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嫉羡和感恩』附录一 注解

附录一 注解   


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1946)

这是梅兰妮·克莱恩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首次对于在生命最初三个月所发生的精神过程呈现了详细的说明。以前这段最初的时期叫做偏执心理位置,在此被重新命名为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见她在第3页的批注),在《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一文中,只在对比于忧郁心理位置时,对其作摘要的描述。梅兰妮·克莱恩在此论文中,详加陈述了早期自我的特征、其客体关系与焦虑的形式,藉此阐述了(举其中最重要的)类分裂状态、理想化、自我的去整合,以及与分裂有关之投射过程的本质,对于最后这点她开始引用“投射认同”这个词(下文将会讨论这个概念),而且对于了解精神分裂症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这篇论文对于一些心智的过程,特别是导致精神分裂解离与去人格状态的类分裂机制,提供了最早的详细说明;它也讨论了关于分析类分裂状态的技术,她在晚期的著作《嫉羡和感恩》中,再次回到这个主题上。

在对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说明中,分裂是关键的概念。追溯梅兰妮·克莱恩关于分裂的想法在数年间的发展,可能会相当有趣。分裂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她最早出版的论文《儿童的发展》中,她评论裂解客体的坏面向此现象,以便将它以好客体来加以保存。她观察一个小男孩,他的巫婆形象是来自于母亲形象的分解,为了要将她保持住,这个巫婆形象是与他所爱的母亲裂解分离的(《克莱恩全集1》)。在《儿童精神分析》(1932)中,这种分裂的方式被视为是相对的成熟过程,发生在施虐性减弱的时候,它使儿童能够复原其好客体,并且避开恐怖的坏客体。在1935年,梅兰妮·克莱恩将这种分裂的方式(发生于愈来愈现实的层次)纳入正常修通忧郁心理位置的过程当中(<>

从她早期的著作中,有第二个主要的思考脉络。在《伊底帕斯冲突的早期阶段》(1928)一文中,她专注在侵入母亲体内的早期潜意识幻想;在《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中,她也描述了焦虑可能会如何导致分裂,或是将超我分裂为它的组成份子之形象,接着将特定的形象投射出去,藉此减轻焦虑。次年,在《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上的重要性》文中,她这个想法更往前—步,她没有使用“分裂”或是“投射”等字眼,而是以自我的某些部分被排除在外来加以描述。她认为自我对焦虑的最早防卫不是潜抑(稍后才发生),而是排除(expulsion),暴力地排除施虐性,既是要让自我得以抒解,也是要攻击迫害的客体。这些较早的想法一起形成了投射认同这个更宽广的概念之一部份,而梅兰妮·克莱恩在本篇论文中引介了这个概念。投射认同是统称与分裂及投射有关的许多过程,它们虽然不同,但彼此是相关的。梅兰妮·克莱恩显示了: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上,应付焦虑之首要防卫是投射认同,而且,投射认同建构了这个时期的特征——自恋客体关系,在这样的客体关系中,客体相当于自体被裂解而投射出去的部分。她也描述了因强行进入与控制客体之潜意识幻想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因为自我过度使用投射认同而导致的匮乏效应。在《论认同》(1955)—文中,她详细地研究投射认同的另外一种形式,也就是获得了假性认同(pseudo-identity)。

梅兰妮·克莱恩为了继续回顾分裂这个机制,在1935年《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此论文中,第一次描述了情绪与最初客体关系的原初分裂,这种分裂是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根基。爱与恨被分裂了,客体关系相应地分裂为好的与坏的;在此论文中详述了这种原初分裂的细节。梅兰妮·克莱恩也第一次注意到两种影响自我状态的更进一步分裂形式,自我在灭绝之恐惧下,将自己分裂为微小的碎片,她认为这个机制是构成精神分裂中去整合状态的基础。她也提出当客体以施虐的方式被摄入时,它会被分裂为碎片,导致了自我的分裂。事实上在此论文中她强调的事实是:自我在分裂客体时,自己也会分裂,这对精神分裂症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实。

