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志民 | 参观世界上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 :天一阁

参观世界上最早的三个私人藏书楼之一:天一阁
作者 吴志民

早在半个世纪前,在游览承德避暑山庄为中国四大皇家藏书名阁之一的文津阁赞叹不已时,就知道她是宁波天一阁的复制品。亲眼看看天一阁,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文化氛围,一直是萦绕心底的一个愿望。
2023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认识了来自宁波的朋友,在她一家人的盛情邀请和细致安排下,我终于圆了长达半世纪的梦。

天一阁,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的硬山顶重楼式建筑,通高8.5米,斜坡屋顶,青瓦覆上。一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天一阁以书橱间隔。阁前凿"天一池"通月湖,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天一阁及其周围园林具有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天一阁的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月湖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国书城》乃宁波籍潘天寿1962年所题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范钦(1505----1585)
明嘉靖七年乡试录
东明草堂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得名于范钦别号,又名"一吾庐"。正门前有獬豸浮雕。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1980年重建。

范钦临终前,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天一阁"及其藏书;一份是一万两银子,让两个儿子挑选。长子范大冲挑选了"天一阁"及藏书,并遵照父亲"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立有许多规矩。

除了藏书丰富,天一阁在通风、防潮、防火方面也独具特色。藏书阁明为二层,实为三层,其中的暗层为藏书库,光线幽暗,阳光不能直射入室内,这点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藏书构想。楼下共分六间,以应"地六分成"之义。此外,西偏间,东偏一进,直迈墙壁,不储藏书籍,以免外面的潮气侵袭,二来透风。后列的中橱之中,又有二小柜,再西一间排列这十二个中橱,橱柜之下各放置有英石一块,以达到吸湿的作用。


家谱与正史、地方志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根支柱。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尊经阁原为清光绪年重建,仍保持原来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气势磅礴肃穆。

百鹅亭

流芳馆展出天一阁接受社会捐赠情况。

受赠事迹陈列
化私为公,以存不朽
阮元:天一阁书藏的初提
冯登府提出建楼并制定规条
认真聆听
百川归海
马廉捐古砖数百枚
朱鼎煦捐献
冯贞群
张美翊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
地方志
其他捐赠
1773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珍本641种,数量上名列全国第二,但质量一流,包含大量珍本、善本。所呈藏书中,七分之五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六分之一全本抄入,但所有藏书未归还,使得天一阁藏书下降到4819部。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特颁谕旨,恩赏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且派遣杭州织造寅著前往天一阁了解建筑格局,并下旨仿天一阁建造文渊阁等"内廷四阁","阁之制一如范氏天一阁",希望借鉴天一阁的设计使得《四库全书》能够安全保存。乾隆四十四年六月,赐范家郎世宁刻《平定回部得胜图》十六幅。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再赐《平定两金川战图》十二幅。



捐赠者芳名
出版物
家谱
名人手稿

结语

历代登上藏书楼的著名学者事迹
黄宗羲
学脉在兹

赵万里

阮元

文思源泉

饶宗颐

潘天寿

金庸

金庸敬书

郭沫若
郭沫若题诗

沙孟海

陈宝麟

诺罗敦.西哈努克

文化瑰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曾指示保护天一阁。解放宁波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派专人保护天一阁。1949年6月9日,宁波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天一阁,并使之成为事业单位,范氏后人范盈泩、范鹿其成为公职人员。宁波多位本地藏书家将个人藏书捐献给天一阁,这极大地丰富了天一阁的藏书。

保卫天一阁

结语

  浙东姑娘出嫁时用的花轿一一万工轿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就是当年陈政钥先生家族宗祠,陈列了麻将史、与宁波关系史,并展示了世界各地麻将牌种类。

  司马第为范钦住所,由范钦官职得名,藏有范钦官服复制品和范家世系表。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1996年完成整修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凉晒藏书

状元厅

  2012年10月9日从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证实滕王阁(南昌市)、岳阳楼(岳阳市)、黄鹤楼(武汉市)、鹳雀楼(山西永济市)、蓬莱阁(山东蓬莱市)、大观楼(昆明市)、阅江楼(南京市)、天心阁(长沙市)、钟鼓楼(西安市)、天一阁(宁波市)等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将共同申报联合国物质文化遗产。

      愉快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在回到北京的一周里,满脑子还是在回忆在天一阁的时光。参加吉云集团党日活动和参观宁波帮博物馆的三篇美篇很快就写好了,唯独参观天一阁的文章是边写、边回味、边考证。

      难忘宁波,难忘天一阁,更难忘那里的朋友们

  作者简介:祖籍福建省长汀县,1950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1968年参军,1969年入党,1970年提干。1996年任北京卫戍区石景山区武装部政委,大校军衔。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区委常委。曾两次荣获《北京军区先进工作者》,两次荣立三等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之旅】 游览宁波天一阁
【宁波】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_
代不分书,书不出阁:400年屹立不倒的私家藏书楼
天一阁 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也是亚洲最古老的图书馆
宁波---天一阁
中国最古老私家藏书楼天一阁重修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