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新兵生活

38军子弟后代


可阅全部文章


摘要:新兵生活是每一名军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紧张而艰苦的军营生活不仅磨练了新战士们坚强的意志,而且也使他们牢固树立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奋力拼博的精神,这些对于他们后来在人生的旅途中克服战胜各种困难,实现宏图,意义非常重大。
 
嘿!勇猛地向前进!
钢铁的部队,钢铁的英雄,
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
秀水河子歼灭战,
队伍打胜仗,
嘿!大小千百仗,
仗仗有名堂,
三下江南,
打的敌人胆破心又慌……
——这是38军的军歌,歌曲激昂,雄壮有力,唱出了该部队的英雄士气,唱出了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一、初入部队
1984年秋季,塞北高原的一座小山村,山坡、地畔草木茂密,各类盛开的无名小花芬芳美丽,农田里的小麦、莜麦、胡麻、土豆等作物长势喜人,部分麦田已经收割,场面里的麦垛堆积如山,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秋收结束后,我带着自己的梦想,从塞外家乡来到冀中平原的一座绿色军营,这里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不论是抗日战争年代,还是抗美援朝时期,都战功显赫、威震四方、名扬全国,我能来到这支部队服兵役感到无尚的荣耀。

部队营区座落在县城北部约5公里的山荫之下,占地面积很大。营区坐北向南,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军事管理区,西院为家属住宅区。营区房屋均为仿前苏联欧式风格的建筑,结构造型古朴、典雅、庄重。营区内种植着白杨、梧桐、松柏、杨柳等树木,环境优美、宁谥、整洁。营区的大门口设置有岗亭,持枪的战士军容严整地站立在哨位旁,警惕地注视着出入营门的每位人员,若遇首长或队列出入时,还需要敬礼,显得很庄重严肃。从营区正门进入军营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旧式二层楼房,人字形瓦顶,水刷石墙体,这便是团司令部的综合办公大楼。办公楼左右两侧,由南往北依次建有数排营房,以建制营为单位划分为几大片区域,是军人工作、生活、休息的住所。营区中央则是一片很宽阔的场地,部队称之为操场,用于军事队列训练、体育运动、阅兵等大型活动的场地。操场四周边缘种植着的很多白杨树,现都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树木高大挺拨、枝繁叶茂,横排株距间隔很宽,中间空隙依次停放着各类火炮(100毫米滑堂炮、122毫米榴弹炮、152毫米加浓炮)数十门,排列整齐有序,气势雄伟的火炮群掩映在丛林间,尽显军营威武的雄姿。然而,最能凸显部队属性的,应当是矗立在司令部办公楼前的一座高大影壁,壁体正面红底白字,赫然书有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为建设强大的人民炮兵而奋斗”。虽然字迹经历风吹日晒褪了颜色,但却依旧清晰醒目。

这一年,我们康保县应征入伍的新兵,基本上分配到了38军所属各部队。其中,分配到第一一二师炮兵团的约有30余名。我从家乡走时,村里派一辆马车送到公社,在公社食堂吃一餐饭,之后由公社将各村入伍的新兵送往县城。我们在县政府招待所住宿一晚,县武装部给新兵们发放了新军服、被装等物品,次日统一乘坐班车去往张家口市。那天,清晨的风很大,天还未亮我们就从县城出发了,坐在大客车内仍感到冷风瑟瑟,中午到达张家口市,在兵站吃过午饭改乘火车继续前行,车厢内都是一同入伍的新兵,但不是去往同一个部队。一路上,车厢内气氛很热闹,大多数新兵兴高采烈,神采飞扬,谈天说地,对军旅生活充满了无比向往,但也有少数新兵寡言少语,怀揣着自已的心思,随着列车一起飘向了远方。几经辗转,历时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我们于晚上十点多钟到达了河北省新城县(京广线高碑店)。在火车站,新兵们按着部队接兵领导们的引导,背着背包依次走出车站,并在广场集合待命。我趁着昏暗的灯光,看到广场一侧停放着几辆解放牌大卡车,车厢两侧都粘贴有“欢迎新战友”的字幅,我想这一定是接新兵的车辆。稍后,部队接新兵的领导拿着花名册开始进行点名,新兵们依据所分配的单位,分别于当晚乘车去往了各部队,我乘坐的那辆卡车大约行驶了十几分钟就到达了军营。当汽车缓缓停在营区的大门口后,新兵们下车排好队列又进行了一次点名,这次具体分配到各个新兵连队,由新兵班长直接带到了新兵班。

班长李清江

我分到了新兵营一连三班,班长李清江个子不高,性格温和,机智灵活,他给安排好铺位后,便对我们说:“你们一路上辛苦了,早点休息吧。”我原以为安排好铺位要带我们去食堂吃饭呢,因为在火车上没有吃饭,每人只发放了一袋面包和一根火腿肠充饥,由于年轻人饭量大,加之旅途的劳累,所以感到很饥饿,结果那一晚只能是饿着肚子睡觉去了。

