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维文旅: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四大模式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城镇化的践行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总结,绿维文旅坚信,旅游在消费带动、产业带动、价值提升、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等方面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于解决城乡融合、生态环境、就业等方面均会有不俗的表现,将成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最优选择之一。

旅游产业的“新”与“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决了农民的身份问题。游客聚集形成了休闲消费聚集,促使旅游区农民实现从纯农业从业者转化成服务人员、加工人员或者是农业兼服务业、农业兼加工业人员等多重产业身份的转型,同时收益能力提高。

其次,是无污染的城镇化,从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超耗为代价的工业型城镇化,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而旅游业不仅是低污染、低能耗的产业,其发展还必然改善和美化环境,符合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要求。

再次,是就地城镇化。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从而形成原有城镇居民、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佣工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二居所)、外来度假居住(三居所)等六类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形成了产业依托的城镇化基础,加上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和消费的集中化,形成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及社会体系完善的建设推进等,由此形成了就地城镇化发展。

第四,有利于实现城乡融合。旅游是“搬运”,通过搬运游客,搬运消费能力,形成消费聚集、人群聚集、产业聚集,从而形成土地集中、促使农民从第一产业解放,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生产,由此带来收益能力提高和农民身份的转变。旅游产业开发大幅度提升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与城镇化一起形成建设发展,成本降低了,而城镇面貌美丽了,且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引导的四个新型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创建新城,也包括老城市的扩张升级。从城镇体系结构的分层提升与建设上进行细分,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包括:现有大型城市的扩张与升级,中小城镇特色化发展、产城一体化项目开发与非建制性旅游城镇化,新农村社区建设等四大方面。这四个层次,有着不同的模式与机理。

1、城市旅游化模式

这里所指的城市,是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超大型、大型及中型城市,其本身就是客源地,很多也是目的地。通过旅游吸引力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品牌与城市服务产业发展空间。

大中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主要是包括城市景区开发、新型城市休闲中心建设、旧城改造休闲街区化发展,休闲卫星城组团化建设,环城游憩带城乡融合开发这五种方式。2、旅游城镇建设模式

小型地级市、县级的中心镇和建制镇,带动性相对于大中城市较弱,但易于形成鲜明的主题性特征,可以走特色化的旅游城镇化之路,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镇化模式。

对于本身就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中小城镇,可依托自然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泛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使得我们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的可能性空间大大提升,特色旅游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城镇化打开了全新的路径。

对于一些没有这么强劲的吸引核的小城镇,需要挖掘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寻找泛旅游产业发展的契机,推进旅游城镇化。

不是所有城镇化都必须进行旅游化,但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旅游化手法,可以使城镇化获得更好的效果。

3、旅游综合体模式

旅游综合体以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根本支撑、以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核心动力、以设施和配套的配置为重要基础、以服务和管理的创新为基本保障,已经成为广大适宜区域实施“就地城镇化”的主流模式之一。

4、旅游新农村社区模式

这也是旅游引导的就地城镇化的最普及的模式之一。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以农旅产业链打造为核心,以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以乡村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以田园乡居生活为目标,通过土地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引入、文化特色的呈现、农民就业的解决,进行独立村的改造升级,向旅游综合社区发展,就是这一模式的主要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小镇:就地城镇化新引擎!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干货丨时政热词术语背诵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专题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一书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第二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