在她接下来的著作中,她在这些关于分裂的基本发现上再加了几点补充。分裂了《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文中,她描述了忧郁心理位置中特有的分裂;自我为了防卫忧郁的焦虑,分裂了未损伤而活着的客体与受伤垂死或死亡的客体。在同一篇论文中,她讨论了分裂对整合过程所造成的一般性影响。在《心智功能发展》(1958)文中,梅兰妮·克莱恩的想法有一突然的转变:在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分裂以外,她假定在心智状态中有另外一种结构性的分裂存在,也就是在深度潜意识中,有一个安置最早期、最恐怖形象的裂解区域。

本篇论文就像是对一个未知领域所绘制的第一张地图,只有大略的摘要,仍有许多有待补充之处,尤其是未说明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病理。虽然梅兰妮·克莱恩描述了过度分裂与婴儿期持续退缩的不良影响,但一直要到晚期在《嫉羡与感恩》中,经由研究显著的嫉羡在发展上的影响,她才能开始有效地区别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正常与不正常形式。她在晚期对于本篇的说明做了两项修正:在《焦虑与罪恶感》(1948)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忧郁》(1960)中,她描述了罪恶感与忧郁非常早期的形式,发生在忧郁心理位置之前,属于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

将两篇论文《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与《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放在一起来看,包含了对婴儿期忧郁心理位置的说明,而这篇论文成功将发展的新理论引介入精神分析;这个理论的关键概念是:发展是一项工作——经由两个主要的心理位置,活跃的自我和客体发生关连。这个理论将新的概念与假说带入精神分析,根据这些概念与假说,梅兰妮·克莱恩阐述且解释了广泛的心理现象。

关于焦虑与罪恶感的理论(1948)

在1943至1944年之间,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对于梅兰妮·克莱恩的作品安排了一系列论战,她的观点以四篇论文为代表,一篇是她自己的,题目是《特别与忧郁心理位置有关的婴儿情绪生活与自我发展》,以及其他三篇由两位同僚所发表的论文:苏珊·伊萨克斯的《潜意识幻想的本质与功能》、葆拉·海曼的《内摄与投射角色的某些面向》,以及由苏珊·伊萨克斯与葆拉·海曼共同发表以“退行”为题的一篇论文。从梅兰妮·克莱恩为该事件所发表的论文,又产生了三篇论文:《关于焦虑与罪恶感的理论》《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婴儿行为观察》。这三篇与《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梅兰妮·克莱恩在1946年发表于英国学会)一起收录在1952年出版的《精神分析的发展》一书中,这本书也包括了对苏珊·伊萨克斯与葆拉·海曼在论战中发表的论文加以延伸的增订版本,以及两篇黎伟业的文章,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当时克莱恩理论的永久记录。

本篇论文的旨趣并非新的观点,因为除了在下文指出的一点修正之外,此处所述的所有观点都是来自于较早期的著作,这些梅兰妮·克莱恩本身在本文中已经提到。不过,虽然二十五年来她视焦虑为一个决定性的心理因素,而且在这个主题上投入大量的思考与工作,这是她第一次、而且是唯一一篇完全以此为主题的论文。这一点让这篇论文成为一个受到欢迎的综论,集合了她所有关于焦虑与罪恶感的理论,包括与佛洛伊德在起源的观点上相同与相异之论点。本篇对于死亡的恐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她的主张与佛洛伊德不同的是:死亡恐惧是所有焦虑中最根本的。

本篇对于《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文中关于罪恶感的说明,有一个修正,这是一系列修订的第一个。在那篇文章中,她主张罪恶感最早是发生在忧郁心理位置与全客体的关系中;而她的新观点是:在此之前,在与部分客体之关系中的短暂整合状态时,罪恶感就被经验到了。后来在《嫉羡与感恩》中,她认为过度的嫉羡导致了过早的罪恶感,混淆了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中焦虑的修通。在《关于精神分裂症中忧郁症状之短论》(1960)中,她描述了在精神分裂症所见的一种早期罪恶感与忧郁的形式。因此,她对于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最终结论,包括了附带的忧郁焦虑,这相近于她的观点:忧郁心理位置也涉及妄想的焦虑。

关于精神分析结案的标准(1950)

