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湘明: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
论文投稿自然是希望发表,进而达到知识储存、传播以及与同行交流的目的。遗憾的是,论文投稿过程往往充满艰辛,不经修改便可接受的情形并不多见。若能遇上要求小修改,便是十分幸运了。大修改后重审、直接拒稿、甚至不送审,其实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

严厉的审稿意见一般可分为三种情况:1)审稿人明察秋毫、准确地指出论文存在的严重不足或错误;2)审稿人误判;3)审稿人的偏见或不良心态导致错判。一般说来,第三种情况至少不是主流,姑且不论。而如何正确应对前两种情况,往往决定了一篇论文的命运。对于第一种情况,自然要虚心接受意见,认真修改,该补的实验一定要补,该重新分析的一定要重新分析。任何一点马虎应付的态度,都可能导致论文最终被拒。而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应对是最容易出现偏差的。如果自恃正确,无视审稿人的意见或者义正词严地驳斥,往往适得其反。而在充分肯定审稿人意见的合理成分或合理的出发点之后,理性地提出答辩,才会得到正面的结果。

当遇到严厉的审稿意见尤其是拒稿意见时,申诉也是应对的手段之一,作者有时也能最终获胜。但毕竟申诉的过程意味着作者与审稿人乃至编辑的“冲突”,双方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倒是认为,与其无端消耗内功,不如及时改换门庭,另找出路。期刊多的是,完全没必要死守特定的期刊。能将确实有科学意义的研究结果公开发表,才是更重要的。只是改投其它期刊时,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前面的审稿意见。还是应该参考审稿意见、认真修改后再投其它期刊。论文被拒后,若不做实质性改善,只是侥幸地不断试投其它期刊,最终很可能难逃四处碰壁的厄运。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论文遭遇编辑不送审的决定,被建议改投其它期刊时,最好还是重新审视一番为何不入编辑法眼,而不可单纯理解成不适合该期刊。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科学意义与创新成果阐述不清,或整个论文的写法存在严重不足。

其实,投稿的过程也是作者加深与修正对相关问题理解的过程,编辑与审稿人的意见往往是在义务帮助作者充实与提高。若是有了这种认识,便自然能够正确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我以为,谦逊而认真地面对严厉的审稿意见、进而从中寻找提高与加深对相关问题理解的钥匙,才是确保论文顺利发表的正确途径。如此,我们也才能够在论文投稿的过程中真正获益。直面严厉的审稿意见,应该算是一个研究人员必须接受的历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公布评审意见
审稿人继续聊“审稿”那些事:论文可能会死于“再看一眼”
“智能集体评审”初显成效
论文投稿后可能会收到的结果一般有哪些?
SCI论文投稿后一直没反馈怎么办?
sci修改后会被拒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