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最美的一首边塞词,只是开篇6字,便惊艳了世人1000多年

说到宋朝的范仲淹,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展现给世人的更多的是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才干,以及对国家百姓的赤诚之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他也曾望月怀远,借酒消愁,写下大宋最美的一首边塞词,只是开篇6字,便惊艳了世人1000多年。

这首词名为《苏幕遮·怀旧》,全文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他远赴西北任职时所写,最后两句道出了思乡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这首词和大多数词一样,结构上都是上阙写景,下阕抒情。

虽然题材上脱不开离愁别恨,但难得的是意境阔大,常人难以企及。

词的上半阙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寥廓的秋景,惊艳了千年。

开头两句便浓墨重彩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蓝天碧云,落叶满地的景象,全无秋天的衰败之气,而这也奠定了全文思而不愁的感情基调。

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也是直接引用,只改了一字,“碧云天,黄花地”。

接着的两句由碧空旷野写到了天地相接的浩渺秋水。

无边无际的秋色绵延伸展着,一直到了那奔流不息的江水;浩渺的江面被凄清的寒烟笼罩着,空濛青翠。

这四句不仅点明了季节,更是将那凄清的秋色从上到下,描写得出神入化,浑然一体,颇有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而这鲜明雄浑的秋色还在不停地延伸着。

接下来词人又写到了青山、芳草、斜阳。

青山映照着落日的余晖,天际连接着浩荡的江水,无情的芳草,绵延不断地延伸着,直到那斜阳都映照不到的天边。

这幅意象丰富而意境阔大的秋色图到此戛然而止,但是却因此勾出了词人的怀乡思亲的情绪。

李煜曾说“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在游子看来,芳草都是无情的,因为它总是不顾人的感受,自顾自地生长着。

芳草本不是人,何谈有情无情,只是词人心中不快,故而不免迁怒,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如此了。

接着的下半阙承接着“芳草无情”之意,很自然地写到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从“梦”这个角度说出他那挥之不去的羁旅思乡之愁。

他因思念家乡而黯然神伤,这挥之不去的羁旅之思又逼出了“好梦”。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在现实中得不到慰藉只能从梦中寻求安慰。

而他所作的梦想来无非就是和家人团聚罢了。

可是既然夜夜辗转难眠,那么这样的美梦想来也是一种奢求吧。

于是最后的他又借酒消愁,只是愁更愁。

尽管今晚的月色很美,他也无心登上高楼观赏,只能频频举杯消愁,可是这苦酒到了愁肠,竟化作了相思泪。

原本登高望远是历代文人一解乡愁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可是词人这里却不敢“独倚”,可见相思之深,就像李煜“独自莫凭栏”。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是这酒却让他更加地痛苦,最后的“相思泪”,将思想的愁绪推到了高潮,就像清代许昂霄所言“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整首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将秾丽又深远的秋景与怀乡思亲的一片柔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不知你是否也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之时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仲淹的这首边塞词,开篇就是千古绝唱,还被《西厢记》直接搬运
范仲淹的这首词,开篇便是名句,道尽了秋天的美
范仲淹最美秋词,开篇惊艳绝伦,结尾催人泪下,值得一读
范仲淹的一首词,上阙多入丽语,下阕纯写柔情,终成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这首宋词名篇,开篇就很惊艳,结尾更是传唱千年
范仲淹的这首词,开篇便是名句,结尾更是传唱千年,道尽了秋天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