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信军辞职的背后,复星中长期债务急升

 3月28日晚,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发全体员工信,称从今日起,因身体原因,将辞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工作。在邮件中,梁信军自称:“尽管万分不舍,身体原因,在这里要跟你们暂时说声再见了。从今天起,我将辞任在复星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工作。”而几乎同时,复星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丁国其也宣布辞职。

 “身体原因”的说法,也得到了郭广昌的侧面证实。郭广昌在信中表示,一个多月前,梁信军第一次向他提出,因为身体原因想暂时休息一段时间,自己对此“非常震惊”,而在“信军又再仔细地考虑和坚持”之下,“才有了今天我们共同的决定”。 

在梁信军宣布辞职的同时,公司高级副总裁丁国其也宣布辞职。复星国际2016年年报显示,其总资产已近5000亿元,但复星集团中长期债务急升。此外,目前复星集团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20家,其中控股公司4家。

复星“二把手”

 梁信军的离开对复星不可谓不是一件大事,因为他是最早与郭广昌一同创业的“开国功臣”。之后,梁信军主要负责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产业和媒体投资,其中主要的项目包括控股南钢股份等,是名副其实的复星“二把手”,其人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言巧思明。 

梁信军生于浙江台州,是复星集团创始人之一。他在1992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与郭广昌及其他三个伙伴共同创办了复星集团。多年以后,郭广昌回忆,他与梁信军做出创业的选择,很大程度是受到了“小平南巡”的鼓舞。“那时候小平的南方讲话,的确把大家的创业激情、整个社会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再一次迸发出来。”郭广昌曾表示。 

1992年的11月,郭梁二人成立了广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广信”),这家公司的名字中,“广”指的是郭广昌、“信”指的便是梁信军。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内,郭广昌和梁信军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此后,广信开始谋求转型,而转型的标志便是在1994年改名为“复星”,蛰伏6年直到1998年终于锋芒初显。是年,复星实业上市,这是上海民营公司的第一股,也是日后名震资本江湖的“复星系”第一家上市公司。一度被推至中国首富位置的郭广昌成了青年人的创富楷模,有人对媒体说:“对年轻人来说,他的经历简直是个神奇的中国梦。” 

郭广昌转战医药行业,灵感来自一次复旦同学的饭局。一天,梁信军邀请一些在复旦大学读书时的好友吃饭,郭广昌作陪。席上,有人聊到“生物工程”。郭广昌一言不发,“生物工程”和医药深深地烙在了郭广昌的脑海里。此时,汪群斌与范伟也已加入了复星。 

汪群斌曾描述这个长期不离不弃的“四人组”:“郭广昌掌握大局;梁信军主管对外沟通——政府、投资者,以及抓投资项目;我内部管理比较多;范伟一方面侧重于地产业,一方面也主要掌管内部事务。”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复星国际便曾发布公告称,考虑到身体健康因素,公司执行董事范伟将于5月22日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不再担任公司联席总裁。短短4年内,“复星四剑客”中已有两人因健康原因“离席”。 

复星四剑客两人离席  

据了解,除了梁信军突然宣布辞职外,复星国际(00656.HK)的另一高层丁国其也自3月28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理由是“为投入更多时间于家庭”。 

此外,根据复星国际给出的公告,公司管理层如汪群斌、徐晓亮等一众高层自3月28日起职位也有了新的变化。

 其中,公司执行董事汪群斌调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并委任为薪酬委员会委员;公司执行董事陈启宇、徐晓亮获任联席总裁;王灿、康兰、龚平则获任执行董事及高级副总裁;而李开复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委员。 

去年1月份,复星集团推出了全球合伙人计划,向首批18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员(“承授人”)授出共1.11亿股普通股股份购股权。在承授购股权的首批18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员中,包括复星国际执行董事丁国其、秦学棠、陈启宇、徐晓亮,4人共承授4000万份购股权。此外,还包括复星集团各业务板块和职能板块的核心高管,以及海外投资企业的核心高管。 

这是复星系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股权激励方案,复星集团希望用这样的方式稳住核心的管理团队—起码在未来的10年。截止目前,复星已经公布了两轮全球合伙人名单,目前共有超过20位获入名单。 郭广昌在2016年合伙人的信中曾提到,直到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合伙人之间才明确了各自的股权比例。但同时也都清楚,这个比例是动态的,意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共同创业。在界定股权比例的同时,创始合伙人在决策机制中达成的共识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一点从早期生物制药领域开始就一直沿袭至今。 

