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14课,本单元围绕着“探索未知”这一主题,展现了各式各样的“探索”,呈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两种主要方式——想象和推理。本篇文章是一篇严谨生动的浅易议论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科学的春天”降临神州大地,叶永烈提出“科学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按照提出论点→印证论点→强调论点→补充论点的写作思路层层展开,展现了议论文的翔实论据、严密结构和生动语言,体现了见微知著、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学生第二次集中接触到“给出观点——事例印证”的写法,但议论文和记叙文有所不同。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本课在单元教学目标下要强调通过把握思路来大致解读议论文,初步掌握“举例——印证”的论证方法,学会梳理议论文写作思路,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课型  讨论合作型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议论文写作思路,体会议论文的严谨结构和语言的准确生动。2、过程与方法:通过细读论据,把握议论文论据的一致性和丰富性,尝试用论点的结构来表述论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崇高的科学精神,体会在找到真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把握议论文写作思路,通过细读论据,把握议论文论据的一致性和丰富性,尝试用论点的结构来表述论据。教学难点:体会议论文的严谨结构和语言的准确生动,感受科学家崇高的科学精神,体会在找到真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重要性。 五、教学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整体感知5分钟,细读论据25分钟,学习结论和补论5分钟。 六、教学准备《找找议论文的真理》36份、教学课件、粉笔、黑板擦、ppt放映笔、彩色卡纸、吸铁石。 七、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朗读法,引导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1、出示幻灯片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一位科学家吗?他是通过哪一件事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因为苹果从树上坠落,提出了“为什么苹果不是往天上飞,而是落到向地面呢?难道地面对它有吸引力?”的问题,最终发现万有引力。)2、在科学界,有许多定理被发现的起因都是一件小事,因此,叶永烈先生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里的“一百个问号”是具体的数量吗?(不是,是指要勤于提问、善于提问)本篇文章的问题是一篇议论文,那么,一百个问号之后,真的能诞生真理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永烈先生,一同来看看他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一起来探寻议论文的真理吧!【设计意图】思考标题,找到论点。 (二)整体感知,梳理论据(5分钟)1、课文用了哪三个故事来证明观点?仔细默读3-5段,概括3个故事。(谢皮罗教授好奇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发现水的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化学家波义耳疑问溅到盐酸的紫罗兰变红,发现花草受酸受碱会变色,制成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奇怪儿子睡觉时会转动眼珠,发现睡觉的人转动眼珠时在做梦,为研究梦的生理学提供理论支撑)【设计意图】找到论据,概括梳理。 (三)细读论据,了解“印证”(25分钟)1、这三个科学家的故事能证明作者的观点吗?“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较为凝练,作者在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后,在第二段是如何表述论点的?齐读。(从细小、常见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解决疑问,最后找到真理。)一共分为几步?(3步)2、第二段中的“?”指什么?(看出问题,不断发问)“!”又指什么?(解决疑问,找到真理)所以把“?”拉直变成“!”是什么意思?(从细小、常见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解决疑问,最后找到真理。)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体现了科学家的好奇,“!”表现了科学家的惊喜激动,把抽象的道理表述得直观形象)3、三个故事的起因都是怎样的现象?(细小、常见)4、除了都是细小、常见的现象,三个故事还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能证明科学家不断发问后解决疑问,找到真理。)5、三个故事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和论点的表述方式有相似之处吗?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第一大组的同学讨论谢皮罗教授的故事,第二大组的同学讨论化学家波义耳的故事,第三大组的同学讨论奥地利医生的故事,三个人分别朗读“从细小、常见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解决疑问”,“找到真理”的部分,最后一位同学对故事的基本结构做出总结。6、谢皮罗教授的故事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按照论点的结构来表述故事的,先写从细小、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提问;再写解决疑问;最后结合问题发现真理。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同。)7、作者有没有详写科学家研究的过程?为什么?(因为文章的论点是“从细小、常见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解决疑问,最后找到真理。”重点是“提问”和“找到真理”,因此不详写故事中的研究过程,为了和论点的结构保持一致。)8、有人说三个故事都比较相似,举一个就可以了,你觉得可以删去两个吗?三个人分别是因为什么契机发现问题的?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的?他们找到的真理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小组讨论,黑板贴纸,丰富的事实论据能够从多方面有力地论证论点)9、三个故事能否互换顺序?找找段落之间的过渡句,说说三个故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单人读,递进关系)10、你们发现了吗?这三个故事其实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哪个要素?(论据)是哪类论据?(事实论据)三个科学家的故事证明了作者的观点吗?请你总结归纳,怎样运用事实论据才能论证论点?(选择合适的事实论据紧扣论点;按照论点的结构来表述事例,产生印证关系;用丰富的事实论据从多方面有力论证论点。)【设计意图】分析论点及论据的表述结构,理解在表述结构形成一致的情况下,产生“印证”关系,及论据的一致性和丰富性。 (四)学习结论,理解补论(5分钟)1、教师范读第6、7段,提问:举了3个事实论据,说清楚了事实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后,从文章结构上思考,为什么还要写这两段?(为了使论证更完整)那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呢?(第六段概括三个事实论据,点明一致性,使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印证关系显性化;第七段推而广之,再次强调论点)2、第7段和第8段又自相矛盾的地方吗?(第7段的“只要……就……”说明发现真理并不遥远,第8段却在强调科学研究并不容易)是否删去第8段?(不删,前7段是在讲科学发现的普遍规律,第8段是讲科学发现不能排除个人能力的因素,这一段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科学发现的难易取决于个人能否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而这种能力离不开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前文的观点是从另一个方面的有力补充。)3、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对议论文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不断提问,总结了议论文写作论据的方法和文章整体结构思路,找到了议论文的“真理”! (五)布置作业,归纳文章思路,仿写事实论据1、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来证明论点的?2、请你按照三个故事的叙述结构,仿写一个事实论据,200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                              谢皮罗发现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敏锐”,“每次”→长期观察                              “这是为什么呢?”→大致生疑                               真理类型:发现              举例论证论点 波义耳制成石蕊试纸                              “不巧”→意外事件                              “这种物质到底……意义?”→连续推想 真理诞生于 真理类型:发现和发明一百个问号之后 强调论点 奥地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考点】议论文的答题公式,你会套用吗?
写作的基本诀窍
教资议论文——结构(1)
议论文结构的三种模式
阅读不懂这个思维,孩子学习语文会越来越吃力
中考语文名师:如何写好议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