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顾中国民用飞机发展80年,上世纪50年代首飞上天的型号最多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开创了人类飞行的新时代。此后,芬兰、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等相继成为世界上最早发展航空运输的国家。航空运输同样引起了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关注。1910年,也就是宣统二年,清政府从法国购进1架苏姆式双翼飞机,这是中国拥有的第一架飞机。此后北洋军阀、民国,依靠购买外国飞机,航空运输时断时续,发展缓慢。但要说飞机制造,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了。本文为大家回顾一下中国民用飞机80年的发展历程,重点说说首飞上天的机型。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发展情况。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中国民用飞机发展起步于二战中后期,当时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第二飞机制造厂、海孔飞机厂)的林同骅教授带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数十名青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44年8月成功研制出了“中运1号”木质双发中型运输机。中运1号曾有计划改装为轰炸机,后因经费等问题未能实施。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中运1号”飞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的林同骅教授捐款复制的。

中运一号

“中运1号”后改进为“中运2号”双发运输机。“中运2号”的构造大体上和“中运1号”相似,但有不少改进,发动机是美国普瑞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两台9缸冷气式发动机。1948年2月19日,“中运2号”在重庆白市驿机场试飞成功。之后,通过对“中运二号”的不断改进,开发出全金属结构的“中运三号”,设计时速达到353千米。但此间国民党发动的全国内战正酣,“中运”系列飞机始终未投入成批生产。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民用飞机生产开始起步,且起点较高,进度也比较快。

(一)上世纪50年代发展的型号

运五型。1957年12月,南昌飞机制造厂(320厂)以苏制安2型飞机为原型,仿制成功我国第一种民用运输机—运5型轻型运输机。该飞机采用双翼结构,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和经济性,使用维护简单,飞行安全,可以在平坦的场地或草地上起飞降落,先后生产了一千多架,至今仍有使用。

运5型

北京一号。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发展了一系列各种类型的民用飞机,其中1958年9月24日首飞成功的“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机型。北京一号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余名师生在百日内完成研发,是新中国第一架自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采用2台苏制-14活塞发动机,下单翼,乘员2人,载客8人。在首飞典礼上,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说:“北京一’能在100天内试制成功,不仅是新中国的创举,而且打破了世界航空发展史的先例。”

北京一号

北京一号首飞成功

由北航院师生自行设计制造

松花江一号。除“北京一号”外,这一时期中国航空工业的仿制和自行研制型号繁多,是国产民用飞机首飞上天最多的时期。但绝大多数飞机没有能够发展下去和交付使用。据有关期刊记载,'松花江一号“也是其中较成功的一款,该机是哈尔滨飞机厂与捷克斯洛伐克 AE45型飞机为参照机,改型设计的轻型客、货运输机。除对飞机外形改动较大,其它系统均参照 AE45 型设计。1958 年 7 月 8 日开始设计,9 月 29 日试飞成功,可载客 5-6 人。后因哈尔滨飞机厂仿制任务繁重,该机没有研制下去。

松花江一号

捷克斯洛伐克 AE5型

首都一号。首都一号是由北京首都机械厂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该机采用 2台 М-11ФР 型活塞发动机,撑杆式上单翼,双垂尾,不可收放起落架。乘员 2 人,载客 6 人。1958 年 7 月开始设计,后经修改为首都-A 型,气动外形和美观方面都有改进,于 1958 年 9 月 29 日试飞成功。

首都一号

延安一号。延安一号是由西北工业大学设计和试制的单发上单翼飞机。1958 年 3 月开始草图设计,在 150 天内完成了除发动机以外的全部设计制造工作,1958 年 12 月 3 日试飞成功。该机装 1 台国产 М-11ФР型 活塞发动机,主要以农用为主,也可进行跳伞、客货运、救护等用途,可载客 4-5 人。

延安一号

飞龙一号。飞龙一号是由上海飞龙机器厂在雅克12型四座轻型飞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是将机轮改为浮筒,可在水面起降的水上飞机,也是新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1958 年 8 月 7 日开始试制,9 月 15 日试飞成功,可以作为近海救护和教练之用。

飞龙一号

黑龙江一号。黑龙江一号是哈尔滨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农业飞机。该机装 1 一 М11ФР 型活塞发动机,1958 年 12 月 16 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 3 人。

