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月静好,惟饭桌恐怖

走韩国,江原道过庆尚北道,沿海岸去往釜山。过梅花里、柄谷司后,来到迎日湾上的九龙浦镇。镇上有好几间渔家乐,泡菜、石锅拌饭、紫菜包饭、大酱汤、参鸡汤与烤牛肉等料理自不必说,每天看韩国人揪着张牙舞爪的章鱼,活生生整只塞进嘴里,颇有画面感,引人遐思。

场面是这样的:用筷子夹起章鱼的脑袋,另一只手抓起章鱼的脚缠在筷子上,摁紧了不让它动弹,酱料里蘸一下,然后送嘴里咬啊咬,把拼命挣扎的章鱼咬碎,咽进肚子里。整个过程章鱼都在殊死抵抗,试图吸住人的嘴唇或者舌头,或者口腔里能吸住的任何部位。这场人鱼大战延续无数世纪了吧地球上有章鱼同时又有韩国人的时候应该就开始了,但据说每年都发生因为没有咬碎章鱼,被吸住气管导致窒息,与章鱼同归于尽的事件。Anyway,眼前的韩国人满脸享受,挤眉弄眼的以自豪的表情向吓得呆坐一旁的外国人也就是本人,传达此时此刻的美妙感受。

001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韩国人不是地球上唯一生吞活咽小动物的人类。前些年背包走印尼,在棉兰老岛好几个村子歇脚。傍晚出来散步,常看到有村民在门口摆个矮桌子吃饭。有的餐桌上摆个小篓子,里面传出类似老鼠被夹住时的吱吱叫声。篓子是大汤碗,碗里装着浓稠的椰汁羹。一家大小各持筷,从小篓子里夹出全身发抖扑腾着翅膀的果蝠,摁进汤汁里淹个半死,然后将还在抽搐的食物送进嘴里。

002

旁观了如此震撼的场景,便联想广东人的三叫,那道吃刚出生的小老鼠,筷子夹时叫一下,蘸调料时叫一下,送进嘴里叫一下的名菜。三叫绝对是现实,不是传说,据本人考究有悠长的历史渊源,并非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桌子不吃的现代广东人的发明。唐代有位朝官张鷟,因为风流自赏兼行为放荡被同僚参了一本,唐玄宗将他贬谪岭南,见识了这味据说味道鲜美且大补的名菜。他写了本《朝野佥载里面记载:岭南獠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至今无缘现场观摩这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的名菜,但小老鼠是见过的。新生的仔鼠周身无毛,粉嘟嘟的通体肉红,眼睛还没睁开。因为出生一周的崽鼠已经能爬动,所以要钉之筵上某次广州饭局,席间有位美食大师,电视里时常出镜的,话题除活吃猴脑外,还有割活鲤鱼挖活鸡掌下精肉的龙须凤爪手指插入活鹅肛门拔出肠子做成的脆鹅肠,如此等等。三叫对他而言太过湿湿碎,不足以成为谈资了。大师开导诸位说,生活就是克服恐惧、偏见和狭隘,以极大勇气面对挑战,方得人生真味。张鷟书里的岭南獠民,是不怎么友好的称谓,说的是居住在蛮荒野地,不与汉族交流融合的少数民族,如瑶獠,黄洞獠等。现在活吃老鼠迫害动物的是自认为的文明了,称呼这类人为 “,倒是形象生动再也合适不过。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是为了不再受本能控制,但人模狗样儿之后,心依然在荒野。

003

多年前到越南跑业务,当地朋友常招待喝一种北越高山地区出产的玉米酒。不是什么正式的品牌,是农贸市场里卖的散装酒,酒精度与口感跟金门高粱酒相似。越南朋友说,这就是越南茅台了,且这酒有个绝配,乃某道神秘的越南名菜。有天夜里朋友们提着大罐可乐瓶装的越南茅台,呼五喝六的去了。那是河内城里蛮高档的一家餐厅。大厨提来一笼活蹦乱跳的青蛙,让我们各自挑选合眼缘的,然后亮出刀具,手起刀落,沿青蛙肋下切下脑袋,麻利地撕下外皮,扯出内脏。越南朋友很自豪地介绍说,大厨通常只在厨房里干活儿,破例在客人面前表演刀艺,是表示对贵宾的敬意,也是吃饭前的开胃节目

