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呈坎,是一个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

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是世界迄今发现保存最古老、最神秘的八卦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著名理学家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 民间俗语诠释走进呈坎:“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还有“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之说。1996年,罗东舒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呈坎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呈坎

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呈坎村是座落在黄山脚下深山腹地之中的一个古村落,现为呈坎镇政府所在地。呈坎古名“龙溪”。据当地《罗氏族谱》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兄弟于唐末迁居此地,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来选址、布局、建设,并改“龙溪”为“呈坎”。呈坎四面环山,“众川”河绕村而过,“枕山、环水、面屏”。

村落依山傍水

该村现有600余户,3000余人,是徽州历呈坎四面环山,“众川”河绕村而过,“枕山、环水、面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村落。呈坎周边大环境矗立着八座大山,东面灵金山,东南列下结山、丰山,西南倚龙盘山、马鞍山,西靠鲤王山、葛山,北有长春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

八卦图

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藏风聚气,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长街短巷,纵横交错,宛如迷宫。迷宫般的五街不大、巷也不深,但整个街巷网状分割、星罗棋布,构成网状的经纬线就是水圳和各条街巷的道路。河西的前街、钟英街、后街、钟二街、四条街是呈坎村的河西主经线;横向是数十条巷子垂直于南北主街,形成呈坎村的纬线,经纬线把村落划分成数十个方块。自古以来呈坎就是一个进得去就出不来的神秘、神圣、神奇和灵秀之地。

双兽

村子的入口是一条人工修筑的水塘,这个水塘被村民称之为“水口”,初夏的时候,水口这里会是荷叶飘香荷花绽放的景致。站在呈坎村的村口高处,远眺山川,飘渺的云,朦胧的雾,荷塘秋色,鳞次栉比的古民居,黛瓦粉墙,层层叠叠,小巷幽深,迷离的远山逶迤绵长。置身于呈坎古村,徽派古民居、木窗棱、马头墙、庭院深深,钟灵毓秀,别院雕镂,水榭长廊,书香冉冉。氤氲呈坎,宛如一幅田园水墨画。古村弥漫着怀旧和清寂的气息。

荷塘秋色

进入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着毓秀石桥的水塘和倒映在水中的明清古宅,还有呈坎晒秋。深秋时节,村中的玉米、南瓜、茱萸、辣椒等陆续收货,田地里的斑斓渐渐隐去,一入景区,永兴湖荷塘边空场上的农作物被铺成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是秋季最美的色彩,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

呈坎

晒秋

晒秋

呈坎是一个典型的徽派村落,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墙面在岁月磨砺中已渐斑驳,墙上爬满青藤,高高的马头墙形成了独特的天际线。脚下的青石板路已经变得光润如玉,把村里的600多户人家连接起来。

脚下的青石板路已经变得光润如玉,把村里家家户户连接起来

漫步街巷之中,各种民居、祠堂令人目不暇接,思绪在粉墙黛瓦间弥散。呈坎的历史风云褪去,徽派建筑之美仍封存在这雕梁画栋之中。呈坎现保存了东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建筑180多处,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被誉为“中国国宝之乡”。这里汇集了不同建筑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等,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古、大、美、雅的徽派建筑艺术体现的淋漓尽致,被誉为“中国历代古建筑艺术博物馆”。

村中的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

村中的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粉墙黛瓦、淡雅清秀、长街短巷,宛如迷宫。漫步在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无处不景、人在画中、其乐无穷。呈坎现有宋、元建筑各一幢,其一是长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筑;其二是罗会泰宅为元代建筑,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仅三层楼民居现仍保存7幢,尤其是罗会炯宅(罗应鹤官邸)石牌楼门罩;罗会炳宅(俗称石柱厅)木牌楼门罩、须弥座、高大客厅和独柱旋转楼梯等。村中至今仍保留着3座昔日防盗的明代更楼。

罗永祈宅

罗会炳宅(俗称石柱厅)

钟英街是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粉墙黛瓦、淡雅清秀。这条街两侧全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多是官宦和富商人家,庭院深深,幽巷漫漫。街上有明代万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诰封嘉议大夫、户部侍郎罗应鹤的府邸,还有罗会炳宅、罗纯夫宅……昔日的钟英街是官路,古时候做官的人都会从这边经过。即使在今天,走在这条街上,我们仍可以寻觅到昔日荣华的印记,仿佛历史的余音仍在回响。

桂花厅

呈坎村天然八卦与人文八卦的巧妙结合,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八卦村,千年来占尽风水、人丁兴旺。呈坎历史上科甲不断、英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一大批高官、巨贾、诗人、书画家、教育家等。苏东坡在《罗氏族谱》题辞中有“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评说。而更有林则徐等30多位名人为呈坎题写匾额赞扬呈坎人杰地灵。