连队的班(排)宿舍是套间格局,分为内外寝,入住两个班,中间的隔墙南侧有一段是火炉烟道,冬天可取暖,设计的比较科学。四班住外寝,三班住内寝,通往内寝是一个月亮门,室内有5张双层木床,分东西两侧摆放,靠西(门)一侧南北各摆一张床,靠东墙一侧紧挨着摆3张床,南北各有一扇窗户,南端两床间摆放一张木质三抽屉办公桌,桌上摆放着一个暖水瓶与几个喝水杯,卫生干净整洁。我住在东侧南边床的上铺,准备就寝时,我很迅速地将衣服脱得净光,班长看到后提醒我说:“不要光着身子睡觉,要穿上背心”。当时,我不明白其意,以为是担心我们夜间受凉,后来知得,这是部队的纪律要求,应当是讲文明吧?不过,部队发放的服装从来没有背心,贴身只一件衬衫。

曹军恩(左2)与战友在榴弹炮前合影
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李班长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部队的情况,并将部队的通信地址告诉我们,让新战士们先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的信,然后带我们去到距团部不远的师部军人服务社,让自行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信笺、信封、牙膏、牙刷、香皂……)。初到部队后,我感到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鲜,并且与家乡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新城县(高碑店)的气候比我家乡暖和了许多,现在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但营区各类树木的叶子还没有完全凋谢,路旁粗壮的垂柳树叶子还呈嫩绿色,池塘里的水也没有冻结,身上穿着绒衣裤也不感觉到很冷。其次,举目望去,军营内过往的行人全部是穿着清一色绿军装的陌生面孔,这与在家乡时的情景反差很大,身边没有了爸爸妈妈及哥哥弟弟等亲人熟悉的身影,如不是置身于军营内,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一名解放军新战士了呢!我们新兵一连三班共有8名新战士,分别来自3省6个县(市),即:河北康保1人、河北承德2人、山西大同2人、山西临汾2人、山东荷泽1人。下午,我们便正式融入部队的大家庭,开始了正规的军事队列训练生活。新战士们虽然分别来自祖国各地,不论是长城内外,还是大江南北,但年轻人都活泼好动,志趣相投,思想开放,同在一起训练、学习、生活,彼此很快熟悉了,并成为了朝夕相伴的好战友。
二、军事训练

新战士入伍后,首先要集中进行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先由队列训练开始,逐项完成军事训练中各个科目的内容。队列训练不仅体现了军队的军容风貌,也对于凝聚团队士气、培养战友间互相信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有:立正、稍息、单兵停止间的各种转法、三大步法(齐步、正步、跑步)、及步法变换等。在队列训练中,队列纪律很是严明,不论是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还是班(排)队列训练,决不允许交头接耳或有任何小动作出现。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每位新战士能够克服、改变个人原有的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军人的优良素质。在部队里,为了激励新战士们树立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并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经常会听到带兵干部对新战士们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兵”,这句出自美国五星上将巴顿将军的名言,早已成为一些带兵干部们的“口头禅”了。虽然我们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但却能够很快将此至理名言熟记于心头。

初冬季节,天气已亮的较晚。每日天刚蒙蒙亮,军营内的高音喇叭就奏响了起床的军号声。军号根据作息内容分为很多种类,有起床、出操、收操、开饭……熄灯号等,号谱声调各不相同。起床号初始时声调低缓、悠扬,仿佛妈妈在轻声唤醒睡梦中的孩子一样,不忍心打觉训练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声音由弱变强,渐渐增大至划破夜空,回响在整个营区内。战士们听到起床号后,赶忙迅速翻身起床,穿衣戴帽、扎武装带、整理军容,做好集合前的各项准备。

有时,我们刚出到宿舍门外,就听到班长喊响了整队列的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一些动作稍慢的战士,经常会受到班长的训斥,通过严格的要求,他们也逐渐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出早操后,满天的繁星依旧在闪烁,操场上已集合了很多队伍,喊队列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一、二、三、四……”,整齐的步伐雄壮有力,嘹亮的歌声响彻军营,战士们便开始了新一天的军事训练生活。白天,战士们在班长的带领下,按照新兵营下达的训练大纲内容,全天候进行着严格的队列训练,每到下午收操时要进行一次汇操,新兵连长讲评一天的训练情况,指出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表扬训练成绩提高的班集体,并对下一步的训练工作提出新要求。晚上,如果新兵营没有集体活动,一般是以连为单位自行组织,比如教唱军旅歌曲或观看电视节目等。另外,每周日晚上还要以班为单位召开一次班务会,班长将对一周的训练情况及个人表现进行讲评,还要求每位新兵在会上发言,谈训练心得体会。

