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视频 文字稿】张海音:如果我有幸,在咨询室陪你成长

编制按:无数流派曾对比过“咨访关系”和“亲子关系”,这篇文章,是张海音老师结合多年经验,探讨这两种关系之间的联结和区别。

课程保持张海音老师的一贯风格,有非常多的案例,能够让学员结合实例理解理论。

张海音视频30讲《精神分析核心理论与技术》6月16日开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尾查看报名方式。





讲师张海音: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大学糖。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和咨访关系。那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把亲子关系和咨访关系,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呢,其实还存在一个现在的亲密关系平行存在着。那么,现实亲密出来了困扰以后,我们才有可能会去想到探索和理解这个问题的起源在哪里。那么,发现了问题的起源毫无疑问,我们还希望在咨访关系中能够得以重现,并且得到修复。当然,不见得我们每个人都非要在心理咨询,在咨访关系去重现和修复,我们也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修复,我们曾经亲子关系当中出现问题。因此,不管是咨访关系,还是现实亲密,还是亲子关系,我们都需要去成长,都需要去关注这一块,碰到问题也是成长的机会。

 

当然,这么说这个问题会比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从哪些角度可以更好的理解问题的所在。

 

那么,为什么会把这三个关系,我们有时候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讲,经常讲平行关系,现实的亲密关系,现实的亲密关系,早年的亲子关系,还有一个是咨访关系。

那么,我们讲现实亲密关系困扰有什么起源,我们举一些非常非常简单的例子,可能从某个节点,就某个横断面可以去看一下。

比如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已经成年了,王先生他可能已经成年人了。但是,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怎么过日子的呢。他总是内心当中很难相信,他的朋友,他的爱人,会始终如一一直蛮好的对待他。当然,可能理性层面他当中也是知道的,好像人家对自己一直蛮好的。但是,在感觉当中心里一直没底,很难真正有,所谓我们有时候也会讲安全感也好,或者基本信任感也好。那么,这个可能我们讲不用什么学历,他的年龄,或者用他的职务就能够解释的。因为从他的学历也好,从他职业也好,从他年龄也好,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能力他完全是具有的。但是,他在情感当中感到不踏实,这个问题我们就试图希望从他的早年经历,他的亲子关系当中找到一些理解的线索,那我们可能发现起源于,他从小幼年的时候,虽然妈妈毫无疑问肯定是很爱他的。但是,由于各种这样那种环境,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他妈妈做事情,对他感觉来说不那么靠谱,比如经常忘记接他放学回家,等等等等,这么一些很早年的,跟最亲密的照料者之间的互动的过程,可能会对他潜移默化产生一个影响,比如说引发他很容易在内心产生出,被忽略的恐惧感。那么,这个是非理性,在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感觉。那么,现实生活当中他一旦有亲密关系,时不时的会冒出这种被忽略的恐惧。所以,会导致他好像很难相信朋友也好,或者说爱人也好寻始终如一的待他。这样的话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可能就会从最最重要的早年的亲子关系,他的依恋关系当中找到一些理解的线索。否则的话就事论事从现实当中,我们去分析为什么他不能相信朋友、爱人一直蛮好的对他,这个单单从现实的道理来说,有的时候很难去说服他。

还有我们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有一个李先生他离婚了,离婚以后其实已经蛮长时间了。那么,蛮长时间里面他都,因为他照顾孩子。但是,他都感到无法照顾好孩子。所以,对自己能否照顾好孩子非常困扰。那么,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从道理上他也知道,不是因为刚刚离婚可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是,一般的适应的过程,阶段从时间积累上来看也过去蛮久,也就是说他也知道,或者旁边的人也反馈,这个时间已经应该能够逐步恢复,从离婚的情绪逐步恢复出来,生活已经步入了正常的轨迹。

 

但是,他仍然感到没有办法很好的照顾好孩子,如果我们进一步从他成长经历当中,他的亲子关系当中去寻找理解的线索发展,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也离了婚。当然,在他小时候他的感受是给他的成长,从小到大的成长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影响。所以,他内心深处一直很强烈的害怕,自己的离婚也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永久性的伤害。那么,这种潜意识的害怕影响了他照顾孩子的感觉。

那么,这句话怎么说呢,言下之意是可能他的离婚对他的孩子不见得产生非常大的伤害性影响,或者他的孩子并不一定感觉到很受伤害。但是,他认为孩子受到伤害了,这种感觉是受他自己,李先生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所影响到。因此,我们站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位李先生他早年,从小成长经历当中,父母的情感的冲突,对他心理内心伤害,并没有很好的去修复。如果他能够修复了,自己父母给自己内心当中带来的创伤。那么,他相对也就能够释然地面对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的伴随着孩子共同的成长。所以,我们现在有时经常会说,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总会经历这样那种的创伤,或者感受到指向父母负面的情绪。那么,我们经常要讲这句话,是不是跟自己的过去和解,跟小时候的自己和解,或者跟小时候曾经感受到父母带给自己的不舒服,能不能和解,或者再说得通俗一点讲。所谓我们有时候说放下,当然这些放下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践起来谈和容易。因为我们还是立足一点,如果我们没有去经历曾经感受到的东西,没有去重新修复这个过程,不是理性层面当中想去放下就能放下,这也是我们探索所谓这个平行关系,我们现实的亲密关系困扰来源,是跟我们从小到大的经历是如何有连带的关系。

我们可以再举一些例子,理解现实亲密关系的困扰,我们从哪些角度可以做一定的探索。

比如有一个赵先生,他很小的时候出来过严重的分离焦虑症,短分离焦虑症大家会比较熟,跟依恋对象分离他的焦虑程度过分严重,严重到影响他存在痛苦的感受也好,影响他心理的环境,对环境现实的适应。所以,他牵涉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他结婚以后,他对妻子特别特别的依恋,或者我们说太粘,粘到什么程度呢,他无法离开妻子一个晚上,一个晚上离开妻子好像都不行。当然,我们去理解他早年的成长经历就很容易找到理解的线索,因为他是早产出生的,他妈妈在怀好的时候,他妈妈其实很年轻只有十几岁,刚刚进入青春期就生下了他。当然,他母亲也有产后抑郁。那么,这些背景就意味着,他刚生出来的时候,对母亲的依恋会有问题,因为他母亲的状态,决定了没办法提供给他很好的安全的依恋。所以,他从小没有发展很安全依恋的能力。所以,他一直以来没办法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能够独立的人。因此,生理当中人还在长大,一岁、两岁,到了成年人他也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妻子。但进入到现实当中的亲密关系,他早年的这种依恋没有很好,安全依恋的感受又会被很明显诱导出来,诱发出来。所以,会在现实当中造成很多的困扰,我们很难说现实当中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可能现实当中只是出来了一个亲密关系,可能别人也是很普通地对待他。但是,他的感觉会有所不同,这个不同的感受是受到他自己早年经历的影响。

