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领数字化服务

本文共 3063 字

预计阅读时间为 8 分钟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什么是数字化?简单的应用是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筛选、提取有价值的数据,然后进一步分析出人们的关注点和需求点,然后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精准定位能更好的服务整个社会体系。在我看来,数字化的发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尖端科技,反而离我们很近,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比如说我们以前出门必须带的是“手机,钥匙,钱包”,而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全部搞定,刷脸支付、指纹解锁,这都是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便利。数字化让我们的生活越发便捷,而数字化服务将传统的人工客服转化为数字化服务模式,不但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企业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现今不同领域的企业都在争相进行数字化转型,大数据、AI技术、云计算、5G等这些技术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经营模式和客户服务手段,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以银行为例,银行的形象在客户心中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个物理网点,现在我们想到的更多是线上服务。根据银保监会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上千家银行支行或营业所终止营业。网点的关闭并非代表着银行的消失,伴随着银行网点的逐渐减少,银行的服务反而变得无处不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便捷、自由的银行形象。开放的应用资源的共享实现了服务的升级,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这些将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渗透和消费者习惯改变,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浪潮席卷而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目前,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语音智能客服等应用客户可以轻松自如地办理各项业务,免去了网点排队等候的烦恼,数字化的服务给客户提供了高效的服务体验。

现代银行服务还需坚持人本金融,其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尤为重要,银行数字化转型应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的立场上通盘考量,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供给应符合各个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防止数字鸿沟和年龄歧视,让老年人也可以在数字化时代同样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面对老龄化浪潮和社会数字化发展产生的碰撞,需要解决老年人对数字科技不敢用、不会用的障碍,老年人在这些方面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社会各方的帮助,无论什么领域,数字化的发展本是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不能让数字和技术变成便捷生活的门槛。

与此同时,重视客户反馈的信息,开展多渠道场景化的体验也十分重要。客户的反馈对于完善产品、优化服务以及提升服务体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企业大都在全力推进服务线上化,但是仍有客户选择线下处理业务,对这部分客户群体要更加重视其服务反馈和服务体验。银行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金融服务机构,全球顶级金融机构资深顾问布莱特·金先生在银行系列丛书里写到银行的发展阶段1.0到4.0时代的变化。银行1.0时代为传统银行,主要依托于线下物理网点服务,这样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着自助机具ATM机引入,银行步入了2.0时代,这个阶段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后面智能手机的出现,APP、手机银行等移动应用功能的上线,银行步入3.0时代,这个阶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服务和操作;再后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我们即将步入体验场景化、服务生态化、运营数字化、产品个性化、业务敏捷化的银行4.0时代。

未来的金融服务会存在两种形态,第一种通过智能化达到服务大量标准化的需求,第二种通过专业的人去服务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随着银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银行的现金服务基本已经被移动支付取代,而转账等非现金业务也可以通过线上来完成,甚至贷款业务也可以通过线上完成,从中不难看出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在传统的银行服务中,重复性的、标准化动作越来越快地被数字化技术替代。当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个行业进行转型和创新的必备手段之一时,在未来的发展中银行需要依靠更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越发的数字化、智能化,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象征。各个渠道实现数字化转型也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的关键点。为了能够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数字化应用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提升,例如智能机器人、智能语音导航等,智能化银行服务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创新体验,体现了移动优先、智能优先的处理原则,对于提升服务效率、节约人力具有重大作用。而智能语音导航系统应用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客户说的话,通过语义理解技术,精准理解客户意图,匹配相应业务信息,获取需要查询的信息,最后通过语音交互技术播报,快速实现对业务的咨询和办理。这样可以让客户服务更简单,更高效,更加智能化。同时也减少人工客服的工作量,提高客服效率和准确性。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我看来我们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例如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但是全国各地不同民族方言各不相同,数十种方言覆盖成千上万的人口。我们在工作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中老年客户群体对于智能语音导航表示不满,因为他们不会讲普通话,用方言和智能语音沟通较为困难,导致无法进行业务办理,即使要求转入人工客服也是困难重重,明明已经选择了人工客服,但是智能语音还是重复问话,不可避免地使客户心情烦躁造成不满,容易流失相关的客户群体,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现在智能客服的“方言”交互只在部分地区落地应用,存在诸多的发展空间,智能语音中无法精准识别方言能力,办理业务时也存在诸多障碍。但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银行也在逐步完善语音导航系统,识别老年客户的功能,制定老年客户转人工优先进线策略。帮助老年人能够自行完成智能语音转接人工语音的操作,这对于推进智能语音客服进一步发展具有导向意义。

银行客服中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银行客服中心发展的重要趋势,客户也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渠道来解决问题和获取服务,客服中心与客户双向互济,共同发展。很多观点认为,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传统的人工客服离彻底被取代的那一天越来越近,我认为,服务与智能之间,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济的良好补充,人工客服将会改变原本被动、附属的联络渠道的地位,而是化被动为主动,在智能数字化的发展潮流中掌舵,助推智能化客服对于传统人工业务的承接。人工客服在与客户沟通时,语言更加亲切,可以理解安抚客户情绪,接待过程中更加温暖。而智能化客服的优势在于能够24小时服务,可以填补人工空隙代替人工完成标准化的问题,提高人工效率,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客户服务更简单,更高效,更智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是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竟给人带来幸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终究是把双刃剑,当数字化为银行业务赋能的同时,安全性和对策也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能的非规则化,其无法达到完全的准确性,这些也预示着人工智能并不是完美的,而且依赖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掌握着大数据的访问权,可能被网络黑客和木马入侵,造成用户信息泄露问题,因此我们在考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同时,需要尤其重视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归根结底,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我们仍时刻谨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追求更便捷,更高效的变奏之下,同时应慢下来,避免急于求成,以安全为基础提升客户体验。


文 | 郭云 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天津分中心
来源 | 《客户观察》2023年5月刊P55-P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能客服分享会总结丨智能客服机器人冷思考
玩转人工智能时代的供应链,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 教授观点
AI助力智能客服,友信金服荣获2019年度客服行业两项大奖
客服中心遇到人工智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2017年智能客服市场规模接近20亿,行业细分趋势逐渐明显【图】
智能客服不智能,这并非技术限制而是态度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