训练中,班长要求的很严很细,不光队列动作要求规范,就连点名报数也要口语标准。

平时,他总是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纠正着战士们训练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有的动作和错误容易改正,有的固癖毛病却很难纠正。比如在训练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停止间的转法,每当班长下达向左或右转的口令后,经常有人将方向转反,与相邻的战士转到了面对面,自已也感到不好意思,不由涨红了脸。班长认为,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精力不集中所致,他针对这一现象,反复强调一定要听清楚口令。口令是由预令和动令组成的,预令要长一些,主要是让战士们事先了解要求做什么动作,动令声音短促、宏亮,就是要执行。经过他耐心讲解,这些错误很快得到了纠正,之后再没出现过类似现象。另外,讲普通话虽然不属于训练范畴,但在部队也应学好普通话,方便战友之间交流沟通。我班一名山东荷泽籍战士王金山,讲话时家乡口音很浓重,他在队列里按身高排第二名,尤其是报数时,他总将“2”读为“le”,舌头是直的,不打弯,发音很不准确。在一次会操中,为了避免他说方言,班长就将他调换到第一名,当整理好队列,班长下达报数的口令时,由于他很紧张,直接将“1”读为“le”,引的全场“噗嗤”直笑,像他这种习惯就是很难改正过来。

一个月后,新兵的军事队列训练已进行到走正步的科目。队列训练中,最艰难、最劳累的一个科目就是走正步。走正步不仅要队列排面整齐,就连踢腿伸出步伐的幅度与抬脚提升的高度也要达规范要求的标准,这就增加了训练中的很多难度。正步训练的方法是,先由原地摆臂、踢腿、原地腿臂结合、一步一动……,最后由分解到连贯动作,循序渐进地完成。动作要求“踢腿生风,落脚有声”。踢腿的步幅,一般依据战士身高而定,个子高的要收缩一些,个子矮的要多伸出一些,约为30公分左右,达到排面整齐;伸出的脚,脚尖要向下压,约与地面保持25公分的高度,几乎与地面平行。训练过程中,我感到最大的难度就是难以掌握身体的重心点。由于缺乏基本功,裆部很难夹紧,一条腿迈出去悬在空中,另一条腿就站立不稳,身体摇摇晃晃保持不住平衡。另一方面就是,当腿部落地时,要求脚掌拍击地面发出响声,由于训练时间长、强度大,每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我感到脚掌心和双腿肿痛的历害。虽然每天训练好苦好累,但我凭着一股坚忍不拨的毅力,决不退缩,顽强地坚持着,从没有偷懒休息过一次。有时候,为了领悟一个动作,我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多次用心体会,最后通过自已刻苦努力与班长的耐心指导,很快掌握了正步走的要领,做到了动作标准规范,并参加了新兵连队的汇操示范班。

时光象飞一样的流逝,我们在训练中不知不觉,转眼已入隆冬时节。北方的气候,日渐寒冷,战士们在训练中,不畏严寒,依然刻苦认真地坚持训练,一些战友们的耳朵和手都被冻坏了,但却从不叫苦叫累。有一天清晨,天气变化很恶劣,我们正在强化训练站军姿时,天空中突然飘舞起了雪花,凛冽的寒风阵阵剌骨,战士们的衣领上渐渐落满了一层很厚的雪花,耳朵和手指都冻麻木了,但是在队列里却依然一动不动。站军姿和立正的要领相差不大,都是要注意抬头挺胸,颈部伸直,收腹提臀,目视前方,人体挺拔站立。但是,站军姿的时间要更持久一些,一般要坚持站立1个小时以上,期间不允许晃动,苦练基本功夫。战士们严格遵守着队列纪律,直到新兵连长郑戈予下达“放下棉帽两耳、原地活动”的口令时,我们才开始揉搓冻僵的双手和耳朵。严格的军事训练,钢铁般的队列纪律,打造出了新战士过硬的生活作风,俗话说“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队列训练结束之后,我们接着进行轻武器和投掷手榴弹的训练任务,这是我参军之后第一次触摸枪械,真正感受到了当兵习武的荣耀。当时,我们训练使用的是56式半自动冲锋枪,当从连部军械仓库领取到枪支后,那一刻我手舞足蹈、十分高兴,紧接着班长给我们讲解了怎样管理与使用武器,以及如何爱惜枪支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我们先由正确持枪、拆卸组装、清洁保养,继而进行瞄靶训练,这与队列训练比较起来感觉轻松了很多,主要是降底了体能强度的消耗,不那么劳累了,但是长时间伏在冰冷的地面上瞄靶,也是要经受一番苦练的,有时冷的浑身瑟瑟发抖,经请示班长批准后,方可以站起身来活动一会儿。经过半个月严酷的模拟训练,我们就开始进行实弹射击考核了。

