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八法

净修斋主的日记 

    体质一般可分为八种类型:阴阳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淤血体质、气郁体质。就各种体质的特点、易得疾病、饮食调理、中成药调理、经络调养整理如下。

    1.平和体质的人基本上属于阴阳平衡,身材匀称,唇淡红舌,薄白苔。达到平和体质的人不多,一般都是修德之人。即使得病也能很快痊愈。

    2.阳虚体质的人面色晓白,怕冷,尤其是背部和小肚子怕冷。容易水肿,生座疮,小便多,夜尿。女性月经推后。阳虚体质的人容易发胖,脱发,睡眠不好以及会骨质疏松(需补肾阳),易得痹症,慢性结肠炎。饮食方面忌食冰冷,粘腻的食物。

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参茸丸、龟鹿二仙膏、右归丸。

经络穴位:涌泉、太溪、关元、神阙。

    3.气虚体质的人语声低怯,气息轻浅,疲倦,怠惰慵懒。肺气虚会冬天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脾气虚会吃东西少,胃口不好,吃完肚子胀,大便干结。气血运化不好,面色萎黄,口唇色淡。气虚体质的人易得自汗、慢性支气管炎、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低血压、过敏性鼻炎。

饮食方面宜食性质平和、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如小米、扁豆、红薯、龙眼肉、淮山、莲子、大枣等。药食两性兼具的有大枣、人参、党参、淮山。有名的经方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就是治气虚的。

几种补气虚的中成药

A: 面色白,血压低,经常头晕,提不起劲,站起来两眼发黑-----补中益气丸。

B:气候温度一变化就会感冒、打喷嚏、皮肤过敏----玉屏风散颗粒。

C: 吃东西少,吃了肚子开始胀难受,有点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脾胃虚弱-----香砂养胃丸。

D:动脑子就会失眠,吃不好,小脸蜡黄,记忆力下降---归脾丸。

经络穴位:足三里、气海、脾俞。

注意一点,气虚体质的人要缓缓进补,细水长流,如进补不当反增加身体负担。

    4.痰湿体质的人易肥胖,口臭、大便粘腻异味、小便混浊起泡沫,油面。痰湿从狭义上来讲是呼吸道排出的痰,广义上是津液、水液不能正常发挥堆积而成,代谢过程不顺,停在哪儿哪儿就出问题,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一般口味偏重爱吃咸的人、偏食、节食、应酬多、营养过剩都容易成痰湿体质。长期熬夜影响胆气疏泄进而影响肝再至脾,舌苔厚腻久久不退终成痰湿体质。痰湿体质易于郁证相伴,短期内暴肥的人通常和情绪有关。痰湿体质女性更容易月经不调,囊肿型座疮,胖子容易闭经,经不调则变胖。饮食要回归清谈,夏天少吃冰冻东西,秋冬不要进补,可祛痰湿的中药有党参、砂仁、陈皮、淮山、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白芥子等。

改善痰湿体质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绞股蓝总甙片、陈夏六君丸、排毒养颜胶囊。

告诫痰湿体质的人:吹空调、吃冰冻西瓜、可乐到中老年会备受煎熬,会向心脑血管转化。记住病是自家生,医生也不是万能的!

经络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

    5.湿热体质的人面垢发黄、发暗外加油腻、唇红齿黄、易生座疮、口干、口苦、口臭、体味大、汗味大、大便粘腻异味大、小便黄赤、女性白带偏多带下色黄、外阴经常瘙痒、舌红苔黄。性情急躁易怒、嗜烟酒熬夜都会注定此体质的。长期情绪压抑、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生活在湿润环境下都会向湿热体质发展,还有经常吃燕窝、乌鸡白凤丸,滋补不当也会引起的,进补不是每人都适合的。湿热体质的人易得脂溢性皮炎、座疮、带下病、膀胱炎、尿道炎等还有易得痈肿脓疮、肝胆病等。

清火祛湿的食品有绿茶、花茶、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赤小豆等。

祛湿热的中成药有甘露消毒丹、君泰口服液、清热祛湿冲剂、溪黄草冲剂。(不可长期服用)。

经络穴位:经常刮痧、拔罐能祛湿热。

     6.阴虚体质的人缺乏滋润,体内少水阴份不足、干涩、内热上火、五心烦热、眼睛干涩、皮肤偏干、关节干涩、冬天不怕冷、夏天怕热。特别是女性经历带胎产乳,消耗血(血属阴),还有长期压抑的女性,情致化火,火走内,耗阴液渐成阴虚体质。

易得结核、肺痨、失眠不寐、阴虚加瘀血体质易得肿瘤,阴虚严重会血枯经闭。

饮食方面要多吃水果。银耳、燕窝、冬虫草、沙参、麦冬、玉竹、百合、女贞子、旱莲藕等。

阴虚的人肺和肾尤为重要,肺是娇嫩的脏器秋天进补是最好时节。

    阴虚体质的中成药调理有地黄丸系列,一般用六味地黄丸。眼干涩、耳鸣用杞菊地黄。小便黄,内热用知柏地黄丸,睡眠不好加天王补心丹。

     7.瘀血体质的人头发易脱落、面色灰暗、皮肤干燥瘙痒、红丝盘睛、易起包、长座疮好了后色素斑长期不退。表情抑郁,呆板、健忘心烦、七情不调影响肝,肝为将军之官,肝不顺则气不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肥胖的人有瘀血易得高脂血症,瘀血加阴虚更易得肿瘤。女性易得乳腺增生(刺痛则血瘀)、子宫肌瘤等妇科病。

瘀血体质的人肝气疏泄很重要,关键在春天要注意运动舒展侧体腰身,情绪要开朗,培养兴趣爱好.

饮食方面活血化瘀的食物有山楂、醋、红糖、菇类、金桔、玫瑰花茶、黑木耳等。

中草药有当归、益母草、田七等。中成药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口服液、生化汤、大黄蛰虫丸。

经络穴位:曲池、合谷、三阴交、血海、太冲、膈腧、肝腧。

     8.气郁体质的人郁闷不开心的多、一般面色无泽、不爱说话、内心敏感、性格内向、大便不爽多数发干。善太息(经常叹气)、梅核气(咽喉不利)、经前乳房胀痛、小肚子胀的难受。易得慢性咽喉炎、颈项部的瘿瘤、甲亢、消化道溃疡。经前紧张综合症、乳腺增生(胀痛则气郁)、偏头痛表现为胀痛,刺痛则为瘀血体质。

饮食方面有陈皮、柠檬水、丝瓜等,气郁的人易上火,清热不能太凉。肝气的疏泄也是重中之重。

补肝的有何首乌、阿胶、白芍、当归、葡萄干、香附子、佛手、香橼、柴胡等。

中成药有逍遥丸、柴胡疏肝散、越鞠丸。

经络穴位:膻中、中脘、气海、内关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虚、瘀血、阳虚、阴虚、痰湿、气滞、湿热,7种体质
人有九种体质,九种养生法
各种体质的养生秘笈
傅杰英名家论坛<中医体质养生>
360doc个人图书馆
气虚、瘀血、阳虚、阴虚、痰湿、气滞、湿热,7种体质①气虚:四君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