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面剖析高血压用药

 

 一般认为高血压病诊断最容易,治疗最简单。高血压病人服药不就是每次1到2片,每日1次或每日2到3次吗?难道这服药还有学问吗?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学问大着呢。
是否服药,一字定终生
  首先,要确认你是否需要服药。这是很重要的,一旦确认要服药,病人就得终生服药。大家知道,高血压分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高血压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肾病等,而原发性高血压则病因不明。对于前者,一旦病因去除,病人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生服药。而对于后者,由于病因不明,无法根治,需要终生服药。有些病人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接近正常,于是就自动停药。一方面停药后血压可重新升高,另一方面,即使血压升得不是很高,我们不知道器官损伤是否继续进展,血压高不过是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因此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治疗。那么,到底怎样决定是否服药呢?一般说经不同日数次测压,血压≥150/95mmHg,即需要治疗。如果病人有以下危险因素中的1—2条,血压≥140/90 mmHg,就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是:老年、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等。
何时服药,时辰有讲究
  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着自发性波动。当人在睡眠时,血压可大幅度下降。如果你在白天经常忘了服药,而在晚上临睡前服用降压药、则有可能使血压在夜间降得太低。特别是老年人,容易诱发脑缺血性中风。在致命的脑血管意外中,约40%与低血压有关。所以,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宜睡前服药。
  白天的血压升高与觉醒及活动有关。也就是说,睡觉醒后,血压逐渐升高。许多研究表明上午10:00(8:OO—11:00)和下午3:OO—5:OO血压最高,脑溢血的好发时间是上午1O:OO。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因此,上午7:OO和下午2:OO服药最为合适。我们还可将服药时间进一步简化,即起床后服药。如果中午不休息,则可在午饭后1小时左右服药。
服多少药,目标要认清
  为使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处于稳定状态,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长效制剂每天服用一次,任何时间服用均可,特别是谷峰比值高的药物。但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最好还是早晨起床后服药。
  国外的一些大规模的研究告诉我们,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每降低10—14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5—6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1/3。我们国家几项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因此,血压降低的效益是明显的。那么,血压应该降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说应达到的理想血压水平是多少呢?根据最新的一项研究结果,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更明确地说,目标血压是138/83mmHg。假如你的血压未达到这一目标,就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大剂量、加用它药(联合用药)、换用它药等。总之,用多少药以达到目标血压为准。
如何服药,血压要稳定
  使血压保持稳定很重要。血压不稳定可导致器官损伤,因此,在降压的同时必须稳定血压。使用能降低血压波动性的抗高血压药是最佳选择,但至今这方面的研究尚很欠缺。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避免人为地造成血压不稳定。应当提倡使用长效制剂,逐渐淘汰短效药,但长效制剂往往价格昂贵,目前普及有困难。一些价廉物美的中效药(每日服1到2次)值得推荐,如尼群地平、安替洛尔等。
  有一个病人服用短效的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原来每次1片,每日3次。血压逐步下降,改为每日2次,最后每日1次。但她的血压波动很厉害。我告诉她最好用低剂量的长效药物,否则将一片药分成3到4小块,多次分服,这样可减少血压波动。
服用降压药的注意
1.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在内科医生指导和监控下进行,不可自作主张,药物的增减、调换或停药也均应有医生指导。
  2.医生制定好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后,患者必须严格执行,坚持每天服药,一次也不能忘掉。即使血压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应坚持每天用药。
3.讲究服用降压药物的时间。如果每天只服一次药,以早晨7点钟为最佳服药时间。如果每天需服2次药,则以早晨7点钟和下午3点钟为好。除非有医生特别嘱咐,一般降压药物不宜在夜晚服用。
4.高血压病老年人服药后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为宜。
5.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应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一般以每星期测量一次为宜。
6.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别忘了向医生说明服用的是何种降压药物、用量多少、怎样服法,以供医生处方用药时参考,避免所用药物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降压药的注意事项服用降高压药的注意事项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人用药七忌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四、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七、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降压药品种繁多,各有特点,高血压病人选用降压药的原则应是:既要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又要一天24小时内均能平稳降压,且能保护心、脑、肾功能。所以,高血压病人选择降压药有讲究。
高血压药物分类
目前高血压病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按照药理的作用,可以分为六大系列。
利尿剂
利尿剂是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可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的效果。由于长期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很少大剂量地使用。常用的利尿剂按照其降压作用的强弱,分为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低效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低效利尿剂都有保钾的作用。利尿剂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β-阻滞剂
