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类穴性表

八类穴性表 五输穴补泻表
2011-05-20 02:22:04 八类穴性表

作者:杨腾峰

1.气类 穴名 气海 陷谷 膻中 上星 劳宫 大敦 列缺 大陵 关元 天柱 气户 攒竹 巨骨 彧中 合谷 云门 穴性 固元气,凡一切气疾皆宜取 调胃气 升脾气,降胃气 泻诸热气 清热理气 泻肝气 逐水利气 降心气,降浊气 驱腹中一切冷气 理诸气,治头上气 利气 宣泻头部热气 开肺降逆气 开胸降卫气 升清降浊,理大肠气,宣诸气 开胸降气 穴名 尺泽 神门 中脘 天枢 通谷 膏肓 鱼际 太阳 大包 天突 大椎 肩井 曲池 俞府 中府 肩髃 调肺气 除心郁内结之气 解郁升清降浊利气 调肠胃之气 理五脏之气 补阳气 清热利气 理诸阳热气 行腹中诸气 降诸气 调利胃气 镇肝气,降逆气 行气 降逆气,理肾气,清肺顺气 理肺利气 理肺舒气 穴性

水道 复溜 公孙 太冲

理三焦膀胱肾中热气 固卫气,布阴气,收肾气 运脾气 降气

隐白 阳陵泉 足三里 三阴交

升阳气 行气导浊气 升气,降气,调中气 行气降气

2.血类 穴名 三阴交 委中 隐白 承山 行间 曲池 血海 足三里 大椎 气海 穴性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固血 清血 止经血 清热血 行瘀破血结 行血 调血 清血,养血,行血,补血 散瘀血 泻血 穴名 太冲 间使 上星 曲泉 昆仑 交信 膈俞 中极 阳陵泉 承浆 穴性 通经行瘀清血生血凉血 行血 止口鼻出血 清血凉血养血活血 下血 调经血 统理全身之血 调经血,止崩漏 行血 宣通血脉

3.虚类 穴名 神阙 气海 曲骨 补气血,益肾精 补气振阳,益肾精 补真气益精 穴性 穴名 关元 中极 膏肓 固下元,益肾精 补气血,益精 益气振阳 穴性

章门 足三里 上廉 公孙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蠡沟 太渊

补五脏,益气血 益胃,补气血 益胃 补中土,运脾阳 补肾,益精,滋阴 益肾振阳 益肾,振阳,滋阴 补肾气、滋阴,振阳,固精 益肾阴 益肝 润肺

中脘 解溪 三阴交 阳陵泉 神门 水泉 照海 交信 曲泉 太冲 大敦

振阳益胃,补六腑 益胃 补三阴,益阳壮精生气血 补脾滋阴,固精益气血 安心神 益肾阴 益肾阴 补肾滋阴 养肝补血 养肝气 盆肾胃

4.实类 穴名 天枢 太溪 章门 然谷 大陵 劳宫 内关 曲泽 中冲 泻肾 泻肾 泻肾 泻肾 泻心包络 泻心包络 泻心包络 泻心包络 泻心包络 穴性 穴名 大敦 神门 少冲 通里 阴陵泉 公孙 腕骨 商丘 阳陵泉 泻心 泻心 泻心 泻心 泻心 泻脾 泻脾 泻脾 泻肝 穴性

俞府 肺俞 列缺 尺泽 少商 天突 太渊 中腕 太白 照海 长强 水泉 天枢 上脘

泻肺 泻肺 泻肺 泻肺 泻肺 泻肺 泻肺 泻肠逐秽 泻肠逐秽 泻肠逐秽 泻肠逐秽 泻肠逐秽 泻肠逐秽 泻胸膈

行间 太冲 蠡沟 中封 关元 外关 支沟 关冲 太白 丰隆 中府 膻中 巨阙

泻肝 泻肝 泻肝 泻肝 泻三焦 泻三焦 泻三焦 泻三焦 泻胸膈 泻胸膈 泻胸膈 泻胸膈 泻胸膈

5.寒类 穴名 中脘 大椎 肾俞 厉兑 归来 三阴交 穴性 温中暖胃寒及腹中一切寒冷 餮表寒 温下焦,治足冷如冰 温下焦,治足冷如冰 治下元寒冷寒疝 温中下焦,血寒,一切寒冷 穴名 关元 气海 后溪 章门 足三里 公孙 温下焦,暖子宫 温中下焦,治腹中一切寒冷 餮表寒冷 脏寒结聚 治胃寒,腹中寒冷 理心腹之寒 穴性