在1923年,梅兰妮·克莱恩注意到:“每当忧虑被解除时,分析就往前迈一大步。”(《早期分析》),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认为分析进展的关键在于对焦虑的分析。在本篇论文里,正式且精确地以她对于早期发展的理论观点表达这个观点,她的命题是:精神分析(它再活化了焦虑)结案的时机,是当迫害焦虑与忧郁焦虑因为修通婴儿期偏执-类分裂与忧郁心理位置而减轻的时候。她进一步的主张是:这个标准与其他一般被接受的结案指标有关联,而且是这些指标的基础。

这篇论文有长、短两个版本。

移情的根源(1952)

这是梅兰妮·克莱恩唯一一篇以移情为题的论文,集合了她在其著作中经常提到并以临床实例描述的一些想法。她对移情的概念是很丰富的,牵涉了她所说的“所有处境”;从她的观点,诠释必须涵盖早期的客体关系——这些客体关系在移情中被再度体验并且进一步开展,也要涵盖病患在目前生活经验中的潜意识元素。在《嫉羡和感恩》(1957)中,她记录了她用“存在于感觉中的记忆”来表达的那些发生在移情中之前语言阶段(preverbal)的情绪与潜意识幻想。

许多年来,梅兰妮·克莱恩一直抱持这样的观点:客体关系从出生就开始了。这个观点意味着自恋与自体情欲并非早于客体关系的状态,而是与最早的客体关系同时存在。本篇论文包含了她对于自恋的唯一讨论(即使很简短),包括对于她的观点与佛洛伊德观点之间的关系提出说明。读者将注意到:在此讨论中,梅兰妮·克莱恩描述了自恋状态,这是退缩到内在客体的状态。在她的用词中,自恋状态与自恋客体关系是不同的,后者是由投射认同所导致的,其方式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中有所描述。

自我与原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这篇短文是梅兰妮·克莱恩为一个以此为题的讨论会所提供的文章。另外一篇关于后设心理学的更重要讨论,见于《心智功能发展》(1958)。

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如同在《焦虑与罪恶感》的批注中所解释的,这一篇论文是源自于梅兰妮·克莱恩提供给1943到1944论战那篇文章的三篇后续论文之一。

在二十年前她完成早期的工作时,梅兰妮·克莱恩曾试图在《儿童精神分析》的第二部中,对于发展提出详细的说明。在其后的这段时间里,她明确地阐述了婴儿期偏执-类分裂与忧郁心理位置的理论。本篇论文相当有趣之处在于:它是最充分地用此理论观点来观察从出生到潜伏期之间的阶段的第一篇论文。与她较早期的说明相比较,这篇论文在科学性的组织理解与一致性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除了她在《嫉羡与感恩》(1957)中描述的原初嫉羡这一点之外,这篇论文是梅兰妮·克莱恩对于早期发展的最终图像。

本篇论文中较为特别有趣的几个论点之一,在于她对分裂的说明,在两方面补充了她以前所说的(关于分裂的概略性讨论,见于《对某些类分裂机制之评论》的批注):首先她厘清分裂与潜抑之间的关系,其次她描述了一种特别的形式,也就是发生在忧郁心理位置的分裂,这一点在1946年时尚未有详细的说明。本篇论文也是最早明白提到:由于有敌意的联合双亲之原始形象获得了满意的发展,所以分离的内在父母可以快乐地相处。最后一点是:在她较早期的著作中,有一个假设被她后来的理论所驳斥,即施虐性达到最高点的时期是在第一年的中段,这点在第六章批注四有所讨论,在该处梅兰妮·克莱恩陈述了她再修订的婴儿期攻击性年表:对她较早期观点的修正,也见于她为《儿童精神分析》第三版所著的序。

幼儿行为观察(1952)

这篇论文是从梅兰妮·克莱恩提供给1933至1944论战的文章所发展而来的,其重要性与前一篇论文并列。《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详细陈述了梅兰妮·克莱恩关于早期发展的最终理论——除了她在1957年的著作中补充的原初嫉羡。在本篇论文中,以这个理论来解释、说明婴儿被观察到的感觉与行为细节。

在理论方面,一个有趣之处是在论文附注的第一点中,明白地陈述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一直是梅兰妮·克莱恩工作的前提:婴儿对独特的好客体(也就是母亲的乳房)具有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知识。

精神分析游戏技术:其历史与重要性(1955[1953])

