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没有在博客上和大家聊聊了,非常惭愧,最近几个月非常忙,除了核心工作之外,期间做过好几次不同课题的企业培训(PPT只是其中一个课题),也认识和结交了很多朋友。每当和台下朋友说再见的时候,都很舍不得,每次回收的接近满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让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他们满意的究竟是什么?
我后来逐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和职场人士需要的不是一次培训,他们需要的是深刻的思想启迪。
我写这个博客差不多正正好好2年了,这两年里面我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似乎皱纹也多了几条,但有一件事似乎没有太多变化,博客一直在慢慢地记录着,博客的风格一直完好地延续着…… 今天我想谈我的博客风格的问题,也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我听过很多很多读者留言或者写email给我说,他们找到了最喜欢的一种PPT风格,即使我从来没太刻意去营造这种风格。另外,我也没太注意这种风格会影响些什么,直到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知道我的PPT风格确实可能影响了一些人的想法或者影响了他们的一些事情:
第一件事情,般若黑洞是一位博士生,非常喜欢PPT,听闻最近他也快出版PPT的书了,很为他高兴。3月份的一个晚上,我看Google Reader时候发现他的一篇文章《如何通过模仿快速提高PPT水平》,我很惊讶,因为这是第一次发现有人专项来研究我的PPT风格。
第三件事情,我认识的一位漂亮的女大学老师,她在一次闲聊中,谈到她会仔细研究我的博客文章,甚至把博客中的图片打印出来,整合在文件夹中其中保存,这让我更为惊讶了,因为我一直把我的博客当做随兴而为的东西。
我之所以说这些事情丝毫没有任何标榜自己或者自我鼓吹的意思(因为我本身不觉得这有任何标榜的资本),我只是想说,如果我的PPT风格真的可以帮助到大家一些什么,或许我有必要或者有责任主动帮助大家快速掌握这种风格。
首先呢,我必须唠叨一句,我的博客当中的PPT风格好看,当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适合于下面一些使用场景,千万别胡乱搬套,以免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
演讲类PPT(实习小结、年终个人总结、竞聘演讲等等内外部演讲)
培训类PPT(各种培训类PPT)
营销类PPT(产品介绍、公司简介等文字内容不多,但形式要求比较高)
分享类PPT(例如:麦穗计划)
如果你平时的汇报内容,以字数非常多为特点,那么可以重点参考我之前关于工作型PPT设计的一些思路和技巧。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江湖中号称“包派”的五招:
第二招:淡化颜色明度
我的PPT倾向于使用浅蓝色、淡桔黄与浅灰色的颜色搭配,很少使用大红大蓝的色调。有些人说,你喜欢的颜色是你喜欢的色调,老子公司的主色调就是红色的,那怎么办?呵呵,你希望怎么办呢?凉拌呗。你把红色搞浅一些嘛。人是要变通的,不能生搬硬套的。
如果说,您还是觉得有难度,天生对颜色不太有感觉,well,那也OK的,我推荐你去ColorSchemer去下载一个他们的小软件(测试版),你随便选个颜色,然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这个颜色的对比色了。
第三招:简化文字内容
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自贬“包派”之短?我就是希望大家首先明确哪里可以使用,哪里不可以使用。千万别看了文章之后到处说:“忽悠人,我工作上根本用不上”。
我记得有人下过这样一个论断:“文字是PPT的天敌”,这句话本质上没大错,但还是有错,因为文字太少基本是无法体现需要表达的内涵,太多又给排版设置了难度,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文字是PPT的天敌”,而应该说“简化文字内容到最合适的程度”。合适的标准有两个:(1)清楚表达你希望表达的内容;(2)不给排版美化带来太多麻烦。
第四招:柔化图片的气质
图片也有气质?这个问题和你问我:“人有气质之分吗”是一样的。图片的气质是由图片的色调、光线、表情、意境等综合起来的一种直观感受。
我喜欢使用白底作为PPT底色,因为这样可以比较整洁、干净、明亮。图片尽可能也选用比较雅致的图片相配,图片的背景色也取白色为宜,这样可以使得图片尽可能的柔和和融合。
想学抠图的可以使用光影魔术手软件,不想学的朋友可以参阅我的另一篇文章《不抠图的图片优化技巧》。
第五招:明晰化页面的可读性
页面的可读性直接影响了读者的理解程度,左面的案例一看就基本上就感觉“模糊一片”,多来几张这种页面,绝对可以让人昏睡过去。右边的案例就基本是可以分得清重点和非重点,让大家一目了然。
我设计PPT时候尽可能地希望能讲信息清晰化一些,能让读者看清楚,看得更清楚一些。
至于让信息可读性增强的手段,无外乎“超级变变变”的那么几招:变色、变大、变粗、变字体、变动画。
网友评论摘要:
秋叶:包派PPT风格我很喜欢,在设计上我有四点心得:1〉内容精炼,文字有了节奏PPT才好追求形式统一的排版,2〉坚决控制色彩种类,用好渐变色和对比色,3〉擅用图片,但决不让图片成为PPT本身,一定是促进对内容的联想。4〉用线条和虚实线型有效引导或分离视线。另外包翔很重视字体的选择和倾斜度,这点我一般偷懒了,假如做英文PPT,这方面他的积累就远远超过我了。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