曲泉 隐白 大敦

理血寒腹中痛 温脾壮阳,理中下焦寒 温肝暖下元,治寒疝

阴陵泉 百会

温中焦,理睥气 诸阳之首,理头寒

6.热类 穴名 通里 少府 内关 神门 下廉 风门 气冲 少商 肝俞 心俞 关冲 支沟 上星 百会 丝竹空 曲池 解溪 清心热 清心热 清心包络,六腑及胸中热 清胃热 清胃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三焦热 清头目鼻中热 清头部热 清头目热 清血气,表里,头面,诸窍热 清胃热 穴性 穴名 大陵 劳宫 十井 鱼际 肺俞 中府 缺盆 大杼 云门 肩髃 然谷 尺泽 肾俞 脾俞 魄户 意舍 志室 清心胸热 清心胸热 治诸热病 清肺热 清肺热 泻四肢热 泻四肢热 泻四肢热 泻四肢热 泻四肢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清五脏之热 穴性

合谷 绝骨 大椎 后溪 丰隆 上脘 金津 玉液

清气分,头面诸窍之热 清三阳经热及脑热 清表热 清表热 降肠胃热,及痰热 清心胃热 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 退胃热,心热,生津止渴

阳陵泉 三阴交 足三里 上廉 天枢 尺泽 委中

降肝赡热 清血热,平肝热 清胃及六腑热 清肠胃热 清大肠热 清血,泻心火,治暑热 清血热,降大肠膀胱热

7.风类 穴名 风府 风门 百会 大敦 瘈脉 颊车 肩髃 八风 少商 昆仑 环跳 三阴交 穴性 搜周身之风,治头风外感风 肝风甚动 治卒中风,头风 舒筋驱风祛邪 去头面邪风 口噤喎斜风邪 擅周身四肢百骸之风 治腿膝风邪 治小儿惊风喉风,一切风邪 治挛急风邪 搜经络及四肢之风 治中风,主周身四肢风 穴名 风池 风市 囱会 鱼际 水沟 承浆 曲池 八邪 足三里 地仓 膝关 委中 治头风,外感风邪 治腰腿风 治鼻塞头风 理肾清肺,扶正祛邪 卒中风,头面风邪 口喎偏风 搜周身风邪 手臂风邪 搜四肢风 治口噤喎斜 治腿膝诸风 腰腿风 穴性

太冲

冶惊痫筋痹风邪

然谷

治婴儿撮口脐风

8.湿类 穴名 委中 然谷 阳陵泉 内关 伏兔 太溪 风市 足三里 上廉 利湿 利湿 利湿 利湿 利湿 利湿 利湿 祛湿行湿 祛湿行湿 穴性 穴名 下廉 绝骨 阴市 曲池 昆仑 三阴交 复溜 中脘 祛湿 祛湿 祛湿 行湿 行湿 行湿化湿 化湿 祛湿化湿 穴性

五输穴补泻表 作者:杨腾峰

脏腑 原穴 肺 (金)

原穴 不实不虚取

本经 实者 泻本经子穴 虚者 补本经母穴 太渊 (肺输穴, 土) 二间 (大肠荥穴, 水) 土) 曲池 (大肠合穴, 水) 水)

他经 实者 泻子经子穴 阴谷 (肾合穴, 土) 通谷 (膀胱荥穴, 土) 足三里 (胃合穴, 虚者 补母经母穴 太白 (脾输穴,

太渊 (原穴=输 穴,土) 合谷 (原穴,火) 水)

尺泽 (肺合穴,

大肠 (金)

胃 (土) 脾 (土) 心 (火) 小肠 (火) 膀胱 (水) 肾 (水) 心包 (火) 三焦 (火) 胆 (木) 肝 (木)

