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鬼子、太君、倭寇、倭奴”,日本的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


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历史渊源颇深,如今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但是在普通国人的心里,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至今还是心里的一块疤,仇恨似海深,因为自晚清以来,日本侵入我国,干尽坏事,手段之残忍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因此,尽管中日邦交已经正常化多年,但是提起日本,很多人还是鬼子,倭寇的称呼,那么历史上日本国的这些外号“鬼子”、倭寇、太君、倭奴又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根据历史出场顺序来说,是先有的倭奴然后倭寇,后来才是鬼子、太君。咱们先说倭奴是怎么来的。

我国古代时文化科技发达,是名副其实的大邦上国,历代王朝天子和士大夫们都对边远地区看不起,因此提起这些地方都是蔑称。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日本派遣使者到中国朝贡,想让汉光武帝刘秀对其国王进行册封,以示正统。刘秀就随便赐了金印紫授,上面刻着“汉倭奴国王”五个字,从此日本就有了一个“倭奴国”的名字,日本国王称倭王,臣服于汉朝黄帝“倭奴”这个称呼即由此而来。

倭寇的称呼来源于明朝,《明史》最早将“倭”和“寇”一起使用。在《明太祖实录》一书中,记载了洪武二年倭寇劫掠山东、苏州、崇明的情况。《明史》中的“倭寇”的“寇”字,最初是用作是动词的含义,表示“侵犯”。

照现代的翻译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由于明朝倭寇影响的巨大和倭寇行为的长期性,长此以往,日本人整体被赋予了坏人的形象。“倭寇”也终于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明史》中“倭寇”终于作为名词而被使用,这样日本人的形象从“倭寇”到“倭”,渐渐的成为蔑称。从此“倭寇”的称谓一直到近代。

鬼子的称呼来源于清朝中后期,清朝年间,不少洋人来中国做买卖,外国的使节来中国觐见清朝皇帝和官员,要求不行跪拜礼,而是按照本国礼仪脱帽弯腰屈膝。为此闹了很久没有结果。因为这些人都是黄头发蓝眼睛,跟寺庙里泥塑的鬼怪一样,最后皇帝就自嘲说:不跪就不跪吧,洋人是鬼,鬼走路都是跳,谁见过鬼的腿能打弯的啊?

于是洋人对中国皇帝的礼节,一律为鞠躬。于是,对洋人的称谓也成了“鬼子”,欧美人为西洋鬼子,日本人为东洋鬼子。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鬼子就成了日本侵略军的专属称呼。

而“太君”这个明显带有讨好巴结的称呼则来自于汉奸和伪军对于日本军人的尊称,可谓是十足的奴才,丢尽中国人的脸面。

太君一词本来是朝廷给官员母亲的封号,如县太君,郡太君等,然而汉奸们根据日本的习惯,(太在日本是大的意思,君是对于别人的尊称),移花接木的用在鬼子们的头上,巴结的尊称日本人为“太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人出对联挑衅,清朝使臣机智应对,从此就有了“鬼子”的称呼
中国给日本起的5个名字,有两个让日本人记恨至今,大家很耳熟
中国人为何把日本侵略者称为“鬼子”,而不是用老称呼“倭寇”?
汉倭奴国王
都叫侵华日军日本鬼子,这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冷知识|为什么古代中国把日本称为“扶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