好,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类情况还是会非常多。比如有一个董女士,她年龄已经四十多岁了,她之所以寻求帮助呢,是因为她最近一个阶段非常担心丈夫会离开自己,其实现实当中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那怕丈夫怎么保证也好,或者她仔细从现实的角度去考虑也好,没有任何依据说明丈夫会离开自己。但是,她越来越担心,她会认为丈夫不会愿意和一个呆在家里只会照顾孩子的自己维护婚姻关系,她会感到丈夫会认为自己很无聊,外面有很多比自己更优秀,更出色的,丈夫很容易把兴趣转移到别人身上。其实这位董女士她原来也是能力非常出众的,是一个蛮有天赋的画家。因为结了婚以后她才放弃工作,在家带孩子也好,照顾家里也好。那么,从她的成长经历当中,我们逐步能够找到一些理解的线索。因此她从小受她妈妈的影响非常大,她妈妈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从小妈妈就批评她,她对科学怎么不感兴趣,言下之意她妈妈在这个方面对她有很高的期待。但是,她妈妈对她的哥哥非常喜欢。所以,她哥哥后来成为物理学家。言下之意,她哥哥有点走上她妈妈设定的这个路,跟她妈妈做的同样的工作,而她选择的另外一条路。

因此,这些经历我们可以帮助我们,当然也可以帮助她本人去理解,她为什么会对现实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感受到别人不喜欢她,自己是一个不被期待的人。所以,在心理咨询到一年的时候,她对咨询师这么说,你呢肯定厌倦了我,在你面前一复一日讨论我的问题,你大概肯定还有一些其它的来访者,比我更需要你的帮助。如果我们没有刚才背景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很难去跟他回应,我没有厌倦你,就是论事就直接去回应她。但是,如果有了这些背景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回应:我想你肯定会以为我像你妈妈一样,会对你感到失望,会更喜欢其他人,这样的话就帮助她走到她自己内心情感体验当中。其实她比较容易倾向对一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她会马上容易被触动起,她会不被人喜欢。这个故事其实从现实来说真的不是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还是跟她自己早年的亲子关系模式有着直接的原因。

我们再看一个案件,有一位张小姐,她已经三十一岁,她对即将来临的婚礼感到惴惴不安,前来寻求帮助。我真是现实生活当中看到不少这样的个案,笼统说恐婚族,一切看来都挺好的,愿意结婚会有莫名的不安,莫名的恐惧,其实现实生活当中她跟未婚夫关系挺好,她也很爱她的未婚夫,她担心自己婚后会快乐,就像她自己的妈妈一样。当然,我们再一次可以看到,早年的亲子关系留下内心深处的痕迹,影响是如此的大。因为她非常非常不想背叛她妈妈。当然,情感当中非常非常忠诚自己的妈妈,好像如果自己过得要比妈妈好,会有罪恶的感觉。虽然理性当中谁都希望过得很好,不会去受到现实环境当中,其它因素的影响,只要能过好,当然谁都想会过好。但我们在这里说的是潜意识的影响会非常的巨大。因为现实当中当然她妈妈也希望她过得好。但是,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点,她内心真的会有很踏实的感觉。所以,我们有时候碰到有些人会这么说,我以后再也不希望像我妈妈一样,因为比如说她妈妈对她很严厉,或者当然也过得很不开心,她希望自己不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但是,我们生活当中真的发现,她越是不想成为她妈妈一样,有的时候弄着弄着越来越像她妈妈一样,这个就是潜移默化,我们讲一个认同,这是她情感当中感到自己存在,她是有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理性层面当中不认同,情感当中早已经就认同了。而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认同会在现实当中,一旦他有新亲密关系建立的时候,又在潜在对自己造成威胁。所以,我们经常希望从这样的一些角度去探索理解,我们不管是现实的亲密关系,还是说早年的亲子关系。

好,我们接下来进一步会去说,我们做咨询师,和做父母到底会是哪些部分可以重叠在一起理解。当然,我认为更多的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或者相似的地方。那么,毫无疑问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因为咨访关系,亲子关系,做咨询师,做父母肯定是有所不同。

那么,首先一点我们要去关注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有个前提,是我们会对人感兴趣,对人有什么生活方式非常感兴趣,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的情感,幻想思维,我们有丰富的兴趣,有探求的欲望,这才有可能,我们可以去尝试,感性的去比较,做咨询师和做父母有啥不同的地方。当然,我们一个人去探索这方面的愿望,这个方向的努力,能量肯定来源于好奇心。当然,换句话说我们要去探索人性,没有足够的好奇心是不行的,好奇心的量应该很足,本质上是善意。我们去做这些并不是说要去控制谁,达到自己什么特殊的目的,我们仅仅是一个好奇,出于对人性的理解,或者说是正面的有帮助,我们不管从职业能力也好,为人父母也好,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当然,我们做咨询师,做父母也是一样,就是有一个界线,可能有时候把这句话放大一点,我们有时候会想做人底线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说得太泛泛了,我们指的是我们好奇心,探究心的满足有没有一个界线。那么,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合理期待的,因为人都有愿望,或者一定程度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比如我们如果是以这个职业为生的,我们就要通过收费养家糊口做这工作,有限度的好奇心是需要满足的。当然,我们做咨询师看到来访的成长很满足,很有职业成就感。这些呢都是可以合理期待的,都是可以满足的,有些满足是需要节制的,比如太过渴望不断被来访者称赞,你真有本事,你就是很厉害,要去满足自己很有支配性,控制感,这个都是需要节制的,或者某种保证,从来访者身上得到某种保证,从他的发展趋势,他现实当中的情况,这些好像被保证,或者很想在来访者身上去印证自己的某种世界观,其实我们有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再说得通俗一点讲很希望在别人身上看到跟自己的世界一致的过程。但是,我们都讲毫无疑问这点肯定是每个人有所不同,如果当我们察觉到这部分的时候,我们是讲并不是绝对不能满足。但这样的一些满足是需要节制的。