这一篇是最接近于梅兰妮·克莱恩专业自传的文章,它记录了她在早期作为儿童分析师的历史。这一篇论文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包含了诠释儿童游戏的例子,这些例子在第二个比较长的版本中被儿童案例的说明取代。本书所收的是第二个版本,有些进一步的病史资料可见于《儿童精神分析》第一版的引言中。本篇最有趣的是梅兰妮·克莱恩说明了她在每个儿童案例所获得的特别发现。

论认同(1955)

这是梅兰妮·克莱恩三篇以文学作品为素材之论文的第二篇,其他两篇是《呈现在艺术工作及创意冲动中的婴儿期焦虑情境》(1929)以及《<奥瑞斯提亚>的某些省思》(1963)。

本篇论文对待法比安(朱力安格林小说中的主角)——用梅兰妮·克莱恩的话来说,“几乎就好像他是一个病人”。这篇论文主要而最有趣的部分,是它探讨了投射认同的新面向。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中阐述的投射认同概念,包括了若干不同而互相关联的过程。在1946年,梅兰妮·克莱恩描述了因为投射认同而形成的一种客体关系形式,在此客体关系中,客体等同于自体裂解的部分,此处她所研究的不是投射认同为客体带来的改变,而是在主体认同上的改变;主体藉由侵入客体而拿取、获得了客体的认同。梅兰妮·克莱恩利用法比安的故事(他进入他人而且成为其延续)来讨论用这种方式获得假性认同的动机。她也讨论了关于投射认同选择客体的问题,以及它所导致的自我的状态与焦虑,包括人格裂解的那些部分(它们被感觉是保留在新的认同之外)的命运。她也简短描述一个完整的好内在客体对分裂与投射具有有利的支配效果。

嫉羡和感恩(1957)

这是梅兰妮·克莱恩最后的主要理论作品。在它出现之前,嫉羡零星地被精神分析师确认为一种重要的情绪——但是只在谈论剥夺的情境中,而且也只有嫉羡形式中的其中之一被详细地研究,即阴茎嫉羡。梅兰妮·克莱恩自己之前所提及的嫉羡,开始于她描述厄娜发展中深层的嫉羡情感,厄娜是在一篇未出版的论文中报告的早期个案,这篇论文在1924年的德国精神分析学会首届会议中朗读,后来成为《儿童精神分析》第三章的基础。在之间的几年,她指出嫉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批注中,她列出过去所提及的嫉羡,然而,她遗忘了自己在现在的作品《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中所预想的,她说“嫉羡似乎天生就存在于口腔的贪婪中……嫉羡(与爱以及满足的感觉交替发生)最初是指向哺育的乳房……。”

在这篇专题论文中,梅兰妮·克莱恩为这之前的一个小章节,图解出一个扩展的区域。她推断嫉羡和感恩是相反却互相作用的感觉,一般从出生开始就运作着,而嫉羡的第一个客体,正如感恩的第一个客体,正是喂食的乳房。她描述了嫉羡和感恩两者对早期客体关系的影响,并研究嫉羡的运作,不只是在剥夺的情境中、也在满足的情境中干扰着正常的感恩。嫉羡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也受到研究,特别是潜意识的嫉羡,包括针对嫉羡所引发的防卫之本质,也具有首要的重要性。分析分裂历程的技术也被讨论,这对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中的讨论形成重要的补充。

梅兰妮·克莱恩也检视显着病态的嫉羡。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中,虽然她标示出若干早期功能的异常,例如:内摄因怨恨而碎裂的客体、分裂机制的过度使用、自恋状态的持续存在,但是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精神病理大部分仍然是未知的。在这里她细节地说明由于过多嫉羡而造成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的异常形成,除此之外,她描述了因分裂失败所造成的混淆困惑,并显示缺乏理想化的重大意义。她也勾勒出忧郁心理位置的异常结构,和紧接着的伊底帕斯情结,并指出哺育的乳房被婴孩感知为创造力的泉源,并描述不恰当的嫉羡对创造能力的伤害性影响。整篇文章中,她都藉由案例的素材来阐释理论和临床的主张,特别有趣的是,本文显现了她在晚期是如何工作的。

这篇作品中对负向治疗反应有新的了解,把它视为嫉羡的影响来研究。梅兰妮·克莱恩认为虽然嫉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分析,但是它也局限了分析的成功性。因此,这个事实抑制了她二十几岁时在早期论文中的高度乐观。

