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腐烂透彻

周末,群友骑行。

椭圆线路,190公里,难度系数中等偏上。

算是年度总结。

群上23人,实到21人,一人怀孕,一人值班,这个出勤率如何?

小群,邀请制。

我是16号,就是第16个进群的,群主考察了我一年多,感觉还比较靠谱,就邀请我进群了,进群那天还搞了个迎新宴会,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就是每邀请一人,就大家聚餐一次。

群上多数都已退休,要么濒临退休。

有两个80后,我和那个怀孕的姐姐,所以群上活动都是他们去谋划,我们去执行,包括这次线路也是他们给出了大体方向,我开车提前跑了一圈,研究一下路况。

这次活动,每人200元。

这已经是很奢侈的活动了,平时单日骑行收费一般不超过50元,包括我们在海南遇到的那些骑行队伍,日均开支就是60元左右,注意,包括住宿。

不久前,有球友看我骑自行车去打球,他问我:本地也有骑自行车的?

我说,有,圈子比羽毛球大多了。

他说,咋没见到过。

我说,真正喜欢自行车运动的人,是不会骑自行车代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日常见不到他们的缘故,中国有3000万的骑行大军。

这个数字恐怖不?

很多人都看好了骑行市场,纷纷搞俱乐部,搞圈子,都在比谁家更大,队伍浩浩荡荡……

可是,他们都在疑惑一点。

为什么留不住人?

留不住什么人?

高水平、高层次。

高水平是指竞技水平,例如日常巡航35公里/小时以上的骑手,他在队伍里憋得难受,最终这种人都选择了单飞,每天在沂河大道上浪的那些,都是单飞型选手。

高层次是指社会身份,例如XX集团的董事长,XX局的一把手,这些人也想锻炼身体,听说骑车的人没有三高,还能每天喝点小酒,羡慕得不得了,于是买上自行车,买上装备,自行车还要买个贵的,听说三五万才算入门,那买个六万的,跟着大部队骑了几次,不骑了。

众人猜测?

是体力跟不上?

是时间不允许?

其实,都理解错了,是没有共同语言,说的直接一点,他们不愿意跟一群屌丝玩,最初我跟俱乐部老大提过这个观点,没有门槛的结果就是拒绝了高层次骑友。

但是,俱乐部老板只求大。

你买个车子就是会员。

不考虑其它。

自然,把这些层次稍高的都淘汰了。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接受“门槛”建议?

因为,众人潜意识里都有一点,觉得人哪有什么层次之分,都是普通人,都是好朋友,都是哥们,都是兄弟,反正喝酒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我曾经劝大志回来创业。

他在深圳发展,感觉深圳机会多。

我跟他讲,今天地理位置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另外我们内心里是瞧不上这个小县城,总觉得就是一群屌丝,这个我很理解你,我过去也这么认为的,感觉我回来不就是君临天下吗?

其实,我们高估了自己。

每个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成为村里首富很容易。

你真的成了吗?

现在有几千万都未必能成村里首富,至少在我们村白搭。

就是说,你在深圳,混入的依然是你收入所在的阶层,同样道理,你若是年入千万,你放心,县城里依然有人能跟你平等对话,甚至可以当你的老师。

这个,只有你感受过,才会懂。

县城里年入千万的可能少,但是年入百万的,一抓一大把,我们这次骑行,有个老大姐在职时就是管这些企业的,她也谈到这个观点,就是年入百万的小老板是真不缺,满大街都是。

很遗憾,我们不识货。

所以,什么眼界呀,见识呀,从来都不是地理位置限制了你,而是财富高度,当年阿拉善多穷,但是那里有很多开矿的,这些矿主的子女怎么买东西?去欧洲,去日本,他们打扮的时尚吗?

一点都不输北上广。

包括言谈举止。

这不是我编的,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你在上海生活,你的层次就高了吗?

我们看电视,古代大户人家真幸福,有管家,有丫鬟,有伙夫,等于有个庞大的后勤团队,那问题来了,今天那些有钱人,是不是也会有管家团队呢?

这个,我采访过做上海高端家政的。

答案是,有。

夫妻俩讨论谁做家务,其实是穷人的话题。

你真正有钱了,只负责活的精彩就好,任何需要动用体力的,除了做爱与健身,都不需要你操心。

我在路上也给杨文剑科普过这个点,就是有天你有了司机,你会对很多事有了新的认识,因为等于你复制了一个低功率的自己,司机不完全是司机,他其实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管家,能替代你去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你在哪里生活不关键,你的眼界高度,很关键。

眼界高度是建立在财富高度之上的。

正式一点的说法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有这类思想,在山东就是另类,在山东“商人”是贬义词,我现在学乖了,从来不在任何酒桌上谈钱,为什么众多校友都攻击我,攻击我的根源就是他们觉得我走歪了,我们师范生应该以教书育人为人生理想,咋能钻到钱眼里呢?

