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海龙 | 38军文工团员为毛主席表演单弦





38军文工团员

为毛主席表演单弦

作者 李海龙

  9月30日晚,偶尔看到北京卫视《养生堂》一位志愿军老兵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而且当时是38军文工团团员,引起了我的注意,并全程看完了节目。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

  这位老兵的名字叫梅门造,湖南常德人,1933年出生,1949年8月参军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文工队队员,奔赴到最危险的前线,为战士们唱响战歌、激励兵心士气,充分发挥了文艺轻骑兵在战地的独特作用。后来,进入总政歌舞团,长期从事军队文化艺术工作,多次在全军文艺汇演中获奖,5次荣立三等功,现居住在北京丰台干休所。

梅门造前辈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作为文工团员的梅门造和战友们跑遍了38军抗美援朝战场前线的一座座山头、一条条坑道。再危险的地方,他们也去,再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也唱,哪里有战士,哪里就会响起他们歌声。

梅门造在朝鲜

梅门造志愿军军服照

  在抗美援朝战场梅门造他们不仅做好文艺宣传工作,还担负相当多的战勤工作,如运送物资、伤员后送等。在第二次战役中,113师奉命从山顶上插到敌人后边去,守住那个口子。当时那个地方有一个包扎所,聚集了很多伤员。梅门造四个人奉命把这些伤员送到野战医院。一路上,他们又要当护理员、当医生、当护士、当炊事员,什么都干。为了躲避敌人,梅门造和支前民工担架队带着100多位轻、重伤员艰难跋涉在荒无人烟的雪山中。天寒地冻,路面崎岖难行,终于完成了任务。

38军文工团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樊一鸣、梅门造、于岚、程锐。后排左起邢超、耿俊秀、贾光勋、汤仲敏、江滨。

  

抗美援朝四次战役之后,38军文工团部分团员合影。队员军装都又破又脏了,后排右一梅门造。

  梅门造在朝鲜战场上最危险的一次是去给伤病员送饭,刚上公路,敌人的飞机就过来了,嗒嗒嗒开始打,打完以后四架飞机都飞走了。梅门造周围牺牲了许多战友,还有倒在梅门造怀里牺牲的。

  在第四次战役中,38军打得最为艰苦,付出了巨大牺牲,圆满完成了任务。战役中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334团6连战士潘天炎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机智勇敢,一个人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

青年英雄潘天炎

  战后,梅门造对潘天炎进行了采访。后来上级通知梅门造回北京学曲艺。在学曲艺的过程当中,根据对潘天炎的采访手记,写成了一个单弦曲目《青年英雄潘天炎》。

  1952年8月1日,总政治部举办第一届全军文艺会演。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汇集全军文艺团体举行观摩演出、评选优秀节目的活动,是全军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艺盛会。其宗旨在于交流经验,繁荣文艺创作,提高演出水平,促进部队文艺工作。

  著名的北京天坛公园是当时首届文艺会演的集结地,1500名军队文艺工作者们带来了79个歌唱节目、42个舞蹈节目和19个技艺节目,组成6场晚会,以群星荟萃、战歌飞扬之势,接受党和祖国、人民的检阅。

  梅门造自编自演的单弦《青年英雄潘天炎》参加全军第一届文艺会演,获得二等奖,被安排到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演出。

       8月7日,第一届全军文艺会演落下了帷幕,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加会演的全体演员。

     单弦《青年英雄潘天炎》获奖旗一面。左起梅门造,四胡伴奏刘朴,三弦伴奏王涛。

  《青年英雄潘天炎》是梅门造的成名作。梅门造老人说,这是他在抗美援朝前线为战士们表演次数最多的节目。单弦这种形式最轻便易行,最适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演。那时在坑道里面,战士们爬在坑道里,我是跪在地上给他们唱。我们两个人,我一个,还有一个拉四胡的给我伴奏,两个人就是一个文工队,跑遍了整个山头。就是用这样一种轻便易行的文艺形式来为兵服务。

  1960年抗美援朝10周年时,梅门造随贺龙元帅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这是在平壤中朝友谊塔留影

  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梅门造进入了原总政歌舞团,先后随团出访苏联、东欧各国、缅甸和朝鲜。1960年,在抗美援朝10周年纪念时,梅门造跟随贺龙元帅带领的政府代表团再次到达朝鲜,走上舞台用朝鲜语表演了合唱节目。

  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现场,梅门造接受采访。

  

     梅门造老人虽然已90岁高龄,但是,现在依然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还经常在电脑上打字,撰写文章。

  梅门造和老伴田宏生(曾是西南战斗剧社成员,也是一名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文艺女兵)合影。