黑龙江一号

红旗一号。红旗一号是北京航空工业学校设计和试制的多用途飞机。装 1 台 АИ14Р 型活塞发动机,1958 年 12 月 22 日试飞成功,除驾驶员外可载客 4 人。

红旗一号

沈航一号。沈航一号是由沈阳航空工业学校(现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设计和试制的农业飞机,除发动机和仪表外全由该校师生设计制造。该机1958 年 7 月 25 日开始设计,10 月 7 日试飞成功。可乘 4 人,用于播撒农药、救护等,可在 200 米长的草地起降。

沈航一号

这一时期设计制造的飞机虽然不少,但航空制造业需要雄厚的工业体系做支撑,一架性能完善的飞机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的缩影,而这一切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部分国产飞机,在喧嚣一阵后大多数黯然下马。

(二)上世纪60年代发展的型号

进入60年代中后期,中国航空工业无论是队伍建设还是设施设备都具备了相当基础,发展民用飞机制造业再次被提上日程。国家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思想,即以手中的苏制产品为基础,搞参照设计,因此收获颇多,搞出来了一系列著名的机型,其中比较经典的有:

运11/12型。1974年,哈尔滨飞机制造厂提出运11型设想,开始设计制造,1975年12月30日首飞成功,速度是相当快的。据有关资料显示,运11型以加拿大的“双水獭”轻型旅客机为参照机,采用两台活塞式发动机,以短途运输为主。后哈飞以运11型为基础,发展出了换装涡轮螺桨发动机的运12轻型运输机,该机还在国产客机中率先获得美国适航证,先后出口到18个国家。由于性能优良,运12型今天仍在持续改进生产,该机最新改进型运12F型也已经推出。

运11型

运12型

运12F型

运11型的仿制参照机,加拿大的“双水獭”轻型旅客机

运7型。该机是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参照苏制安24型飞机研制生产的。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于1968年、1971年和1973年分3次向苏联订购28架安24型。运7型是1970年12月25日首飞,1986年投入航线。该机属于50座级支线客机,机长23.7米,高8.55米,最大起飞重量21.8吨。运7型是我国第一种正式投入航线运营的国产运输机,填补了中短程运输机的空白,结束了中国民航全部使用外国飞机的历史。该机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12月1日,时任国家领导人李鹏、姚依林以及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负责人曾在首都机场乘坐运7-100型,给与较高评价。运7型有多种军民用改型,其中仅“新舟60”系列仅国外市场订单就达100多架,目前仍在继续改进生产,新的型号也在不断开发中。

运7型

在运7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新舟60

运7型的仿制参照机,苏联的安24型

运8型。是中国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参照苏制安12型运输机研制的四发涡轮螺桨中程运输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该机1975年首飞,起飞重量61吨,机体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可一次搭载96名全副武装士兵或82名伞兵,最大载重量20吨,是目前我国空军主力运输机。除运输型外,还以该机为平台,发展了预警机、电子战、指挥控制、海上巡逻机等飞机,先后有30多种该型。近年来,我国还在运8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更先进的运9型中程运输机。

运8型

运9型

运8型的仿制参照机,苏联的安12型

运10型。20世纪70年代由中国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运10型与美国波音707型外观较为相似,但却是真正中国“原创”机型。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后,曾飞遍祖国大地,进行了广泛试飞,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正式投产。

运10型

今天看来,运10的夭折,沉重打击了中国民用飞机发展,使中国在此后30多年未能研发出此类客机。欧洲空客公司第一架客机是1972年试飞,如今40多年过去了,欧洲空客公司早已发展成为与美国波音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与之相比,运10型却在首飞成功并完成测试后下马,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大飞机发展史上最大的悲哀。

三、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开展参照仿制的同时,还积极与西方开展合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市场换技术”,尽管这方面的所有尝试最终均告夭折,但作为教训仍值得一书。这一阶段的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大致也可分为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两个阶段。

(一)合作生产阶段的型号。主要有原西德MPC75型、美国MD82型,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MPC75型。1987年,西德MBB公司提出与中国合作研制一款支线客机,也就是MPC75型中型喷气式支线客机计划。这种飞机体积虽比波音737型略小,但性能在当时非常先进,但双方合作最终没有成功。据后来披露,主要是双方对这项合作有异议,国内意见也不尽一致,有人倾向与欧洲合作,有人倾向同美国合作。