β-阻滞剂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应用很广泛。这是一类“洛尔”系列,常用的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拉贝洛尔(柳安苄心啶)、比索洛尔(博苏)。β-阻滞剂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但是,对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和有哮喘的高血压病人禁止服用。
α-阻滞剂
α-阻滞剂的特点是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谢。这是一类“唑嗪”系列,常用的药物有短效的哌唑嗪,长效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由于α-阻滞剂同时能治疗前列腺肥大,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更为适用。α-阻滞剂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所以,服用该药的病人,起床时要格外小心,动作要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安全有效的降压药,它的种类最多,适应证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也能应用,只是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以及怀孕妇女则不能服用。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好的一类降压药却有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左右,影响了药物的广泛应用。这是一类“普利”系列。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的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中效的有依那普利(依那林),长效的种类很多,有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多普利(雅施达)、福辛普利(蒙诺)、贝那普利(一平苏)、米达普利(达爽)等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
这是一类最新的降压药,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不会引起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被认为是不良反应最少的一类降压药,作为“沙坦”系列,最早应用的是氯沙坦,以后不断开发的有缬沙坦、依贝沙坦等。
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降压效果安全有效,其特点是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已有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此类“地平”系列种类不少。短效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恬尔心,中效的有尼群地平,长效的有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通过对制剂工艺的改进,制成缓释和控释片,使短效的药物具有长效的作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恬尔心缓释片、缓释异搏定(维拉帕米)。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面红、头痛、心跳加快、脚踝水肿,短效药的不良反应更为显著些。
短、中、长效降压药的特点
降压药的作用时间长短是根据药物在血液中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来评定。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的时间在5~8小时左右。常用的硝苯地平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三次,否则就不能保证有效的降压效果。这类药的维持作用时间不长,但起效作用时间却很快,如硝苯地平仅需3~15分钟、卡托普利需15~30分钟。所以,在遇到血压突然升高时,常用这些药作为急救药。
中效降压药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在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服用这类药,一天可以两次。
长效药要求能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作用时间最长的是氨氯地平、培哚普利,但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所以,病人服用这些药后不要着急,起效慢一些,并不是没有效果。长效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为了达到有效的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情况下药还是放在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
短效降压药
卡托普利、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恬尔心)等
中效降压药
依那普利、非洛地平(波依定)、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尼群地平
长效降压药
氨氯地平(络活喜)、培哚普利、氯沙坦(科素亚)、福辛普利、苯那普利(洛汀新)等.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原则
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已从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转变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压;
2.有利于改善代谢障碍;
3.保护靶器官不受损害,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4.适用于配合全身其它疾病的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5.选用长效药物,可以一天服用一次,24小时平稳降压。
遵照以上原则,可以使高血压患者真正有效地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成功停用降压药及预测因素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部分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有可能成功停用降压药。诊断或接受治疗时间短(5年以内)、能够严格遵守生活干预措施(减肥和低钠饮食)者中,80%以上成功停药1年之久。
美国国爱高血压检测、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5次报告(JNC-5)中建议,对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采取逐步减少用药量和停药的措施。
老年人非药物干预临床试验(trial of non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TONE)中纳入的高血压患者年龄为60-80岁,体质指数为21-33(男性)和21-37(女性),在服用一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低于145mmHg,舒张压低于85mmHg。这些患者在进入研究前的6个月内无心梗或卒中史,进入研究时无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型糖尿病、严重的心理或生理性疾病。
TONE的研究者将975例病人随机分为以下治疗组:肥胖者(男:体质指数超过27.8;女:体质指数超过27.3)随机接受一般治疗、减肥、减少钠摄入量或减肥加减少钠摄入量。非肥胖者随机接受一般治疗或减少钠摄入量。减肥的目标是将体重减少4.5kg或以上,减少钠摄入量的进使24小时的尿排钠量减少并维持在80mmol或以下。接受积极干预治疗的患者在随机后的1个月内开始改善生活方式咨询,接受一般治疗的患者定期参加不涉及营养和心血管疾病问题的课程。
