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龙的传人,玉器上的龙纹你看懂了吗?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纹是玉器上的主要纹饰之一,一般为蛇身、或素身,或饰有麟纹,有的有足、有的无足。龙纹最早见于红山文化,以后历代都有,但龙形的变化很大,可以根据龙首、龙角、龙眼、龙眉、龙须、龙足、龙尾等许多细微部位,鉴定器物年代和真伪。

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龙纹、龙首长,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鬣后披,眼睛突出,整体浑圆,光素无纹,有的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

商代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主,有棱有角;身如蛇而短;头有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型;眼作“臣”字目,或目雷纹,或斜方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尾部呈勾卷状,多只雕一足。

西周玉器上的龙纹、身体变得细长;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眼睛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纹饰比商代复杂,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身背部盛行脊齿纹,而且比商代时期的密,纹饰线多为弯形或弧形。

春秋战国时期,龙纹体更长,呈曲折形,似“S”形;龙身多饰突起的谷纹,立体感强,刀工讲究;角与耳无异;“臣”字目消失,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足也很少显示出来。

汉代类似现代龙的形象开始确立,头上有了双角,并有四足。王充《论衡》中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此时的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出现在玉璧,出现在玉璧、玉佩上;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段,特征明显。

魏晋南北朝龙纹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至唐代玉器上的龙纹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变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一般头细长,上颚长而尖,端部略翘,张嘴吐舌,嘴极大,龙嘴之大,是以前年代从来没有过的;龙身似蛇身但较短,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出现似麟纹样额纹饰及斜方格纹,多为直身少盘旋;四脚四爪,爪子臃肿有力。

宋代龙纹极有特色,种类也较多,但不像唐代龙那么粗犷有力。一般来看嘴角大而靠后,上唇薄而长,唇上挑成前卷,长发、飘拂状龙须与肩处似有一道阴刻粗线相隔,腿部上端似有火焰纹,龙身网格鲜明或无鳞,蛇尾,三趾足。

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其实磅礴,很有气派。龙额后有两根细长角,龙鬣细长向后飘浮,线条自然优美。丹凤眼,粗眉紧靠在眼上,有目露凶光之态。龙的躯体呈细长颈,多侧身,鼓腹、秃尾,多道细阴线刻腿毛、秃尾,有的胸部有一些满皱纹。龙须是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使龙头更加突出。

明代龙纹很华丽丰满,鳞毛毕现,形态多姿多彩。龙头刻划刀口深,脸长宽,多是侧面脸,但雕出双眼。眼有圆形、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短发,从根部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小腿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无骨骼感。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关节后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龙爪呈风车状,有三至五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或五爪龙。龙身瘦长,少数无纹,多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尾部装饰云纹或火焰纹。

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凸雕圆眼,较明代细致;锯齿眉,腮部也用锯齿纹表示;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有山羊胡子状、锯齿状;龙爪三至五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

作为龙的传人,不同时代玉上龙纹反映了我们祖先的文化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文明图腾:历代玉器上的龙纹及演变
各个时代玉器龙的演变
历代龙形玉器浅说
荆州市博物馆藏玉珩 龙形玉佩
馆藏看8000年玉器龙纹演变
历代玉雕龙的演变及特点(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