活体解剖后的青蛙腿和切片摆在碟子里,青蛙脑袋没剥皮直愣愣 “在碟子中央,摇摇晃晃在肉堆里挣扎,最后终于不动了,脑袋依然高高昂起,大圆眼睛水汪汪的,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半个时辰过去,那眼睛还睁着,不时眨一下,坚持看完自己被整个吃掉的过程。朋友们一再怂恿鼓励,依然头皮阵阵发麻尽管懂得了生活就是克服恐惧、偏见和狭隘,以极大勇气面对挑战雷瘫的双手硬是拿不起筷子。常说智慧随着年龄增长,那是对于智慧的人而言吧。在下愚钝,随年龄增长的也许只无远弗届的好奇,别的就是无聊了。时光荏苒徐爷半老,倘若尚有余逼可装,想来恐怖的餐桌倒是个去处。

004

吃的和被吃的两目相对,很是挑战底线,让人瞬间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相比之下,国内的鱼生宴似乎文明许多。广东人吃生鱼肉,以顺德的菊花鱼生最为有名,客居广东多年,也就尝试过有数的几回,倒是返乡回广西时,每到南宁,同学朋友常带着驱车百多公里去往横县,品尝横县鱼生。

横县鱼生有个久远且浪漫的故事。横县先民叫蜑人。所谓蜑人,《晋书·郭璞传》这样描述: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鲛是古代人对鲨鱼的称谓,鲛人与鱼有不解之缘,字面上看也是天道使然。相传晋元帝时,有位叫董京的逸士隐居横州,某夜携蜑人兄妹泛舟赏月,水上邂逅仙人。董京请仙人入席共饮,仙人称不饮熟食,撑着木筏子飘然而逝。后来蜑人兄妹进山,在山洞里偶遇仙人,仙人以玉液琼浆和生鱼片款待,并授以制作鱼生大法,鱼生遂为横县第一美食。

005

横县地处郁江,水流湍急,鱼类运动量大,尾部肌肉发达。郁江花鱼是肉食性生猛鱼类,杂食性的青竹鱼皮脆肉紧、肉质细腻有弹性,都是做鱼生的上品食材。在横县时,曾潜入厨房,亲眼看看这道美味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只见大厨从池子里捞起活蹦乱跳的大鱼,刀刃撬开鳃盖,割下鱼鳃后又放回水里,鱼流着血在水里游动。待血流尽,鱼静止不动了,大厨便捞起去鳞、脱皮、起骨切片后装碟。

看大厨剖鱼起片是难得的享受。跟通常杀鱼时破膛开肚不同,大厨把鱼放到案板上,从鱼脊下刀,割下两侧的鱼肉,鱼尾处切个口子,整块剥下鱼皮,拿纱纸包裹鱼肉,吸干水分和残血。制作鱼生,刀工最体现技艺。大厨左手压住鱼肉,右手把刀,刀刃倾斜朝向砧板切下一刀,在断与未断之际连刀再切,得到两片连在一起如蝴蝶展翅,薄如蝉翼的鱼肉。唐代有位小说家段成式,专写些志怪传奇类的不经之谈。他的《酉阳杂俎》记载某位名叫南孝廉的脍刀手,刀功高深莫测,切出的生鱼片縠薄丝缕,轻可吹起。有次他正表演刀艺,突然间天昏地黑,一声惊雷响过后风雨骤至,生鱼片化成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盆生鱼片吃出如此浪漫唯美的境界,作为后人除了无限佩服先人们的闲情与想象力,夫复何言

