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笨功夫”才能练出“真本事”

        世人都喜“巧”,因为“巧”省力省心效率高,但有些东西,不下笨功夫是绝对不行,偷巧炫技更不可行。花拳绣腿的功夫,偷偷巧无妨,真正的硬本事、真功夫,非下“笨”力气不可,这是所有成功者共同的秘诀。

1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这不仅是说别人,也是对他们自己人生的真实总结。


        钱穆,博闻强记,聪敏早慧,幼有神童之誉。但他从不以聪明自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写读书笔记,一丝不苟地查抄资料,每日读书写作10个小时,踏踏实实地钻研学问。学者张自铭评价:“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伏,先生未尝一日废学辍教。”历史学家孙国栋说:“钱先生研究、讲学、教育、着述兀兀80年未尝中断,这番毅力精神旷古所无。而学问成就规模之宏大,实朱子以后一人。”


        钱穆的小老乡钱钟书,绝顶聪明,少人能比,但弄起学问从不偷懒耍滑,肯下笨功夫。进入清华后,“横扫清华图书馆”,每日都泡在图书馆里,抄抄记记,梳理勾陈,甘之如饴。一部《管锥编》引述4000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那正是他下了一辈子笨劲的结果。难怪钱钟书谈治学心得时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2

        陈景润摘取哥德巴赫王冠上的明珠,靠的是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演算推进,几大麻袋演算纸是最好的例证。杨振宁、李政道为了证实宇宙不守恒定律理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枯燥的实验,一连几个星期都不出实验室。爱迪生为了选择合适耐用的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这种不厌其烦的精神、不怕重复的“笨劲儿”,终于使他获得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这些名人肯下笨功夫的精神,在我们现代人身上,体现太少,特别是年轻人,很多讲究轻松、体面。既想挣大钱,又不肯下功夫、出苦力,且还不能正视自己,好大喜功。凡事都想找窍门,走捷径,工作起来浅尝辄止,如此,如何能练得了真功夫?

3

        有的人说写小说似乎是很轻松的事,作家坐在书斋里,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只要有点聪明劲儿就行了。殊不知,写小说也需要下笨功夫,一字字地写,一遍遍地修改增删,四处查阅资料,反复深入生活,没有捷径可走。刘震云20多岁就成名了,但接受采访时他说:“在我看来,重复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作家二月河在回答记者关于“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20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如此的“笨功夫”,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是要大力提倡和推广的。

        从哲理上说,下笨功夫符合质量互变定律。下笨功夫就是时间在量上的积累。下够了笨功夫,量的积累就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发生质的飞跃。有了质的飞跃,就有了阶段性的成功。从生理上说,人的身体有学习上的适应性。当一个人经常性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思维和生理就会越来越适应做这件事。当思维和生理的适应成为一种本能时再做这件事,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好,这就是常说的熟能生巧。相反,如果做得少,就会在生理上产生不适应,也就永远做不好这件事,进而也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按住下面的二维码,跳出对话框

来源:本文摘自企业管理出版社的新书——《传承工匠精神 争做优秀员工》,购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人没本事,一看便知”,没本事的人多半喜欢这3件事,您觉得有道理吗?
史地、经典小说、学问——钱穆小学老师顾子重的教益
钱穆:可使内心境界日新,正是中国文化最要处
梁启超: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家训宝典之一百四十七:何伦《何氏家规》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