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及其解释框架(上)

(▲Samuel P. Huntington, Chairman, Harvard Academy for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USA, pictured during the 'When Cultures Conflict' session at the 2004 meeting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Davos, Switzerland.

文|赖乔

图|网络

排版|姚丽

一 当今世界形势:多文明共存而非普世

(一)文明冲突论的产生背景

(二)文明的概念及历史

(三)普世文明是南柯一梦

二 文明何以冲突:各文明的实力变化

(一)西方的衰落

(二)非西方的崛起

三 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历史发展的真实状态

(一) 文明形成的阵营与冲突

(二) 文明转型所遭遇的失败

四 文明的冲突:集中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

(一)宏观的冲突:西方与非西方的冲突

(二)微观的冲突:文化断层线上的战争

五 文明的未来

引言

20世纪将近尾声时,维系约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猛然溃散。这不仅仅是苏联作为政治实体的瓦解,也暗示着以“意识形态二军对垒”为出发点的国际关系思考模式的终结。在各国纷纷另寻出路之时,理论界也急需一个新的思考框架作为认知、理解乃至预判“新世界”的起点。于此喧嚣而茫然的新旧交替之际,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了“文明冲突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即世界不会出现一个单一而纯粹的“普世文化”(universal civilization),不会走进美好而和平的愿景,而是以不同的文明为差异的根源持续发生冲突,且最激烈的冲突将发生在文明的“断层线”(fault line wars)上,试图为我们理解21世纪的世界提供一张抽象又不失细节的“地图”。

(Continents)

一   当今世界形势:多文明共存而非普世

(一)文明冲突论的产生背景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中,学者亨廷顿提出,21世纪文化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是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文明冲突论的产生并非仅仅基于学者想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还源于对现实世界急剧变化进行回应的需要。

20世纪末苏东剧变,导致两极对峙失去了现实可能性,继而导致从意识形态的对立出发的思考“范式”不再适用于新的世界。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条件的重大变化必然要求社会意识做出相应回应。不仅如此,从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前见理论(Vorverständnis)来看,任何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与解释者的相互作用,并非单一而言的。在解释者对事物进行解释时,最后的产物实际是解释者的经验与客观事实的融合。前见决定后续的要素以及最后考察的关键所在。作为一种判断,前见从另一层面上也起关键甚至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为新的世界寻找一个新的逻辑框架,在此之上我们才能将不断涌现的新的事件进行摆放、排列、组合以及推演,从而为世界的变化发展梳理出一个逻辑脉络,并猜测下一步的走向。

(▲Signing of the agreement to establish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8 December 1991.)

“文明冲突论”试图为21世纪提供一份“地图”,是“使得我们了解自己在哪儿和可能走向哪儿的必要的简化”。作为一个有解释力的理论,它应该帮助我们梳理现实及其因果关系,从纷纷扰扰的万千事件中区分出重要内容,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以及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

亨廷顿在书中对现有的四种理论提出了批评

第一种设想是所有国家都会或快或慢地进入自由民主制这种设想与正在上演的现实并不相符。共产主义的幻想虽然化为泡影,但各国并非只剩下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这一唯一选择,不同文明的国家仍然根据自己的文化基因在各自的道路上持续演进,新愁代替旧恨仍在持续地点燃战火。

第二种设想是简单地将世界区分为西方非西方。这种理解“正确但无用”,因为非西方并非一个统一的实体,而是对多个不同主要文明的粗暴归集,将西方以外的其他文明统称为“非西方”无助于理解各个文明之间的国家的冲突与媾和,从而不能帮助精确判断非西方中的核心国家的行事逻辑。

第三种设想是将世界分为上百个各自为政的国家这种设想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文化差异会给它们造成的行事选择以及对待其他国家的态度上的区别。

最后一种设想是世界处于完全的混乱中。这种设想无法帮助我们整理世界。

他总结道,以上四种设想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今世界的状态与将要发生的变化,且对这些设想进行整合与统一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重新搭建一个更有解释力的框架。

(二)文明的概念及历史

要想了解“文明冲突论”的内涵,首先需要厘清“文明”(civilizations)的定义。关于文明的性质存在一些共识:首先,当今对“文明”的认识更倾向于认为文明是多元的;第二,“文明”更多地被看作一个文化实体;第三,文明广泛而包容,具有一定的整合性;第四,文明终有终结,但又是“极其长久的现实”;第五,文明并不是政治实体,不履行国家和政府的职能。

历史上的主要文明包括:中华文明(Sinic civilization)、日本文明(Japanese civilization)、印度文明(Hindu civilization)、伊斯兰文明(Islamic civilization)、东正教文明(Orthodox  civilization)、西方文明(Western civilization)、拉丁美洲文明(Latin American)和非洲文明(African civilization,但在非洲是否存在文明,这仍有争议,故作者称之为“可能存在”的文明(a possible civilization))。这些文明都和宗教密切相关。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ccording to Huntington (1996), as presented in the book.)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被归纳为“遭遇-冲击-相互作用”,三者也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演进。在“遭遇”阶段,各主要文明基于时空上的分离,仅有零星的碰撞与交往。而西方凭借其经济与军事实力的上升,以自身的文明“征服”其他文明,强势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与制度,使得文明间的交往状态进入“冲击”模式。而随着冷战的结束,文明将进入“相互作用”的模式。由于西方实力的总体下降与非西方实力的上升,国际体系由西方主导演变为多文明的,由于存在多种分裂而更加紧张与不稳定。