那天,我们新兵一连去到打靶场后,其他连队正在进行实弹射击,当我首次近距离听到啪、啪、啪……震耳欲聋的枪声时,仿佛子弹从耳边穿过一样,心里咚咚咚直跳,确实有点很害怕的感觉。考核前,每位战士发放5发子弹,在班长的指导与监督下逐发压入弹匣,每5名战士分为一组。射击时,战士们严格按照射击规范要求,先将快慢机设置至单发射击模式,拉动枪栓让子弹上堂,然后开始进行精确的瞄准,直到枪支标尺缺口、准星与靶牌中心重合为一点后,至此屏住呼吸,然后轻轻地扣动扳机,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射击。但是,也有个别战士由于心里过分紧张,刚伏到支墩旁边,还没有瞄准靶牌中心就有扣动扳机的现象。我们连五班一名姓吴的战士就是这样,刚伏下去枪就响了,“啪啪啪”一个点射,只见支墩旁近处尘土飞扬,他不仅放低了枪口,就连快慢机的模式也设置错误了,结果没有一发子弹上靶牌。我在这次射击考核中,5发子弹打了43环,成绩优良,与其他战友相比较,还是感到很满意。
三、新兵连长
我们新兵一连的连长名叫郑戈予,黑龙江人,他身材魁梧,性格刚毅,心地善良,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平时对新战士总是透着无比关爱的目光,象是一位慈爱的兄长,但有时候也会因我们训练的不好而大发雷霆。然而,每当训斥了新战士后,他就会用内疚的目光飘上几眼,或许是怕挫伤了新战士的自尊心,用以抚慰新战士的心灵。郑连长不光是军事素质好,而且在新兵的管理和教育上也很有经验,他善于因人施教、科学带兵,是一位很优秀的带兵干部。

一营一连集体合影照片(左一是我的新兵连长郑戈予、左二谈晓冬排长、右三胡南顺排长)

在训练中,他对新战士们要求十分严格,绝不允许有半点马虎,近似可苛。刚开始进行基础训练时,新战士们很难掌握基本要领,一些士兵动作很不规范,差距也很大,有的连向左转、向右转都分不清,为了使新战士尽快缩短由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养成一个良好的军人习惯,从整理军容、站立、行走、摆臂、踢腿……,不论战士们做哪一个动作,只要有一点不规范,不符合标准,他就会走到你的身边耐心地进行纠正,从不厌烦,他希望全连所有的新兵,通过三个月短暂的训练,军事与军政素质都能有一个质的飞越,达到新高度。特别是在训练正步走时,他身先士率,勇当排头兵,一个班一个班的带,讲规范、讲方法,反复多次做示范动作给我们看,直到我们做好为止,这样一天下来,郑连长在训练场上比我们新战士们还要辛苦呢。

在生活上,他对新战士们十分关心与照顾。我们初到部队,他担心一时不适应部队的生活,经常让炊事班为我们调剂伙食,让我们吃好休息好。当时,虽然部队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每星期还能吃上一顿肉包子;另外连队里也没有洗漱间,大冬天都在室外用冷水洗漱,除非感冒时才可使用一些水缸里的热水。有一次,我们连队三班有一名战士小张,他在训练中扭伤了脚,加之扁桃腺发炎,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连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亲自到卫生所看望了他,询问他的病情好些没有,给他喂水喂药,还给买了水果,甚至在熄灯前还来一趟,帮助他脱下沾有汗水的衣服,这让小张十分感动。在小张看来,除了亲人没人会为他做这些事情,这也是他在部队最感到温暖的事。连长不仅仅对他是这样,对全连所有的新战士都倍加呵护,凡是有需要帮助的,他都会尽力帮助。有时,他对我们的关心胜过关心他自己,每当我们嗓子痛提醒我们拿药的是他,每当我们感冒流鼻涕提醒我们多喝水的也是他,他的微笑时刻激励着我们,使我们这些新战士能够很快地适应了部队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

郑连长除了带兵训练之外,也经常去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新战士们来自祖国各地,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刚入伍的新战士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好,到部队不能吃苦,不能安心服役,他了解情况后,主动找新战士谈心,了解战士的内心世界,耐心去做思想工作。我们连有一名河北邢台籍的新战士,初到部队时的思想波动很大,不能适应部队的生活,每日不想起床,不积极参加训练。我们的新兵连长与指导员一起多次找他谈理想、谈人生,谈服兵役是我们每个公应尽的责任感和义务,谈当兵所带来的荣耀与退出服役所要承担的后果。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帮助,使他很快提高了认识,感到了自己原先错误的思想,从此端正了入伍动机,摒弃了从地方带来的不良习惯,同时也很快地克服了想家关、训练关、生活关,不仅提高了训练热情,休息时还能主动找活干,积极帮助其他新战友。

我们的郑连长具有很高的军人素质,他胸襟坦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他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军人应具有的可贵品质,我十分崇敬我们的新兵连长。
四、内务卫生

