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析小科普 | 什么是自体?

自体(Self)是一个概念模糊的术语,尤其是当它和自我(Ego)交错使用的时候,就更变得混淆不清。并且在精神分析早期,往往使用“自我”同时指涉自体和自我两者或其中之一的含义。


如今,在精神分析的语境里,“自我”更多代表功能性的意涵,而“自体”则更多代表“每个独特的个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1]”。但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互相影响的。


1、身体的自体

也就是我们在镜子里照见的那个“我”,以及这个身体自体的象征与再认,譬如我们通过照片中自己的影像、录音里自己的声音或名单中自己的名字来确认——“这就是我”。也是因此,当别人撕毁我们的照片或辱骂我们的名字时,我们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我”被侵犯了。


不仅如此,本体知觉反馈(proprioceptive  feedback),也就是“来自肌肉、韧带、关节的感觉信息,帮助个体确定自己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的空间位置”,也可以被认为是身体自体的一部分。

2、自体同一性

关乎自体的身份认同,其中包括自体表征是较为统合,还是“彼此分裂,持续争夺凌驾整个人格的主宰权”,后者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多重人格障碍”者。也涵盖了性别身份认同,例如我是男性还是女性,我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等,与常态相比的失序,除了身份认同本身的困惑,更多还会承载社会价值评判的压力。亦包含了职业身份认同,是更具同一性还是混乱,后者包括不停地更换各种职业,但都无法稳定下来;或者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又不知道自己是谁,究竟想要和能做什么等。

3、自体凝聚性

和自体同一性既相连、又相异,主要讲的是自体的韧性。自体凝聚度比较差的人,很容易因为他人微不足道的轻慢,而发生自体碎裂,也就是“自尊”受到严重的打击,“自我价值感”受到严重的损害;也更需要来自“自体客体”持续不断的肯定回应,才能维持一种良好的自体感。而在这个维度里面,自体的破碎,更多涉及到的是“好”与“坏”的分裂,我是有价值的、被人爱的,还是无价值的、被人看低的等,凝聚性不够的人,很容易在“夸大自体”和“贬抑自体”之间激烈地摆荡。

4、自体的意义

是一种更内隐的概念,譬如一位画家以黑色为底的画作,透露了她自体忧郁的面向。又或者一位乞讨的流浪歌者,“从旋律和节奏中传出来阵阵悲伤、无望的低诉”,这种凄凉与哀伤也反映了他自体的一部分。它既可以是阶段性的,就像前一个案例中的画家,“曾经”抑郁但现在没有;也可以是稳定的基于气质基础之上的人格层面的某个面向,有外显而易识,到隐秘而难辨的不同层面,例如外向热情、内敛沉静,粗糙平淡、意境深远等(当然,这部分是我的理解和延伸)。

5、自体的界限

涵盖了身体界限和心理界限。包括身体界限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利用周期性的自我残害来界定其皮肤之界限?以及身体和心理是彼此连接的,还是相互脱离的?从心理界限的角度来说,是否能够“清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心智内容有所不同?或其自体-客体界限已经大抵模糊掉了?”


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是一个魔力与晦涩并存的领域!


说它魔力

是因为它触碰到了我们

生而为人的自尊、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


说它晦涩

是因为它的创始人科胡特的行文特点

使得他的经典著作成了令人生畏的“三座大山”



我们自恋的发展路线究竟是怎样的?

又是什么样的创伤会导致自恋发展的停滞?

双极自体作为中心心理型构,如何推动了雄心与理想?

性与攻击驱力究竟是生物本能,还是自体崩解的副产品?

面对孩子俄狄浦斯情结,究竟是强权压抑还是欣喜地鼓励?

面对来访者,究竟是僵化地“中立”,还是共情地神入

如何做到神入的共振和非创伤性的挫折

…………





推荐书籍

《汉斯·柯赫与自体心理学》

又名《科胡特与自体心理学

作者:Allen M. Siegel(科胡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与自恋、自恋性障碍
船长自体心理学讲稿(上)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综述
自体心理学理论二【史上最全】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与助益
那些著名的心理学大师们(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