在首次干预性课程90天后开始减少降压药量。参加研究的4个中心采用统一标准化的减药程序和方案。减药期间,1.每周测量血压一次,停药后,每两周测量血压一次,共3次,以确定将患者血压维持在150/90mmHg或以上;2、发生可能与血压事件(如卒中、心梗、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3、病人自己(或其私人医生建议)重新服用降压药。
结果显示,20.6%的病人未完成减药程序,30个月时的持续停药总成功率为30.4%。接受减肥、减少钠摄入量和减肥加减少钠摄入量干预措施的病人,其发生试验终点的机会分别较接受一般者减少25%、32%和45%。进入研究前收缩压较低、诊断高血压的时间短、接受降压治疗年限较短和无心血管病史是成功进行非药物血压控制的重要预测因素。年龄、种族、进入研究前的体力活动和体重、用药种类、吸烟和饮酒情况对预测能否成功进行非药物血压控制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者认为,TONE研究除外了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和近期发生心梗的患者,给这些患者停用降压药物治疗可能不妥。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刘力生教授指出,这项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一部分轻度高血压的患者有可能成功停药。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高血压人群基数巨大的国家来说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哪些轻度高压患者确实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吴学思认为,现代化社会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体力活动少。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应更加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但另一方面又不可对停药抱过高的期望。她建议对有关停药试验要采取谨慎和小心的态度。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心内科郭静萱教授指2 出,3 高血压需要终生治疗。在按“程序”减药或停药期间,4 需反复5 测量血压,6 以确保将患者血压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若盲目停药或间断服7 药,8 反而9 会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有合并症者怎样选用降压药
1 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者不宜用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以免血糖、血脂和尿酸升高。
2. 有心力衰竭、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者不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以免使病情加重。
3. 有肾功能不全者可选钙拮抗剂、利尿剂或转换酶抑制剂,可防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4. 有左心室肥厚者,最好选用转换酶抑制剂,有助于左心室肥厚逆转。
5. 有糖尿病者宜选用转换酶抑制剂,或再加钙拮抗剂。
6. 有冠心病、心绞痛者应选钙拮抗剂,心率较快者可用β受体阻滞剂。有前列腺肥大者可加用α受体阻滞剂。
对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技巧
如果经2~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后,血压仍然控制不满意时,称为“顽固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这种情况仅占高血压病人的极少数(<5%)。如属顽固性高血压,病人应首先注意自己是否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和按时服药。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如饮食控制不好,进食热量过多,体重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应严格限制饮食和进行有氧代谢运动,进行有效的减肥;②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氯化钠摄入不超过2克,补充钾、钙和镁丰富的食物;③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尤其注意排除肾性高血压和肾上腺疾病如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④对原有用药方案加以调整,更换部分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注意剂量的个体差异;⑤注意自己是否在同时服用影响降压药物效果的其他药物,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消炎镇痛药物、某些抗抑郁药物;⑥有些降压药物可能引起体内的水钠潴留,可试加用利尿剂,促使水钠排出,有利于血压的下降。
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妊娠期高血压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直接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危。凡舒张压高于12.0千帕(90毫米汞柱),即应开始治疗。孕期高血压的治疗原则与一般高血压近似,但也有其特殊性。一般性措施包括低盐饮食,劳逸结合,消除精神过度紧张和予以镇静。用药期间必须密切注意血压变化,最好每日测血压2~3次,避免将血压降得过低或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影响胎儿的血供。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7.3~18.7/10.7~11.3千帕(130~140/80~85毫米汞柱)为宜。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利尿降压药,尤其是子痫前期病例,若应用利尿剂可使病情恶化。利尿剂仅适用于合并有左心衰竭或水钠潴留的病人以及少数(约1%)血容量增多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目前多推荐使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25~50毫克/日,每日1~2次;或美托洛尔(倍他乐克)50~100毫克/日,分两次服用。钙通道阻断剂可用于妊娠早中期,但临产前半个月不宜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影响产程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宜用于妊娠早期,但可用于妊娠中晚期。常用的药物包括卡托普利12.5~25毫克/次,每日3次,或依那普利2.5~5毫克/次,每日两次。当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发展为先兆子痫或子痫时,应及时住院尽快通过静脉用药,控制血压,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血压稳定下降后,再换口服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老年性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药物中副作用最小的是什么药?能否根据自己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值在血压平稳后停药?停药有何危险?一般来说,降压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相对来讲,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如安搏维副作用较小,一般不宜采取,有专科医生决定是否停药,如盲目停药,血压易反跳,容易出现意外。
