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但这个中风不是中风偏瘫的中风,它是以风邪为主的一种。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也就是说凡是出现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症,我们称之为太阳病。

太阳病呢,又分为经证和腑证两类。

经证是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膀胱就是足太阳膀胱经。所以说,经证是在表,而腑证则已经到了膀胱,因为膀胱为六腑之一。

太阳经证又分为三型:

第一,其人营卫不和,卫司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中风就是伤风,并不是中风偏瘫;

第二,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腠密者为伤寒;

第三,其人外受温邪,经伤内热者为温病。所以在温病,太阳经证《伤寒论》里面已经提出了温病的概念。具体的治法是到了后世的温病四大家进行了重要的补充。

那么何为中风,何谓伤寒呢?说白了,太阳中风其实就是表虚证,太阳伤寒其实就是表实证。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其实就是个表虚证。而太阳伤寒呢,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重,这是个表实证。他们的鉴别要点:一个是有汗,一个是无汗。这个是重点的鉴别要点。另外一个是脉象:一个是脉缓,一个是脉紧。一个恶风多,一个恶寒多。这是表虚证和表实证。而温病是发热、口渴、不恶寒。这个比较容易区分。所以太阳经证的三个方面,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那么太阳经证怎么治呢?太阳经证的中风(说伤风更容易理解)是一种太阳表虚证,属于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只需调和营卫、汗出即可。我们用的桂枝汤。而太阳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驱邪,所以用麻黄汤。当年我们编的歌诀是:“表实麻黄身无汗,表虚桂枝汗无风。”

而对于太阳经证的温病,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中没有给出方药。因为内热的原因很多,只要是伤津,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火清凉之性不足。所以温病在《伤寒论》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方,但是在《温病条辨》里面给出了具体的方剂。
#番茄健康超能团#
#生命召集令超能团#
#快问中医超能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积月累话中医--六经辩证
外感伤寒六经辨治的体会
干货!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2)太阳篇浅谈
2014.9.24刘师讲关于经方“五证病机”内容_汉传经方家刘志杰
论八纲辩证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刘渡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