论心智功能的发展(1958)

梅兰妮·克莱恩讨论她接受佛洛伊德的两个后设心理学原则:结构理论和生、死本能的理论。她陈述了她对生、死本能理论的补充,和在某些特殊细节上不同意佛洛伊德的地方。她强调她所运用的生、死本能理论,不是作为生物有机体行为的一般概念,而是作为爱和恨的基础,是心智而非生物的现象。然而,她对心智的强调不只是一种本能理论的特殊观点,这是她在精神分析中清晰的方向。她一般的取向,和她偏执-类分裂和忧郁心理位置的理论,形成一种心智功能的理论。举例而言,注意这篇文章的标题。

她对生、死本能的讨论,集结了长久以来所抱持的观点,这比较不在于讨论心智结构,而特别是针对超我。在此处,梅兰妮·克莱恩突然改变了一个观点;相较于早先所强调的观点(见《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一文的说明):正常早期超我的特征是其极端和吓人的本质,在这里认为超我随着处于融合状态的两种本能而发展,因强烈破坏性而产生的恐怖内在形象,并未形成超我的一部分。这些存在于深度潜意识心灵中分隔的区域,从自我和超我两者中分裂开来,所以它们仍然未被正常成长过程整合和修正;如果一种异常的情境出现,而无法维持分裂状态,这些恐怖的客体就会变成急性焦虑的来源,并威胁心智的稳定。相对于早先的观点,她也认为从一开始自我和超我就有一种密切的调和。

她对于精神中最恐怖的形象之论点是维持不变的,这和之前许多章节所陈述的并不一致,例如,在《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她描述了对早期超我形象的极端严厉性,忧郁心理位置带来了什么样的修正和整合影响——无论如何这也是重返旧的观念。在《儿童分析论丛》(1927)一文中,梅兰妮·克莱恩写道:“从儿童的分析中,我被引导去相信,他们的超我是一种高度阻抗的产物,其核心是无法改变的……”在同一篇文章中,她提及超我“其本质是不可改变的”。

如同她对这类事情常有的习惯,梅兰妮·克莱恩从未评论或正式地厘清其观点改变的牵连和纠葛。她对超我的最可怕形象彻底重新分类,这是否改变了她的观点,也就是关于它们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中对婴孩的影响?这篇论文和在《我们成人的世界及其婴孩期的根源》与《奥瑞斯提亚》中,对于婴孩在生命最初期的经验之后续说明,似乎可以指出:她对于它们对婴孩之冲击的观念仍然是相同的,因为这些骇人形象在开始时通常无法成功分裂,另一方面,例如她对超我在精神分裂症中之发展的说明,现在似乎不一样了;之前(例如,见《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她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早期正常的严厉超我异常地持续和主导,现在她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历程的一部分是超我本身的异常发展,在其中超我变得与最骇人的客体无法区辨。

我们的成人世界及其婴孩时期的根源(1959)

这是梅兰妮·克莱恩针对广泛而非专业的分析听众所写的最后一篇论文,其他的有《论断奶》(1936)和《爱、恨与修复》(1937)。以少量的技术词汇,她为她的发现和理论提供一个广泛的概观,强调早年的发展对成人生命、个体和社会的持续影响。

关于精神分裂症中忧郁症状之短论(1960)

梅兰妮·克莱恩所参加的最后一次精神分析国际会议,是1959年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举办的的第二十一届会议。她做出了两项贡献:这篇短论文和《论孤独的感受》。这篇论文是忧郁疾患座谈会的一部分,处理精神分裂症中的忧郁症状,梅兰妮·克莱恩在这里修正了她某些早期的观点。

在描述这篇论文之前,收集她关于这个主题的作品是有帮助的,因为精神分裂症——事实上是精神病,在她专业生涯中一直都吸引着她的兴趣。若干观念在一开始就呈现出来了,她认为精神病历程发生在比一般推论更早的年纪时,有两种独立的方式:在正常婴孩身上,精神病历程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在精神病中,甚至在其童年时期本身,则是一种繁复和异常的型态。同时,她认为精神病历程和施虐有关,它们源自于急性焦虑,使特定或一般的防卫产生一种过度和伤害式的使用。