(三)普世文明是南柯一梦

为说明出现一个单一而纯粹的“普世文明”仅仅是美好的幻想,亨廷顿在讨论了“普世文明”这一语词可能具有的几种含义。

一是“实际上在所有的社会里,人类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观”;二是“‘普世文明’一词可以用来指文明化社会所共有的东西,如城市和识字,这些使它们区别于原始社会和野蛮人”;三是“‘普世文明’一词可以指西方文明中许多人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人目前所持有的假定、价值观和主张。这可以被称为达沃斯文化”;四是“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

被热切讨论的“普世文化”主要指是第三种与第四种含义。这两种含义都聚焦于在讨论西方的价值观能否作为范本移植到非西方的土壤上的问题。其中第三种是通过西方的实力(“硬实力”)将西方价值观普遍化,而第四种是通过西方的感染力(“软实力”)将西方的观点普遍化。

语言和宗教在世界的分布可以反映世界权力的分配。遗憾的是,全球使用英语以及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人数都没有表现出西方文化正在变得更加主导与更加具有影响力。相反,非西方文明对民族语言与本土宗教的复兴,反映出相应的文化自信,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紧张与对抗在逐步提升。

从历史角度看,“普世文明”概念提出于西方殖民活动时期,源于西方殖民扩张合法化的需要,是西方用以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灌输。事实上,非西方社会鲜有褒奖普世主义的观点,更普遍的是将其看作西方帝国主义的遮羞布。从价值主张来看,“普世文明”也不见得定义了现代何以为现代,而是更多地定义了西方何以为西方;这更加暗示了普世文明推广上的无望——非西方可能会变得更现代,却不一定会变得更西方。

▲World map color-coded to denote religion affiliations of the majority population in each country (as of 2011)

二  文明何以冲突:各文明的实力变化

(一) 西方的衰落

“进入21世纪,西方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并将在权力和影响力方面保持世界第一。然而文明间的均势也发生了一些逐步的、无情的、也是根本的变化。西方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将继续衰落。”[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8年出版,第62页。]西方的衰落将是一个缓慢而不规则的过程,尤其明显地体现在控制重要资源的能力上,西方相对于非西方在增量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领土与人口(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两方面)、经济产值、军事能力方面,西方对这些资源的控制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便无可挽回地显著下降。同时还应注意到,非西方文明对本土文化的强调以及全球范围的宗教复兴在持续加强非西方文明的实力与影响力;它们是非西方社会中反对西方化的最强有力的表现。这种“文明的复兴”并非拒绝现代性,而是拒绝西方,拒绝西方在实现现代化之前就固有的、用以定义西方何以为西方的特征,以及现代化以来与西方相关的世俗的、道德相对主义的、精神虚无主义的文化。它是非西方社会对所谓的“西方毒化” (Westoxification)的抵制。它是对西方文化独立的宣言,是一个骄傲的声明:“我们将是现代的,但我们不会是你们。”[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8年出版,第82页。]

(▲Cover of vol II of Oswald Spengler's Decline of the West. Published by C.H. Beck, Munich, 1922.)

(二)非西方的崛起

随着西方老大的地位被侵蚀,它将丧失很多权力,这些权力将在地区基础上转移到几个主要文明及其核心国家。需要注意的是,西方虽然在零散地丧失自己的权力,但非西方文明获得这些权力后形成的国际影响力却是集中的,这使得非西方文明在国际社会的体量越来越不可忽视。文明间的权力转移在难以扭转地改变着文明间的力量对比,并将继续导致非西方社会复兴和文化伸张。最重要的权力增长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在亚洲文明之中,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方面向西方挑战的国家。

亚洲的自我肯定、伊斯兰教的复兴,一方面源于非西方社会经济实力的上升助长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伸张的意愿;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城市化)造成的问题,也在瓦解原有价值体系,促使各宗教对社会现实做出新的解释,再次激发了本土宗教活力与生命力。

(Potential Superpowers, © Nuclear Vacuum)

to be continued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

2.[德]汉斯·格奥尔斯·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杨生平、张慧慧:《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再评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苏国勋:《从社会学视角看“文明冲突论”》,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贾国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析》,载《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8月。

6.龚艳、宋健飞:《文明的共存还是文明的冲突——哈拉米德·米勒与塞缪尔·亨廷顿的对话》,载《德国研究》2004年第1期。

7.伊卜拉西姆:《亨廷顿文明冲突理论研究》。

8.Spengler, Decline of the West, I, 93-94.

9.Michael Viahos, 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Foreign Policy, 82 Spring 1991, p. 69.

10.Kishore Mahbuhani, The Dangers of Decadence: What the Rest Can Teach the West, Foerign Affairs, 72 (Sept./Oct.1993),12.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rucpub立场。

▷ rucpub 法律与历史

(The Starry Night, June 1889.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析
新传概念攻坚 | 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对吗?
世界之问(7)·何谓“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聊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