继续回到骑行。

我们中午的目的地是日照汾水镇,这里的海鲜好吃,这个位置靠近连云港了,我们计划就是在这里吃海鲜,然后再迂回到家,晚上再一顿。

早上,我们6点准时出发,在火车站附近遇到了一位晨骑车友,也认识,一位中学老师,教数学的,他属于单飞型选手,不是因为他速度快,而是因为他骑的车子不行,大行折叠,速度跟不上,干脆就自己陪自己玩了。

那我们肯定就热心一下下:要不?一起?

他说,行!

于是,加入了我们队伍。

因为他是折叠车,速度慢,我就把速度降到了25~28,在这个区间巡航,我要确保他能跟上,我让他在第一梯队里,这样我随时可以观察到他的速度变化,若是开始变慢了,我们就降一下。

若是没有他呢?

我们巡航会27~30。

别看这些大叔大妈,很厉害的……

我说的是即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在23左右,主要是有上下坡,另外每两小时会休息10分钟。

数学老师体力还不错,整体没掉队。

快到目的地了,都饿坏了,骑不动了,大家相互忽悠,说中午要吃什么鱼,要吃几个馒头,我就打电话要求先把菜上上,我们到了直接吃。

这时,数学老师联系我,他以为我是群主。

他说,中午我自己吃,就不跟你们一起了。

我说,没事,一起。

他过来跟我并骑:一人多少钱?

我说,200。

他说,我还是自己吃吧,吃完我去找你们。

我说,没事,你跟着吃就行了。

他说,不行,不行。

进入小镇,他去跟其他骑友打招呼,意思是他要单独吃,大家就一起劝他,意思是客气啥啊,一起来的一起走,不怕多双筷子,又不是外人。

他还是不。

我过去劝他:我们收的200元是预收款,多退少补,午饭是不花钱的,因为是老刘的兵安排的桌,不用花钱。

他说,不合适。

我说,你可别了……

被我说服了。

每次活动都收费,但是经常用不到,就放到小金库里了,每年换季买服装就用了,应该说每个人都具备安排桌的能力。

也慢慢形成了潜规则,这次你,下次我。

轮流着。

包括为什么选汾水作为目的地,也是老刘提议的,谁提议谁安排,上次骑行的日照,就是我安排的,我不止安排了桌,我还安排了他们的偶像陪他们吃饭。

老刘的兵,能劝酒。

超大的桌,带了四个陪酒的,不仅仅陪酒,而是帮你夹菜,大家都喜欢喝点小酒,我没喝,因为回县城时我要送几个远点的回家,我皮卡在集合点,到时要送他们回家洗澡换衣服,然后再接他们去吃饭。

在这个群上,我虽然是具体做事的,有点类似狗腿子,实际上,我是他们共同的男宠,他们很在意我的感受,包括日常聚餐、活动,都要考虑我的时间,总觉得若是我不去,就没意思了。

不喝酒的人在酒桌上是很尴尬的。

群主就提议,小董不喝酒,咱也少喝点,抓紧上主食,继续上路。

我说,上什么主食,这个陋习要改改,吃龙虾一样能吃饱。

继续上路。

回程走小路,这个是设计好的,主要考虑的就是喝酒,安全第一,小路车少,但是路况差一些,颠簸。

数学老师喝了点酒,话多。

我是领骑,领先大家两个车位,数学老师追了上来,又问了我一遍:中午真的人家请客?

我说,你没看座次吗?人家坐主陪的位置。

他说,你们群真好。

我说,还行吧。

他说,第一次见这么正能量的群。

我说,你又不是第一次认识我们。

他说,我之前不知道你们私下有群,你们咋偷着建了群?

我说,不是偷着,是光明正大的。

喝了酒,话多。

他说,我看过你写的文章。

我问,从哪看的?

他说,我们有个同事,天天转发。

我问,感觉如何?

他说,我给你留过言,你没通过,我说这个世界上还是需要一些正能量的,你传递了太多都是关于钱的,我觉得你会把很多人带歪了。

我说,成年人是教不坏的。

他说,我还是觉得要传递一些美德。

我说,美德是教不会的。

他说,这也是我教育孩子的一个观点,要把他培养成正直的人,一个有爱心,能见义勇为的人。

我说,我们小时候宣传赖宁,为什么现在不宣传了?因为赖宁是一个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最重要的事是学会保护自己,而不是见义勇为。

他说,我没有批评你的意思,是希望你能成为一盏灯。

我说,我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一盏灯,我给自己的定义就是一面镜子,就是你看到了什么,不是镜子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我的作用,我对美德的认识就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回到县城集合点。

数学老师要回家,因为大家又坚持让他参加晚餐。

最初,他还是推脱。

我说,去吧,我拿四瓶梦9,品鉴一下。

他说,我喝过梦3,还没喝过梦9呢!

