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歙砚文摘】文房四说/宋•蔡襄

                       文房四说
                                             宋·蔡襄
         新作无池研,龙尾石罗纹、金星如玉者佳。
         笔,诸葛髙、许頔皆竒物。
         纸,澄心堂有存者,殊絶品也。
         墨,有李庭珪、承晏,易水张遇亦为独歩。四物文房推先,好事者所宜留意散卓,笔心长,特佳耳。  
       砚,端溪无星石。龙尾,水心緑绀如玉石,二物入用,余不足道也。
          墨,李庭珪为第一,庭寬、承晏次之,张遇易水次之,陈朗又次之。不独造作有法,松烟自异,当辨是也。  
纸,李王澄心堂为第一,其物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不复作精品;蜀笺不堪久,自余皆非佳物也。
          笔,用毫为难。近宣州诸葛高造鼠须散卓及长心笔,絶佳;常州许頔所造二品,亦 不減之。然其运动随手无滞,各是一家,不可体而论之也。  
         歙州绩溪纸乃澄心堂遗物,唯有新也,鲜明过之。今世纸多出南方,如乌田、古田、由拳、温州、惠州,皆知名:拟之绩溪,曾不得及其门墙耳。
         婺源石砚有罗文、金星、蛾眉、角浪、松文、豆斑之类,其要在坚密温润:天将阴雨,水脉自生,至可磨墨,斯可寳者。
         黄山松煤至精者,造墨可比李庭珪;然匠者多贫,人于以求利,故不逮也。近有道人,自能烧烟,遺令就黄山取煤,必得佳者。歙州此三物竒絶,唯好事以厚资可致之;若临以官势,莫能至也。李噢下于绩溪而优于由拳,与乌田相埒循州藤;他处以竹筋,不足道。房用之笔果可用,锋齐劲健;今世笔,例皆锋长难亻比至锋锐少损,已秃不中使矣。
         余收歙州父子四世五人墨:超自易水来江南,为歙人,超之子庭珪,珪弟庭寬,寬子承晏,晏子文用。用之后,墨无传焉;有孙惟庆,今为墨务官。李氏墨,超始知名,珪(或为邽)与寬最精好,承晏而下,不能用家法,无足取。世之好竒者多借庭珪姓名,模仿形制以造之;有至好者,苟非素蓄之家,不能辨之。恪条数等,传诸雅尚之士,或有未见,他日续其后。

         墨贵老头而胶尽也,故以古为称。世以歙州李庭珪为第一,易水张遇为第二。珪复有二品,龙之双脊者为上,一脊次之。遇亦二品,易水贡墨为上,供堂次之。近世兖州陈朗亦为精。庭珪弟庭寬、子承晏、晏子文用,皆能世业,然差不逮也。近輙絶无有也。按:子上脱宽字。或宽上庭字亦作宽。世有王君,得墨易水张遇、歙州李庭珪、庭寬、承晏、文用,又有柴珣、朱君德小墨,皆唐末五代以来知名者。然人间少得之,皆出上方,或有得者,是为家寶也。  
       李庭珪墨为天下第一品,祥符、治昭应用为染饰,今人间所有,皆其时余物也。其族庭寬、寬之子、文用亦造墨,较之其祖,莫能及也。过睢阳,倅车李侯言有庭寛墨,遂得之。李氏墨,余得其三世者,可谓富矣。
  新安所作墨甚佳,然其名印以庭,为廷非是;又肌理不细,椎练不熱,使墨工得一见之,为语其未至,必能少进其執。南方蒸湿,古墨尚觉有润,况其新者,宜以漆匣忞藏之,入秋冬间可用耳。欲求李庭珪墨,终难得。或庭寬、承晏文用,皆其家法,易水张遇亦为精好;然庭珪圓墨,殊未覩矣。 
 近得歙烟,令造墨,便有李庭珪风采,不为浮光,乃知木性随其地土所异。予尝有辨,信不诬矣~  昔年洛下为留守推官,事宋公,见遗李庭珪墨。自尔书笥中稍或益之,渐至知墨。墨之说尤为精微,唐彦猷殊通此理。沈立之见示:盘溪木瓶,置水则碧色,宜墨。予按:“《广韵》樊覜,木可以渍水。”盖声之误也。“造墨多用秦皮”,亦此类。今日微雨差凉,尽出砚墨以观之,京居少暇,被疾在告,因及之。按規当作槻。又,广的应是集韵。蔡襄误记。《集的。支的》“槻,樊槻,木皮水渍和墨,书色不脱。 
         唐彦献作红丝石砚,自第为天下第一,黜端峨而下之。论者深爱端峨,莫肯从其说。予尝求其所以胜之理,日:墨,黒物也,施于紫石则昧暧不明,在黄红自现其色,一也;研墨如漆石,有脂脉助墨光,二也;砚必用水,虽先饮之,何研之差,故为天下第一。东州可谓多竒石,红丝、黒角、黄玉、褐色凢四种,皆可作砚,而黒角尤精出于近日,极有佳趣,端岩、龙尾不得独歩于当世。其理然耶~  东州可谓多奇石,自红丝出,其后有鹊金、黒玉砚,最为佳物。新得黄玉砚,正如蒸栗。续又有紫金砚,其余红斑、黒斑,不堪作砚,造茶器亦大好,其下州郡未见如此竒石也。东州固多奇石,始得红丝砚,后又得黒角砚、黄玉砚,今得褐石矾。黒角石尤精好,入红斑、黒斑可作茶器而不堪为砚,如(阙)州豆 斑、青角,不足道也。
        向者但知有端岩、龙尾,求之不已,遂极品类,仆之所好有异于人乎,青州石未矾受墨而费笔,龙尾石得墨迟而久不燥,罗文石起墨过龙尾,端溪龙窟岩紫石又次之,古瓦类石未。过此,无足议也。按:蒸栗疑当作蒸粟。石未当依上作石末。
  蜀笺性白色而厚者为佳。今上方有故时贡者,实可爱也。近岁利在薄而易售,以是絶不佳此物,乃可惜耳。常州强武贤造粉笺殊精虽未为奇物,然于当今好事,亦难得耳。云母粉不利人目,用者宜审之。吾尝禁所部不得用竹纸,至于狱讼未决而案牍已零落,况可存之头哉。 

                                               蔡    襄

       (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房四说-宋-蔡襄
《端明集·文房四说》宋 蔡襄
端明集·文房四説
文房四宝——砚
【诗词地图】灵山秀水,砚磨斯文——历数十大名砚产地
中国砚石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