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就是一顿饭功夫写得文章,就让你背几十个成语

他六岁能诗,且构思巧妙。

九岁就可以写十卷书,指出老学究注《汉书》的错误。

十岁时,已经饱览六经。

十二岁到十四岁,又开始学医,《周易》、《黄帝内经》、《难经》都难不倒他。

十六岁,应科及第,授职朝散郎。人家还在上高中,他就入朝当官了!

啥概念?妥妥的天才,对吗?

哦,不对,称天才还弱了点,我们也许该称他为天才中的天才。有人说他短短二十多年,写下了别人几辈子都写不出的文章。

他一顿饭功夫写下的文章,就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几十个成语。人比人真的要被气死啊。这不,有人说,这不可能,这么点时间创作出登峰造极的文章,别人几年都写不出来吧?他一定是穿越回去的!

一字千金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南昌洪州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趁着秋高气爽之际,在鄱阳湖畔举行盛大宴会,广邀名流和文艺青年,把酒赋诗。其实人家老阎早安排好了,是想让他的女婿孟学士出出风头,也早让小孟准备好了文章。宴会上,老阎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写写文章,记录下这个盛会。大家早都事先得到风声了,纷纷谦虚推辞。没料到路过的一个书生,一点也不客气,顺杆就往上爬。都督大人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却教人偷偷去看他写得啥。一开始还没啥,当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老阎同学转怒为喜,奉上膝盖,给点个大大的赞,叹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这个书生顷刻之间,挥笔而就,写完还兴致未尽,又赋诗一首: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

然后就拍拍屁股,潇潇洒洒的走了。

老阎一看,呦呵,这诗也是满分的水平呀。但这空一个字(上面用[]代替),什么意思啊?让我猜吗?

可是大家猜来猜去都不满意。就让人去追,结果小老弟的随从说了: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千金!

下人回报后,老阎气得,想想算了,我就落个礼贤下士的名声吧。就备金再去追。小老弟接了金子,还故作惊讶:“啊,真是不好意思啊,还劳烦大人下文,我其实没有空字啊?” 下人这回学乖了,也不想跑两趟,就说:“大哥,知道你牛!痛快点行不?你看我这来回跑得腿都要断了。就告诉是啥字吧?” 大才子这才潇潇洒洒地说道:“空者,空也!就是一个空字呀!哈哈...”

这篇文章就是《滕王阁序》了。后人统计了下,这篇文章里引用或后来衍生出了几十个成语。我们耳熟能详的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逸兴遄飞】【钟鸣鼎食】【云销雨霁】【萍水相逢】【命途多舛】【时运不济】【达人知命】【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青云之志】【白首之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介书生】【投笔从戎】【高山流水】等等。

今天我们常常说打腹稿,也来源于他。

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 《唐才子传》

这兄弟是睡一觉就能写好文章的神啊,就问你服不服气?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初唐四杰之首,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人。

王勃的一生很短暂,在二十七岁渡海时,死于意外。如果他能再活几十年,不知道“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是不是还属于李白?

我们来简单说说他的生平。根据 新旧唐书、唐才子传等记录。大致上他的人生分这么几个阶段。

未冠而仕,年少成名

六岁时便能作诗,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

麟德元年秋(664年),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

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唐高宗称奇才。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

按说这个起点真的是高的有点前无古人了。

这个时候的他自信满满,创造力惊人,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

可惜,天才总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官是要有察言观色的应对能力的,可惜他没有。接下来,祸事来了。

惹祸被贬,累及父亲

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会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

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 趾令。

-- 据《唐才子传》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担任沛王府修撰,很得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少年郎王勃也兴致很高,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为王子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触了逆鳞,说他挑拨王子,你想想这是唐朝啊,玄武门之变才发生不久呢。于是圣人将他逐出长安。刚牛气哄哄开始的人生,就被当头一瓢冷水浇下。

这还没完。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他的朋友凌季友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了事。这样就犯了死罪。这件事很蹊跷,因此又修史的认为是他持才傲物,为人说构陷。不管怎么样,他这仕途算完了。幸亏遇到了大赦,没有被处死。但是他的父亲因为这件事情,被贬到遥远的交趾(今越南广西一带)。

个人的打击也就罢了,连累父亲这在古人看来,简直了。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

魂归南海,客死异乡

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去看望他的父亲。

( 写《滕王阁序》就是在路过南昌时)

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见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亲。不久后北归,在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也有说他没见到父亲前已遇意外)

名篇节选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这首诗在长安时所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句常在送别时候被引用。

相比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

个人更喜欢这里的大气和豁达。天涯若比邻,虽远隔天涯,但好像就像邻居一样,好像明天就会回来,就能再见到。所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唐代: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也跃然纸上。

黄叔灿《唐诗笺注》:“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

别薛华

唐代: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羁春

唐代: 王勃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滕王阁序》详解05~把45个成语完美融入773字,除王勃还有谁·上
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有40个成语沿用至今
只一顿饭的时间写出《滕王阁序》,多达46个典故,他是如何做到的
解读《滕王阁序》第三段:关山难越,萍水相逢。少年天才王勃的悲愤难平。 #王勃 #滕王阁 #滕王阁序
太精彩了,10分钟激情解读《滕王阁序》,看天才王勃的传奇人生
背下这篇吧,万一有用呢?文章有40个成语,你都知道哪些呢#滕王阁序#王勃#古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