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销社,st大集 什么是供销社?对于70年代及以前生的人来说,人民供销社是遥远的记忆。对部分80后和...
userphoto

2022.12.18 山西

关注

什么是供销社?对于70年代及以前生的人来说,人民供销社是遥远的记忆。对部分80后和90后来说,供销社一词已经成了历史。因为在八十年代前,供销社完全垄断了供销社完全垄断了几亿中国农民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



1950年7月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7月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从而使之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还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在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供销总社经历了组织体制上与商业部的两分两合,所有制上时而集体、时而全民,1978年国内逐渐取消商品统购统销政策,计划和票证逐渐退出经济领域,供销社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开始逐渐下降,影响力开始缩小。而供销社的真正衰败开始于九十年代的中后期,此时国家相继实施了化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取消了国产化肥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统配收购计划,由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自主进行购销交易。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规定棉花的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至此供销社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核心农资的专营权,所以多年累积的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更加暴露。1997年至2003年,供销社销售量下降 40%,1992年至1999年累计亏损近450亿元,系统各种负债接近1400亿元。在这期间,供销社580万职工下岗和内退的接近一半,经营网点减少过半。尤其是1999年的 '股金风波'后,许多县级和基层供销社破产解散。



到了2002年后,供销社迎来了转机。当年,供销社提出了市场化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供销社和供销社下属企业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负盈亏,并引入社会资本。当时的一些口号和今天的国企改革非常类似,例如供销社要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当时的产权多元化也等同于今天的'混合所有制'。因此在当时,社会资本要进入有利可图的化肥流通领域,和供销社合作是最好的办法。



2002年后,通过直营、加盟、资本联合等方式,供销社系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农资配送中心和农资连锁经营店,这些流通网络对于供销社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2004年到2008年的这5年间,供销社销售总额首次超过万亿,翻了一倍;2009年到2013年的这5年间,规模从1万亿到3万亿,增加了两倍。到了2019年更是超过了4万亿。



但是,虽然经过了一些改制,供销社系统身上仍然有过去老国企的影子。规模虽然变得更大了,利润率却一直很低。直至今日,供销社全资及控股企业的毛利率、销售利润率等指标分别只有5.7%和1.3%,均不及参股企业和开放办社企业的一半,且对政府补助的依赖较大。根据中国供销合作总社2019年度部门决算,2019年供销合作总社决算收入292393.9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73952.09万元,占总收入的93.7%,事业收入9121.4万元,占总收入的3.1%,经营收入4271.28万元,占总收入的1.5%,其他收入5049.15万元,占总收入的1.7%。



基层供销社的这种“恢复和重建”,存在不少“挂牌铺摊子”的现象,只挂块基层社的牌子,没有真实股份,没有合作,而在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社中,农民自主组建并按章程运行的基本只有十之一二,多数是奉命组建,为了获得国家补贴而建立的假合作社。再者,大多数基层供销社的重建,带着较强的行政色彩,非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发组织形成,而是由县联社主导和组织下组建的,解决了“有没有”这个考核重要指标,在经济与服务方面不产生预期效用,有些以发展合作组织、规范市场秩序名义搞生产资料专卖,更是与市场化改革相悖。



截至2019年底,全国供销总社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62个,财政全额拨款的2449个,占88.7%,2019年供销社基本实现基层全覆盖。而且供销总社还提出,到2022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初步建成着眼小农、立足产业、联结城乡、服务全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为农服务国家队的作用。



2009 年,供销社进入了资本时代,旗下资本运作平台中国供销集团开始组建并成立,中国供销集团旗下有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华棉花集团、中国再生资源公司等 17 家全资或控股的集团公司。在流通网络扩张上,中国供销集团通过行政力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的手段同时进行,在系统内重组省市一级公司低成本扩张;在资源进口上,与中化集团基本上占据了我国钾肥进口的全部市场份额,并在各自的进口产地享有独家经营权,并有棉花进口配额。



在资本运作上,中国供销集团和其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从2006年至今发行中票短融等债券累计超过100亿元,省级供销社如新疆、浙江等农资集团也多次发行中期票据。供销社系统还参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20个,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9个,农村资金互助社8个。



从这几年供销社的发展来看,未来的战略主要集中于资本力量下的投资并购,尤其是对上游资源和下游网络的控制。据统计,2010和2012年一季度,供销社项目投资总额均超过千亿,主要为重组省级农资公司、参控国内外的化肥和矿业企业、在交通枢纽及农资集散地建设大型跨区域农资仓储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可以确定的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供销社还将加大投资并购力度,扩张仍会继续。




供销社是典型计划经济的遗留物,也曾是苦难贫穷、商品匮乏的代名词。今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国供销系统正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解决问题,严惩腐败,强化职能。ST大集的重整意味着什么?智者心中自然明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财经观察 】昔日供销社何成今日巨无霸2014-07-28 第1223期
证据链锁死“铁嘴”巨贪
供销合作社为什么一定要拿下大集呢?
供销e家积极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江苏打造供销新模式
陕西打造“网上供销社” 56个贫困县入驻“扶贫832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