冲阳 (原穴,火) 太白 (原穴=输 穴,土) 神门 (原穴=输 穴,土) 腕骨 (原穴,火) 京骨 (原穴,火) 太溪 (原穴=输 穴,土) 大陵 (原穴=输 穴,土) 阳池 (原穴,火) 丘墟 (原穴,火) 太冲 (原穴=输 穴,土) 火) 火) 土) 土) 木) 木) 土) 土) 金) 金)

厉兑 (胃井穴, 火) 商丘 (脾经穴, 火) 神门 (心输穴, 木) 小海 (小肠合穴, 木) 束骨 (膀胱输穴, 金) 涌泉 (肾井穴, 金) 大陵 (心包输穴, 木) 天井 (三焦合穴, 木) 阳辅 (胆经穴, 水) 行间 (肝荥穴, 水)

解溪 (胃经穴, 金) 大都 (脾荥穴, 金) 少冲 (心井穴, 土) 后溪 (小肠输穴, 土) 至阴 (膀胱井穴, 木) 复溜 (肾经穴, 木) 中冲 (心包井穴, 土) 中渚 (三焦输穴, 土) 侠溪 (胆荥穴, 曲泉 (肝合穴,

商阳 (大肠井穴, 经渠 (肺经穴, 太白 (脾输穴, 木) 足三里 (胃合穴, 木) 足临泣 (胆输穴, 金) 大敦 (肝井穴, 金) 太白 (脾输穴, 木) 足三里 (胃合穴, 木) 阳谷、支沟 (小肠三焦 经穴,火) 少府、劳宫 (心心包荥 穴,火) 水) 水)

阳谷、支沟 (小肠三焦 经穴,火) 少府、劳宫 (心心包荥 穴,火) 大敦 (肝井穴, 足临泣 (胆输穴, 商阳 (大肠井穴, 经渠 (肺经穴, 大敦 (肝井穴, 足临泣 (胆输穴, 通谷 (膀胱荥穴, 阴谷 (肾合穴,

站长补充: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火→土→金→水→木.....,依序循环。 脏腑的五行属性: 木=肝、胆 火=心、小肠、心包、三焦 土=脾、胃 金=肺、大肠

水=肾、膀胱 脏的五行相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肝木..... 腑的五行相生:胆木→小肠火→胃土→大肠金→膀胱水→胆木..... 《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不虚不实,以经取之。” 以上表的肺经为例。 实证用泻,虚证用补。所以如果是肺经实证,我们就要泻之。根据《难经》的说法,实者泻其子。 肺经属金,金生水,金是母亲,水是孩子,所以我们要找属性是水的穴位。再对照五输穴的五行属 性,肺经的尺泽属水。同理,如果是肺经虚证,我们就要补之。根据《难经》的说法,虚者补其母。 肺经属金,土生金,土是母亲,金是孩子,所以我们要找属性是土的穴位。再对照五输穴的五行属 性,肺经的太渊属土。(五输穴的五行归属对照表) 以上是从本经寻找补泻的穴位, 也就是在同一条经络上寻找补泻的穴位。 例如: 泻肺经之实→尺泽。 补肺经之虚→太渊。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其它经络上寻找补泻的穴位,例如:要泻肺经之实,根据 “实者泻其子”的原理,金生水,我们可以从属性是水的经络下手,也就是从肾经下手,接著我们 再找肾经上属性也是水的穴位,水上加水,效果加倍。于是,对照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后,我们找到 了肾经的合穴--阴谷。同理,要补肺经之虚,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理,土生金,我们可以从属 性是土的经络下手,也就是从脾经下手,接著我们再找脾经上属性也是土的穴位,土上加土,效果 加倍。于是,对照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后,我们找到了脾经的输穴--太白。 五输穴属性 阴经(脏):井(木)→荥(火)→输、原(土)→经(金)→合(水) 阳经(腑):井(金)→荥(水)→输(木)→原、经(火)→合(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穴性赋 +穴位穴性表+常用穴位精选+能够救人一命的身体穴位+一部很全的穴位疗法入门篇配穴位查寻图
少林禅医分享穴位作用-八类穴性表
精选分经药性赋
首发“穴性”真相:《罗兆琚针灸三书》选摘
最全穴位合集:穴性赋 穴性表 常用穴位精选 8大急救穴位
人体经络“穴性”之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