那么,再进一步我们从咨访关系也好,或者同事,我们从亲子关系去看,我们目的比如希望帮到人。那么,怎么才能帮到人,我想几乎现在所有流派都比较一致认同的观点,咨访关系这关系本身可以帮到人很多,有的时候技术不那么太过重要,或者有时候我们还强调。所谓心理咨询各个流派的技术,可能起到的作用,我自己体会大概百分之十几了不得,百分之八九十是一个逐步努力建立咨访关系,这个关系本身可以帮到你。

所以,我们立足这个主题也是,我们讲父母带好孩子,和咨询师帮到来访者,其实本身就是靠这关系的过程,这点几乎已经达到共识。

所以,有两块,一个是所谓的技巧,一个是个人的元素。有时候我们经常会说,这个咨询师用什么流派,是不是技术厉害,其实不重要了,这个咨询师人怎么样最重要,这个咨询师蛮善解人意,蛮有亲和力,蛮能够共情的理解(音),别人的苦恼并做出积极的回应等等,如果他有这些个人元素的特质,不管他用什么流派技术都挺能帮到人。当然,我们反过来说,有些人不一定适合做心理咨询师,而他不太善于理解别人,这个时候他学的再厉害的流派和技术,或者说接受了再多的培训,可能也不见得真正能很好的帮到人。

因此,现在的心理咨询当中,哪怕是精神分析当中,也是非常强调关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两个人的一些真实的互动,也就是说所谓在你个人深度的解释,很及时的重力之外,其它的因素真实的咨访关系当中,你咨询师是怎么互动的,通过言语非言语的各种各样的方面,这样一个真实的互动,可能对于最后能不能真正能够帮到一个人,其实起到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我也是非常喜欢,经常会举的,因为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亲子关系和咨访如何的相似,如果的可以平行地被看待。比如有个女性年轻妈妈三十三岁,她在贸易公司是做销售的,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但是,她也非常努力,非常辛苦,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都想做得非常好。

我记得她有一个苦恼,自己不由自主过度骄纵她五岁的儿子,道理她自己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但是,碰到现实当中,这个情景当中和儿子互动当中,就身不由己的克制不住,太宠孩子了,这种情况当然我们去看现在生活当中也不少见。所以,一直搞不定,她就感到非常的焦虑,非常的烦躁急迫,甚至感到要崩溃,自己感到非常的沮伤,想住院,还是想放弃一切让别人来照顾孩子?这个时候就希望咨询师改变一点风格多说一点,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个困难寻求帮助的,经常会提这方面的要求。

第一,你要告诉我,我怎么会这样。第二,你要告诉我我回去该怎么办。这么两个诉求经常会提,我们有时候号称我们咨询师以倾听为主。但是,有时候来访者不认这个账,你总也要说点啥,至少要告诉告诉我该怎么办。那么,这个咨询师做了点深度的解释,因为没有简单去说你回去该怎么对儿子,只是帮她做一些深度的分析原因,因为你小时候本身就是被家里期待,懂事不要找麻烦,自己管好自己,要负责,要很听话,因为你从小是这么被带大。因此,当你成为母亲,对自己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困难,做了这个深度的解释以后。当然也做了一样情绪的安抚,所谓情绪的安抚就是一些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就是很共性情感的反馈,鼓励她等等,共情地去理解她,这我们常说的支持性。

当然,来访者她感受到的不是你解释的深度和你很节制所谓中立,他感受到你是安抚,啥意思呢,就是来访者意味着他说,她会感觉到你现在这么急迫的讲这么一些深度的解释,无非就是想让我情绪平稳下来,想对我起到安抚的作用,这点他是感受到了。当然,问题没解决,她又抛出来了,问出具体的的问题。

比如晚上很晚了,睡觉时间到了。但儿子睡不着,跑出来房间来反复教训自己,自己感到非常的脑怒,对孩子发脾气了。但是,发完脾气以后很内疚,因为她会感到自己本身单亲妈妈,已经可能对孩子造成了什么伤害,现在居然要对孩子发火,自己肯定不是一个好妈妈,非常内疚,最后妥协,“算算了别闹了,今天晚上就睡我这边。”因为孩子本身早就自己能够在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上睡,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很聪明的,凭着直觉就知道,一招制敌,怎么跟你闹一下,你就会妥协心软的,吃定她了,她告诉别人跟孩子互动这么一个情景。别人听了以后就反对,肯定反对她说太没规矩了,怎么他想干嘛就干嘛,你实在是太宠他了。其实她也知道这样做不妥,所以就问咨询师怎么办,你要给建议。咨询师其实没给她直接的建议,而是给她一个反馈,怎么给她反馈,你不太确定你这个人,你总是不理会别人的建议。但每次他都要求别人给你建议,因为这个人确实有这样的特点,碰到问题问别人该怎么办,别人告诉她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她从来不照着做,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她知道别人会怎么做,只不过是自己做不到,肯定有她做不到的苦衷,她可能会感觉到别人不理解她的苦衷,只会说说大道理。所以,咨询师知道这个特点以后没给她反馈,没有给她具体的建议。所以,这位年轻妈妈很期待,很生气,很愤怒,说我就是搞不定才来找你心理咨询的,你都不给我解决,就大声抗议非常激动。这咨询师还蛮沉得住气,和她一块回馈从前是想依赖父母,从来没有得到过依赖的感觉,就是一直体验到时候被抛弃,非常地愤怒,以至于照顾儿子的时候很希望避免,这些情况我看到蛮多的。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苦肯定特别在意,会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这个伤害。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现在如果她拒绝孩子某些方面,不见得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其实是自己太过过敏,太害怕孩子有伤害了,应该是说是自己怕受伤害,是自己受伤害的东西被触动,以为孩子会受不了,虽然有这个洞察。但是,孩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那么咨询时间到了,咨询师说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提醒下次我们还会见面,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讨论,你非常关注没有得到案件的这个问题。一是可以这么说,这次咨询结束,这个来访者带来不满意,就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走,很生气地走,其实下一次来的时候,这个来访者后来自己很好地应对自己和儿子的关系,起帮助作用的呢,其实不是解释的深度,而是咨询师作为真实的个人,去示范了一个外在的互动起的作用,这个咨询师示范了,对这个来访者很共情,很能够理解他。但是,非常保持这种关切。但是,又没有轻意的让步,也就是说现实有现实,不可能超跃现实的限制来让来访者每次都满意,虽然很关切他。但是,时间到了没得到答案,不满意也不得不承受,这个的话来访者有可能,当然肯定不是一次了。通过一次两次无数次互动的过程,他也可以去内化,我们讲这个咨询师行为和态度。