这些观念首次简略地呈现在1927到1929年间一些论文中。在《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中,她将注意力放在逃离现实正是儿童正常的防卫之一,也是儿童精神病的基础(如果它渗透了整个人格)。在《伊底帕斯冲突的早期阶段》(1928)—文中,她描述恐怖的内在世界和精神病,从攻击母亲内在的潜意识幻想而来。在《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文中,她列举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征候,详加说明游戏的典型型态,并且从她当时正在进行的早期超我研究中得到结论:精神病中的一个核心因素是早期超我所造成的急性焦虑,而早期超我是由儿童施虐潜意识幻想的影像所形塑的。下一篇论文《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1930)中,纪录了一名精神病儿童首度的分析,以及存在着一种先于潜抑、且可以和潜抑区分开来的防卫机制。梅兰妮·克莱恩描述自我如何使用这种早期机制,以驱逐它自身的施虐并攻击敌意的客体,以及如果这个机制(当时还没有命名)被过度使用,导致排除所有施虐和焦虑时,对发展会产生什么毁坏效果——自我因此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管道,仍然停留在一种精神病的状况之中。在这些观念中,存在着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1946)中所形成的投射性认同此观念的前驱物。

1930年,在《精神病的心理治疗》这篇简短的论文中所勾勒的精神病之现实,反映了个体敌意本能之生命,其焦虑与防卫的一般本质也是如此。在《儿童精神分析》(1932)—书中,梅兰妮·克莱恩更加充分地详述这些观点。她发现最早的焦虑是精神病的而非精神官能症的,这使她在这部作品中重新定义:婴儿期精神官能症是精神病和精神官能症倾向的一种复合产物,离她最后的定义不远。在《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中有一个陈述:“婴儿期精神官能症可以被视为某些历程的组合,借着这些历程,连结、修通与缓解了一些精神病性质的焦虑。”

这些早期的观念,以更加发展和更加精确的形式,变成她偏执-类分裂和忧郁心理位置理论的一部分,在三篇主要的论文中详述:《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及《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1946)。在1935年她首次区辨出两种焦虑形式:迫害焦虑和忧郁焦虑,这是一种基本的区分,它本身阐明了精神病焦虑的本质。在这篇论文中,她连接了精神分裂症和生命前三个月的精神病迫害焦虑,在她1940年的论文中也详细说明躁郁疾患与未解决的迫害及忧郁焦虑之间的关联,这迫害和忧郁焦虑是开始于四到五个月的婴孩忧郁心理位置。在1946年,她详细地描述自我用来防卫迫害焦虑的许多分裂机制,这是形成精神分裂症解离和失去整合的基础。口腔施虐和精神分裂症者心灵碎裂之间的关联被如此解释:当客体被施虐式地内摄,自我得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客体,而是在吞并的过程中成为碎片的客体,所以它自己也成为碎片。她推论投射性认同是这个时期的主导机制,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正如之前提过的,她综合论述并延展她关于存在着一种早期防卫机制的观念,这个防卫机制先于潜抑,和潜抑有所区别。关于精神病的其他层面,在1935、1940和1946年的这些论文中有所厘清,包括众所周知的临床事实,即精神分裂症、躁症和忧郁症混合存在的事实,梅兰妮·克莱恩用发展和退化两者在婴孩化偏执-类分裂和忧郁心理位置之间的互动来解释。

分析解离状态的技术在1946年被讨论,在《嫉羡和感恩》(1957)中又再度被提到,然而,《嫉羡和感恩》对了解精神病的主要贡献,在于揭露在偏执-类分裂心理位置中,过度的嫉羡是严重病态的决定因子;最后,在《心智功能的发展》(1958)中,又有一次再分类。直到当时,梅兰妮·克莱恩还是一直将吓人的形象归诸于超我,而超我对精神的掌控是精神病的特征。然而,在1958年,她认为最早和最吓人的形象并不属于超我,而是被分裂开来,进入深度潜意识的一个领域之中,和正常的发展历程是分开来的,而当处在压力的情境下,也许会渗透、淹没自我。