在部队,不仅要队列训练好,而且内务卫生也要整理好。内务卫生是部队生活的基础要求,对培养人的精神状态,生活作风,组织纪律有很重要的意义,因而整理内务叠被子是新兵刚到新兵连队的必修课,其目的主要用来磨炼新兵的意志,锻炼新兵的整体意识和铁一般的纪律。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干净整洁、有条理的内务会让人精神舒畅,也是部队正规化的要求。为了整理好被子,新兵们下了不少苦功夫,每天早晨至少整理十几分钟,经过反复抻、拉、折、压等工序,才能达到标准的形状。传说中的豆腐块,高度20厘米,长度55-60厘米,宽度45-50厘米。当我们千辛万苦的把自己臃肿的被子积压在一起,并且折叠成了近似于豆腐块形状的时候,我们心中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在那初步成型的被子里,似乎感觉到了我们已经逐渐和心目中的军人形象慢慢的在接近;因为在那已经初具棱角的被子上,也似乎感觉到了我们那桀骜不驯的年轻的心,正逐渐被军营追求合作协同的历练所同化。被子叠好后,象是摆在床头的一件艺术品,我们无比爱惜,一整天都舍得破坏,平时也不坐在床铺上,要时刻保持好内务卫生的整洁、美观。中午休息时,不管我们训练中多么的劳累,也只能坐在床边的小马扎凳上,靠着床边打个盹儿。

内务卫生要求床上床下物品摆放整齐、井然有序,床单洗涮的洁白、铺的平整,被子折叠的要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象“豆腐块”一样。平时换洗的几件衣服放置在枕头包内,多余的衣物及个人生活用品一律存放于连部的留守库,按规定每周只允许存放(拿取)一次,确保室内干净整洁。 
五、连队伙食

八十年代初期,正值祖国深化改革开放之时,城乡差别还是很大,所以新战士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也有所不同。

新兵期间,连队的伙食主要是以大米饭为主,疏菜多为大白菜、胡萝卜,味道很辣,渐渐地我也习惯了。那时,新兵连的生活很艰苦,很少吃到鸡、鸭、鱼肉之类荤菜,偶尔只是等到星期天吃顿猪肉馅包子。我们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正值青春年少,饭量也很大,加之训练时体能消耗大,常常感到又累又饿,如果食堂有馒头时,每餐至少要吃5-6个,但到晚上还是感到很饥肠咕噜。可是,那时我们都很节约,没有乱花钱的习惯,很少买零食吃,饥饿的时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我当兵走的时候,妈妈给拿了几十元的零花钱,到部队又发了两个月的津贴费(每月8元),平时也不舍得乱花钱一分钱。记得有一次,团指挥连的一位同乡战友宋日海到一营找我玩,我俩还是用钢蹦凑了3角钱,买过一袋方便面,这也是我第一次吃方便面,现在说起来觉得很可笑,不过那可是真实的故事。我们营区院内没有军人服务社,购买生活日用品等,要走出营区很远才有小卖店。我们班里有几个城市兵,他们经常外出购买零食,有一个山西籍的新兵还抽着5角钱一包的五朵金花或玉兰牌香烟。在当时,我感到他们的生活已经很奢侈了,不过,也许是由于他们的家境条件优越的原故吧?

六、文化活动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是部队在开饭或集会前经常传唱的一首歌曲。军营里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新兵连队每日除正常军事训练以外,连队里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展教唱“战士心中喜爱的一百首歌曲”的活动。

军事训练间隙,经常以连为单位组织各种游艺活动,如丢手帕、瞎子摸拐子和拉歌比赛等,新兵们兴致很浓,热情高涨,都能积极参与。另外,每到晚上新兵营里如果没有其他活动时,连队里就会组织“点播歌曲”活动,那些年还没有卡拉OK,其实就是用录音机播放磁带里的歌曲,连长要求点播歌曲的战士讲出点歌原因,我一般喜欢点播闫维文和董文华演唱的歌曲。闫维文的歌曲,歌声高亢、嘹亮、情感淳朴真挚,穿透力强,如《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时候》……等;董文华演唱的歌曲,她噪音甜美,风格独特,感情丰富,极具感染力。那个年代,中越战争还没有结束,特别是她唱响祖国大江南北的姐妹篇《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等歌曲,其歌词朴实,曲调优美,反映了当代军人献身国防的高尚情怀,深受官兵们的喜爱。

另外,每到周六晚上,团部要在营区西院(家属院)内放映一场露天(无俱乐部)电影,新兵营以连为单位组织按顺序入场。电影开映之前,先加映幻灯片,主要是宣传教育一类的内容,影片的题材种类很多,有爱情片、战斗片、侦破片、喜剧片……等,战士们都很喜欢观看,极大地丰富了军营的文化生活。 
七、女士兵班