因此,从这个互动案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点,这位来访者用对待父母的方式对待咨询师。当然,他也用孩子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咨询师,言下之意这个来访者自己早年经历当中尝试到了这个东西,或者现在孩子让自己承受这个内在的感觉,他也会让咨询师去体验一些东西。所以,他投射自体的印象某一个部分给了咨询师,他身不由己的把咨询师,放在自己妈妈的角色上,然后引发了咨询师产生和自己相同的感觉,比如如果咨询师没有回应满足他进一步的愿意,会感到挫败感,就好多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哭闹,我们会有挫败感,会有内疚,会有这种担忧的。所以,他会诱导希望咨询师对他例外的有些照顾,不去体验内心的孤独。因此,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去帮到一个人,我们需要做一定的诠释,做深度的解释。但是,更重要是有一些真实关系的互动,我们可以这么说是身教,言教。同时,结合是在一些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有可能真正的帮到一个人。因此,把亲子关系和咨访关系放在一起看的话,我想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平时提包容,或者像其它容器的作用。

如果小孩子哭闹父母会去抱,小孩子非常生气父母肯定会关注,小孩子真的发生伤害自己,会有破坏行为父母肯定要去抱住他,制止他。

当然,我们肯定作为父母也要地去包容一些正性的情绪,比如说欣赏,自豪,光荣等等这些感受,负面的正面的我们都要能够通俗一点,能够接得住,或者对这个情绪不能包容还有回应,包容一些还没有调节好的情绪,像刚才我们举到年轻妈妈这个例子,她有许多没有调节好的情绪,比如说焦虑,非常烦躁,非常急迫,非常崩溃,感到非常沮丧,甚至还想住院,情绪需要接纳,我们都知道情绪都是可以理解,没有对错,只有做法才有行得通,行不通。因此,当一个人跟你产生激烈的情绪之后,他潜移默化的也在看你的反应,看你有啥反应,看你接下来的措施是什么。如果你的措施是很多保护性的,就意味着什么,他就感觉我是搞不定的,这个情绪我HOLD不住,如果他感到你也还比较冷静,能够理解他的情绪,他就会有能力相信我自己能够应付得了。像刚才这个案例,如果说咨询师给了她很多具体的建议,她又会再次强化我自己总是想不出正确的办法,别人总能够想出一些所谓正确的办法,我自己搞不定处理不了,如果你跟他说你赶快住院吧,你赶快吊盐水吧,你情绪太糟糕她马上就会想,我这次又没搞定。

所以,这种情况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我以前看到过一个女生高二,父母陪着她一块来咨询,咨询问一些什么情况呢,就是她情绪不好影响到学业,成绩明显下降,想摆脱摆脱不了苦恼。那么,起因是啥呢,起因就是她进入高一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因为她初中就是重点学校考进高中当然也是重点学校,刚开始高一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业中也还不错,到了高二可能学业也难了等等,环境也早就适应了,开始有一些同学关系的问题她比较苦恼,同桌的另外一个女生,跟她因为关系会发生一些口角,发生一些冲突不高兴。那么,这些情况也蛮常见的。但是,因为她没有这方面的人际关系,很多的经验年龄还小才高中。所以,又想跟这个同学处好,又处不好,非常苦恼,还影响到上课听课。所以,有一次回家做作业的时候,题目可能也比较难做,做不出来,很烦躁,在家里边对她妈妈抱怨,都是同学之间闹别扭影响到她自己听课时候的状态。所以,老师讲的东西没有理解透,现在你看题我都做不出来了。妈妈一听女儿这个状态非常着急,当然都是可以理解,本身学习成绩好好的,居然现在学习不顺利还这么烦躁,妈妈非常着急,接下来第二妈妈马上到学校找班主任,打招呼跟班主任说我女儿最近跟临桌的关系有矛盾,影响到她学习状态,班主任老师能不能帮帮忙换个桌,换一个面目比较和善一点的同学,你说这种做法有啥过分也不见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好,老师当然也给她换了,重新安排了一个同学换了一个座位。但是,同样这个问题在一个学期当中换了五次座位,这时候当然我们马上想,一个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到也理解,换了五个人都发生矛盾冲突,当然自己也找找原因,当然我们不是说找原因谁有问题,而是说五次座位换下来都是她妈妈出面找老师的。所以,大概好几个月,这个女孩子第一次给我反馈啥话,她说我当初第一次在家里做作业做不出来,跟妈妈抱怨,那个时候只是说说,言下之意我当时说说这么大的苦恼,你做妈妈的就听着,让我说出来什么不行,你就马上出手帮我搞定,下次我说什么事情不行,你马上又去帮我找老师搞定,那我肯定就搞不定。所以,我们至少每次当中这点肯定会有这个认识,如果一次两次同学之间的矛盾自己不不得不自己硬着头皮摸爬滚打自己去体验,可能总会积累出自己应对同学关系矛盾的经验,每一次都有一个很能干,很正确的做法帮自己,代替自己做了,自己总感到自己没有信心,没有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实亲子关系跟咨访关系一样,再进一步引深一点,如果我们每次都给一个来访者提出,应该怎么办我们都给他一个很具体的建议,可能他自己就办法去应对生活非常大的困难。所以,这一点上来看毫无疑问,我们咨访关系,咨询师怎么面对来访,跟父母怎么面对孩子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原则是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从亲子关系当中,还有一个尺,咨访关系刚才也提到,我们保持要Holding,能够做一个更好,或者说恰恰好的母亲。当然其实没有完美,总是足够好就可以了,做得恰恰好,或者有人说能够做个60分的妈妈也可以。当然,说是这么说每个人怎么把握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人他设定的60分,比还有其他人90分还高,可能还涉及到每个人主观的感受,标准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讲足够了,不要太多,也不忽略,也不多管闲事。


