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3】【4】【5】)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中风外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以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聚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其名为伤奈何?以肤表第一层而受损伤也。

薛步云:寒,阴邪也。太阳之本为阴,两阴相合之为病,重在“恶寒”二字。

黄元御:阳郁则发热,阴气外束则恶寒。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壅迫而为痛。经络郁闭,卫气遏逼,浊阴上逆,则为呕逆。经脉束迫,不得发越,则尺寸俱紧。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一日,太阳之气受之,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脉若安静而不数急者,为止在太阳,而不传于少阴也;颇欲吐者,即少阴欲吐不吐之见证。若兼见足少阴之躁、手少阴之烦,诊其脉数急而不安静者,乃病太阳之气,中见少阴之化为传也。伤寒如此,中风亦然。

黄元御:浮紧之脉,断不能静,设脉若安静者,为不内传。若经邪郁迫阳明、少阳之经,胃气上逆,颇欲作吐,与夫烦躁不宁,脉候急数者,是其表邪束迫之重,与经气郁遏之极,此为必将内传也。

太阳经病,里气和平,阳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腑,阴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脏。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安静者,为不传,谓不传于脏腑,非谓不传于六经也。程氏以为温病传经,伤寒不传经。果不传经,是伤寒一日,病在太阳,若脉候安静,则一日而汗解也,既是伤寒,安有一日即解之理!若不经汗解,六经部次相连,安有太阳既病,但在此经,绝不捱经而内传者乎!其谓数日仍在太阳,数日方过阳明,支离不通矣,又言或从太阳而阳明,或从太阳而少阳。阳明在太阳、少阳之间,既过阳明而传少阳,阳明何以不病?若不过阳明,何由而及少阳?后世庸妄,归有直中阴经之说,未知三阳在表,何由超越三阳而内及阴经也。此皆下愚之胡谈,不足深辨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日当阳明主气之期,三日当少阳主气之期。若阳明之身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之外证不见,少阳口苦,咽干,目眩之外证不见者,为气之相传,而病不与气俱传也。伤寒如此,中风可知矣。二经如此,他经可知矣。

黄元御: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定法也,二日、三日,无不传阳明、少阳之理!若阳明、少阳之里证不见者,是但传三阳之经,而不传阳明之府也。

阳明病,皆腑病,非经病,故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胃家一实,则病邪归腑,终始不迁,虽未尝不传三阴之经,而不复入三阴之脏,所谓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以其阳尽而阴退也。至于葛根汤证,则腑病之连经,而胃热之未实者。即其桂枝、麻黄二证,亦阳明之经病,未成阳实之腑病者也。二三日中,不见阳明胃家实证,此为不传阳明之腑也。

少阳病,小柴胡证,皆脏腑病之连经,亦非但是经病,缘脏腑经络,表里郁迫,故柴胡诸证,久而不罢。有至八九日,以及十三日,且有过经十余日者。若不连脏腑,但在经络,则三日少阳,四日已见太阴经病证,五日己见少阴经病证,六日经尽而汗解,何得少阳一经之证,如此久远,而不退乎?即其麻黄一证,亦少阳之经病,未成内连脏腑之证者也。二三日中,不见少阳柴胡证,此亦为不传阳明之腑也。

【4】【5】两节,一论阴阳表里相传,一论六经之气相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全新破解
伤寒论译释 | 经方图书馆 - 经方医学论坛(黄煌经方沙龙) - Powered by P...
《伤寒悬解》清黄元御著太阳传经 五章(转载)
《伤寒悬解》太阳篇——入门理论注解
中医诊断:六经辨证知识点总汇
(5)张仲景术数(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