在合伙人的具体选拔机制上,候选人也要通过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是基本门槛。现有的合伙人以及相关的组织都可参与提名,提名后会有评审。是否与复星的文化价值观保持一致,从灵魂深处高度认同复星的使命和愿景,是其中最重要的评审因素,并非终身制。 

2016年破百亿大关,中长期债务上升 

在公司高层人员大变动同时,复星国际今日还发布了业绩公告。 公告显示,2016年复星国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为102.7亿元人民币,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幅达27.7%,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7%。

 虽然2016年中国和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中,但复星依旧沿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于2016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达4,8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权益达9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超两成。过去5年复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权益的年均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3.7%。 

近年来复星给市场留下的印象就是不断的在海外买买买。自2013年以来,其先后发起多宗海外并购,涵盖房地产、金融、石油等多领域。而在去年,继12月5日宣布30亿美金出售美国特种险Ironshore100%股权后,7天后又宣布以作价53.3亿出售上海外滩置业50%权益。 

郭广昌在内部信中指出:“大家以前可能更关注我们买什么,但最近的出售项目相信也让大家看到了,复星不仅会买,也会卖,通过灵活的退出机制来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他认为,作为一个全球投资集团,保持财务实力的强健和资产的流动性也很重要,复星也要加强在“卖”方面的能力。 事实上,复星接连出售资产,投资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复星在降低债务率上的实际行动,其债务高企一直是市场上的最大担忧之一。 

2016年5月底,标准普尔(S&P)将复星国际(Fosun International)的评级展望从BB-下调至负面。这表明复星由于持续的海外收购而导致的债务高企已受到评级机构的关注。不过,各大评级机构的看法也并不统一。在标普作出下调复星评级的一个月前,另一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则将的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至稳定的Ba3(相当于标普的BB级)。

 根据其他媒体披露,2015年复星国际的债务规模达到1,150亿元人民币,扩张了67%,其中43%在2016年底到期。这样的负债率已经让复星国际的债务高于其股本了。此前,郭广昌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正努力减少负债以期尽快获得投资级评级。 

今日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复星国际资产负债结构已持续优化,如债务久期拉长,尤其体现在中长期债务占比不断提高,2016年中长期债务比重在2015年57.4%的基础上提升到65.3%。 汪群斌表示,复星国家资金成本(有息成本)持续下降,2016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到4.5%;净债务比例大幅下降,2015年68.2%的基础上下降到60.3%。

汪群斌还表示,复星资产流动性提高上,通过资产出售、项目竣工的现金回报、PE项目的IPO等,资产流动性大幅提升,去年PE项目IPO市值达到66亿。

涉及20家A股上市公司

中泰证券江琦研报分析,复星国际通过“保险+投资”双轮驱动的投资模式,围绕富足、健康、快乐三大板块全球战略布局。去年8月,保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而这也是复星集团通过投资、设立等方式,斩获的第7家保险公司。

Wind资讯此前报道,复星此前在国内的保险布局主要通过复星保德信人寿和永安财险展开,前者属于合资性质,后者也并非绝对控股。随着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通过,复星集团在国内保险领域将实现进一步布局。

目前,复星集团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20家。金融界统计,复星集团涉及A股上市公司包括:

控股:复星医药、上海钢联、豫园商城、海南矿业

位列二股东:金禾实业、百联股份、石大胜华、汉森制药、山河药辅、中山公用

位列十大股东:三元股份、迪安诊断、德尔股份、绿城水务、广田集团、龙蟒佰利、迪瑞医疗、全筑股份、金城医药、建设机械。

此外,目前复星国际旗下公司已达141家,具体名单如下: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综合投资潮、Wind资讯报道,转载者请注明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和ID(fanzuok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星二当家梁信军为什么辞职?看之前他和郭广昌说过的话就知道了
梁信军离职重新唤起人们对2015年复星系股票大跌缘由的记忆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郭广昌在上海配合调查
解疑复星 解读郭广昌
复星郭广昌的金融帝国梦:一顿早餐开始的生意
梁信军“泪别”复星:始于兄弟,止于商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