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不是胡说,谈谈26年游戏改编电影之路(下)
userphoto

2020.05.03

关注

hello大家好啊~我是日更写手清竹。

上回我们说到,游改电影在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的带动之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而不少的电影制作人、投资商也开始重新意识到游改电影这个大金矿。但毕竟电影投资的风险还是太大,回收资金周期长,再加上生化危机和古墓丽影的成功只是少数,别的游戏也不一定有这两作一个这么高的人气基础,所以大多数想抱着进入电影行业捞一笔快钱的游戏厂商,还是选择先观望一下。

但已经在这方面尝到点甜头的卡普空和Eiods可不这么想。眼望着自己游戏的销量在电影的推广带动下节节升高,两家公司像是在互相较劲一样,又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推出了自己的续作:《古墓丽影2》和《生化危机:启示录》。

但是这一次明显两边都有些心急了,没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打磨作品。导致了这两作都拍的不尽人意。生化危机的问题主要出在导演换人,所以拍摄水平和质量上比起第一部下滑严重。但好在电影里增强了对游戏的联系,并且加入了人气超高的角色吉尔,所以挽回了一波票房。但整体来说也只是跟第一部堪堪持平,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可另一边的古墓丽影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古墓丽影2里的整体制作水平比第一部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乏味无聊的剧情,看起来很炫但并没有什么吊用的特效,拍摄水平的低劣导致了《古墓丽影2》的失败。总票房也只有第一部的一半。再加上各种宣传费用、拍摄成本,电影投资商是可以说是血本无归,整家公司也因此元气大伤,原本已经确定好的各种续作计划被取消,足足等了十多年后才重新制作续作。

而生化危机也因此因祸得福。正如同郭德纲老师说的那句话一样:“不是我多厉害,全靠同行衬托。”没有了古墓丽影这个头号竞争对手,生化危机在游改电影这个领域可谓是春风得意。又接连推出了几部续作,票房也是水涨船高。

这一阶段,由生化危机和古墓丽影主导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古墓丽影的失败告终。而业内也开始逐渐关注起游改电影的潜力。借着这股东风,游改电影的黄金十年,开始了。

群雄逐鹿时期(2005~2015)

如果说这一时期是游改电影的黄金时代,难免觉得有些用词不当,如果要用更贴切的说法,应该说是只在数量上达到了一个巅峰。

在这一阶段,游改电影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仅在2005年~2015年十年间,就有23部电影搬上荧幕。平均每年就有2部电影上映,比起之前的死气沉沉,游改电影总算是焕发出了一片生机。

2006年初,标志着游改电影新时代的第一枪由克里斯多夫·甘斯执导的《寂静岭》率先打响。《寂静岭》也是游改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纯恐怖电影。(生化危机在我看来不算是纯恐怖电影,而是一个多元素的混合体,故不在纯恐怖电影的范畴之内)

这封面..总觉得有点瘆得慌

但这部影片在上映前其实并不被看好,原因十分简单:除了女配劳瑞·侯登算是小有名气之外,其他的几个演员和导演基本上都是半新人,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而同是恐怖类的电影,即便是《生化危机》也在口碑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再加上《生化危机:启示录》的失败,人们开始为了寂静岭的质量感到深深的担忧。

但现实总是出乎意料的。事实证明,优秀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埋汰。在经历了大众的质疑后,《寂静岭》在上映时以游离在现实和幻境之间的诡异感,阴森恐怖的环境氛围,与出色的演技迅速爆红,短短三天之内就狂揽了两千万美元的票房,为古墓丽影和生化危机的失败一雪前耻,受到广大玩家和影迷的一致好评。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口碑票房两开花”。

而寂静岭的观影热潮终于使得还在岸上犹豫的厂商纷纷下水,开始争夺这片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的市场。但很显然,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电影行业也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经过了紧张的筹备期之后,以2007年生化危机3的到来为分界线,游改电影市场了迎来了第一个井喷期:

生化危机3

2007年11月,《杀手:代号47》上映;

2008年,《孤岛惊魂》上映;

2009年,《街头霸王:春丽传》上映;

2012年,《光环4》上映;

2014年,《极品飞车》上映';

2015年,《像素大战》上映;

.......

以上列举的这些,仅仅只是这十年里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而大部分的游改电影,都被时代的潮水给淹没掉了。

而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出现一个爆发的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1.人们对游戏的认识普遍提高。随着家用机和pc的普及,游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在中国,游戏也开始渐渐变得不那么的“妖魔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玩游戏的大家庭当中,使得游戏ip具有更加高的认可度和话题度。而这也使得游改电影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相比起没有原作基础的电影,更容易取得成功。

2.市场需求度提高。正如第一点所说的那样,游改电影市场的潜力和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游戏玩家这个群体已经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票房贡献者。在拥有大量的粉丝基础上,只要拍的不是过于垃圾,回本并不算难。而在cg技术日渐成熟的二十一世纪,对于游戏的一些特效镜头也能用更好的方法去实现。面对着竞争日竞激烈的游戏行业,厂商也急需推广自己的游戏,达到一个互利双赢的效果。即使电影票房不过关,也可以带动游戏的人气,是稳赚不赔的方法。

但爆发并不代表着就是好事。虽然其中并不乏精品佳作,例如《像素大战》、《极品飞车》。但也同样不缺粗制滥造,改编乱编的烂作。如《杀手》、《街头霸王》等。

那么看到这里,想必盒友们又出现了一个疑问:同为游改电影,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的口碑和票房呢?