牌匾

这样昌盛的古村落,文人墨客自然纷纷慕名探访。例如,朱熹、苏轼、欧阳修、董其昌、祝枝山、林则徐、陶行知等名人都在呈坎留下足迹。的确如罗老所说,在呈坎罗氏是名门望族,人才辈出,不仅有朱熹敬仰的宋代龙图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罗汝楫和其子史志学家罗愿,还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元代国子监祭酒罗绮、明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罗应鹤、制墨大家罗龙文、地理学家罗洪先、文物鉴赏家罗长铭、当代物理学家罗辽复;呈坎的罗氏还在上世纪初创办了安徽省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潨川小学堂……

呈坎从宋代、元代、明代到清代保存完好的历史名人古匾就有30多块,堪称“中华一绝”。这其中就有我国现今保存最古老的木匾——元代的“大司成”,为元代高官李孟于1311年所题、赠给国子监祭酒罗绮的,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另一块古匾“彝伦悠叙”匾长度6米,宽2.5米,是我国古匾现今保存最大的木匾,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题,有“天下第一匾”之称。还有喻英才盖世的“经文纬武”、“鹰扬发轫”;喻文识渊博的“文献”、“耆年博学”;喻官职爵位的“文元”、“进士”等,充分说明了呈坎人才辈出。

牌匾

牌匾

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使呈坎八卦村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呈坎的景观非常丰富,比较著名的呈坎八景有“永兴甘泉”、“朱村曙色”、“灵金灯现”、“众峰凝翠”、“鲤池鱼化”、“道院升仙”、“天都雪霁”、“山寺晓钟”。

呈坎,千年的光阴过去,在这里依然可以寻见一处处古趣盎然的遗迹,庭院幽深、深街连着窄巷,贯街通巷,青石板路伸向村子内外,粉墙黛瓦尽在苔痕里。我们乐此不疲地走进村中深宅老巷,抚摸着青石砖,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任思绪在沧桑变幻中变得宁静而又从容。

呈坎已成为众多导演的青睐之所,《风月》、《历史的天空》、《走出蓝水河》、《行走的鸡毛掸子》、《大祠堂》、《新安家族》等先后在这里拍摄。更有众多国内外著名人物芳影留踪。

民居

老宅

木雕

白墙黛瓦马头墙,墙已然斑驳,红梅,红灯笼,红对联却依然鲜活。清澈的河道上,横跨起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桥,简朴民居傍水而筑。呈坎的街巷全是由花岗岩条石铺筑而成,民宅纵横交错,高低错落,古色古香,淡雅清秀。走近这个村落,让人感到一种久远,一种淳厚,一种亲切,犹如走在时间的隧道里。每条小巷子和老宅都是一段历史与一段故事。这里的村民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淳朴与宁静的生活。每个老物件都有它的故事,它隐含了一代代人柴米油盐的生活往事,更是一件历史的文物和一份朴素的乡情。

三街九十九巷

呈坎古村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不仅类型丰富,其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整个村子井然有序,号称“三街九十九巷”,现有清代民居200余幢,明代民居30余幢。小巷与大街大体垂直,一律由花岗岩条石板铺筑。徜徉在粉墙黛瓦式的村落中,走在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流连于数百年来陆续留下的深宅大院,欣赏着美轮美奂的木与石的雕刻,忆想着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与荣耀。

走在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流连于数百年来陆续留下的深宅大院

罗东舒祠

在徽州现存的众多古祠堂中,“罗东舒祠”是最著名者之一。它坐落于现在的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它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堪称绝世古祠,被誉为“江南第一祠”。

罗东舒祠

罗东舒,名荣祖,字仁甫,号东舒,宋末元初著名学者,诗人,思想家。他是罗家13代祖,随着家族的兴旺,激起人们对祖先的敬仰,罗氏的子孙觉得罗东舒很了不起,是家族的荣耀,因此对他如孔子般的敬重,特建祠纪念他,以推崇祖德。此祠比一般民间祠堂品位高,是按孔庙格局所建。

罗东舒祠内景

罗东舒祠,全称“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又名宝纶阁,系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建筑。该祠堂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形式为“四院四进式”包括照壁、棂星门、前天井、两座碑亭、正门、两庑、大庭院、享堂、后天井、寝殿及南侧之女祠、北侧之厨房杂院等组成,且一进比一进高,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罗东舒祠规模宏大,占地3300平方米。据罗氏宗谱载,后进寝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42年)。明末孝子吴士鸿手书“宝纶阁”3字匾额,垂挂于阁楼前檐,故后人约定俗成地称该祠为宝纶阁。

罗东舒祠内景

罗东舒祠,全称“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又名宝纶阁

罗东舒祠规模宏大,结构完整,风格独特,建筑艺术精湛,可称“江南第一祠”。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96年11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翼堂