高血压的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药的选择,你知道多少呢?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病情,加之老年人的体质情况,都影响着选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有 高血压,其中,一半是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21.3kPa或160mmHg),舒张压<12.6kPa或95mmHg)。收缩压升高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老年人高血压的表现特征有:血压波动较大(不同日期测量的血压值差距较大);容易有体位性低血压(突然站立时血压低、头晕);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老年人患高血压病往往需较长时间服用降压药,而各人身体状况又不尽相同(如可能同时患有其他老年性疾病)。因此,用药时须格外谨慎。
  一、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1、老年高血压病病人使用降压药要合理,要注意各类降血压药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药物间 的相互作用。
  2、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半衰期往往延长,因此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
  3、老年人生理病理与药代动力学等均与青年人不同,所以老年人用药时应开始从小剂量及 缓慢增加为原则。
  4、坚持系统治疗,切忌随意中断服药。
  二、常用的几类降压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噻嗪类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内一系列生化指标变化,包 括 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症等。但除非原有糖 尿病或痛风者,老年患者并不一律禁用。欧洲有一组老年高血压研究:在用噻嗪类利尿剂的 同时合用储钾类利尿剂,以防止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和低血镁,使冠心病的死亡率明 显下降。为提高利尿剂使用的安全性,可减少用量,如双氢克尿噻12.5~25mg,每日1次。 目前主张联合用药,除了可与储钾类利尿剂合用外还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即可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加疗效。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主要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剂)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单独使用β受体 阻滞剂,临床上合并有心绞痛,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塞及肥厚性心肌病时,β受体阻滞 剂则更可取。但老年患者应用时最严重的问题是该药可引起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及支气管痉挛。故禁用于有这类病变的老年患者。水溶性β阻滞剂氨酰心安主要是肾脏 排泄,脂溶性者如心得安、主要在肝内代谢,故宜根据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情况选择用药剂量。老年人选择β阻滞剂较为合适,如美多心安及氨酰心安对有支气管病或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可能有利。心得安、倍他来克此类药物有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傅导、增加哮喘者气道阻滞 。故在老年人高血压病治疗中不作为首选药物。
  3、钙通道阻滞剂(目前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而使血压下降,它不会直接影响心、脑、肾的血流。对动脉硬化后血管亦有扩张作用,此类药特点是作用快而较持久,而不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同时有抗心绞痛的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合并有冠心病的一些患者。但得注意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个别患者出现面部发热、头晕、心动过速等反应。
  4、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 、 西拉普利等):ACEI在各年龄组包括老年人属于高度有效的降压药物。因为同一种酶(ACE)还有调节缓激肽的作用,能影响激肽--前列腺素的其它成份,因此ACEI对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同样奏效。ACEI引起血管系统阻力下降而不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因为同时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故不产生直立性不适感。ACEI减少了伴噻嗪类所致的各种代谢改变并改善轻度的肾功能不全,ACEI、巯甲丙脯酸尚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ACEI治疗开始时要注意防止低血压,特别对药物作用敏感而脱水或利尿过度的患者,而对药物作用敏感而脱水或利尿过度的患者,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故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三、联合用药更需慎重
  考虑老年人疾病情况比较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对老年高血压联合用药要进行综合分析, 原 则上应用一种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如降压效果不明显时,更换另一种降压药,尽可能做到不随意加用两种降压药物,只有在更换其它降压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再采取联合用药。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组综合证,常伴有其它疾病存在,故抗老年高血压病治疗是否有效不仅在于控制高血压,而对其它病情亦需控制,更重要的是降压药物合理选择使其均可达到理想疗效。
服用降压药“效不更方”
“频繁更换降压药是我国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难以达到10%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指出,“对于降压药可以套用中药的说法,就是‘效不更方’,一旦有效就不要随便更换药物。”
专家说,很多高血压患者之所以会产生换药的想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患者希望尽快看到降压效果,而不熟悉我们目前提倡的是服用长效降压药,目的是将血压持久平稳地控制住。由于长效降压药可能需要3到5天,甚至更长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星期才能见效。有些患者觉得吃了这么贵的药,血压还没降下来,于是怀疑其降压效果,急着换药。

  二是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会导致副作用的积累和产生耐药性。其实,这两种担心都是多余的,药物如果有什么副作用,一般在早期就会出现,而不会在服用了很长时间后才发生,也不会产生累积的效果。此外,降压药也不存在耐药的问题。
专家强调,只要所服用的降压药,能持久、平稳降压,就不要犹豫,坚持服用下去,哪怕服用很多年都是没有问题的。
此外,为了实现更高的降压达标率,专家提倡高血压患者服用固定剂量的复方降压制剂,不仅比单药治疗效果好,而且不再需要患者一次服用多种药物,简单的“一口水,一片药”,更方便患者服用,帮助降压达标。
长效降压药漏服该咋办?