我们如果对自己要成为理想化父母太过强调,其实反应是对孩子理想化天性,是我们太想做理想化的父母,潜移默化其实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孩子会感受,哪怕你表面当中说,理性层面当中说,我对你没啥要求,你考不上什么好的大学没关系,其实孩子还是感受到,你其实这样说无非是创造一个宽松理想的氛围,背后还有一个潜台词让他表现。因此,当我们做父母不能犯错的时候会产生问题,这样的理想化会让孩子有贬低的感觉,父母好像很厉害,从来不会犯错总是正确,其实肯定不是如此。


所以,作为咨询师大家也是这样,我体验也是蛮深的一点,经常在咨访关系出来一些转折点的时候,往往是什么时候呢,当我感觉做了很多的努力,很多的理解,应该帮到来访者,最后也没有帮到他咨询出来了僵局我很无力,很沮丧无赖的时候。当然,我也会表现出来,有的时候不经意的叹气也好,或者感到一筹莫展也好,这时候来访者明显的感觉到,他会发现你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自己的能量到出来了。接下来他就会感到有很多的改变,因为他发现没有谁真正能够帮自己解决痛苦,真正的问题还是自己最有发言权,对别人再多的期待最后还是失望,这个也是我们讲亲子关系当中是这样,咨访关系当中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咨访关系当中经常强调一个共情。那么,希望能够更好的去帮到来访者,去帮到他的前提是理解。那共情其实是很敏感深入的去了解一个,很隐避的,不显眼的做一个的诠释,也是人际沟通连着一个基本的方式,换句话说人际沟通连接当中就有共情这一部分。那么,这个涉及到需要几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我们要对来访者要有观察,一个我们要对自己感受要灵感,这点可能不太容易做到,我们去观察别人,在这个同时我们还要观察自己的感受。所谓,我们经常讲到的自我察觉这点不太容易做。那么,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或者有人生经验,人类情绪反应的知识,这是我们要掌握的。这三部分结合在一起,我们其实能更好的做共情。


好,我们再举一个又是跟咨访关系,亲子关系可以渗在一起理解的一些例子。有个青少年十七岁了,他被迫来咨询。你看所以他就有抵触情绪,养父母把他带过来。在初始访谈的时候就嘲笑,心理咨询师没啥本事,又不能帮自己读书,又不能帮自己找女朋友,太可笑了居然有人做这个职业浪费钱,我要来只是为了应付大人才来的没办法。咨询师可能会去跟他澄清一些问题,你居然不愿意来怎么又来了,如果你真不来的话会怎么样,为要应付大人才来,出了啥状况,无非是要去进一步探索。来访者说如果我不来心理咨询,我就被送住入院,当然送什么医院,肯定是所谓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一样会送到那样的医院去,两害相比取其轻,咱还不如就来心理咨询吧,用很抵触,很逆反,很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神情来对待咨询。咨询师这时候能够观察到自己蛮恼怒的感受,想拒绝这个来访者,让他自做自爱,当然这是自己的内心活动,我又没请你来咨询,也不是我把你从马路上拉过来,你还不愿意来,我还没空给你咨询,你自做自受吧,后来你越来越严重,看你不来找我。当然这些都是内心感受,不是能说出来,说出来,发泄出来就变成建诸行动。所以,不建诸行动试图去理解,理解啥呢,从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这个人,自己是什么感受进退两难。如果想去帮助来访者,这个来访者不断拒绝你,因为他不想来,感到你没啥用,没啥帮助,也不是他情愿来,你如果不去帮助他呢,你没尽到责任,因为他父母好不容易弄到你面前来,你总要做点努力。咨询师进退两难。所以,也可以去理解这个来访者也是进退两难。所以,他会非常生气,被迫来咨询说明自己又被打败,又被别人支配是自己不好,如果不接受别人的建议不来心理咨询情况更糟糕,要被送去住院。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我们现场来访者传递过来的感觉,我们如果能够察觉的话就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到这个来访者。那么,他为什么会是这样,进一步后面去理解,三岁的时候被亲戚领养。当然我们讲这个也无所谓分离的创伤。然后,当然人也在长大,到了青春期十四岁的时候,出来了很多很反叛的行为,被学校也处理过,那也接受过心理咨询。然后有两年很平稳,最近为什么不好呢,有一个诱发因素,和女朋友分手以后,女朋友不理好了跟他分手了,他的学业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沉迷于网吧等等,当然还违犯了学校的纪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来访者他有一个特征,表达愤怒没有问题。但是,他很难体验到他其实害怕,无法忍受的情绪是被别人拒绝。所以,我们才可以去理解他,为什么女朋友跟他分手会对他造成那么大的伤害的感觉,是跟他以往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可以挂钩,别人跟女朋友分手都会不高兴,都会很不开心一样,也会蛮痛苦。但像他这么强烈,肯定是跟他的经历是有关。因此,他在现场也会激发起咨询师,也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什么情绪呢?就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然后用户又很强硬的方式来去掩盖这种被抛弃的恐惧,有点像我们生活当中,如果我很害怕你不理,那我会很强硬的先不理你。当然,如果我们只能体验到自己很强硬的一面,忽略了自己内心其实很害怕被别人拒绝,那我们这种模式会对我们亲密关系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总是让我们比别人要凶,要比别人更要过度的占有主动优势的位置,先要去放弃别人,通俗一点讲自我保护过度,反应过度。所以,当我们能察觉到自己内心这样的感受,我们可以有能力去接受他投射过来的很多东西,不是简单的抛弃他,或者说报复他,这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过的能够抱持,或者说持有一个包容的态度。


