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21】【22】【23】)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方八。促,作纵。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陈修园:不但误汗而阳亡于外,设若吴下亦致阳衰于内。太阳之气由胸而出入。若太阳病误下之后,阳衰不能出入于外内,以致外内之气不相交接,其脉数中一止,其名为促,气滞于胸而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盖桂枝汤为太阳神方,调和其气,使出入于外内,又恐芍药之苦寒,以缓其出入之势。

黄元御:下后脉促,表邪未解,是宜桂枝。而益以胸满,则阳衰胃逆,浊气冲塞,去芍药 之酸寒,以解表邪。

刘世祯:此演太阳误下之变,因示随证平辨之例。胸满证多在表,肺气之内郁也。下后脉促胸满,当为荣气之郁,令膻中大气不舒。促者,脉势促上击也。下后脉气应陷,今误下脉反上击,知气郁而仍欲外开,故以桂枝法达荣气之郁,而去芍药之敛(芍药性平,微苦微酸,可以收敛荣气,故去之)。胸满之因不一,满者似胀而稍轻(表邪内陷,脉浮紧,宜麻黄法,兼胁痛者,宜和少阳,用小柴胡法),与胸中窒(栀子汤证)、胸中痞硬(此胸有痰饮,宜吐)有不同。有肺气不宣而胸满者(当补而升之,宜黄芪、寇仁、薤白之属),有心气虚热而胸满(必心烦,证属少阴,宜猪肤汤法润之),有湿气上蒙而胸满者(必兼哕而舌上滑苔,宜渗湿理气),有气弱血痹而胸胁烦满者(此属厥阴,宜和荣以理气),当平脉以消息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陈修园:若脉不见促而见微,身复恶寒者,为阳虚已极,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恐姜桂之力微,必助之附子而后可。

黄元御:若微恶寒者,则不止脾阳之虚,而肾阳亦败,加附子之辛温,以 驱里寒也。

刘世祯:若下后胸满,加微恶寒,此因下令寒陷于里,非在表也。肺卫之气,皆根于肾间动气,肺卫气虚,从寒化者,当温肾阳;从热化者,当滋肾阴。微恶寒知阳虚于里,脉当来促去衰,宜桂枝去芍药法,加附子以温其下。若恶风寒而脉紧不去,虽误下仍为在表,法当汗而解之。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十。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   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陈修园:太阳头痛项强,发热恶寒之病,得之八日已过,至九日,正当少阳主气之期,藉其气以为枢转,故如虐状,亦见寒热往来。究竟发热恶寒,现出太阳本证,与真虐不同。所幸者,寒热并见之中,热较多而寒却少。太阳以阳为主,热多是主胜客负,露出吉兆。其人不呕,邪不转属少阳;清便欲自可,邪不转属阳明。其寒热一日二三度发,不似虐之有定候。太阳得少阳之枢转,邪气有不能自容之象。脉微者为邪衰,缓者为正复,皆为欲愈之证脉也。设脉但见其微,而不见其缓,是邪衰而正亦衰也。不见其发热,而但见其恶寒者,是客胜主负也。盖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今脉微,即露少阴脉沉细之机,恶寒即伏少阴厥逆及背寒之兆。此不独太阳虚,而少阴与太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虽然证脉如此,宜其面色无热色矣;而面色反有热色者,以诸阳之会在于面。犹幸阳气未败,尚能鼓郁热之气而见于面;独恨阳气已虚,未能遂其所欲,自作小汗而解也。兹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辨其面色有热色,而知郁热之气欲达于肌表;又察其肌表之气未知,而知周身必痒,邪欲出而不能出。宜桂枝麻黄各半汤以助之。

黄元御:如疟状者,营阴卫阳之相争,阳郁于内则发热,阴郁于外则恶寒。盖风寒双感,营卫俱伤,寒伤营则营欲泄,风伤卫则卫欲闭,营欲泄而不能泄,则敛束卫气而为寒,卫欲闭而不能闭,则遏闭营血而为热。及其卫衰而营血外发,又束卫气,营衰而卫气内敛,又遏营血。此先中于风而后伤于寒,营泄卫闭,彼此交争,故寒热往来,形状如疟也。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之久,证如疟状,发热恶寒,发热多而恶寒少,此风多于寒,卫伤颇重而营伤颇轻。如其寒热不能频作,是后章桂二麻一之证也。若其人上不呕,下不泄,则中气未伤,寒热一日二三度发,则正气颇旺,频与邪争,脉微和缓,则邪气渐退,是为欲愈,无用治也。若其脉微弱而又恶寒者,此卫阳营阴之俱虚,盖营虚则脉微,卫虚则恶寒,后章:此无阳也,即解此句。虚故不可更以他药发汗、吐、下也。如其发热、脉浮,是后章桂枝越婢之证也。若外不恶寒,而面上反有热色者,是阳气蒸发,欲从外解,而表寒郁追,未欲解也。使得小汗略出,则阳气通达,面无热色矣。以其正气颇虚,不得小汗,阳郁皮腠,莫之能通,是其身必当发痒。解之,以桂枝麻黄各半汤。

刘世祯:若下后胸满,加微恶寒,此因下令寒陷于里,非在表也。肺卫之气,皆根于肾间动气,肺卫气虚,从寒化者,当温肾阳;从热化者,当滋肾阴。微恶寒知阳虚于里,脉当来促去衰,宜桂枝去芍药法,加附子以温其下。若恶风寒而脉紧不去,虽误下仍为在表,法当汗而解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阳病脉证(《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论方剂
25年!一个西医从临床中学来的《伤寒论》
少阴病解——胡希恕老师1963年讲课手稿
重排伤寒论条文
冯世纶教授讲中医(12月26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