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正式启动

2021年5月20-23日,成都,第13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正如火如荼的召开。由张英泽院士倡议发起,郝定均教授领衔,首批来自全国各地20余家单位,40余位知名骨科专家(因人数众多,未一一列名)共同参与的“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于5月22日中午在成都世纪城会议中心——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上正式启动!

腰背痛是影响全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是骨科诊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因素多,患者多伴有社会、心理、并发疾病等问题,其治疗需综合考虑药物、物理、认知行为治疗等多种方式,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和持续的经济负担,中国腰背痛患者人群庞大,社会整体成本也日益加重。但我国目前对腰背痛这一疾病缺乏较为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在临床治疗中,可供参考的研究数据较为缺乏,指南共识仍需不断更新和进一步完善。因此,开展腰背痛登记研究、共建中国腰背痛研究平台和疾病大数据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借助这一平台和大数据库,推动治疗方案的持续进步,在腰背痛疾病的预防,以及针对特殊人群制定精细化、个性化治疗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疾病登记研究”是介于系列病例分析和流行病学调查之间的系统性、前瞻性医学研究。通过连续收集大量病例,为疾病分类、诊断、治疗、转归等提供线索。例如,194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开展的弗莱明翰心脏研究,这项研究试图找到一种发现慢性病致病原因的方法。截止到2019年5月,基于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发表的相关论文已达到3842篇,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个疾病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立足明确和不断更新中国腰背痛流行病学数据和致病因素,同时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单用或联合使用的疗效、安全性、转归、预后因素和经济学效益,并逐步推动临床诊疗规范化;立足真实世界,由参与课题的多中心研究者按照临床实际和现有指南共识,制定符合疾病治疗需求的诊疗方案,并根据入排标准和知情同意,入组患者,共建登记研究平台和疾病数据库。未来基于此研究和数据,研究者可跟踪分析,并根据获得的线索,发起新的假设和验证,以推动疾病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新的治疗方式等,同时对促进健康中国的持续发展,降低社会整体成本,有着重大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张英泽院士、郝定均教授及与会的多位骨科专家在启动会上再次共识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宣言:发起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共建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平台,形成扎实的中国证据、中国方法,形成值得世界学习的方法,切实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共担社会责任!

张英泽院士致辞

随后,张英泽院士,郝定均教授、陈伯华教授、宋跃明教授、刘斌教授、蒋电明教授、赵杰教授、海涌教授、范顺武教授、邵增务教授,陈刚先生等专家学者登台,共同启动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

启动仪式(左起):刘斌教授、陈刚先生、邵增务教授、宋跃明教授、郝定均教授、张英泽院士、蒋电明教授、陈伯华教授、海涌教授、范顺武教授、赵杰教授

简短的启动仪式之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郝定均教授主持研究报告环节。

郝定均教授主持研究报告环节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宋跃明教授做研究背景报告《中国腰背痛诊疗现状与未来》,就腰背痛的诊疗现状、诊疗发展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展望未来。

宋跃明教授做腰背痛登记研究背景报告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汪雷教授做方案介绍《中国腰背痛登记研究设计及实施概要》,就研究的立题依据、入排标准、研究流程、随访安排等进行分享。

汪雷教授做研究方案简介

据悉,本研究未来将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并向广大医院开放加入申请。

现场观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专访 | 澧县籍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教授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多面挺立|多学科协作,骨科医师AS诊疗更规范
久坐不动渐变“僵尸族” 如何避免肌肉萎缩
【疾病诊疗】腰肌劳损、腰背酸痛难忍,学会这个方法,调理腰痛不反复
源于心 践于行|郝永强:3D打印关节,让骨肿瘤患者重燃生命之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