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0.1%的中国成人患有此病,但体检却查不出来

有种病,在体检时常常成为“漏网之鱼”。

但这种病却和肥胖、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种病,名字叫【糖尿病前期】。

虽然没什么名气,波及却很广。中国成年人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前期1。看名字就知道,它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

糖尿病前期,就是一列开往糖尿病的直通车。

由于体检标准存在局限,无法筛查,很多人已经中招的情况下,体检报告却显示一切正常,误以为自己是健康的,最终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为何会躲过体检

糖尿病前期不易发现的原因在于,体检时只查了空腹血糖值,而空腹血糖是要求8-10个小时内不吃任何食物的。但大多数体检者前一天晚上7-8点左右开始吃饭,往往第二天9-10点以后才会抽血体检,掐指一算,至少过去了14个小时。即便是血糖偏高的人,此刻血糖可能也恢复正常了,这是其一。

其二,很多人血糖不高,要归功于胰岛的兢兢业业,每当你大吃大喝、深夜买醉时,是你的胰岛放弃了休息和修复时间,拼命帮你把血糖值拉回正常值。此时细胞已经对高水平的胰岛素产生了抗性,胰岛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让血糖进入细胞。此时身体的真实情况是:血糖值正常、胰岛素水平却高的离谱。

身体并不是一个哑巴,会时时刻刻与你保持对话,比如,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会指挥你的身体将脂肪囤积在腹部周围;在工作餐之后,过高的胰岛素水平让你困意大增。这其实都是身体在为你传递危险信号。

血糖不是检测糖尿病前期的唯一标准,还有很多自测的办法(参考《血糖解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希望你不超过3个

  • 有糖尿病家族史吗?
  • 超重吗?(BMI值大于23.9;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
  • 腰围过大吗?(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
  • 有糖上瘾症吗?(忍不住想吃甜食)
  • 中午吃过米饭、面条等主食后极度犯困
  • 采用低脂饮食减肥,但很难成功
  • 有久坐,少运动的习惯(30分钟以上的运动,每周低于2次)
  • 体检报告显示,8-10个小时的空腹血糖值超过5.6mmol/L(虽然标准是6.1 mmol/L,但超过5.6mmol/L,已是危险信号了)
  • 体检报告显示,甘油三脂水平与高密度胆固醇水平的比值大于2:1

以上,如果≥3个,你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可能患上了糖尿病前期,也许你会认为,这些测试,周围很多人都不止3个。确实如此,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成人中50.1%的人患有糖尿病前期1。

抛去遗传因素,饮食是造成糖尿病前期的最大因素。逆转糖尿病前期的密匙,也在饮食中,一直以来,大家对饮食存在一个误区——只关注热量高低,忽略了食物的升糖负荷。

掌控血糖比掌控热量更重要

低升糖负荷,意味着吃进去的食物,要兼顾碳水总量小(血糖负荷低),升糖速度慢(升糖指数低)两个因素。

举例说明,一份午餐,如果你选择一份牛肉、一份坚果、一份蔬菜沙拉。这样的搭配,就符合低升糖负荷饮食的标准:坚果和蔬菜属于高纤维食物,让其碳水缓慢进入血液;牛肉中的优质蛋白质和天然脂肪,进一步减缓了葡萄糖的释放。

只有掌控血糖,才可以平稳胰岛素水平,进而逆转糖尿病前期。

当然,没有必要天天牛肉、坚果配沙拉。只需要选择低淀粉、富含纤维的天然谷物,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脂肪即可。蔬菜、豆类、坚果、种子和低糖水果,可以配合起来吃。

用现在流行的饮食名词,应该叫低碳+低升糖饮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友”发生低血糖,慢病专员该如何指导?
控制糖尿病的11个误区,你中了几招?
空腹血糖15.1,不打针不吃药,胰岛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吗?
2009年第42期:你离糖尿病有多远-健康博客精品访谈-搜狐博客#comment#comm...
知识点!高血糖不等于糖尿病!
老年糖病患者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