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 | 鲁迅与《离骚》

大书房

公众号ID:zj-yuesheng

关注

△《离骚》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屈原起于楚, 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又评司马迁的《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可见其对于《离骚》的喜爱。他为小说集《彷徨》选用的题词也出自《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绿林书屋

北京的鲁迅故居,有一间绿林书屋,即被称为“老虎尾巴”的地方,是先生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华盖集》《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在“老虎尾巴”中,有一副集句联特别引人注意:“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上款为“豫才先生集离骚经句”,左下署“曾劬”。《鲁迅日记》中载,1924年9月8日,“自集《离骚》句为联,托乔大壮写之”。

上联出自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下联同出自《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原意是:我叫驾太阳车的羲和,调节行车的速度,希望太阳不要马上向日落的地方迫近。趁时光尚早,还来得及有所作为,怕的是鹈鴂提前鸣叫,使许多花草芳尽香消。两句都透露出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积极斗志。

1933年,鲁迅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悼丁君》:

如磬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 延安时期的丁玲

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寓所被捕,六月谣传她已被害(事实上并没有遇害)。鲁迅听到谣传后,便做了这首诗。

鲁迅偏爱屈原《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句。鲁迅好友许寿裳早年和鲁迅谈天,曾经问过鲁迅,《离骚》中最爱的是哪几句?鲁迅的回答便是这四句。“无女”是屈原哀楚国无贤德之人的意思,是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怅惘。鲁迅化用此句,正是对丁玲才华和品行的肯定。

同样在1933年,鲁迅作了一首《无题》: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一支清采妥湘灵”对应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赞美的是湘水女神。“九畹贞风慰独醒” 则对应《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屈原或曾经为楚国培养人才,这里鲁迅写的是革命队伍的日益壮大。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亦波及文化领域。文人志士虽然遭遇“围剿”,却仍坚持战斗,散播芳馨。

更早在1932年,鲁迅也作了一首《无题》: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这首诗是鲁迅劝郁达夫不要移居杭州所作。郁达夫本寓居上海,曾因病到杭州游历、逗留,因此萌生了移居的想法。郁达夫评价:“这首诗是鲁迅七绝中的压卷之作。”其中“洞庭木落楚天高”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泽畔行吟”则取自屈原在沅湘之间悲吟的经历。屈原尚能行吟,而政治高压下的近代社会,多少人有话却不敢说,在秋波渺渺中,《离骚》也写不成了。

1929年12月4日,鲁迅到上海的暨南大学作了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是《离骚与反离骚》,他提及“离骚者,因得忧患而发牢骚也”“发牢骚多少会使人们的意识清醒些”。

△ 鲁迅

从鲁迅的诗词和演讲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出鲁迅对《离骚》的看法。屈原的牢骚来源于政治上的不得意,是人生的悲鸣,而这种悲鸣自然地唤起了后世有相似经历的人的赞赏。“高丘无女”不只是屈原一个人的失意,而是所有不得志的文人共有的悲愤。鲁迅是一个理智又积极的斗士,他坚持着用自己的态度在乱世里发声,坚持写自己的“离骚”,却绝不会像屈原一样自沉汨罗。

-The end-

撰    文 | 晓  寒

编    辑 | 王   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斗力爆表!鲁迅先生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他何以被称为民族脊梁?
【鲁迅文集·杂文集·集外集】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崦嵫山今在哪里?屈原为什么不愿走近它?
屈原《楚辞;离骚》诗解4天无私阿览民德焉圣哲以茂行得天下世浊不分蔽美嫉妒
屈原带给我们的五点启迪
鲁迅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