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今名人赞膏方

膏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强调,中药加工要根据药物性质而选择合适剂型,其中就有煎膏记载,详细论述了阿胶(鹿皮胶)、白胶(鹿角胶)两种胶的制作方法。中华历史五千年,为膏方做注解的名人不胜枚举。

古今名人食膏方

一勺膏方十汤药,一丝一滴皆精华。自明清时期,膏方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内服膏方成为主流,在兼顾治疗疾病的同时,膏方的补益作用更受注重,实实在在受到其补益庇佑的大有人在。

朱权 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

 

在他的《臞仙活人心方》中将古代的琼玉膏中加上沉香、琥珀二味,疗效神奇,流行一时。

 

朱棣 明永乐皇帝

降旨太医院拟定养生服食专方,御医们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在琼玉膏方中加入枸杞、天门冬、麦门冬三味药,然后调制成膏,献给皇帝,永乐皇帝服食后,效果十分显著,于是给该方赐予了“益寿永贞”的美名。在平均年龄39岁的历代中国皇帝中,朱棣能享寿65载,这有琼玉膏的一份功劳。

 

到了清朝,膏方发展更为繁荣,已经成为流行于全国士大夫阶层的养生佳品。雍正皇帝服过琼玉膏,慈禧太后用过菊花延龄膏、固本膏等,光绪帝用过润肺和肝膏、调中畅脾胃膏、活络膏等。

纪晓岚也常服膏方,“纪大烟袋”不仅嗜烟,而且嗜肉、又因为朝中诸事繁忙,日久神色渐衰。同期在朝做官的刘墉看到纪昀精神不佳,出于同僚之谊,给纪晓岚送去一剂滋补方,专门针对纪晓岚头晕体弱、怕冷腰酸、耳鸣时作等症状,纪晓岚请人按方子熬膏服食,没想到身体状态一天天好了起来,到了八十高寿还能精神不衰。此方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详细记载。

《红楼梦》第六十回和第六十一回中都提到了一个膏方:茯苓霜,茯苓霜又名茯苓膏,是当时的一种膏方。因为丢失了一小包茯苓膏,搞得整个大观园鸡飞狗跳,撵出司棋赶走晴雯,到最后宝玉说是他偷的,事情才平息。可见在当时膏方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膏方当真有延年益寿的的神奇妙用?

社会科学院在研究中国历朝历代人口平均寿命时发现,清朝中国人的平均寿命33岁,而士绅阶层的平均寿命则达到了57岁。在清朝的士绅阶层,活到70岁似乎没有什么稀奇——张之洞72岁,左宗棠74岁,李鸿章78岁。

而出身于盛行膏方的江浙籍士大夫们更是高寿者比比皆是,扬州的郑板桥、常熟的翁同龢都活到74岁,江宁汪士铎75岁,江苏刘墉85岁,浙江大儒黄宗羲86岁,浙江经学家毛奇龄94岁,苏州沈德潜97岁等等。

历史上出几个高寿的人不稀奇,可是整个阶层普遍高寿,某个地域人群普遍高寿,则让人不禁惊叹,这和他们常用膏方滋补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寿
古今名人的养生秘诀
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你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寿
古今名人的养生秘笈
自古皇帝少高寿
古今唱人生“高寿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