那么,咨访关系当中,或者亲子关系当中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跟一个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的关系距离感是什么样,我们是避开很近的距离,保持距离,还是说很接近。当然,最接近的甚至于还有身体的接触,比如拍拍肩膀,拍拍头类似,什么样的案例可以这样做,什么样的案例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发现对有些案例,像孤独症,或者很原始的,很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等等,我们感到他们好像非常需要一些现实当中的亲密。因为他们还不太能够适应跟你理性层面当中的,通过语言的方式做深入的交流,可能有时候就需要目光的接触,或者握手也好,拍肩膀也好等等。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什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越界的,我并不是想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说任何一个案例,他是希望建立有意义的接触,有意义的接触当然包括情感上的接触,语言的互动。当然,有可能对一些案例来说一定身体的接触,他非常需要你。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些正向的投射性认同,双方正面的期待。那么,这句话我为什么在这里提呢,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感觉到明明你可以做的,比如说有些人很需要跟你握一握手,你说我们跟来访者不能有身体的接触。当然,有些人可能并不是我们马上要回应他能不能握手的问题,对有些精神症水平的人我们要去理解他,为什么会提这个诉求,他背后的潜意识是什么,我们不见得马上去回应和满足他这个行为上的要求。但对有些来访者好像是可以去回应,并满足他这个,也不是那么出格的要求,他非常期待这么做,我们为什么不做呢。当然,我是带有一定的疑问,因为在这个里面没有标准的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我们判断有些案例所谓一进一出,我在现实当中为他稍微做点什么,对他说不定一辈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难道就是因为我们是咨访关系,我们就很要刻板的,或者说很过分严格的要求,我们这关系太害怕突破界线,这个是我们要考虑到的问题。那么,我们讲有许多非理性的东西,也有健康的一面。


比如我们看到有这样的例子,如果我们讲心理学里面有这样一个精典的例子,有很普通几个学生,当有人说经常详细科学的测定评估,这几个学生以后会成为很厉害,很有出席,学习非常优异的人,他们潜力只是没发挥而已。其实呢并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测试,最后验证下来他们真的会越来越出色,因为被别人很高的期待,自己也会对自己非常好的期待,我们讲这是正向投射类的一些例子。所以,我们看到尽管非理性的东西。但是,也有健康的一面。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的做法,作用呢比较短暂,而且很有限,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老是靠打鸡血,脱离现实去鼓励能够产生作用。而且特别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去警惕,我们是不是在用这种方式,就是给对方套高帽子,用这种正性的期待去回避我们正在发生负面的隐情,也就是可能潜在对话的不满,甚至攻击,我们感受到了去讨好对方,去说对方好,去回避这种攻击,这个当然是我们在现场,我们需要去察觉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要停留在你好我好他好上面,我们要准备处理人际互动当中,难免会有一块,有些是破坏性的东西,我们如果否认,和过度防御,不察觉这事会影响到我们真实关系建立。因此,刚才讨论到没有标准答案,只是一个态度和技巧的问题,不是一个我们具体要去做什么才是合适,而是我们内心,人心价值取向,我们要去比较好的平衡,也就是平衡好,既不过度,也不太过于疏远,我们要做出恰当的回避。


再举一个例子,也许这些有些个案特别需要澄清的,比如像一些边缘性案例,要有一些病理性说服很难治疗。一个女生。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案件,她开始讲了好多她的问题,你整个发现她啥问题都糟遇到过,而且治疗的经历非常的复杂,也不好。就在初始访谈当中,咨询师感到现场一个什么感觉,这个人好像讲了她很多苦恼,咨询师花了所有的力气在思考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这样糟糕的事,到底该怎么办。但是,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女生她讲了她所有的事情以后,好像她出了一张考卷,她就没事了,就等你做答卷。但是,这个时候咨询师马上察觉到,不对,这是来访者的问题,怎么变成是我的苦恼了呢,她怎么变成没事了,这个问题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去思考。当然,这是这个来访者的模式,她是很容易界线模糊,把自己的问题搞成是别人的问题。所以,咨询师说了一样一个回应,我现在很理解你内心怎么痛苦,很混乱,很疑惑,你想把这些都抛给我,这样的话提示来访者,你的许多问题不是他每次抛给别人她就没事了,也需要他自己去承担一部分。


还有些在我们关系当中进行恰当的面质是重要重要。所谓面质就是把你的一种观察到矛盾的地方拉到一块去,放到台面上去,有的时候面质会有一定的攻击性,会有一定的紧迫。当然,有些面质可能比较温和,比如一个人你去跟他面质说,是不是你感到很失落,把他背后的潜台词放到台面上。但这种情况相对还是比较温和的。那么,还有一些人我什么时候考试考第一名,你就去解读他的潜台词放到台面上去面质,是不是你对自己你感到很光荣,对自己的成就。这些都是比较温和的。当然,可能有一些可能带来批评和敌意的感觉。比如一个人前后很互相矛盾的叙述,你把它摆开来放到台面当中去面质,可能对方会感觉到有一定的批评和敌意。当然,什么时候使用我们根据咨访关系去把握,去看看咨访关系的基础,还有一个咨访关系或亲子关系当中,我们有时候去做一些深度的诠释,就是解释潜意识的联系,包括我们今天刚开始的时候,举到五个例子,其实都是解读什么,现实当中的很多困扰,它是有潜意识里面的来源,就描述出一些相识的地方,其实是一种评论,指出现实的感觉,态度行为是重复以前。比如很简单,一个咨询师感到这个来访者好像很害怕咨询师对他生气,很害怕拒绝。其实他早年经历当中很害怕照料者母亲会拒绝他,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放在一起,目的是促进整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当然,到底什么时候是不是选择这样的点去拿出来做深度的解释,是根据咨询过程当中,我们现场的张力,紧张的强度有没有必要去把他摊来去做解释,一般我们总会抓住刚开始,现实当中发生什么问题,很紧迫的,我们在刚刚建立关系的时候,总是选择这样的问题去进行解释。


