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152)

启脘汤治胃病四症

民间医家欧阳英奎,精通仲景先师学说,常开经方。调理胃炎、十二指肠炎与溃疡病,喜投《伤寒论》五泻心汤、旋复代赭汤合剂,通过加减,创立启脘汤,专医胀满、灼心、嗳气、疼痛、消化不良证,有干姜10g、黄连10g、旋复花10g、代赭石30g、附子6g、大黄2g、人参10g、甘草3g,寒热、攻补同用,很具巧思,凡他药乏效者,都见疗效,被称为圣方。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30天划一时度,然后将量减半,继续勿停,两个月中止。老朽给予患者进行观察,长期应用,治愈率高,复发数低,能经得起统计考验。

小郎中按:《伤寒论》中五泻心汤分别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其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都是调理脾胃的常用方,主要针对脾胃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出现的痞证,以上呕,中痞,下利为主要症状,小郎中临床上常用此三方治疗脾胃病,临床疗效确切。

附子泻心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以上两个泻心汤的煎服法有一定的特点,大黄、黄连、黄芩不煎煮,直接用开水泡服。

五泻心汤有一共同主症即是心下痞,此心下目前中医临床中的共识多是指胃脘部,因此五泻心汤治疗消化脾胃系统疾病有很好疗效。

《伤寒论》中旋复代赭汤经典方证条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方针对中焦虚寒、胃气上逆之证而设。此方同样有一主症即是心下痞硬。即胃脘部痞硬,因此欧阳英奎先生把五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汤合方成启脘汤,小郎中揣测其意应为开启胃脘部气机,气机调畅则疾病自除。此方特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辛开苦降调气机。

方中未用半夏和黄芩,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半夏的药证主要是恶心呕吐,咽喉部不适感。而本方主治中未提到上述症状。2.忌讳十八反中的附子与半夏同用。3.黄芩的药证主要是治疗烦热有出血兼治心下痞与热利。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方名没有提到黄芩,原书方中也未标注有黄芩,只是后世推测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应含有黄芩,因此在治疗心下痞时,有黄连的情况下,黄芩可以去掉。如要增强治疗心下痞的作用可以黄芩黄连同用,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

在此文中张老也提到启脘汤可治疗胃炎、十二指肠炎与溃疡病,是专医胀满、灼心、嗳气、疼痛、消化不良证的圣方,凡它药乏效者均可使用。小郎中想在此强调一下并非西医诊断的所有胃炎、十二指肠炎与溃疡病都可用此方,而是要抓住心下痞胀,胃中灼热,嗳气,隐痛,消化不良,大便干稀不调,舌淡红苔黄,脉滑数沉取无力的症状,且患病时间较长,患者体质稍弱者,易疲劳汗出者使用较合适。

张老在使用过程中也强调治疗周期比较长,见效后可以减量服用。以2个月的治疗周期为准,长期应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对于一些慢性胃病,小郎中也提醒患者一定要有服药的恒心和毅力,坚持用药疗效才好。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类证鉴别
《临证实验录》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六)
经方巧异,异病同治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有一种体质,叫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本来属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