燕翼堂,这是清代“扬州八大怪”之一罗聘的祖居之地。燕翼堂,位于天灯巷1号,明代民宅,大门门罩砖雕,形制古朴门墙有单披屋面,靠异形丁拱承托平盘木方,木方上置圆形雕花栌斗,斗上又斜华拱,斜华拱承托屋子面。该宅两进三层,气势恢宏,前进为会客厅,后进为生活区,天井采光,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

燕翼堂

该宅二进一楼是主人住的,二楼是小姐的闺房,三楼是佣人房、书房、帐房。此房给人的印象是古朴、恢宏精美、坚固、考究、独特。厅堂挂着一幅字画,画寒山拾得二圣图,落款“花之寺僧罗聘书记”,钤“罗聘私印”。

燕翼堂内景

罗聘(1733—1799年),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衣云、花之寺、金牛山人、师莲老人等。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

罗应鹤官邸

呈坎首善官邸客栈,史上为徽州呈坎罗氏22世祖明隆庆年间户部侍郎罗应鹤的官邸。罗应鹤一身清廉,乐善好施,一直被村民爱戴。一幢由皇帝“敕建”的高规制牌坊式建筑,位于千年古镇呈坎钟英街31号。门楼上方有“首善儒宗”四个大字,传为明代三朝元老许国所赠,明代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围绕官邸前后左右,分别为花园、厨房、客房阁楼、谯雕等辅助建筑,安全保卫,来宾接待,办公休息等一应设施具全,与州官府衙一样,而且至今保存完好。

罗纯夫宅

罗纯夫宅,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门由清磨的花岗岩石块与水磨的青砖混合建造,同时装饰以精美的砖石浮雕和头墙飞檐翅角,以显示兴盛气象。此外,住宅的门、窗、梁、柱则采用精美的木雕装饰。

罗纯夫宅

罗纯夫是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陆军少将罗纯夫(1897—1975年)故居。房屋为二进二层结构,主宅右侧建有辅宅,做私塾用,取名琴书轩,供子女读书及教书先生和男女佣人起居,是古徽州重视教育的最好例证。罗纯夫是清代最后一位翰林学士许承尧的乘龙快婿。

钟英楼

钟英楼是明代更楼,也叫过街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2年),原专属户部侍郎罗应鹤(1540—1630年)府报时用的,后为村内百姓打更、报时、报警之用。拱券门上的“钟英”二字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意为“钟灵越秀,英才辈出”,这里的砖刻已不太看得出了。四面都有瞭望台口,每天二楼专门有人值班,白天报时晚上打更,整个村落几百户人家,不可能事事都靠人来通知,所以当村子里面发生火灾或来盗贼,这里一声锣响,全村人都知道了。

钟英楼是明代更楼,也叫过街楼

环秀桥

呈坎村被河水环绕,故而桥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元朝修建的环秀桥,造型优美;环秀桥上的环秀亭,是村人小息聚会的场所。是村中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元代,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距水位4.55米。环秀桥为溪东街和前后街的主要通道。桥上有亭、亭中有座,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秀雅如初。

环秀桥

环秀桥上的小小廊桥,是村民们消暑纳凉的好地方。坐在廊桥里,闲话家常,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从桥下缓缓而过,流向远方。古桥历经数百年沧桑,依然秀雅如初,桥上有亭、亭中有座,休息的村民都能向你娓娓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环秀桥

关于此桥的由来,传说元时,呈坎村有一对青年夫妇,因家境贫穷,丈夫外出经商,后因心力交瘁,客死他乡,其妻秉承夫志,捐资建造了这座横跨众川河的便民石桥,并以丈夫的名字命名为环秀桥。桥上一廊亭为清代罗福俊改建,因他小名黑仂,村民也把这桥叫“黑桥”。

作坊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间,寻一处村落,让心灵栖居,也让旅途中多一种体验。徜徉在呈坎古村中,看小桥流水和明清老宅,见证岁月的斑驳,时空的交错,这里的慢时光让人平和与淡泊。呈坎,是一处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心灵深处那尘封的记忆——梦中的乡村。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间,寻一处村落,让心灵栖居

驻足这里,听村里人讲村里的故事,吃一顿味道可口的饭菜,听一听老房子的故事,聊一聊各朝各代村里那些事,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里。

行走在村中光洁的石板路上,一些前尘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在昔日富可敌国的徽商们的动辄三四百年历史的宅邸中想象着他们衣锦还乡时的气派。繁华往事,已跟香尘一样飘荡无存。呈坎,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但愿走过呈坎,一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歷史文化古跡——安徽黄山呈坎【圖文】
如梦徽州(呈坎)〖安徽黄山〗
安徽呈坎村介绍 呈坎古镇旅游攻略(图文)
中国东汉易经、八卦古村落:风水呈坎(1)
呈坎: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第五批国保--古建筑(2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