MPC75型

MD82型。几乎在与西德洽谈合作的同时,上海飞机制造工业公司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开始组装MD82型客机,前后共生产30多架。笔者在国内航线上曾乘坐过这种飞机,感觉与同期波音737型、空客320型相比有差距。后来,双方又签订合作生产MD90型飞机的合同,并商定70%的零部件是由中方制造,包括机身、机翼、机头、机尾等部分,但由于亏损严重、销路以及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等多方面原因,原计划生产40架MD90型,最后仅制造2架MD90型后就草草收场。近年来有资料披露,称此举是美国为遏制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业而蓄意谋划。

MD82型

除MPC75、MD系列外,这一期间中国还尝试与国外开展了其他一些合作,但最终不仅均无结果,还浪费了宝贵时间和资金。

(二)自主研发阶段的型号。经过20多年折腾,中国在民用飞机制造领域可以说几乎一事无成,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波音、欧洲空客却趁机在中国民机市场攻城略地。据统计,截止2014年,空客机型占中国内陆客运市场47%,波音占43%,两者加起来高达90%。残酷的现实使屡遭挫折的中国航空人终于明白,作为工业制造的明珠,大飞机靠卖不行,这样做对民族工业是极大的抑制;靠合作开发也不行,中国航空制造技术薄弱,西方国家不但要价惊人,而且处处设限,中国除了掏银子外,要想获得技术非常困难。经过反复权衡,痛定思痛,思想逐渐统一,那就是发展大飞机必须立足国内。

ARJ21-700型。ARJ21-700型支线客机是这一时期我国最早上马的民机项目,该机2002年获国务院批准立项,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组织研制。

2008年5月,国家组建中国商飞公司,该机成为商飞新的实施主体。ARJ21-700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以全新机制、全新管理模式、全面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喷气飞机,可载客78~90座,标准航程型满客航程为2225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

飞机在研制过程中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2008年11月28日,ARJ21-700型飞机成功首飞。2014年12月30日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型号合格证。2016年6月28日,由该机执飞的首个航班——EU6679航班从四川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平安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ARJ21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ARJ21-700型

ARJ21-700型是一款中短程客机,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加之当时国内军用运输机数量奇缺,西方国家对华封锁,向俄罗斯订购伊尔76型大型运输机又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国内发展大飞机的呼声日益高涨。

运20型。2004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提交了《关于尽快开展大型飞机研制的建议》的提案。2006年初,“发展大飞机”作为国家决策被写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2007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年3月,中国宣布启动大飞机工程,布点于西安和上海两座城市,其中“大运”全部设计研发制造、“大客”50%以上设计制造在陕西完成。“大客”就是今天的C919型,而“大运”就是今天的运20型。

运20型

运20型大型运输机。2007年6月20日正式立项,代号072工程,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军用大型运输机,由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主制造,2013年1月26日首飞成功。运-20采用常规布局,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无翼梢小翼,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目前,该机已经完成所有试飞,装备部队。运20由中国数千家企业共同参与研制,是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跃升,标志着中国与欧美航空工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C919型。C919客机是中短程双发窄体民用运输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该机2008年开始研制,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机身总长38米,翼展20米,高度12米,其基本型混合级布局155座,全经济舱布局169座、高密度布局175座,标准航程4075公里,最大航程5555公里。C919型客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部件利用全球生产分工合作,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919型

C919型作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有望在今年到年底交付,届时将投入上海至北京大兴、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武汉、青岛等航线,从而结束中国人没有自己大型客机的历史。

C929型。就在C919刚刚首飞,中俄合作研制C929型远程宽体客机的消息就引发高度关注。2016年6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签署了项目合资合同,确定联合研发C929型远程宽体客机。2017年5月22日,C929型的开发者——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俄商飞)在上海正式成立。目前双方进展顺利,计划在2028年开始交付。

C929型

回顾中国民用飞机8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机型也从美制、苏制、德制等“万国造”,发展到今天的自主研发,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国力昌盛的结果。(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外重点飞机制造商经营状况概述
大飞机撬动国内9000亿市场蛋糕 锻造产业“黄金龙骨”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又一国产大飞机ARJ21交付海外航空公司
ARJ21客机做工精湛,商飞冲击民航市场第一步,123航空确定装备
C919试飞成功 通达股份等产业链概念股有望受益
为什么波音飞机都叫7X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