一天夜晚,熄灯号响过后,班长关闭了室内灯光,宿舍内渐渐地安静了下来,过了不一会儿,我隐约听到团卫生队的女兵宿舍里传来阵阵的啜泣声,低吟的音声持续了很久,扰的我心绪很烦乱,一时睡意全消。我心里在想:“她们是训练苦了?还是受了委曲?另外,快要过年了,是不是想家了呢?……”看来,女战士们的意志还是很脆弱,她们大都来自城市,在家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也许经不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里锻炼。

我入伍的那一年,我们新兵营有十几个女战士,据说是师医院的,由团指挥连代训,她们住在团卫生队的院内,与我们新兵一连很近,中间除一条通往营区大门的柏油路外,仅有一墙之隔。在训练场上,我们一连三班与女兵班相离的也很近,有时走队列经常面对面,当时虽然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却能记住每个女兵的容貌,她们个个如花似玉,青春靓丽。平时,女战士与男士兵一样,每天都到操场训练,她们训练的也很刻苦认真,巾帼不让须眉。每次会操时,她们队列排面整齐,步伐一致,口号喊的很响亮,飒爽的英姿成为训练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男士兵们士气高昂,不甘落后、奋勇当先,谁英雄谁好汉,咱们比比看,他们设法努力提高训练的成绩。

从前,我所在部队的团卫生队、电影组、总机班都有女战士,不知道从那一年起,团级部队就不再征招女兵了。其实,女战士们飒爽英姿的精神风貌,对于激发男士兵们的训练热情和斗志,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她们是基层部队一支不可小觑的战斗力量。 
八、紧急集合
“嘟——嘟、嘟、嘟……”
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了沉寂的夜晚,房间里的空气骤然凝结起来,我们全班战士的脸上都写满了慌张与惊愕相交织的复杂表情——我们最担心的紧急集合,终于来了!

为锻炼提高部队紧急行动的能力,检查战斗准备状况,通常连队每月要进行一次紧急集合。新兵期间,新战士们最担心的是搞紧急集合,因为紧急集合时间仓促,要求必须在五分钟之内打好背包,然后携带着行军物品到室外集合,动作一定要迅速,不然就会影响班里的训练成绩。正常情况下,背包带三横压两竖,后边一双胶鞋上边一只朝左,下边一只朝右,背包上边是大衣,两肩是挎包、水壶(一左一右),还有毛巾、多用水杯(旧式搪瓷杯)等,这些就是紧急集合要求所必须携带的物品。

那是我刚入伍几天后,新兵营组织进行的一次警急集合。这天凌晨,天还未亮,新战士们正在睡梦中,突然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听到班长压低嗓音对我们说:“不要开灯,不要出声,快穿衣服打背包,携带好行军用品到室外集合!”于是,战士们抓紧时间赶快起床,在忙乱中,战士们顾不得那么细致地打背包,只有用最简单的方法将被子胡乱地缭绕了起来像个大棕子,有的战士下床后连鞋也找不到,不知道被踢到哪里去了?急得四处寻找鞋子。当我背着背包匆忙跑出院外时,班长已经开始整理队列,他催促我们说:“动作快一点,就差你们几人了。

我们连队到达了操场后,其他连队也已陆续到达,值班连长整理好队伍,然后快步跑向营首长前行军礼:“报告营长,新兵营集合完毕,请指示!”营长十分威严地回礼说:“请稍息!”之后,他走到队伍前做了简短的动员:“同志们,这次紧急集合是对新战士基本素质的一次考验,下一步将仍会不定期的进行,以此提高新战士们的紧急行动能力。”营长讲完话由值班连长向队伍下达了跑步走的口令,我们以连为单位沿着通往营区大门外的道路依次跑了出去,行军约二十几分钟,返回营区时,天色已经亮了起来,有的背包打的松松垮垮,跑步行军时被子散落在地上,有的新兵穿反了衣裤,也有纽扣错了位的,丢盔卸甲,洋相百出。通过这次紧急集合,我们经受了很大的教训,说明我们平时的生活作风很涣散,没有规律性,基础不扎实。为此,新兵班长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摆放的物品一定要有顺序,易于寻找,并提前做好应急的准备,未雨绸缪,防患与未然。

后来,新兵连又搞了几次紧急集合,时间大多在起床之前,因为我们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虽然仍很紧张,但是很有秩序了,不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每次都能着按规定的时间打好背包,极大地提高了紧急行动的能力。 
九、野营拉练

新兵训练临近结束的时候,新兵营进行了一次野营拉练,目的是锻炼和考验部队的野外生存力和战斗力。

那天,天还未亮队伍就出发了,战士们全副武装,背着棉被、军大衣、水壶、挎包,还有枪械,全重约10余公斤,炊事班的战士还背着行军锅、粮食、菜类、劈柴等。在连长的指挥下,我们沿着一条乡间小路悄无声息、急匆匆地快速行进,紧张的情形如同执行战斗任务一样。一路上,部队浩浩荡荡,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还能互相帮助、勇往直前,中途没有一个掉队的。行军至中午时,新兵营长李梦华下达命令,让队伍就地休息,并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开饭。