现在要回到这篇论文的背景。在1935年,梅兰妮·克莱恩以下列方式标示出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的焦虑及感觉之差异的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受苦于对保存自我的迫害焦虑,而忧郁症受苦于一种焦虑、迫害、忧郁和罪恶感的混合,所要保存的不只是自体,还有被认同的好客体;这点符合她当时的主张,认为罪恶感始于在忧郁心理位置中和整体客体的关系。在《论忧郁和罪恶感理论》(1948)中,她对罪恶感的观念改变了:她认为罪恶感短暂发生于忧郁心理位置之前和部分客体的关系中。在现在这篇短篇论文中,她修正了对精神分裂症和忧郁症之差异的解释。她陈述妄想型的精神分裂症,除了迫害焦虑外,对毁坏自我好的部分和它被感受到所涵容的好客体,也会觉得受苦于忧郁和罪恶感;她描述其忧郁在内容、型态和表现上与躁郁症的忧郁之不同。

在梅兰妮·克莱恩最后的论文《论孤独的感受》(1963)中,她注意到心智疾患的孤独,这是精神分裂症者受苦的另一个层面,她曾经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中评论过。

论心智健康(1960)

梅兰妮·克莱恩在1960年九月二十二日逝世于伦敦,正当这篇论文付梓时,在它的结尾有一篇短讣闻。梅兰妮·克莱恩在不久之前写下这篇论文,也许是因为这个理由,虽然她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篇论文却缺少她惯有的活力。

“奥瑞斯提亚”的某些省思(1963)

这篇是克莱恩过世后出版的,是早期尚未修正的一篇手稿。她其他两篇关于文学素材的论文,也是在新观念的印象下写成的——《呈现在艺术工作及创意冲动中的婴儿期焦虑情境》(1929)详述了早期焦虑的新图像,而《论认同》(1955)阐释了她投射性认同的新概念。在这里她的目标是不同的,她着手讨论《奥瑞斯提亚》中人物的象征角色,但是由于这篇论文是未经修订的形式,留下一种令人困惑的印象。

论孤独的感受(1963)

在这篇她最后的论文中,梅兰妮·克莱恩开启了一个新的主题:孤独的内在感受——她所认为的一部分人类情境。她将它连结于她的发展理论,描述在发展的正常历程中,偏执的不安全感和整合的过程如何导致无可避免的孤独。她也描述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疾患的孤独,补充她之前在《对某些类分裂机制的评论》(1946)中对精神病患受苦的说明,并讨论了减轻孤独的因素和接受孤独的需要。这篇论文的整体气氛(虽然并未在任何地方详载)有一种趋近死亡的前兆。

我们必须记得,梅兰妮·克莱恩在过世前并未交代要出版这篇论文,现在的版本是在她逝后经过编辑而出版的。或许是因为她也不觉得已经准备好,或这篇论文确实会对更深入的工作有助益,这篇论文在某些地方似乎是未完成的,其中的思考也并未完全被解答。

短  论

当梅兰妮·克莱恩为其《精神分析论文1921-1945》一书收集作品时,并未收录这五篇短文,虽然它们同属于这个时期,她是忘记或是觉得不适合,就不得而知了。首先,《早期分析中词语的重要》(1927)是儿童分析中一个技术观点的简短阐释。第二篇《前次沟通的短论》是对道格拉斯·布莱恩(Douglas Bryan)出版于1928年《国际精神分析学刊》第九期(1928)的《一个法医学上有趣的梦》一文的评论。梅兰妮·克莱恩讨论了梦中的联合父母,她首次描述联合父母的形象,先于《伊底帕斯冲突的早期阶段》(1928)。第三篇是给《国际精神分析学刊》第十五期的四行报告,说明她在《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文中的发现。第四篇是评论玛莉·査德威克(Mary Chadwick)的(女性周期》。最有趣的是最后一篇:《某些心理的考虑:一个评论》,这篇出现在《科学和道德》中,这本书是一本小册子,由威第顿所编辑,包括当代若干知名的人物。梅兰妮·克莱恩用简短和非技术的说明,描述超我的形成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分析的故事』序 前言
一本书满足你对克莱因的所有好奇丨《嫉羡与感恩》读书会招募中
超我的概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翻译 | 关于象征形成的说明(1/2)
客体关系理论之母:梅兰妮·克莱茵(2)
林玉华:自恋狀态与负向移情:梦的分析个案研究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