我说,就是,所以,要去。

这个梦9还是我们主任送我的,这个酒其实不适合送礼,给人的感觉就是梦3的价格,实际上这个酒比茅台还贵,太小众,喝的人太少。

主任也不懂,就送给了我。

酒好喝吗?

我觉得跟二锅头没区别,还是那句台词经典:我也不会喝,主要是酒贵!

我把酒带过去了。

众人阻拦,意思是这个酒留着以后出门的,咱又不是外人,随便喝点就行,我坚持请大家喝,开了两瓶。

后来又开了一位骑友的坛子酒,没有标签,是他从酒厂买的,一坛1000多,口感特别好~

轮到数学老师发言了,他说了几套祝酒词。

然后问了一句:大家欢迎我入群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措手不及,大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群主赶紧接了一句:肯定欢迎!

单独喝酒时,数学老师问我:什么时候把我拉进群?

我说,这个事,明天再商量。

应付过去了。

酒后,我让同事过来接我,数学老师说是跟我顺路,让我送他一段,到了他家楼下,他就是不下车了,喝多了,叨叨个不停。

跟我讲什么是见义勇为。

当年,学校里有社会小混混过去打学生,直接拖在楼道里打,没人敢管,他冲上去了……

问我,有过吗?

我说,没有。

那我讲讲我经历的?!

我爹年轻的时候会修自行车,有个人车子坏在路上了,我爹给修了一下,没要钱,这个人是在民间搞书法的,他发誓要每年送我爹一幅对联,连着送了两三年。

这是我爹经常炫耀的一件事。

我读大学时,去市区逛街,那时都坐公交车,有个男人在车上打老婆,我就多嘴了一句:不能打女人。

他转过身来就给了我一巴掌。

我没再说话。

前年,在我们家店门口有夫妻吵架,最初是吵,后来是打,男的把鞋脱下来朝女人脸上扇,扇得山响,我就在店里,没出去。

因为,我总想起当年打在我脸上的那一巴掌。

我有这个心,但是不想去惹是非,还有一点,说白了,这是他们俩的家事。

今早,下雪。

我送下孩子后回家,路上特别堵,特别滑,类似的情况我都是先让别人,毕竟我已经把孩子送下了,也没什么事,而他们多是去上班,怕晚了点。

有个车直行。

有个车从地下停车场外出。

外出的这辆是个胖小伙开的,个头很高,戴个眼镜,不知道俩车发生了什么,应该是没有刮蹭,我推测是胖小伙嫌直行车不让他。

胖小伙把车子停下,过来朝直行车司机就是两拳。

后座上应该是直行司机的女人,要下车。

一开车门,让小胖猛的一闭车门,又砸进了车里。

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眼前。

我在想,多亏不是媳妇去送孩子,我媳妇脾气暴躁,若是发生点刮蹭,可能也是会挨打,她倔强。

我不同,我软弱。

大叔被打蒙了圈,好久才从车上下来(胖小伙是从驾驶窗那里打的),然后开骂了,又在车上找了半天,不知道找棍子还是刀子。

我摇下车窗,安慰了大叔几句。

大叔不消气,把袄脱了,把毛衣脱了……

我就把车窗关上了,因为我担心他们会械斗,从而伤到我,这个时候大叔最容易翻盘,因为他有杀人的心,他就是拿刀下来捅上,这也是故事的正常发展顺序。

小伙还是太年轻。

冲动。

我观望了小伙的女朋友,坐在副驾驶上,后来也下车了,我在想,你嫁给了他,终究有一天,他会用这种方式打你,打你爹,打你娘。

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遇到了暴力男,一定要离得远远的。

另外,也不要可怜那些总是挨打的女人,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若是见一面就插一刀,你看她离不离婚,她跑不跑?

她喜欢挨打,咱还能有什么办法?!

为什么劝孩子好好读书?

就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解决冲突的方式越文明,至少不需要最原始的搏斗,这也是回到了最上面的话题,为什么喜欢小圈子而不是大圈子,就是主动地去躲避这些是非,我之前写过,县城八成以上的群体还是初中毕业,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包括球友之间也是如此,动不动就开战。

骑行还好,毕竟没有身体接触。

是否允许数学老师进群,这个要听群主的,群主打太极给了我,意思是小董你说了算,你觉得合适就行,不合适就算。

那我也不能背这个锅,我就挨着发了信息,意思是是否允许数学老师进群?两个答案:现在进?再等等?

够委婉吧?