时间这么紧迫,这对炊事班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连长沉着冷静,他让战士们全部帮忙,于是大家立即行动起来,选好场地后,开始挖灶、支锅、生火……现场一片忙碌。炊事班人员动作熟练,洗菜、煮米、炒菜……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在规定时间内吃上了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午饭。说来也怪,不知炊事人员的厨艺怎么样,但官兵们很爱吃野炊,都说在外面做的饭菜香。其实,我觉得是由于行军劳累与饥饿过度的原因吧?
返回营区时,太阳已快落山了,此次拉练共用了一天的时间,行军约20余公里。一些经不起长途跋渉的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有些战士脚掌打起了血泡,为了缓解他们的疼痛,班长到卫生队取回了酒精和紫药水,并耐心地给他们擦拭患处。班长对新战士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战士们很受感动,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却充分体现了班长的关爱与战友之情。

经过这次拉练,我深深地感到:一个人愈是在特殊的环境之中,愈是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愈是能培养出吃苦的精神。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阅兵活动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这是师、团首长检阅部队时问候官兵的一句话,如和煦春风,温暖军心。

我们部队每年在新兵下连队时,都要举行一次阅兵式活动,全团官兵都要参加,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一般要进行一星期左右的协同训练。由于我后来调到电影组工作,每年都要保障阅兵式活动的音响设备,所以对阅兵式的整个程序比较熟悉。一般情况下,部队集合完毕,团首长要陪着师首长对部队进行一次检阅。那一年,团里的几位主管领导分别为:团长李和、政委葛庆昌、司令部参谋长陈凤驰、政治处主任刘庆学。当首长走近受检方队时,便向全体官兵致意问候:“同志们好!”全体官兵齐声高呼:“首长好!”接着阅兵首长走向下一个方队继续问候:“同志们辛苦了!”全体受阅官兵立即回应:“为人民服务”!响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回荡整个操场。

当师、团首长检阅完方队回到阅兵台后,陈参谋长军姿严整跑步走向主席台,他军人素质优良,双腿并立,昂首挺胸,行礼标准,噪音宏亮:“报告师首长,部队列队完毕,分列式是否开始,请指示!”师首长还礼回复:“按计划进行!”那一刻陈参谋长十分威武,他依次下达了“标兵就位”、“迎军旗”的口令。

接着主席台两侧的喇叭响起了《分列式进行曲》,此时两名护旗兵(持枪)和一名掌旗兵排成一列,踏着激昂的乐曲,迈着雄健的步伐,行进到方队前列。之后,由团直、营、连组成的各方队依次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齐步向前行进。待方队行进至第二标兵处,由本级指挥员下达口令:“正步——走”,方队由齐步换正步,并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向前行进,步阀整齐、铿锵有力、气势雄伟。方队通过主席台时,指挥员下达“向右——看”的口令,位于方队前列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方队人员向右转头(各列右翼第一名不转头)注视阅兵首长(注目礼),此时,阅兵首长答礼(行军礼),场面壮观热烈。

我记得,全团共组建约十多个方队(机关方队、团直、以及建制营方队、新兵营方队),整个阅兵式活动大约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官兵们精神抖擞、豪情满怀,体现了军人的威武雄壮和所向披靡的气概,更体现了军队排山倒海的英勇气势。 
十一、战友之情

新兵的生活很紧张,除去军事队列训练、政治思想教育、三大条令(内务、纪律、队列)学习之外,很少有个人活动的空闲时间,就连上厕所也要和班长请假。新战士们要想去到各营连和同乡聚会,只有等到部队过星期天(我们部队是战备值班部队,休息日调整为星期三)才能够实现。然而,每到周末,新战士们要轮着请假外出,班长最多批准两个小时的假,要求必须按时归队,所以我十分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

炮场合影照(前排右三为叶江平团长)

在新兵营里,我认识了我们县城满德堂乡一起入伍的几个战友,团指挥连的宋日海、一营三连的袁明亮,还有师部防化连的赵永全、警卫连的白润江、王平等。当人们远离家乡,在异地他乡遇到同乡人的时候,就会感到分外亲切,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们每次见面后,主要就是询问所在连队的生活情况,训练苦不苦?工作累不累?班长对的好吗?家里来了书信没有?还有家乡的其它一些情况等等。同时,还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情深意切。每次相聚,虽然时间很短暂,只有几十分钟,一晃就过去了,但也感觉到聊得很开心很快乐,总有说不完的话,期待着下一个星期再能相聚。新兵时期,除了与老乡相会之外,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盼望有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这是每位新战友迫切的心愿,颇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感慨。

炮团机关干部在内蒙锡林郭勒盟察右后旗八号地驻训合影(右三为参谋长陈凤池)

