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探索——以四川省泸县旅游为例


一、项目背景

泸县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关键性的战略要位。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四川打造旅游强省,川南经济区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以及成渝经济区的建设的实质推进,泸县旅游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泸县以观光为主导旅游发展结构亟待向休闲度假与观光结合的方向转型。2013年,泸县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全面带动泸县旅游一体化发展,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骨干产业的战略部署。绿维文旅(原绿维创景)应《泸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写之需,为泸县的旅游发展制定出一套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产业带动作用的规划方案。《规划》将延续泸县的历史脉络,承载龙文化内涵、川南文化经典和生态田园梦想,引领泸县旅游转型发展!

项目名称

四川省泸县旅游发展规划及重点项目策划

项目业主

四川省泸县人民政府

项目地点及范围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项目规模

1532平方公里

项目完成时间

2013年3月

关键词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策划

二、难点聚焦

(一)如何在资源上“独树一帜”

龙文化、石刻文化、宋墓群文化、白酒文化、庄园文化、古镇文化、宗教文化、龙桥文化、民俗文化是泸州旅游资源的代表性符号和打造核心吸引力的依托,但现阶段却存在稀缺性不强、同质竞争影响等问题,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二)如何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由于资源与产品转化不畅,导致景点资源散、弱,临近区域内缺乏强有力的核心景区支撑,没有能够独占鳌头的核心吸引力产品。

(三)如何在产业上“重磅出击”

产业发展结构上,第三产业比重弱,对经济的快速推动作用尚未发挥。旅游产业要素比较单一,缺乏结构性,产业融合方面缺乏实际载体,没有形成旅游相关产业的链条支撑与互动机制。

(四)如何在区域上“核心辐射”

县城所依托的区域总体经济条件较弱与旅游结合度差,没有引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与“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以旅游为经济高地,核心辐射和强势带动区域综合发展的大局面。

三、核心思路

(一)总体思路

“顶级品牌拉动、明星景区带动、辅助景区随动、全县整体联动”为脉络,以区域旅游服务功能完善、区域旅游精品体系建设、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塑造为抓手,紧扣“石刻、龙乡、名酒”特色,以周边城市群巨大的休闲度假消费市场为主体,以远程观光游客群体为带动和补充,打造中国龙桥文化体验、南宋石刻鉴赏、龙舞狂欢体验、中国名酒文化四大精品品牌,努力建设世界级龙桥与南宋石刻艺术展示区国家级宋明清古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四川省特色文化旅游新高地泸州市文化旅游示范基地

(二)思路亮点

1、发挥文化聚合效应,构建“三五十”文化体系

文化是泸县旅游发展的根和魂,绿维文旅通过梳理泸县文化资源,总结出泸县特色文化脉络:三大核心文化体系并存、五大核心资源齐辉、十条文化脉络贯穿。

2、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深度结合,景区模式带动城市发展

构建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格局,以县城所在地福集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形成一个小型旅游城市——福集镇;四个旅游集散型城镇,牛滩镇、石桥镇、奇峰镇、嘉明镇;七个旅游功能型城镇,方洞镇、海潮镇、玄滩镇、毗卢镇、立石镇、百和镇、太伏镇。通过玉蟾山、龙城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将县城打造成综合景区,成为全县旅游发展的驱动核,带动周边地区。

3、量身定制分期目标,沿时间轴打造“醉美泸县”

通过为泸县制定出一套分期发展计划,帮助泸县实现旅游强县的华丽转身。

规划时序

  

 

规划近期

重要引擎项目、精品项目体系初步成型期

一条标志性景观大道、一个玉蟾山大型文化休闲景区、一个龙文化旅游节、一个规划委员会、一个四星以上酒店

规划中期

旅游功能建设和提升阶段,将泸县打造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性文化旅游体验区及休闲度假目的地

提升大玉蟾山文化旅游综合体、中国龙桥文化博览园等景区启动玉龙湖、海潮湖、滨河乡村休闲区、长江古埠、长江湿地公园等休闲度假项目的建设

规划远期

旅游功能全面完善期,将泸县打造成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四川省文化旅游及休闲度假目的地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旅游门户型目的地

推进全县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提升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体验、户外运动等功能

4、精准对接细分市场, 带动产品与消费结构升级

旅游产品上,做好老产品的升级,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复合产品的设计。发展以自驾产品、生态休闲、宗教祈福为主的基础旅游产品;以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核心旅游产品,以创意旅游 、节事旅游、运动拓展为主的辅助旅游产品。努力抓好旅游度假区和具有疗养、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项目建设,提高这些项目在旅游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这是泸县旅游适应国内旅游产业从观光到休闲度假升级的需要,也是泸县旅游突破传统观光模式,向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迈进的基础。进一步开拓文化消费、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宗教祈福五大市场,并根据客源地域分布发展周末游、主题游、高端度假游。

5、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驱动县域经济全盘发展

采取“异业联合、整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从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旅游相关产业衍生发展和旅游支持产业延伸发展着手,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通过配备合理的产业链与其它产业形成联动关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结语

   “川南有龙,久栖于渊。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是对泸县的真实写照。泸县,就是一条蛰伏已久的巨龙,它已经沉寂了太久,封闭了太久。在当前文化旅游旗帜高张的大好形势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条巨龙已经会崛起于川南,让世界为之惊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创建指南和政策扶持信息汇总
县域文化旅游产业调研分析
织金平远古镇:文旅融合兴产业,助力县域经济大发展
仅凭休闲农业步伐,安吉就走进产业“十大典型”?一定还有秘密!
成渝地区可考虑出台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四川“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如何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