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么不起眼的书法,凭什么挤入“天下十大行书”?

《土母帖》为北宋李建中行书法帖,深色纸本墨迹卷。帖共十行,用笔沉着,有欧阳询等严之法而笔丈稍肥,分布犹存唐代遗风,为传世行书代表作。据考此本原为六帖连卷,卷后有宋、元、明、清历代题跋,其中三帖已佚,另有《同年帖》、《黄宅帖》存世。后跋亦仅存其四,曾经项元汴收藏,尚存畏字编号。今有影印本行世。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汉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

李建中书得欧阳询法,遒劲淳厚。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亦妙,人多以为楷模。擅草、隶、篆、籀、八分等书体,多构新体,师法颜真卿及魏晋书风。其书笔致丰腴肥厚,结体端庄稳健,风格丰肌秀骨,气宇轩朗。

《土母帖》,行书,纸本,31.3×44.7cm

10行,行104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所示要土母,今得一小笼子,封全谘送,不知可用否?是新安缺门所出者,复未知何所用,望批示。春冬衣历头,贤郎未检到,其宅地基,尹家者,根本未分明,难商量耳。见别访寻便者,若有成见宅子又如何?细希示及咨。西行少车,今有旧车,如到彼不用,可却也。

此帖原为建中《六帖卷》之一帖,首行下角“子”、“封”两字之间有“畏”字编号,原为明代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所藏。据《大观录》所载,六帖为《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和《斋古帖》。

建中一生经历了五代、宋几个时期,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唐诗文体凡屡变,晚季虽不逮,但书历三百年,犹有贞观、永徽以来的风骨气韵。建中虽在宋初,其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代余风,达到从五代至宋过渡时期的高峰。宋初书坛已显复归晋人的风气,始肇于五代书家杨凝式和对宋初书法有影响的李建中。杨李二人书法均已有追踪晋人、融合晋唐书风为一体的迹象。其后经蔡襄以已意融晋、唐人书为一炉,不拘一法而法自在,达到“以意驭法”境界。宋书至苏轼、黄庭坚始大变,承唐继晋,上接五代,有宋一代尚意书风才真正成熟。

建中学欧阳询书而不寒瘦,《土母帖》行书,少数字用草法,用笔中锋,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深得欧书神韵。结体凝重,字形以纵长为主,因势纵横,功力娴熟。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清新浓郁,格调高雅,气度雍容。字里行间虚实得体,字形大小、长短、疏密有致。线条粗细交错,枯笔运用自然。“耳”字字形修长,悬针笔,欹斜略左,独具韵味,在全篇中有点睛之妙。书风与唐、五代相近,上追晋韵而清丽圆润,姿态横生,甚得二王笔意。但仍稍见拘谨,建中初合晋唐书风而尚未成熟,但对开启宋代书法亦自有功,建中传世墨迹甚少,此帖是其行书佳笔,颇为后世所珍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建中《土母帖》--天下第十行书--真迹高清大图
《土母帖》为啥能挤入天下十大行书?
他的《土母帖》位列书法史十大行书,而知道他的人却不多
天下第十行书——李建中《土母帖》
李建中《土母帖》欣赏,早于“宋四家”的十大行书作品
史册典藏丨沉着浑厚——李建中《土母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