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英简介—唐英督造款瓷器图片赏析

唐英,字俊公,汉军旗人。官内务府员外郎,值养心殿。雍正六年,命监江西景德镇窑务,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初,调九江关,复监督窑务,先后在事十馀年。

由于他潜心钻研陶务,并且身体力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由他主持烧制的瓷器无不精美,深受两朝皇帝的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们称为“唐窑”。在唐英的督办下,乾隆斗彩瓷器,器型变化多端、装饰富贵华丽、色彩绚丽缤纷;纹饰图案多以缠枝莲花、双鱼、灵芝等吉祥物组成,主要器型有碗、盘、瓶等等。1756年也就是乾隆二十年,唐英退职,由此乾隆官窑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在很多国宝级陶瓷中,屡屡见到唐英这个名字,例如上海博物馆里有一个“乾隆五年”的大花觚,落款就是“沈阳唐英”。国家博物馆里有“乾隆六年”的大花觚,落款也是“沈阳唐英”。唐英,究竟是何许人也?唐英(1682-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能文善画,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唐英在雍正、乾隆两朝是精美工艺的总导演,而对他个人而言,二十八年辞别家人、远离皇城故土,甚至再也没回过渖阳老家。他以“陶人”自居,这个名称或许是他的唯一寄託。离开景德镇十二年后,他重访故地,景德镇人夹道欢迎,唐英感泣万分,赋诗说:“青丝染霜回故地,何劳镇民夹道迎,衰翁有负众家恩,关外孑身吾陶人。”

值得玩味的是,在唐英七十五岁的时候,乾隆在圆明园接见了他,提出让他儿子来接替他的职务。一辈子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唐英拒不肯让儿子接班,冒着犯上的危险,一面称罪,一面“恭请皇上另择贤员,到关接办。”除了字面所说,兹事体大,儿子又“诸事阅历未久”,是否也因为雍正的声色厉荏、乾隆的喜怒无常好大喜功,都让他实在太疲惫,又岂能让自己儿子再步自己后尘,胆战心惊度过一生?

唐英死后,由于督造者不同,景德镇官窑再也无法烧出如乾隆早期的精美绝世之作。乾隆中期,趋向华缛繁巧,古朴之风尽失;末期更堆迭庸俗。而再往后走,衰微的也就不再是冶陶一门。耳听鸦片战争轰隆隆的炮火,大清国这个精美的瓷罐子,哐当一声砸在地上,任历史的滚滚车轮辗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窑帝国的督陶官—唐英的那点事(精品瓷器)
“陶人”唐英:诗音瓷韵入戏来
大清督陶官唐英和他的“唐窑”帝国
唐英督陶
清乾隆·仿汝釉双耳三足鱼篓尊
“珠山”千年不息的窑火——御窑标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