           向梅门造老前辈致敬!
       恭祝38军老兵梅门造和田姨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附:青年英雄潘天炎事迹
  潘天炎,1933年生,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袁码头村人。年纪很小就成了孤儿,流落街头,靠讨饭和打零工勉强维生。1949年9月,路过问安镇的38军收留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潘天炎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50年10月,潘天炎随38军入朝作战。
      1951年初,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了。潘天炎所在的38军112师334团6连奉命防守汉江南岸鼎盖山阵地的256.4高地。美军从1月28日开始进攻志愿军鼎盖山阵地。1月30日,美军把进攻重点放在了256.4高地。美军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炮击,从6点一直打到8点。炮击结束后,美军8架飞机又对高地轰炸、扫射了一个小时。
     上午9时,美军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在十多辆坦克的配合下,猛攻256.4高地。6连战士们奋起反击,多次打退美军的进攻。
     潘天炎所在的9班负责防守阵地前沿的两个山头。9班长陈希文把战士们分成几组,各挡一面,机枪组负责机动支援。
      潘天炎原本和副班长一组,副班长受伤下去后,他一个人独当一面。9班接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后,全班奉命向主阵地转移。
  班长看了周围一眼,九班就剩几个人,但18岁的小战士潘天炎却不见了,阵地上既没有他的踪影,也找不到他的尸体。眼下情况紧急,部队必须抓紧时间行动,班长也顾不上找潘天炎了,只好带着其他战士先行撤离。
      而失踪的潘天炎,其实是去上厕所了。
      那天,潘天炎吃完炒冷面和雪后,感觉肚子疼痛难忍,便趁着美军还没有发起进攻,急忙跑到一个隐蔽的角落上厕所。在阴差阳错下,偌大的阵地就只剩下潘天炎一个人了。
       等上完厕所回来,潘天炎都愣住了,他低声自语道:“人呢?都跑哪里去了?”
      不过潘天炎发现战友们消失后,立刻意识到九班可能接到了上级的撤退命令,所以才全部撤出阵地。想到这,他打算也撤离阵地。
      正准备撤离,美军新一轮的进攻开始了,黑压压的敌人如潮水般向阵地涌来,如果这时候撤退,显然就是死路一条。“既然走不了了,倒不如和他们拼了,如果能杀几个,这条命就是没了也不亏!”潘天炎喃喃自语。
  潘天炎冷静下来,先把工事抢修了一下。因为按照美国人的套路,步兵冲锋前肯定先是一阵排炮。
      工事修完了,潘天炎躲了进去。他检查了一下弹药,枪里没多少子弹了,手榴弹还有6枚。不过这不用担心,一会儿在敌人身上搜集就是了。
      可潘天炎在工事里躲了半天,却一直没听到敌人的炮声。怪了,这不是美国鬼子的做派呀!他们不是在耍什么阴谋吧?
       潘天炎心中一动,钻出工事,探头朝山下一看——呵,原来6个美国兵已经悄悄地摸了上来。
       “同志们,敌人上来了,准备手榴弹。”潘天炎故意大声喊道。
      正在弯腰往上爬的美国兵一听,停了下来。他们虽然听不懂中国话,但知道志愿军这么一喊,要么扔手榴弹,要么拼刺刀,反正不管哪个他们都受不了。
      美国兵立即原地卧倒,撅着屁股举起枪,朝山坡上盲目地射击。这时,潘天炎已经绕到了他们侧面,“嗖嗖”两颗手榴弹扔了过去。6个美国兵,一个也没跑掉。
      潘天炎捡起了敌人的枪和子弹,快速跑回工事。前脚刚进工事,后脚敌人炮火就上来了,把阵地炸得尘土飞扬、烟雾弥漫。
      潘天炎躲在工事里,听着敌人的大炮声,心想,我一个人浪费了敌人这么多炮弹,光这个就够本了,这美国人也真是,为了消灭一个小兵,用了这么多炮弹,犯得着嘛!
      过了许久,美军的炮火开始延伸,潘天炎知道敌人又要上来了,忙钻出工事,来到战壕边。
      果然,下面的美军黑压压一大片,呈扇状朝山上扑来。潘天炎叹了口气,这下双拳难敌四手,大概要壮烈了,不过我也不怕你们,来打就是了!
      他沉着地伏在战壕里,把身边的所有手榴弹都拧开了盖子,把几把枪都装满了子弹,准备和美国人拼了。
      突然,迫击炮弹在密密麻麻的美军中炸开了花,接着机枪呼啸着扫射过来,把大批美军像割麦子一样给打倒了。
      原来,旁边主阵地的志愿军开炮开枪,开始支援潘天炎了。
      潘天炎大喜,抄起枪和冲上来的美国兵打在一起。他时而射击,时而拼刺,时而甩个手榴弹……
       美国兵一个接一个地在潘天炎面前倒下,但敌人实在太多了,从四面八方朝他扑来。
      看来敌人是想抓活的。潘天炎又向敌人扫射了一梭子,然后从腰间拽出最后一枚手榴弹。他想好了,死也不能让敌人俘虏。
       忽然间,潘天炎听到身后杀声震天,子弹“嗖嗖”地从自己身边飞过,而扑到面前的美国兵也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
       他扭头一看,大喜,亲人来了。原来,连队开始反击了,战友们来接小英雄潘天炎了。
      后来大家一总结,潘天炎独自在阵地这段时间,一共打退了美军大大小小9次冲锋。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潘天炎先后荣立大小军功4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
       1953年,潘天炎还获得了毛主席的接见。
      再后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青年英雄潘天炎》的连环画,让他的名字传遍了华夏大地。
      在38军军史馆,你还会看到潘天炎的照片:小小的个子,面前摆满了手榴弹,稚嫩的脸上露出杀气。
      个子不大,胆子却很大;年纪不大,打仗却很有智慧,这就是我们的小英雄潘天炎。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美援朝,18岁小战士孤身一人打退美军9次冲锋,击毙30名美军
琼崖纵队独立团文工队成为国际主义文艺轻骑队
抗美援朝:小战士上厕所耽误了撤退,决定坚守山头,反而立了大功
18岁战士孤身打退美军9次冲锋,真是神勇!1953年毛主席亲切接见
【最可爱的人】1951年1月,抗美援朝前线战场,一个正在战斗的18岁年轻小战士突然感觉肚子痛,于是,他便跑到角落里...
单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