答案基本一致。

好在数学老师醒酒后,再也没联系我,还有那200块钱,他说给,也没给,其实给我们也不会要的,这个是大家商量过的,当晚聚餐人均标准80元,不含酒水,剩余120元/人充公了。

群上加人容易,踢出难。

所以,要把好准入门槛,一旦乱开口子,整个群就乱了套,我们群上踢过一个人,这个人在机关上班,不说级别,只说工资,收入8千左右,有头有脸,否则也不会被群主邀请进来,婚内出轨了。

群主选人有个原则,只选原配家庭的。

他的观点很简单,家庭都经营不好,能经营好朋友吗?

我觉得有些极端,毕竟有些二婚也生活的很好的。

机关出轨的这个女人是个交际花,在本地很有名气,也是卖红酒的,交际花做红酒还是副业,主业是直销。

机关就跟着进了直销领域。

说白了,机关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做事风格也是按照套路来,他不卖东西给我们,只送,送了我两盒价值1980元的人参肽,说他吃了以后三高没了,酒精肝没了,体重也减了10多斤,要我身份证,说是送我份意外险,我就给他了,他告诉我帮我注册了个会员,觉得产品不错,就交钱,觉得一般,就无所谓了,不要有任何压力。

话说到这份上。

就等于给我开了罚单。

关键是罚的我心服口服……

他疯到什么程度呢?

辞职了。

说自己已经做到每月被动收入达到4万元了,感觉上班没意思,何况现在上班也没有什么油水,没意思,管的又严,何不自己出来创点业?

他是分开公关的我们。

我推测多数人都注册会员了,也都给钱了,但是大家都没做,他也很少参加骑行活动了,但是你说把这个人踢出去吧?那就彻底得罪了。

怎么弄?

又重新建了一个群,除了他之外,我们都偷偷转移过去了,原来的群,荒废了。

群主提醒过我,意思是机关可能做直销去了,着魔了,要适当的提防一点,不要中招,我们俩对机关的判断基本相似,他做这个一个月赚4万元真不夸张,他多年积累的人脉值这个钱,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未来可能越来越低。

等于经营多年的一张老脸,突然变现了。

我们单位有主任被谈话了,因操办母亲丧事被人举报收受礼金,我还给过200块钱呢,我们主任提醒我,意思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特意打电话提醒我的,意思是可能会随机问话……

我觉得找到我的概率不大,毕竟我属于边缘人士。

礼金应该不多。一部分是对方家有事,他给过礼的;一部分是,基层队干部或同事给的,200元,金额不大,按说是礼尚往来范畴,但只要涉及上、下级关系就不行。

谈话有结果吗?

给过的99%的都说没给过,只有1人说给过。

那也不行。

而且很严重,为什么很严重呢?

这些干部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现在人事档案里增加了三样:审计材料、廉洁情况材料、个人诚信材料。

其中诫勉谈话就是写入廉洁情况材料的。

之前,认为诫勉谈话无非就是一个谈话,给就给了,谈就谈了,但毕竟不是处分,不需要入档案,不影响收入,最多年度测评不能评优、评先,半年不能提拔,半年无所谓,一眨眼就过去了,大家也不当回事。

现在不行了,是黑历史了。

这个黑锅导致了对立,就是60后、70后对我们80后、90后,理由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不懂事,从小没教育好,眼里揉不进沙子,唯一承认自己给过钱的就是一个80后。

这个80后还不是极品。

极品是一个90后的小姑娘,刚毕业没几年,实名举报科室老大,就是运动会的时候,把一些办公用品费用也顺便报销进去了,不到700块钱。

也是诫勉谈话,写入档案。

那科室老大是个70后,很漂亮,她委屈得鼻子一抽一抽的,我又没有为个人谋私利,没有入个人腰包,就是单位的事,你,你,你,这么举报我。

按理说,90后小姑娘是个有理想,有价值观的人,其实她的初衷可能是净化环境,希望从上而下绝对廉洁。

值得表扬。

等她年龄大大,可能也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这样,真的好吗?!

我个人的观点是无论进入什么环境,都要第一时间熟悉规则,要学会顺应环境,并且在大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保持自己的原则性。

还要修行两句话: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

精神可嘉,也值得提倡,人人都做监督员,环境才能更加美好,但是举报者往往最终成了受害者,因为大家都觉得你是异类,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疏远你,单位同事结婚也不敢喊你,生怕你去举报……

你还很生气地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一群腐烂透彻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命的骑行,看呆了!
成都小伙自制竹子自行车 骑行30天成功到拉萨
小伙发明漂移自行车,售价1万竟卖断货,成街头时尚
全球最奇葩的自行车,只要脚不沾地骑3米,便可获得200美元奖金!
90后小伙骑行西藏却变50后大叔?那些''装逼''去西藏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武汉三小伙辞职骑行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