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服一次,但如果老人忘了按时服药后该咋办?是把停药期间剩出来的药合在一起吃,还是只继续按正常周期服用原定药量?又或者还要加服短效降压药?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临床药学室任剑雄主管药师说,患者漏服降压药的情况难以避免,补救方法要根据漏服的时间和个人血压情况而定,常见的具体情况如下:
1、漏服12小时内发觉:
人体的血压在一天之内也呈周期性变化,一般在上午9~10时最高,夜间最低,因此,只需每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多安排在上午服用,可以更好地应对血压的高峰期,傍晚后血压会逐渐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如果上午漏服后,在12小时内发现,可以补服当天的量,次日继续准时按量服用。因降压药需要持续、稳定地遵医嘱服用,尽管延误了最佳服用时间,发现后也应尽快补服。
2、漏服药后次日发现:应测量血压,只要血压平稳或升高得不多,一般不需补服前一天漏服的量,服当天的量即可。
3、漏服药后2~3日才发现:长效降压药的半衰期较长,一般在服药后的2~3天内,血液中的药物还能维持一定的浓度。因此,如果隔了2~3天才发现漏服,血压也可能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则只需服当天的量,不必补服前几天的量。如果血压升幅较大,除了服当天的量外,还应加服一次短效降压药,之前漏服的长效药不需补服,之后继续按正常周期服药。
值得注意的是,漏服数天后造成血压大幅升高的,长效降压药可配短效降压药联合使用,使用时也没有特别强调二者服用时间上的间隔,但患者切勿擅自把漏服的长效降压药合在一起服用,这样做药效起效后有可能导致血压骤降,诱发脑梗塞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治疗存在的六大盲点
一般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时间长达数十年,治疗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包括药物的选择等。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的食疗方
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消除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膳食宜清淡 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5克以下,在注意减少钠盐的同时,应注意食物中的含钠量。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 如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等,因钾盐能促使胆固醇的排泄,增加血管弹性,有利尿作用,有利于改善心肌收缩能力。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选用含镁丰富的食品,如绿叶蔬菜、小米、荞麦面、豆类及豆制品,镁盐通过舒张血管达到降压作用。
◆适量摄入蛋白质 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例如:60公斤体重的人,每日应吃60克蛋白质。其中植物蛋白应占50%,最好用大豆蛋白。大豆蛋白虽无降压作用,但能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每周还应吃两三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平时还应多注意吃含酪氨酸丰富的食物,如去脂奶、酸牛奶、豆腐、海鱼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高血压饮食注意
◆限制脂肪的摄入 膳食中应限制动物脂肪的摄入,烹调时,多采用植物油,胆固醇限制在每日300毫克以下。可多吃一些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预防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预防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控制热能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进食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使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肾的负担

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 如酒、浓茶、咖啡等,吸烟者应戒。烟。。
帮你认识降压药
高血压茶疗方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菊花茶:所有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份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同时经常饮用山楂茶,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其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中医实践表明,荷叶的浸剂和煎剂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同时,荷叶还是减脂去肥之良药。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首乌茶:首乌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血脂增高者,常饮首乌茶疗效十分明显。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茶有治疗高血压之特效。每天数次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中医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玉米须不仅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
天麻茶:天麻具备延缓血管硬化作用,它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由于含有有多糖体,它能提高免疫能力,抵抗有害药物、有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线对身体的损害,包括有抑制肿瘤、抗癌作用;由于有抗氧化作用,而氧化是人类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天麻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六味黄酮茶:是以黄酮,芦丁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器官的作用。还可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功能。
向大家推荐的茶疗方 罗布麻 绞股蓝 石决明 杜仲各等分每日泡水代茶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适合中国人的降压药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高血压防治知识之四药物治疗
老年高血压的多种危险因素管理及老年高血压诊疗路径
专家答疑:在临床上患者最常问到的10个高血压用药问题
降压药 早上吃还是晚上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