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问题,能督促着不断自学中医,伤寒论缺少的朱雀汤应该为何呢

前段时间读《陈修园医学全书》,在陈修园生平介绍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陈念祖(陈念祖,字修园)潇洒如徐灵胎,超脱如叶天士,豪爽如薛一瓢。

这段文字使我对学习陈修园有了更多的兴趣,极想从陈修园的著作中去发现和体会陈修园是如何潇洒、超脱和豪爽的。徐灵胎、叶天士和陈修园的医学全书我全都曾走马观花地读过一些,而对薛一瓢却关注甚少。

薛生白,号一瓢

以前曾注意到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中载有“薛生白湿热病篇”,并且同样是王孟英的著作《归砚录》中也一段关于薛一瓢的论述,但论述的内容却不是关于薛的医术,而是讲的医学传承之难,那一段王孟英写的异常感人,有机会大家可以去查看。

此外,秦伯未先生编著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有薛生白的医案,这本书我有,但没有看过,下一步就准备去认真拜读了,也想从薛生白有限的资料中去领略其是如何豪爽了。

中医的学习有时很枯燥的,特别是读了很多书却做不到学以致用,是让人很无奈的,也会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索然无味。

所以如何让中医学习过程变得更有目的性,也更有乐趣性,也是学习中医时要时时思考的问题。

我学习中医的起点很低,而且资质愚钝,所以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进步实在是很慢的,心态也发生过很多次的波动。只是在这两年通过改变学习方法才逐渐地把心态整理好,比如带着问题去学习、多做笔记,本人喜欢历史和文学,当学习兴致减弱时,就翻阅书中序言和后记等,这就大幅减少了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而是能够把更多的兴趣和业余时间用在读中医书籍上。虽然依然如狗熊掰棒子一样收获甚少,但积少成多,水滴石穿,自我感觉还是有一些进步的,原先被困扰很长时间的一些问题好像也逐渐清晰起来了。

下面是三个曾经困扰我很长时间的中医问题,有些目前已经稍微清晰了一些,有些则还在探索之中,这三个问题虽然并没有寻到满意的答案,但却是吸引我继续学习的动力。现在把这几个问题列出来,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一、桂枝汤何以被列为万方之祖。

桂枝汤被誉为万方之祖,仲景群芳之冠,但仅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芍药酸寒,敛阴和营”这几句解释似乎不足以使桂枝汤成为万方之祖。更何以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汤等方中桂枝的功效又不是解肌祛风了呢?这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了呢?

虽然也明白桂枝汤立方高明,应用范围广、效果佳,但其又何以能超过诸方,还是心有诸多怀疑的。

直到读过黄元御的书这一疑惑才解开,黄元御对桂枝汤的方解为:桂枝行经脉之郁,芍药泻营血之热。甘草大枣补脾精而滋肝血,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黄元御认为伤寒发热在于胆木上升,而桂枝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

读黄元御的书使我对桂枝和桂枝汤都有了全新的了解,虽然这种解释与教科书中的解释有很大不同,但感觉黄元御的解释更为合理和顺畅,只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二、仲景《伤寒论》绝不用黄芪。

黄芪是一味知名度很高,且使用非常广泛的中药。中药资源有限,如何做到正确使用,而不滥用、误用,应该是目前中医药界迫在眉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在读黄煌编著的《仲景药证50味》时,注意到书中引述了《本经疏证》的论述:仲景《伤寒论》绝不用黄芪。

其下还有为何《伤寒论》绝不用黄芪的原因。那段文字很短,但我读了几十遍才有所领悟。但在应用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好的取舍还需要在更多的实践中去体会。

读中医著作时,多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就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何以在两千年前便会如此完美和深邃,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同时,也会惊叹于古人的专注和刻苦,以及令后人难以企及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就像《本经疏证》中关于黄芪的见解,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辈如若视而不见,岂不是缘木求鱼,舍近而求远,可悲可叹吗?

三、《伤寒杂病论》中为何没有朱雀汤?

《伤寒杂病论》中有青龙汤、白虎汤、真武汤、黄土汤,但唯独缺少朱雀汤。对于讲求完美的古人而言,这种情况是有些不可思议的。

对此后人有很多争论,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的黄连阿胶汤,但也有很多不同见解。

比如倪海厦先生就认为十枣汤是朱雀汤。

去年偶得一本《敦煌石窟秘藏医方》,该书托名陶弘景所著,成书自然在《伤寒杂病论》之后。该书行文方式近似于《金匮要略》,所用主要药物与经方类似,很多方子与《伤寒杂病方子相同或相近,但方名却有很大差别。比如该书中小青龙汤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麻黄汤,而大青龙汤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青龙汤;白虎汤也分大小,小白虎汤是现在的白虎汤,大白虎汤是竹叶石膏汤易人参为生姜等等。

该书中的主要方剂都可以在《伤寒杂病论》中找到原型,虽然名称各异,但立方的思路却有经方一脉相承。为何会有这种情况,值得让人更多的探求。

该书中就有朱鸟汤,而朱鸟是不是朱雀呢?又为何称朱鸟而不称朱雀呢?暂不清楚。

该书中朱鸟汤也分为大小,小朱鸟汤即黄连阿胶汤,大朱鸟汤即黄连阿胶汤加入人参干姜。

这应该是朱雀汤就是黄连阿胶汤的一个重要证据吧。

但是还有一个疑惑,青是麻黄,白是石膏,玄是附子,朱则指的是哪一味药物呢?

是鸡子黄?是黄连?还是阿胶呢?可这三种又与朱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倪海厦先生认为十枣汤才是朱雀汤是不是也有道理呢?

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否有意义,但是不是可以成为督促自己继续学习的一个动力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二旦四神汤
《内经》的“动静”观+《汤液经法》奠定《伤寒论》基础+仲景退黄十法+生大黄配水蛭
《伤寒论》中尘封已久的朱雀汤,到底应该是哪一个方
YoungKing弹中医:经方四象汤之朱雀汤
《辅行诀》对《伤寒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现在这「六神方」上
中医养生咨询 从故宫看中医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