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会不会说话,看三点很重要,体现智慧和修养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第一圣人,其说话水平是非常了得,孔子讲话,不仅关注内容,也十分讲究艺术。你看国学《论语》中那些话,其实都是孔子日常所说的一些境界很高,耐人寻味,可以给人启发的话,后来被其弟子加以整理,就成了一部经典。论语有多厉害,我想就无需赘言,有人评价“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是多么大广大精微。今天,我们不谈《论语》,主要来谈谈孔子说话的艺术。

一、辞不贵多,达意而止

孔子说话,惜言如金,字字珠玑,认为“辞达而已”。比如孔子曾评价《诗经》,三百多篇的诗经,他只用了三个字“思无邪”,就这三个字,精辟概括了其所有诗篇之共同点在于思想纯正。孔子在论述评价一个“君子”的标准时,用了四个字“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简明扼要,指出君子应不限于一技一艺,而去广泛地汲取知识、博学洽闻。而在对自己的弟子做出评价时,更是惜字如金,“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寥寥三字即将子路、子贡、冉求三个人的性格特征总结的深刻而到位。

所以,孔子说话,没有废话,但是说出话都是精辟至极。而很多人,看似很健谈,总能侃侃而谈,但是有很多都是废话,废话太多,就显得啰嗦,让人厌烦。

二、重视文采

孔子讲话不仅重视内容,更注重文采,孔子认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就是说文章没有文采的话,很难传播的久远。所以,你看孔子说话,比喻、对偶、归纳、对比各种修辞方式广泛运用,读来让人印象深刻,体会到老人家的斐然文采,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入则孝,出则悌”,“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有文采的文字读来给人印象深刻,传播性强。也难怪老夫子的话能够传颂千年而不衰。

三、平衡内容与文采的关系

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而文采多于朴实,又有些华而不实,唯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话文采好,固然是好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太过注重文采,而忽视了内容,就会显得华而不实。所以,文采和内容之间要做一个平衡。

小结:

关于说话的艺术,孔子其实谈了很多,比如谨言慎行等。上述的三点算是一个人说话艺术的高阶训练,在平时的说话中,注意以上三点,可以让你的说话水平再提高一个境界。说出什么话,说话的方式、语气、态度,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跟孔子学说话,一定能让自己的话“行而能远”。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OB《论语》 君子的人格模式为什么是“文质彬彬”?
《论语》最经典的15句名言
《论语》智慧: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启示录255:内外兼修更重要
经典 | 《论语》中最为经典的15句为人处事准则
中国的“仁”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