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拆解主流重疾险的“套路”(干货)

根据3月26日童博士在海外大讲堂的线上讲座整理,有删减

01 

开场白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晚上的主讲人童翠萍:

今天,我们聊一下重疾险的话题,大致涉及以下内容:

很多客户在考虑重疾险时,一下子就陷入产品的信息汪洋里,我待会儿会带着大家拆解现在主流重疾险产品的结构。

产品固然重要,不过在进入产品选择前,我建议先考虑一下我们合理的重疾险保额该多少?因为买保险买的就是保额,只有保额才是万一出险时,最有用的。

02

合理的保额和保费预算

假设一下,如果有一天医生告诉我们,我们罹患重大疾病,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不相信、愤怒、委屈之后,我们将会面临:

长期不能参加工作;

长期的医疗费支出;

长期不能正常生活;

长期承受病痛的折磨……

自己和家人会放弃吗?

如果不放弃,医疗费以及因为生病造成的所有花销,从哪里来?

不能继续工作,收入中断,用什么支付这些开销?

如果动用积蓄,我们能拿出多少?

积蓄不够的话,会不会卖房?

如果卖房,这套房子是我们唯一的房子吗?

如果是,卖了以后,家人住在哪里?

如果不是,房子在谁名下?

这房子原本是作什么用途的?

家人是否同意卖掉?

如果决定卖房,彼时的房市如何?是上升趋势,还是下跌或观望期?

我有一位北京朋友,在儿子发现淋巴癌后决定卖房,在中介所,中介悄悄对买房者说:可以杀杀价,她家人患癌,急需用钱。结果被那位朋友听到,一气之下不卖了。当时这套房子市价300多万,五年后,这套房子市价过1000万。

在这一系列思考过后,我们除了要考虑投保重疾险之外,更要思考如果要在风险来临时,让重疾险有效地帮助到我们,保额一定要充足。保额必须覆盖:

1.医保外的开销,包括医保外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其他开支,例如去异地求医的住宿费、交通费等开销。这部分费用因人而异,差别很大,三五十万是最起码的。

2.收入补偿,万一罹患重疾,收入断流,但是开销更大,如果重疾险保额至少考虑覆盖3年的收入,或者5年家庭年支出,家人生活不受影响,病人自己也能安心治疗、康复,而不是急于工作。

上述两项之和,就是我们重疾险的保额。

保额定下来,再想一下预算。30岁左右的人,身体健康(意味着他可以随意挑选保险公司),重疾险的保费支出建议控制在年收入的7%左右,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等保费,大概占年收入的3%左右。

03

重疾险的产品结构

大致确定保额和保费后,就看产品了。

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拆解重疾险的套路。此套路非彼套路,而是像混沌研习社李善友教授所说的:人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重疾险的基本套路有三种:

图片版权所有:明亚善晓保险事务所李晓洁

我每一种举一个例子。

第一种结构,主险是终身寿险,附加提前给付的重疾险,以及其他一些附加险,例如轻症额外赔付、轻症豁免、投保人豁免、癌症多次赔付等。以中意人寿的一生保为例,假设客户: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客户可以自由选择附加险。但也有的保险产品强制绑定一个必选项目,例如有些产品要求绑定长期意外险,强制消费。

第二种结构,把上面的主险、附加险捏合在一起,在外在形式上,客户从产品名称看不出保障内容,但是看条款,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以同方全球的康健一生多倍保为例:

第三种结构,是线上重疾险常用的结构,没有寿险,只有重疾险,以百年人寿的康惠保为例,假如客户选择50万保额,保障是:

我们看一下保费,康惠保旗舰版是便宜,相应的,保障也少了。同样30岁女性,50万保额,20年交费,投保同方全球康健一生多倍保,每年保费10350元;投保康惠保,每年保费6500元,便宜3850元,相应地少了哪些保障呢:

1.身故赔付保额;

2.轻症和重疾的二次赔付机会。

以上三种是重疾险最基础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保险公司会做一些不同的加法。

04

重疾险的进阶套路

重疾险结构全览:

图片版权所有:明亚善晓保险事务所李晓洁

我们一一拆解分析。重疾险最重要的就是重疾的部分,我先说重疾的种类和理赔条件。中国90年代开始有重疾险,最初的重疾险只保障10种重疾,后来逐渐增加,现在的重疾险动辄50种、80种、100种。