炮兵团和师部两个部队只有一街之隔,马路东边是师部营区、西边是炮兵团营区,步行约十几分钟即到,我只要有时间就想去会一会老乡。警卫连的王平是老喇嘛沟村的,与我是邻村,相距很近,只几里路,在家乡时见过面。他是家里的独子,娇生惯养,一时很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部队紧张的生活,他感到部队管理严格、受拘束、不自由,经常与我诉说他心中的苦闷。为了能够尽早返回家乡,他想办法找了个并不充足的理由,向连领导反映说自己有尿床病史,所以经常故意尿在床上,领导知道他的情况后,经上级批准同意了他的请求。王平入伍不到半个月就被退回地方了,师部只有赵永全和白润江两位同乡战友了,我还是经常抽空去师部看望他们,他俩有时间也到炮团来看望我,彼此相处的十分友好,如亲兄弟一样,谁有困难都会尽力帮助。两年以后,赵永全与白润江分别调往天津塘沽预备三师和天津警备区部队了。 
十二、思念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天佳节倍思情……”时间在忙碌中过的很快,转眼就要过春节了,此时自然想到了唐人王维的精美诗句。记得,那是临近春节的前几天,团里正在操场上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当时进行的是一场篮球赛,我们连队有几名战士参加了,全连官兵都在现场围观助威。我不爱好体育活动,觉得一点也不热闹,心儿早就飞回到家乡里去了,所以就没有心思再继续观看下去。我趁着上厕的机会悄悄离开了比赛激烈的球场,独自一人回到冷冷清清的宿舍,利用这点空闲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

那时,毕竟年纪小,也是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的身边,十分想念家乡和亲人。我参军走的那天,是发小张龙赶一辆马车送我去到公社的。临行前,亲人们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去到部队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工作。我挥手和乡亲们告别的时候,在人群中看到爸爸双眼噙着泪花欲言又止,妈妈却早已是泪流满面难舍难分,我的双眼也涌出了激动的泪花。一些亲友们又跟在车的后面将我送到了村口,最后才依依不舍的惜别。

我伏在桌前,心潮起伏,思绪纷飞,奋笔疾书,感情的潮水像决堤的河水一样,漫过我的心际猛烈地冲击着心灵的海岸。我将自从离开家乡到部队这几个月时间里的工作、生活,以及所见所闻全部跃然纸上,一气呵成共有18页的长信,可谓“欲诉衷肠滔不绝,纵然墨尽西湖水”。而此时,我很想听到军旅歌唱家阎维文与董文华深情演歌的那首《两地书,母子情》,歌曲描述了母子遥相思念、牵挂的感人情景,表达了一代军人戍守边防的壮志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每位思乡的战友。

邮寄信件时,我还购买了一包糖果给家里寄回去,盼望着爸爸妈妈能在节前收到我的信件与礼物,表达了儿子遥在他乡的一份小小心愿。 
十三、训练结束

下老连队的前一天,我们新战士终于佩戴上了红领章与红五星帽徽,这也意味着新兵生活即将结束。

这天上午,团部军需股给新战士们发放了领章和帽徽,当时我兴奋极了,因为自从入伍那天起,我就连做梦都想早日佩戴上鲜红的领章和亮光闪闪的红五星帽徽,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已是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下午,新兵营还组织了一场联欢会活动,各连队自行编排的节目,有独唱、合唱、舞蹈,气氛很热烈。我的一位同乡战友陈树东在新兵二连,他用口琴演奏了一首《万里长城永不倒》,赢得了战友们热烈的掌声,这也是我很喜欢听的一首歌曲。新战友们个个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并集体合影留念,一些战友们还互赠了纪念品,铭记这段难忘的新兵生活。此情此景,正如《战友之歌》唱到的那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陆,我们都是人民的之弟……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雄壮激昂的歌曲充分表达了战友间纯真的友谊和革命情怀,嘹亮的歌声至今萦绕在我的耳际。

部队是一所大熔炉,新战士们入伍后,不论在学习、训练、工作中,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已,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怕苦和累,刻苦努力,勇攀高峰。经过近三个月紧张而艰苦的新兵生活,全体新战士戒骄戒躁、成长进步很快,无论是政治觉悟,还是军事素质,整体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完成了一个由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过程,成为了一名名符其实、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作者介绍

军恩,男,1966年2月出生,1984年10月由河北康保入伍,在112师炮兵团役,曾任电影组放映员,1999年4月转业,现在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工作。

作者近照:

记忆中的电影放映机

一件伪军大衣引起的遭遇战

特殊救援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去的红星:一个中国士兵的突击(二)
原创:当兵时的团年饭 | 张宏文
【战友情缘】排长有话对你说/柴汝新
我们连队:一个包子的故事
我的老连长 | 王胜利
报告文学:流淌在生命里的小溪(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