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系列之 《洛神赋图》(辽博馆藏版)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洛神赋》的内容创作而成,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小编总结前人经验,主要从《洛神赋图》的构图、线条、人物细节刻画三个方面去浅析。经典深奥,未能解释完全,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提点见谅。

另有趣看系列之《洛神赋图》点击查看

关于洛神赋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此版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滑动至最右 起始故事

名称:《洛神赋图》

画家:顾恺之

创作时间:东晋

尺寸: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

材料:绢本,设色

收藏:存有宋代摹本5卷,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两件)。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洛神赋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洛神赋图》第一卷相同,只是首尾缺损较多。

>《洛神赋图》故宫博物院藏版 局部

>《洛神赋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版 局部

>《洛神赋图》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设色版 局部

>《洛神赋图》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白描版 局部

其中故宫本最为完整

辽宁本水平最高、最为精致

因此鉴赏篇以辽宁本为基础

向小伙伴进行介绍

画家介绍

魏晋南北朝以前,绘画发展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但从绘画发展的角度考察,真正的古画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当时涌现了一大批有名气的画家,其中就有顾恺之。

顾恺之又被世人称为“中国水墨画鼻祖”,是六朝四大家之一。擅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在形似的基础上以形写神,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作背景介绍

曹植(公元192—232年)

字子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

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南)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嫁给其兄曹丕为后,而甄后在生了明帝曹叡后又遭谗致死。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叡将其改为《洛神赋》传世。

《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亮点介绍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此版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①构图

《洛神赋》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的长卷。全图长近6米,大致分段展示了曹植偶遇洛神、与众神同庆、与洛神分离、追爱没落返回四个画面,整个过程反映着人物欢乐、哀怨的情绪。

博版 局部 睹扇思人

画家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中,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连接,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分段描写的迹象。

博版 局部中的两位曹植

同时,画中的山石、林木,也具体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石树木风格古拙,结构简单,状物扁平。一座座山峰排列的状态,象金花装饰的犀角梳子,即所谓“群峰之势,若铀饰犀栉”。山石主要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博版 局部

博版 局部 山石

博版 局部 树石

同时,在顾恺之那个时代,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对重要表现对象进行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高大,《洛神赋图》也是这样,反映了山水画初创时期“人大于山”的时代风格特色。

②线条

线条最能体现作者是否认真对待这幅画,每个画家的线条运用各有千秋,各成一派,但在当时只有顾恺之擅长使用细长繁密的线条来塑造人物形象,《洛神赋图》中的人物造型线条有力,柔中带刚,酝酿出一种悲凉气氛。因为本身是一个凄惨的故事,顾恺之虚实结合的线条从细处着手,或长或短的线条透露出画卷的整体气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格,人物动作面容等等通过线条得以展现,线条在画面中也具有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博版 局部

博版 局部 线条

博版 局部 衣纹线条

③传神

顾恺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着重于探索人物精神风貌和“传神”。在曹植偶遇洛神时,顾恺之采用了对比的描绘手法,将曹植侍从画得更加程式化,用侍从们呆滞的目光、木然的表情,衬托出曹植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画面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这时我们看到曹植的神情是既专注又惊讶,能感到他内心既激动,外表又矜持的复杂心情。

辽博版 局部 曹植偶遇洛神

在众神道贺的片段里面,完完全全展示了“顾恺之高古游丝描”的样子。图中有大量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将画家的情绪传染给观者,使观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谓高明之笔。

辽博版 局部 

同时,顾恺之还根据曹植的《洛神赋》中文字的描绘,创造了许多神仙和奇禽异兽,画面主要用线造型,墨线是典型的蚕丝线描,用色厚重、艳丽,形象十分生动。如他画出的海龙就长着一对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体,他画的怪鱼也长着豹子一样的头。它们虽然奔驰在江水之上,却没有飞溅的水花,就如同腾飞于空中一般。

辽博版 局部 

《洛神赋图》既开创了文学可以用绘画形式体现的先河,也开创了我国长卷绘画构图的先河,是我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瑰宝,是我国古代画作的经典例子十大之一,是诗画结合的典范,更是魏晋时期以及后世审美趣味的典型代表,这种审美追求对后世美术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波微步,翩若惊鸿—《洛神赋》中看女神!
顾恺之《洛神赋图》
古代工笔人物画家巡礼1-----顾恺之
洛神赋图赏析
第1画丨顾恺之《洛神赋图》:曹植的女神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三绝是指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