套路1:保障100种的,就一定比50种的好吗

我们看一下保监会统一定义的25种重疾,其中前7种是最高发的:

我们再看一下重疾险理赔的统计数据:

所以,重疾险保障的病种多少,要看价格,如果价格差不多,病种当然越多越好。但是,如果保费贵一大截,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50种也好,100种也好,高发的都涵盖了,其他像疯牛病、象皮病,遇到的概率太低了。

以上是重疾险的病种,那理赔的条件呢?2007年开始,保险行业协会和医师协会对重疾险中的25种重疾,统一名称和理赔条件,客户选择任何大陆一款重疾险,这25种疾病的理赔条件一模一样。

讲完病种和理赔条件,就是赔付次数了,目前有:单次赔付;分组多次赔付;不分组多次赔付。

套路2:多次赔付有没有必要

从产品上说,肯定能多次赔的比只赔一次的高,关键又是价格。如果多次赔付比单次赔付贵30%,我劝客户就不要考虑了,还不如把这贵出来的保费用来把首次保额提升30%。但如果是只贵6%呢,还是很值得考虑的。

因为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很多重疾逐渐成为慢性病,只要医疗得当,是可以长期生存的,例如甲状腺癌,术后长期生存率和常人无异,将来如果发生心梗、脑中风或老年痴呆,能再赔付一次,也挺好的。其他癌症,长期带癌生存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单次赔付,就是赔付重疾后,合同就结束了,比较简单。不分组多次赔付也简单,不管多少种重疾险,只要客户第二次罹患的重疾和上一次不同,就可以申请再次赔付。差别就是在于两次重疾的间隔时间。

目前大陆不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极少,大致只有四家:最早的是中意人寿的“悦享安康”,然后是中英人寿“守护”系列、长生人寿的长生福,都是重疾不分组,可以赔付两次。同方全球2019年开门红产品——“康健一生”新多倍保,重疾最多可以赔付三次。这三家对于两次确诊重疾的时间间隔,要求都一样,都是至少一年。

套路3: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怎么分组很重要

分几组,怎么分组,大有讲究。假设100种重疾,平均分4组,每组25种疾病,第一次赔付重疾后,同组的重疾以后都不能再赔了,剩下75种。第二次赔付重疾后,有两组重疾以后不能再赔了,剩下50种。所以分组越多越好,最极端,就是100种重疾分100组,就是不分组嘛。

怎么分也很重要。所有重疾中,癌症是最高发的,所以癌症单独分组,可以在客户万一发生癌症后,最大限度保障ta再次申请理赔的权利。我们看一下天安健康源2019的重疾分组情况,就是把恶性肿瘤单独列出:

除了癌症是否单独分组外,其余五种高发重疾怎么分,差别也是很大。我们看下面两种分组:

一种是把高发的6种重疾分散在3个小组,一种是把它们分散在两组,前者比后者发生理赔的概率高。

套路4:轻症套路

所谓轻症是重疾的早期阶段,我们看下重疾险中6种必保的重疾对应的轻症:

以及轻症理赔的统计:

轻症的种类是各家保险公司自己定义的,差异很大。我们不能光看数字,就说哪家好,例如中意悦享安康,虽然只保障10种轻症,但是最高发的几种轻症都没少。而有的重疾险,虽然轻症有二三十种,但却少了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轻症中的早期恶性肿瘤,各家保险公司都有,但是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有的保险公司就没有的。大家可以看到它占到轻症理赔案例的27%,仅次于极早期癌症,还是蛮重要的。

心肌梗塞简单说,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而疏通血管、恢复血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堵塞严重或介入治疗效果不好,再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属于重疾理赔范畴)。

所以,轻症中如果没有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有冠状动脉介入术也是勉强可以的,毕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是症状,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手术。万一有人罹患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确诊的时候不能赔,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还是能赔的。

但有的重疾险就比较不厚道,轻症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术都没有,例如中英人寿的爱相随。

更夸张的是平安福,理赔概率最高的轻症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术、轻微脑中风,统统没有。

