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博医案(127)【友情链接】2

食管癌和贲门癌属于中医“噎膈”范畴,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呕吐痰涎或食入则吐,形体逐渐消瘦等症状。本病的病机实证多为痰气交阻,气滞血瘀,虚证则为正气衰败。一般早期多为肝气郁结,或痰凝气滞,中期多为气滞血瘀,晚期多为脾肾阳虚或津液枯竭的阴虚证。

孔老治疗此病,早期重点在降逆化痰,柔肝理气,化瘀解毒散结,晚期则重在滋养阴液,扶助正气。临床验证,有一定效果。

 

基本方:

橘子络核各15g 生赭石12g 旋复花12g  法半夏10g香附米10g川郁金10g  云茯苓30g生薏苡仁30g 炒枳壳10g 全瓜蒌30g香附米10g  浙贝母15g滑石块15g  草河车15g  夏枯草15g霍石斛30g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93)| 评论(0)

孔少华医案实录(咳喘) 
咳喘

孙某 女40岁 89.3.24
连晋清化肃肺之品,喘势减轻,然尚未已,汗出较多,再为变通前方。
生石膏30g(先煎) 杏仁泥10g  甜葶苈12g 生知柏各10g
桑白皮10g  地骨皮10g  全瓜蒌30g  紫苏子10g
款冬花10g  生紫苑10g  黛蛤粉15g(布包)  滑石块15g
橘子络皮各10g  法半夏10g  莱菔子10g  全蝉衣10g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124)| 评论(0)

孔老认为消化道的癌症,如胃癌、结肠癌其基本病机是由于肝郁气滞,克伐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湿阻痰凝,或挟瘀血而成,或伴气阴不足之证。故孔老治疗胃癌、结肠癌大都以疏肝理气、运脾化湿为基础,痰热郁结者加解毒散结之品,脾虚者加健脾益气,胃阴不足者养胃阴,肝阴不足者滋潜柔肝。便血者,凉血止血。常结合手术、放化疗进行治疗,对于预防肿瘤复发,术后恢复效果良好。

基本方:

橘子络核各15g  生赭石12g旋复花12g 法半夏10g云茯苓30g  炒枳壳10g 六神曲10g全瓜蒌30g 白豆蔻5g 香附米10g滑石块15g 草河车15g 山慈菇15g 浙贝母15g霍石斛30g  炒谷稻芽各15g 生薏苡仁30g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68)| 评论(0)

儿科临床中以外感发热性疾病最为常见,如感冒、乳蛾、咳嗽、哮喘、肺痈、痄腮等病,属现代医学上感范畴。因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薄弱,腠理不密,卫外之气不固,抵御外邪能力不足,所以一旦与气候变化或调护失宜,则易于罹患外感发热疾病,孔老认为小儿外感虽有风寒、风温之别,但多为风温,且由于小儿系纯阳之体,即使感受风寒,也多从阳化热,故治疗上多用温病学说辨证治疗。常以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三方加减治疗。

风温初起,症见发热汗出,或无汗,不恶寒或微恶寒,或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红,邪在肺卫,欲入里化热,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霜桑叶8g  杭菊花8g、薄荷叶5g 金银花10g青连翘9g  全蝉衣8g 鲜苇根25g  条黄芩8g 地骨皮8g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89)| 评论(0)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先父认为今天所见之带证多为湿邪下注所引起,其病与肝脾肾有关,脾失健运故生湿,湿邪弥漫,流注下焦而为带下,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相火内生,与脾湿相合,色黄质稠而有异味者,为湿热带下,病机概括为阴虚肝热脾湿;临床上以此种带下为多,故治疗上故常以当以滋阴清热运脾为法,孔老每用滋潜渗化方加化湿解毒之品治疗,其效甚佳。

基本方:

生牡蛎15g生石决明30g 生赭石12g旋复花12g 桑寄生30g  云茯苓30g 川萆薢15g  法半夏10g 川牛膝15g  橘子络核各15g 生薏苡仁30g  鸡冠花20g、滑石块15g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38)| 评论(0)

太极拳就是好

2010-08-31 20:59

太极拳就是好。久未习练,因忙之故,因此近来睡眠不是很好,好在以前功底还好,晚上得闲随意走走,却也神清气爽。几天坚持下来,睡眠也渐有改善。更何况一不置办行头、花费钱财,二不用太大地方、占人土地,三不刻意时间,随时随意,真是好的健身法。但贵在坚持!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23)| 评论(0)

病后宜养阴

2010-08-19 12:24

温病一语,首先见于《内经》,其次见于《难经》、《伤寒》,而后历代皆有发展,成熟于清。以现代医学证之,很多传染性疾病均属于中医之温病范畴。至于温病愈后该如何饮食调养,其原则当以清淡。《内经·热论篇》中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凡病温热期间,饮食必须注意。宜清淡而忌腥荤。宜流质而忌肥甘,尤其是羊肉、海鱼、海鰕之类,其性大热,更应禁忌。食勿过饱。在高烧期间,饮食过多,更能助热。然亦不能过饥,过饥则营养不继,而抵抗力弱,亦不易恢复。总之,既不能过饱,又不能过饥,饮食调养,至关重要。特别是温病将愈之际,胃气空虚,食欲增进,如不加节制,任其饱食,必然食复。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63)| 评论(0)

高脂血症防治

2010-08-14 18:59

高脂血症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或甘油三脂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主要危害是血脂在动脉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的直接原因,还容易引起糖尿病、肾功能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现代人因为饮食营养过剩,嗜好烟酒,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血脂高的问题非常普遍。中医虽然没有血脂的概念,但就临床表现而言,高血脂大于为可以相当于中医的湿浊相类似。通过辨证治疗有良效。

先父认为血脂高与中医所说的湿浊较

分类:孔博医案| 阅读(70)| 评论(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防治
群聊拾零
中医辨证常识
积聚是怎么引起的
治疗各种类型臌胀证(三代人凭此方治病,中医人可学习参考借鉴)
叶天士的杂病证治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