006

血放干净的鱼肉洁白透明,纹理清晰可见。碟子里放入冰块轧平,铺上保鲜膜,鱼肉摆放成花卉的形状,入冰箱冷冻片刻后上桌。吃鱼生,基本配料是油盐酱醋辣椒葱姜蒜末,加些当地香菜。横县鱼生的本地配菜有紫苏薄荷、鱼腥草、洋葱、辣丁根、木瓜丁,柠檬、酸橘、芋头丝等,各款生鲜猛料摆放在六格或者八格的盘子里,香辣酸鲜,五彩缤纷,口感极度震撼。

广东三叫比,鱼生更有历史渊源也更和谐更具感。明代有位叫周孟中的进士,江西吉安人,曾出任广西提学副史,有首七律《登春野亭》描述横县鱼生。观风五管已多年,每至南宁眼豁然,绿树万家依近郊,桑麻十里接平川,匙翻玉粒长腰米,鲶切银丝缩顿鳊,景物于斯亦佳处,甲科何患少登贤。词语有些艰涩,但一位外乡人对横县鱼生的膜拜跃然纸上。

007

生鱼片古时称为鱼脍,脍的意思是切薄很细的肉片。脍的文字记录可以上溯到周宣王五年,算来那是近三千年前的公元前823年了。人类在学会取火与保存火种之前,除了这脍那脍,还能怎么样呢?孔子和他的门人纂修的《礼记٠内则》列举当时士大夫阶层的食谱,切成薄片或细丝状的生肉有鱼脍、牛脍、羊脍、兔脍,切成也就是条块状的生肉有鹿轩、麋轩、獐轩、野猪轩。江山易改,食性难移,文明的朝阳已经升到半空的战国时代,吃生肉依然是主要饮食习俗。

秦汉之后,也就是烤肉逐渐多了,与脍一起成为饮食的主流,真个是脍炙人口啊。牛羊等其它肉类生肉逐渐离开餐桌的同时,更适合生吃的鱼脍被发扬光大,还流传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方。往后两千多年间,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正史传奇,神话小说还是戏剧绘画,都能看到鱼脍的影子。北宋诗人梅尧臣嗜食生鱼肉,在家里供养了一位专整鱼生的女大厨。西晋未年,有位叫张翰的苏州人在洛阳司马冏齐王府任职大司马。某日,张大司马看到满天飞舞的黄叶,泛起乡愁来。在下常说正如所有的肥胖都是懒,所谓的乡愁也许只是馋,总之张翰很无厘头地从落叶联想起家乡肥美的鲈鱼,又从鲈鱼联想起生鲈鱼片又想到生鲈鱼片搭配莼菜羹下茭米饭,是何等美妙的滋味啊!有道是痒可忍馋不可忍,大司马禁不住高歌一曲,唱罢随即辞官回乡吃鲈脍去了。不久司马冏在皇族内斗中被杀,门人多受到株连,张翰侥幸逃过一劫。

008

江湖风波险恶,秋风鲈脍让张翰急流勇退,得以保全身家性命,真不知该感叹命运的巧合,还是天公的美意。回想朝鲜半岛上的九龙浦,那是韩国乡间极为平凡、乡土气息浓郁的景色。一面是大海,一面是青山巍巍,溪流穿流林间。山间散步,总要走过几条腐朽不堪的木桥。低潮时分,站山崖上往大海方向看去,赶海的人提着篓子,在泥沼里跋涉弯腰弓背观察泥地上的小洞,辨别出章鱼的呼吸孔时,就拼命的挖啊挖,那模糊的身影直起腰来时,几乎可以看到满是淤泥的手里捏着活生生的章鱼了……

本文原载《红豆》杂志2019年第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地道横县鱼生
在广西,有这样一道令人欲罢不能的美食叫“横县鱼生”,你喜欢吃吗?
尖上的广西-吃鱼生——独行侠H
吃个鱼生,拿命来换
横县鱼生
广西各地鱼生做法大不同,问题来了!制作鱼生哪家强?-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