有的保险销售会说:这些轻症只不过是为了提升卖点,多赚些钱,噱头罢了。

如果少了这些保障、价格也随之降低,倒也罢了。只可惜平安福保障更少,保费还要贵30%左右。

轻症的保障时间也很重要,目前在售的带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绝大部分是保障终身,但友邦全佑至珍是例外,只保障至75岁。

此外,轻症的赔付比例,赔付次数、是否分组,都是评价格一款产品的考量点。

套路5:中症套路

2018年,还出现了几款带“中症”赔付的产品,例如光大永明人寿童佳保、百年人寿康倍保、华夏人寿华夏福多倍版、天安人寿健康源悦享、健康源2019,长生人寿长生福、百年人寿康多保、长城人寿吉康人生、信泰人寿百万无忧等。

中症其实是保险公司把原来轻症的病种,选择一部分出来作为中症,提高赔付比例。一般轻症的赔付比例是20-45%,中症的赔付比例是50%,个别产品可以赔付60%,例如健康源2019。

请注意,大陆重疾险的轻症和中症,都是额外赔付。所谓额外赔付是指赔付了轻症或中症后,将来发生重疾或身故,还是赔付保额。作为对比的,是香港的重疾险,轻症赔付之前是一直占用保额的,即将来发生重疾或身故,还是赔付的钱要扣除之前赔轻症的钱。从2018年开始,香港友邦、保诚,逐渐开始了“还原保障”,即75岁前,赔付轻症一年后,如果发生重疾可以赔付保额。

大陆轻症和中症发生后可以豁免保费,这也是相对于香港重疾险的优势。所谓豁免保费是指如果发生轻症或中症,赔付后,后续保费不用再交合同继续有效。我们团队最近一个理赔案例就是,客户投保重疾险后不到一年,打球时出了意外,单耳失聪,达到轻症理赔标准,赔付了100多万,后续保费都不用再交,合同继续有效。而同样是轻症,理赔后香港友邦需要交剩下的80%、保诚得继续交100%保费。

套路6:特定疾病额外多次给付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信泰的百万无忧和中英人寿新推出的守护2019这两款重疾险。

如果一个人发生癌症,三年后不管是转移还是复发、或还是带癌生存、发生其他癌症,信泰的百万无忧都可以额外赔付一次保额。天安健康源2019也可以癌症的二次赔付。但是条件苛刻很多,我们看着两者的条款区别:

癌症的二次赔付是香港重疾险首创的,开始是香港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客户如果首次发生癌症后,间隔三年如果再次诊断为癌症,可以再次获赔80%的保额。香港宏利的活耀人生把额外赔付扩充至癌症、心脏病和中风,赔付比例从80%提升到100%。香港富通的“守护168”重疾险随之跟进。

2019年大陆中英人寿推出的“至尊守护”重疾险,直接对标香港重疾险,客户在85岁前,除了有癌症的多次赔付外,还有急性心梗、心脏瓣膜手术等5种重疾的额外赔付。

套路7:投保人豁免

最后,介绍一下重疾险附加的投保人豁免。这也是大陆保单的优势,就是万一投保人发生轻症、重疾或身故,被保险人后续的保费不用再交,合同继续有效。香港也有投保人豁免,但基本是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才有,且仅仅投保人身故或全残才能豁免保费。不像大陆,夫妻投保可以豁免、父母为子女投保也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

重疾险结构的拆解,就讲到这里,林林总总,还是蛮复杂的,对于普通客户搞清楚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搞清楚这些后,就可以为自己选择产品了吗?不一定的。因为,具体投保的时候还涉及产品背后的核保规则。

06

健康告知的正确姿势

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核保规则有差异,包括免体检保额、健康核保宽严程度等。同一位客户,投保这家保险公司正常承保,投保另一家被加费或除外某些重疾,甚至拒保的,我遇到很多。说白了,除非是完全健康体,否则一方面是客户在选择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是通过核保规则在选择客户。

重疾险的核保,最核心的是健康核保。很多人关心,怎么样健康告知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己权益呢?掌握两个原则就好,

第一个原则:如实告知。

否则,会埋下拒赔隐患。这个具体见《保险法》地16条,具体不多展开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只是限制保险公司滥用合同解除权,而不是鼓励客户带病投保。

第二原则:有限告知。就保险公司的提问如实回答,没有问的,不用回答;问得概况的,当保险公司没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是20135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这是有限告知的法理依据:

健康询问中,哪些属于概况性条款呢?我举个例子:“是否患有或曾经患有上述未提及的其他疾病”。这类问题都可以当保险公司没问。

提供一个湖北客户告泰康人寿的案例,作为佐证。

07

香港的重疾险是否优于大陆

现在信息发达,很多客户在考虑保险时,会了解到香港保险。目前两地重疾险产品各有优劣势,价格差不多(说香港重疾险便宜的,已经是2015年前的老黄历了)。

比如前面在拆解重疾险结构时提到的大陆重疾险在中症保费豁免、轻症保费豁免、投保人豁免这几项具有优势,且大陆的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会比香港产品便宜很多。

香港重疾险产品的优势有:前十年出险会额外赔付一定的比例;香港重疾险会有分红,虽然这个分红是不确定的,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客观公允地来说两地的重疾险在产品层面上各有优劣势,倒是产品之外的很多因素需要考虑:重点考虑外汇管制下保费怎么出境、交续期保费所需的香港银行账户现在是否还能办下来、万一出险后理赔款怎么入境的问题。

如果有香港银行账户、如果每年保费不太高,保费出境还算相对容易些;不过在现行的外汇管制政策下,出险后的理赔款回来是难度比较大的。

比如投保香港友邦,之前理赔款是可以直接打到大陆的银行的,但是这几年理赔款需要通过支票托收的形式回来。但是,现在没有一家大陆银行托收香港理赔款的支票,只能是受益人开通一张香港银行账户,然后把这个理赔款托收到香港银行账户,再一步一步想办法把这个理赔款转移到境内。

办法是肯定有,只是在这个时间上和流程上会麻烦很多。所以建议如果不是有特别的需求,如果要选择香港重疾险的话还是要慎重考虑。

08

结束语

拉拉杂杂讲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选择重疾险有点帮助,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直接点击标题):

规划和理念:

选择保险时,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这点!

买保险的几种渠道中,哪种对您最有利?

做不到这两点,你年交10万保费,还是会拒赔!

当你挑保险时,你应该挑什么?

直截了当点,哪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高?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亏损,他家的保险还能买吗?

国家608亿元巨资接管安邦保险,你如果读懂了,可以每年省30%保费

那些我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有保险公司被接管了?别闹,保险公司要破产难着呢

大家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牛到让人亮瞎眼!

重疾险

买啥重疾险啊?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每年节省大笔保费

有了300元保300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万一罹患重疾,多少费用会让你放弃治疗?

深扒︱爆款重疾险平安福升级,是“福”还是“坑”?

深扒︱有比平安福更贵的重疾险吗?有!友邦全佑至珍

寿险

如何用73万总保费,换取1000万身价?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爸爸的笔记本》:把拔,你会陪我很久吗?

意外险

家人意外险,看这一篇就够了(含产品推荐)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啥用?应该怎么选?

有车族,你的意外险会让你大呼“意外”,你造吗?

养老

留给你锁定终身4%年复利的时间,不多了

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

他用可以买一家企业的钱,买了一份保单(保费4090万)

男人自信“胜者为王”,女人看中“剩”者为王

从“政府来养老”到“推给政府很可耻 ”,你的养老只能靠自己

4万*10年交之后,为何我要再买10万*10年交的年金

我拿100万,预定了妈妈的“晚美”人生

资产保全

数千万资产化为乌有,只因给儿女的婚嫁金给错了!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健康告知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带病投保,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得赔?

我把医保卡借父母用,凭啥就不能买保险了?

香港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

理赔

从拒赔到全额赔付的翻案之路

保险公司明明可以拒赔,怎么帮客户顺利理赔?(两个真实案例)


童博士:中山大学博士,保险经纪公司高级合伙人,全球寿险行业顶尖荣誉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员,专注于为新中产之家定制保障方案。团队成员多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高校,拥有法学、医学、会计学等背景。我们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和职业操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适合年龄偏大体况多者配置的保险:防癌险
轻症(轻度重疾保险)的定义
什么是重疾险?该怎么选?
每个家庭都需要三种保险
一款重疾险保障一生,就是它了!
“开门红”真的够“红”?——6款火热线下重疾险测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