好,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有个男性他是做销售主管的,他抱怨跟女性的关系,要么太近,要么太远,一开始关系都建立挺好。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又会疏远。甚至,最后关系中断了,他这样换了三四个女朋友都这样的,一开始谈得挺好的,也蛮般配的,也没发生什么事,最后总是关系中断。目前,女朋友报怨他不关心人,很冷酷,两三个礼拜根本不打个电话,他也很认错。而且他也意识到起因是因为要谈婚论嫁确定要结婚了,又来一个恐婚族,好像要确定关系他会非常害怕一样,当然这是莫名的,潜意识里面冒出来,他工作也是这样,多次改变工作。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特点,他太靠近一个人,或者太投入一件事的时候变成过分焦虑,这是他的一个模式特点。好,我们去看看他这个人物三角。所以,人物三角就是亲子关系直接找你,亲密关系现实当中的,还有咨访关系,比如说他父母关系,从小这个人跟妈妈关系非常紧密,七岁的时候妈妈离家出走过两年,过两年妈妈回家了。但他的反应方式非常特别,比如妈妈离家两年他也不关心,不主动问,表面上不关心,回来以后也没啥情绪反应,就像没发现过一样。那么,他在咨访关系当中也是这样的,咨询师出去开会,出差前他稍微有一点抱怨。但是,出差以后作为来访者,感到无所谓非常冷漠,开会要停一次咨询,反正差不多要结束咨询。所以,我们把这种东西做一个连接,他在现实亲密关系当中,跟女朋友关系到一定程度时候,要冷下来害怕太近,来源于他早年跟妈妈关系很近。但妈妈会突然消失。所以,当他跟咨询师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害怕很近,很想主动去离开咨询师要结束。但是,他的防御方式也是一个人蛮不在乎,玩世不恭很冷漠的方式,其实还是想控制住被遗弃很痛苦的感觉,表面上蛮不在乎,其实内心是很在乎的,就好比他后来特别好奇,有一次咨询师出差开会,是不是跟男同事去的,还是跟女同事一场去的。因此,对一个这样的人来说,他很在乎重要的人,不可能真的不在乎,只是表现上装出来的,这些我们都是在理解关系当中,都可以进行探讨,还有一些关系当中的面质,比如说对一些设置会造成影响,比如说不守时,约好的频率多少次,怎么处理休假,如果某一次不来,某一方面不方便,来访者不方便,咨询师不方便,怎么来处理都些明显的规则,这个事如果发生改变我们要去摊到台面上去面质。


那么,还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比如攻击的表达有虐待的发现,有自我伤害,治疗前用药,喝了很多酒,这些应该是心照不宣,不用说这些都是应该有所限制。但是,却发生了这个我们也是要面质。那么,因为各种界线的突破,对有些人格障碍来说,首先特别容易发生,一旦发现我们要特别提出来,要去面质这么一些负性的移情。比如说一个人,他如果正在对你做这么一些事,非语言的潜移默化,你不把它翻到台面上来说,这个物体永远得不到解决,边缘人格的案例,他很难忍受关系有任何类似的变化。所以,这事情是要更多的主动负责,换句话说,对于有些个案,咨询师更要主动去承担一些什么责任:设定规则,设定一个清晰的边界和框架,不容易做到,要不断去坚持,维护着一个保护性的设置和框架。比如一个人迟到,一个经常迟到他其实在验证你在乎不在乎他,如果你就忽略了不去讨论这个问题,他就会感觉我又是不被期待的,我来无所谓,不来也无所谓。所以,我们要去面质,通常去纠结你为什么不来,其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关系是可以预期依赖的,是在乎的。


那么,有些关系当中需要有些线索,包括一些真实的行动我们讲是底线,比如自杀威胁,经常无故不来,在咨询前吸毒,酗酒,吸了毒,酗了酒跑来找你咨询,这些东西我们看来是需要去设基本底线。所谓底线就是一旦发生这些情况——经常发生,我们是没办法维持住咨访关系。还有我们咨询师唯一可以强求的就是说,有些情况发生我们没办法再用咨询的方式去帮助对方,因为有的时候可能要去报110的问题,有的时候要通知监护人去协助处理,有的时候送精神医院抢救的问题,这些状态当中我们很难去做一些所谓的咨询。当然,这是最后的底线,什么叫最后底线呢,就是说得极端一点,就是我们要放弃咨询了,你再这么说我们没办法咨询。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做力所能及所有的努力,总体来讲边缘型案件比较容易突破界线,你规矩太严了,他很难遵守。所以,现实是需要做一个有限的限制,你经常身不由己的样子,做一些让步。有些面质负面的移情,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部分我不建议多展开,因为在关系当中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咨访关系,我只是想强调一点,我们每个人对负面的东西,特别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倾向于回避,不想场面当中拉破脸皮。但是,负面的东西在关系当中纯粹不摊开来好好去处理,积累的时间长了,会有暴发性的结果,总是停留在表面没办法深入。


好,接下来去看最后,就是我们被包容的关系,在亲子关系当中也好,咨访关系当中也好,我们平行去看待,一个孩子会把自己的苦恼拿外在化,会在父母身上激发起同样的反应。比如小孩子摔一跤膝盖破了非常痛苦,我们做父母的一般会感受到这个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你膝盖擦破的时候肯定痛死了”,这是我们经过消化的,共情到他的感受,通过语言的方式反馈出来。那么,小孩子会内化这个被转化过的情绪,也会改变内的经验,也就是随着他的成长,他也会像父母一样,既能够体现自己的痛苦,也能通过言语恰当的方式进行去表达。因此,我们咨询师要被来访开发自己的情绪感受。那么,很多情绪的反馈我们在关系当中,就处理起来非常重要,有些例子我就跳过,不一一举了,我们再看一看亲子关系跟咨访关系到底有啥不同的地方。其实我们有时候说一句啥话呢,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了,承载了很多父母实现不了的愿望,然后我们如果能够意识和面对,那父母就有机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父母肯定会有自己很多想实现,实现不了的愿望,肯定会有投注在孩子的身上,这件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我们是察觉到,哪些是我们内心,我们很期待的,这个时候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我们要去验证,我们要去尝试,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孩子肯定需要能够形成有自尊,能够形成安全的依恋,能够有独立的能力,能够去面对竞争,面对自己应该释放自己的报复,也能够去进行妥协,也能够去和别人进行分享等等,这些都是成长方所需要的,是需要父母去共同陪伴的。

当然我们又转到咨访关系当中,咨询师我们经常也会去说,我们有时候咨询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还是依托希望来访者做,或者我们有的时候很希望来访者,快一点改变,仔细想想这些改变我们自己能做到吗?我们其实能不能做到,因此可以这么说,父母是跟孩子的成长共同成长,咨询师其实可以说也是跟着来访者的身上,我们也在同时成长,经常我们可以互位是同步的。当我们咨询师很难突破自己某一个点,恰恰来访者也是在这个点当中卡住。因此,我们经常也讲这个盲点,父母对自身的问题某个点摆脱不了,孩子就会以某种问题的方式去呈现出来,包括我们去谈这个问题,一定程度当中是去察觉,我们在这个关系当中,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咨访关系,我们会不会无形当中会有施受虐,会有利用,会有控制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能够更好的进行察觉和节制。当然,也有很多问题也是一个职业伦理的问题,也是我们一个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一个议题。因此,