我们就拿《杀手》和《极品飞车》来举个例子:

先来说说杀手。杀手47在游戏里的形象一贯是冷酷无情,心狠手辣为著称,游戏的整体基调阴暗,剧情也偏黑暗风。

但在电影中的杀手47,先不说这个看起来就和原版杀手的形象毫无关系的光头:

单说剧情,就已经脱离了《杀手》这个系列的主旨。在这部影片当中,充斥着大量无趣的对白。枪战场面也是“异常火爆”。为了迎合更多观众,拿到更好的分级,强行将影片剪成低龄儿童片。而波士顿环球报也出言嘲讽道:

好莱坞有过足够多改编自电玩游戏的影片,但《杀手:代号47》可能是第一部真正感觉像电脑创作并执导的电影。

这里先不讨论杀手这样的做法到底如何,我们先来谈谈极品飞车。

极品飞车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游戏系列之一,粉丝对其的期待也是相当高的。而该剧的也特地请来了曾在《绝命毒师》里出演的亚伦·保尔和扮演过89版蝙蝠侠的迈克尔·基顿作为主角出演。

亚伦·保尔

在剧本的改编和对道具的选择上,剧组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考究调查。在影片的拍摄中,出现了7辆价值数百万甚至上亿的豪车。甚至还有一辆价值高达4.8亿人民币的布加迪威龙supersport。

4.8亿...我酸了

而对于各种特效飙车镜头,剧组也是请来了专门的特效车技高手进行拍摄,尽可能的还原原作的刺激感与紧张感。虽然最终的效果和票房,虽然并不是表现的那么出色 ,但也是差强人意的。

那么,通过上面的两个案例,我对如何拍好一部游改电影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分析,分析出了以下的几个结论:

1.电影本身对游戏的还原度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游改电影的最大受众群体是玩家,其次才是普通影迷。虽说影迷的数量要远远比玩家多的多,但玩家才是一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的核心贡献者。对于游改电影的来说,玩家是必须要讨好的对象。剧组可以在影片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但一定要有原作的几个核心要素,才能吸引玩家进行观影。

2.对想要吸引的群体进行筛选,而不是大杂烩

这一点在超级马里奥中尤为明显,为了吸引影迷观看,什么元素都加一点进去,成了一道“黑暗料理”。根本不知道想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所以在对影片进行改编时,一定要对自己想要吸引的群体进行筛选分类。但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不能过多的加入与游戏风格无关的元素,杀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获取更好的分级,将影片改为低龄化,而这样只会导致两边都不讨好。

3.对剧情的把握掌控度

相比起以剧情为核心的游戏,以玩法为核心的游改电影更容易收获好评。主要是因为剧情很大程度上无法用到原作游戏的内容。因为现代游戏整体流程较长,一款正常流程的游戏保底也有8个小说左右,若要对原作剧情进行改编很明显是无法将其全部拍进去的,而这就会导致剧情崩坏,只得大量删减。所以与其冒着被玩家骂的风险拍原作的剧情,还不如写一个全新的剧本来的实在。可这就又会导致风评被骂,让厂商剧组里外不是人。

而以玩法为核心的游戏则显得简单的多了。因为这类游戏大多剧情薄弱,编剧在编写剧本时只需将游戏中的世界观和一些主要人物加进去即可,甚至有的时候都不需要游戏里的角色。所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自然是拍这一类的游戏更加容易收回成本和赚取好评。

以上这几点基本就可以反映了大多数游改电影所处的困境,又要讨好原作粉丝,又要照顾普通影迷;又要保证票房收入,又要使得作品风格统一,赚取口碑。有时,比起创作一个新的作品,反而改编的难度会更加大一点。对此,游改电影的口碑大相径庭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到了最后,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游改电影的这十年,我想只有用“鱼龙混杂”这四个字才是最为贴切的。但即使外界对游改电影评价褒贬不一,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的是,游改电影已经慢慢的成了一个真正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类型,如今的这数十部电影,正是在为接下来的黄金盛世铺路。

没错,游改电影的黄金时代,开始了。

2016-未来

从2016年起,游改电影的数量就如同是坐了火箭一般,一年比一年多。

与高考同天上映的《魔兽》、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手游顶级ip《愤怒的小鸟》、万事皆虚,万事皆允的《刺客信条》、游改电影的传奇《生化危机6:终章》的落幕和时隔15年重启的《新古墓丽影》...

还记得那句“高考可以重来,《魔兽》首映只有一次”吗?

而就在今明年内,我们又能看到像《怪物猎人》、《美国末日》、《神秘海域》这样的游戏改编电影......

怪物猎人的定妆照

在不远后的未来,我们还能看到多少的游改电影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如何,游改电影的市场前景与潜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游改电影已经在影史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虽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改电影,但却被无数的游戏迷所追捧,只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有着我们曾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奋斗”的证明,当我们看懂一个梗时,总会一边乐得呵呵大笑,一边回忆起往昔的青葱岁月。

或许,我们并不是真的那么想要看游戏被翻拍成电影。我们只是想用一个能让更多人接受的方式,去理解我们所喜欢的事物。不管是电影、小说、漫画还是游戏,它们都只是一种载体。一种文化的载体。所以当你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之后,你总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

在刚刚开始写这篇帖子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当我看到自己喜欢的游戏被改编成电影了之后,我会感到那么的激动呢?

如今,我终于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了。

那是因为,我深深的热爱着游戏啊。

我是清竹,一个没有感情的鸽子。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部电影:致那些年我们玩过的电子游戏
游戏改编电影专题
聊聊游改电影
那些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功的游戏,排第一是中国奇幻电视剧的巅峰
这些电影虽不能获奥斯卡,但却能让你玩到爽!
4分钟告诉你《刺客信条》的票房为什么扑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