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商 | “一元钱”开出来的百年老茶庄!

全文共1983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都说北京人好茶,有名无名的茶楼、茶馆遍布大街小巷,各类茶庄、商号更是不少。

在这其中,坐落在前门大栅栏内的张一元茶庄,可以说是驰名京城的百年老字号。而它的创始人则是来自安徽歙县的茶商张文卿

北京有句老话“吃点心奔正明斋,喝茶还得张一元儿”那究竟这“张一元”茶庄有何魅力?“一元”之名又从何而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茶香玉茗,初始第一


光绪十年,当时年仅17岁的张文卿离开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的荣泰行茶叶店当学徒。

荣泰行地处繁华的商业区,张文卿在做学徒期间,不仅在前柜站台销售,学习与各种顾客打交道;还常去后柜拼配茶叶,学习与茶师和商人打交道。

出徒后更是帮着老板记账管账,参与茶店经营管理,熟悉京城茶行商道,并结交了大量茶号同行。

可以说,他在荣泰行的十几年经历,为他日后成功开创自己的事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1896年,张文卿离开了荣泰行,开始独自创业。一把遮阳伞,几张条凳、一把茶壶、几只粗碗,再沏上自己配制的花茶。

张文卿的第一号买卖“张记茶摊”就这么在花市大街开张了。

花市大街紧邻崇文门,是前三门外主要的商业区之一,更是买卖人的黄金之地,而花市庙会还曾是明清时期京城最大的庙会之一。

这里商铺密集,客流量大。每逢集市,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张文卿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同时为了让更多人能品尝到他自创的花茶,张文卿让往来市集的客人免费到张记茶摊歇脚、品茶。

于是,张记茶摊很快就以热情待客、质优茶香而远近闻名。

渐渐的,一些客人不仅在此喝茶,还会买上一些茶叶带回家或自饮,或赠送亲朋好友。

随着张文卿的名声逐渐传播,茶摊的买卖也越做越大。张文卿便寻了个机会盘下茶摊南面的三间门面房,开启了他的第一个铺面“张玉元茶庄”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他不是叫张文卿么,为什么给茶庄起了“张玉元”这个名字呢?

那是因为商号名称作为商业文化的一部分,往往十分的讲究。通常一要有店主之姓;二需寓意吉利;三则是切近店中所营。

“张玉元”三字中,“张”代表茶庄主人张文卿;“玉”字取自“玉茗”,寓意茶中之精品;“元”则表示初始第一

所以至此,张氏第一家坐地茶庄也就正式开业了。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从小茶摊到大茶庄,你以为这是草根逆袭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当然不是!

还没等张文卿大展拳脚,茶庄就遭遇了庚子之变。当时花市整条街上的铺面皆被抢掠和火烧,张玉元茶庄也未能幸免。

但张文卿并没有气馁,等到时局稳定后,他便开始琢磨着在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外商区寻找新的立足点。

光绪三十四年,张文卿在前门外大栅栏盘下了一间店面,挂起“张一元茶庄”的招牌,开张了他的第二个茶庄。

关于它的兴起,还曾有一段趣闻。有人说当时张文卿用一元钱买了一张“黄河彩券”,没想到竟然中了头奖。

于是他便用得来的巨额奖金开了茶庄,取名为“一元茶庄”。

不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只是当时人们的笑谈。而“一元”之名其实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象征买卖永远兴旺发达,不会衰落。

可虽说是把茶庄开进了前门,但当时这儿的生意也最不好做。

被三教九流的顾客骂了街或让同行下了绊儿砸了牌子,别说张一元,传出去连“张玉元”能不能撑住都两说。蹉跎了一阵儿,张文卿就开始动脑筋找起“免费广告”。

(张一元茶庄茶叶盒)

前门大街除了商号,便属戏园子最多,听戏喝茶的行家票友更多。

他们要觉得茶好,再口口相传,一下子就能让你声名鹊起。但问题是,人家凭什么喝你的茶呢?

花钱自然是不愿意,可这不要钱白喝茶还能拎二斤花茶回家,戏园子老板自然笑纳。

于是,张文卿一边差伙计往戏园子里送茶,一边守在门口等散场后找人盘茶道,然后回到铺子里写总结做改进。

没多久,戏园子里的票友便开始点名要喝张一元的茉莉花茶。此后,也就有了“吃点心奔正明斋,喝茶还得张一元儿”这句老话儿。

而张文卿也开始逐渐把八大胡同的茶叶批发买卖都揽入自己怀中。

1912年他在大栅栏乘势开了他的第三个茶庄“张一元文记茶庄”。沿用了第二个茶庄的名号,并加入自己名字中间一字。

这个字号历经近百年,牌匾至今仍在大栅栏高悬。

1925年张文卿还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厂,在福州郊外半山坡盖了几十间房,雇佣当地工人按季节收购新摘的茶叶。

还雇人买花自己薰制花茶,直接运送到北京销售。这种在当地窨制拼配的小叶花茶,以汤清味浓,余香绕口被京城百姓认可,并广为传颂。

其实张文卿自己办茶厂不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叶,还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原材料。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比别的茶庄卖得要更便宜。

而且在当时,该茶庄就设有电话和函购业务。凡买2.5公斤以上茶叶者,均送货上门。

茶庄还很重视广告宣传。北京的商店,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来招徕顾客,张一元茶庄是第一家。

抗战前夕,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总是围着许多听众,为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设茶庄多年,张文卿始终坚持“不怕没人买,就怕人买缺”的经营理念。追求货真价实,讲求信誉,服务周到的经营思想。

不仅赢得了京城内外各个层次、不同爱好的茶客,也让“张一元”这一字号能在京城百年而屹立不倒。

如今,“张一元茶庄”不仅在北京赫赫有名,还在河北、山西等省开设了多家分号,使老字号的传统得到发扬,规模和影响也得到新的发展。


其实屈指历数,大江南北有诸多的茶叶老字号,都是徽商所设。

正是这些充满智慧又能屈能伸的茶商,为安徽茶文化名扬天下做出了极大贡献,也为中国近代史添上了一抹生机勃勃的亮色。

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传扬,他们的思想,在一代又一代安徽人的心中,延续并深化,成为安徽发展的地域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百年老字号北京张一元茶铺是什么情况?
张一元清味儿老茶庄的百年往事
七百年风雨大栅栏
大栅栏一带的老字号
餐桌上的四十年|走进老字号张一元 忆老北京茶香流年
揭秘京城百年老字号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