 

在治疗当中讲设置,经常我们看到有些文章当中讲,咨访关系当中是不是有真爱。当然,这个所谓什么叫真爱,我们去看他怎么去体现,我的感觉是对事实的保证是体现真爱的重要保障,对没有设置,我们就像真实双重关系,现实的关系现实当中一样去处理咨访关系,这是很难体现到对一个来访者成长有基本的促进。所以,亲子关系当中也是一个界线,不可能无条件的什么东西都满足。当然有一句很标准的话,也很有高度的话,“不带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当然这个度的把握是非常非常地困难,这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很高的标准,我们不断希望对照这个标准,我们是可以不断去接近和努力,很难时时刻刻真正做到这一部分。但是,至少给我们一个维度,一个尺度,让我们更好的去应对咨访关系也好,亲子关系也好。所以,最后我还是以自己这句很喜欢的 话来结束,“当人们在别人身上再度找到自己时,便开始知道自己的存在”,我们亲子关系小孩成长是这样,来访者也是从咨询师身上感受到的关系来获得成长。


那么,最后呢谢谢大家,接下来有时间,希望大家提出对我刚才说讲到内容的疑问,或者反馈、点评都可以,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提问环节

(篇幅有限,节选部分提问)

好,我看到了有些问题。

有人问,这个对于正向的透射性认同怎么做,其实有点相当于什么,我们看待他有点相当于我们说好话,对两个人分别说好话,我们对A说那个B对你评价很高的,很喜欢你,对B说A对你评价也很高,很欣赏你,我们发现A和B两个人受到了,我们正面的引导,他会两个人之间都会看到对方积极的一面,其实这个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如果关注到好的一面会促进到,他也会以好的方式来进一步的回应。


还有一个问题,做青少年咨询的时候,经常有父母私下里,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困惑和自己的交流,作为咨询师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确实我也经历遇到到过,蛮棘手的,也蛮有实践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一点小孩子,他没有满十八岁未成年,他的许多情况是有监护人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父母,不像成年人我们相对说成年人自己为自己付责任,别人没办法去介入,我们不跟你这个人,其实的人接触对一个成年人,但小孩子他们的父母我们肯定要跟他接触。但是呢,有的时候不是一般的接触,父母是怕孩子知道他在跟你接触,在告状。所以,会背着孩子偷偷跟你接触,我想你肯定体会过,你哪怕跟父母做了一些交流,父母也没让孩子知道。但是,孩子还是会知道,他从接下来你跟他咨询的时候许多态度,某些言语潜台词当中他知道父母肯定在你这里告过啥状,他凭着直觉敏感的嗅觉,凭着他对父母的了解知道,父母肯定对你说了点啥。所以,这一点会让我们担忧什么,一个担忧是不是会影响到孩子对我们的信任,跟孩子的咨访关系,还有一点我们也担忧什么呢,是不是被父母控制,父母自己不摆开来跟孩子交流,老是背后告状,那我们到底是告诉孩子,还是不告诉孩子,是不是这个方式对我们咨询师做得好不好的某种压力。所以,看到这种情况,首先一点我要跟整个家庭,跟孩子,跟父母建立咨访关系。所以,面对未成年的青少年做咨询,肯定我们更多的要跟他们整个家庭建立咨访关系,至少是作为一个背景,不一定是做家庭治疗。但是,哪怕每次只见孩子,我们还是背后要考虑父母的问题。因为我们很难撇开父母单独跟孩子建立所谓信任的关系。因为大部分日子回去还是父母跟他沟通,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跟孩子建立很好的信任关系,我们去教训打压他的父母,最后父母会感到不安全,会有各种理由把孩子从你身边夺走,夺回去。因为他会感到你们在指责他,这就是他的责任。我们只是这么理解的,父母有些做法给孩子带来不利的影响,是他们本身没办法在意识层面当中去克服,他们也有困扰。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既然给父母一定的理解,要给孩子一定的理解。当然,这就在技术当中意味着我们可能兼顾到父母的感受的话,一定程度当中跟孩子关系发展的深度,可能一下子不能太快,或者没办法做得太快,甚至于刚开始孩子会有一点将信将疑,会感到你会跟父母合在一起对付他,这些都是我们要试探的,尝试着跟双方都共同建立一个好的关系,说到底目标还是一致。所以,这个问题的背后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是说跟父母建立很好的关系,就是站在父母一边,角度跟孩子关系不好,跟孩子建立很好的关系,就是要排斥父母不是对立的。当然,这个里面更复杂一点,跟成年人单一的关系相比,一要跟青少年孩子,又要跟他的家长建立关系,可能是会困难一点。还有一个焦虑的问题,就父母很焦虑,通过短信电话很想了解,一定程度上也在考验我们,像我前面讲到的例子当中一样的。如果父母很希望我们在电话短信当中做很多解释,让父母不焦虑。那换句话说父母也容易,在跟孩子的互动当中去过分满足,让孩子做很多努力,让孩子不焦虑。因此,如果父母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我们承受住了,不马上满足回应他,给他很多建议和解释,让父母去承受一定的不确定性。当然我们仍然关注这个父母的内心的需求。但是,那我们并没有办法完全满足他,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一种-示范,他们也可以让孩子去承受一些不确定,没有办法马上得到答案,也是蛮焦虑,换句话说父母的焦虑,我们让他有一定的承受,不马上让他缓释,父母回去也可以让孩子去承受一定的焦虑。因此,当我们跟父母互动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所以,我的体会是,当父母感到被我们理解了,我们也没有马上让他去缓解焦虑,他也能够更多承受焦虑,父母能够稳下来了,相应的孩子也容易情绪稳得下来,这是我面对父母孩子咨询师有这些体会跟大家分享。


谢谢大家。






张海音视频30讲《精神分析核心理论与技术》

一门真正让你学会做咨询的技术课


现在报名还有特别优惠名额

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我生的,我还管不了你了?”|纠缠型母亲与关系混淆
撒谎了吗?说说心理咨询室里的“真话”和“假话” | 心灵捕手 29
父母不好,孩子一般会怎么应对?
原生态家庭的互动模式如何在亲密关系中重复?
心理医生的这些话您能听懂多少?
亲子分享:无招胜有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