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增智《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

我们通常觉得“屁股决定脑袋”是贬义的,但我们的大脑很可能真的是这样运作的: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身体状态、不同的姿势表情也会有不同的思想。我们以为是头脑在操纵身体?错,我们的身体也影响着头脑。

《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的作者是西恩·贝洛克,她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具身认知”,即生理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书中有大量的例子来证明WHAT,但对于如何做说的不多,因此我主要沿着HOW来展开。

1、习惯比想法更靠谱

我们的想法总是具体而短视的。一大早我们是应该起床跑步还是再睡一会?这时的大脑一定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证明应该躺着不动。可一旦我们开始运动,却又从不后悔,反而暗自庆幸跑步的决定。因此,习惯是对抗想法,改变想法的最好方法。每天运动比间歇运动更容易坚持,与其周末睡懒觉不如和平时一样按时起床。当然,奖励和惊喜需要随机性。

2、万事开头难

要改变想法就得先改变行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不给大脑太多的思考时间。比如被很多人推崇的倒数法:模仿火箭发射倒数五个数,然后就马上行动。自己先动起来,想法自然会改变,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而不是思前想后,等待万事俱备,那样的时机永远不会出现。

3、纸上得来终觉浅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很有道理的。无论看多少传记,都不如自己的亲身经历,无论看多少泡妞秘籍,都不如一次真正的恋爱。经历过体验过的知识的想法,才真正是自己的。

4、小人之交甘若醴

只有传说中的君子和圣人,才有存在“淡若水”的神交。我们普通老百姓,还是喜欢亲切甘甜腻腻歪歪的交往:不时问个好,吃顿饭喝个酒,没事寒暄几句废话。只有身体的接近,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异地恋是注定艰难的,视频会议和在家办公远不如面对面沟通。有人用做爱次数减去吵架次数来预测离婚的可能性,前者就是身体接触增加感情的极致示例。

5、运动无处不在

我一直以为自己算是爱运动的,徒步、铁三、马拉松都喜欢,尤其是跑步。但看了书才发现远远不够——运动本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的。除了正式的运动,都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可以加入运动或者说活动,如放松拉伸散步,来增强大脑活动(附带锻炼身体)。

6、冥想是科学还是迷信

说起冥想,我们总觉得是宗教徒的事,其实不是。冥想或内观的核心是思维和身体的控制和放松的训练。人的思维在大部分时间都无所事事,只是简单的响应刺激。用《思考快与慢》里的观点叫快思维,常常不过脑子。冥想是练习做思想的主人,因此我相信是值得练习的。

7、自主意识只是幻觉

我们大部分人持精神和肉体二元论,即精神和身体相比,是由完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分别,我们的身体,与思考、学习、认知以及感受毫无关联。这其实是有问题的。二元论无法解释意识如何产生,何时产生。从人、智人、哺乳动物、草履虫、植物等,哪一个环节出现的意识?从受精卵到幼儿,什么时候出现的意识?

我认为意识是辅助行动而产生的,人一旦失去行动能力(截肢或瘫痪),那他的意识也就变了。而且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没有自主意识的,不过是简单的响应刺激或随大流。这点见仁见智,不展开讨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西恩·贝洛克《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
《七堂思维成长课》| 打造高质量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久坐难创新,简单运动就能激活你的创造力
学习时:学会消除杂念,远离失眠困扰
冥想其实是健脑的一种思想运动
冥想初学者指南(附详细练习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