界中所谈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今天社会学所讲的『机制』和『结构』,它直接决定着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结构」。
  我们要想走出象牙塔,对改善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提供指导和助力,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只是套用西方理论和研究典范,一定不可能了解自己的社会和文化。
8. 您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培养了很多学生。您对学生的教育哲学是什么?您认为我们应当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当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黄光国1992年二月,在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举办的「文化反思研讨会」上,余英时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中国知识分子边缘化〉。在论及「知识分子与文化边缘化」时,他说:
  「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是一种「内明」,他上承文艺复兴对于古典的推陈出新和宗教改革对于基督教的改造,再加上十六、七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国「五四」后其所歌颂的「启蒙」则是向西方去「借光」。这好像柏拉图在《共和国》中关于「洞穴」的设譬:洞中的人一直在黑暗中,从来看不清本相。现在其中有一位哲学家走出了洞外,在光天化日之下看清了一切事务的本来面貌。他仍然回到洞中,但却永远没有办法把他所见的真实告诉洞中的人,使他们可以理解。哲学家为了改变洞中人的黑暗状态,这时只有叫这些愚昧的人完全信仰他,跟着他指示的道路走。」「中国知识分子接触西方文化的时间极为短促,而且是以急迫的功力心理去『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所以根本没有进入西方文化的中心。这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
  我一向期勉学生,自己必须立定志向,走出「双重边缘化的困境」,国家也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能够尽力培养年轻人,走出这样的困境。
9. 随着学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年轻的心理学人想在学界生存发展,有所建树,需要哪些核心竞争力?您最想给心理学界年轻一代的学生学者表达什么期望、建议和祝福

黄光国1990年代初期,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发生路线之争。我深刻体会到:非西方国家的本土社会科学之所以长期处于低度发展状态,实肇因于其学术社群对于西方的科学哲学缺乏相应的理解。因此,我下定决心,以十年以上的工夫,撰写一本《社会科学的理路》。这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所讨论的「科学哲学」,主要是侧重于「自然科学的哲学」,尤其强调由「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转变;后半部则在论述「社会科学的哲学」,包括结构主义、诠释学和批判理论。由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许多门社会学科,都同时兼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格,一个年轻学者如果想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有所创发,非得要先了解这两种「科学」的哲学基础不可。
   本书一共介绍二十世纪里十七位最重要的哲学家。鉴于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主体性思考所得到的结果,本书在介绍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之前,都有一篇小传,叙述他们主要的学术生涯,及其学术思想与其他思想家之间的关系。由于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读者了解西方科学哲学思潮的演变,本书介绍每一位哲学家时,并不作全面性的介绍,而只侧重于其思想中有关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应付激烈的学术竞争,一定要「师夷之长制以制夷」,对西方文明之精华的科学哲学要有相应的理解。
10. 中国的心理学未来走向何处?您对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寄予哪些厚望?
 
黄光国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它原生自《易经》,可以上溯至河图洛书的「数、气、象、理」。事实上,「道、儒、法、兵」以及阴阳家等的中华文化传统,都是由此源生而出。用牟宗三(2003)的概念来说,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存在之理」。然而,传统中华文化以「阴阳气化宇宙论」作为核心的世界观,并没有能力建构出西方式的客观理论来说明它自身。在美中文明对抗的格局下,未来一个世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吸纳西方文明的精华,充分掌握科学哲学的演化系谱,利用「多重哲学典范」的「形构之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说明中华文化的「存在之理」。唯有建立华人本土社会科学的学术传统,才能完成牟宗三「三统并建」的心愿,才能帮助中国知识分子破解「双重边缘化」的困境。


关于我们
《心理新青年》编辑部创办于2017年1月,作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华人青年联合会的旗帜性传播平台,本微信公号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出发,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为依托,倡导 “立足中国,影响世界”(China roots, global impact)的理念,旨在分享和普及“科学严谨、有趣好玩”心理学,促进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跨界对话。同时基于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与前沿成果,服务于当下处于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中的华人社会,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成果转化。

联系我们
Email: newyouthpsychology@yeah.ne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Young-Chinese-Association-for-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38567456324682/
Twitter: @ChineseSPSP
Wechat: SPSP华人群

感谢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期待大家的反馈和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科学哲学译丛 | 推荐
哈耶克:恩斯特·马赫与维也纳的社会科学
“两种文化”的哲学反思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讲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