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伦·帕克,一部《迷墙》就已经足以传世!!!

今天凌晨,英国电影协会(BFI)证实,英国电影界顶尖电影人艾伦·帕克(Alan Parker)于今晨因病去世,享年76岁。

艾伦·帕克曾多次获得奥斯卡、戛纳电影节提名。1985年,他凭《鸟人》(Birdy)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

1985年,艾伦·帕克(左二)与尼古拉斯·凯奇(左一)在戛纳

在英国,他的电影成绩更是灿烂无比,曾获19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

他是英国电影工业的热心支持者,也是英国导演协会的创始成员。

2000年,他出任英国电影委员会的创始主席,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5年,在此之前,他是英国电影协会的主席。

他于1995年获得CBE勋章(大英帝国勋章),2002年获得骑士勋章。他也是法国艺术和文学奖获得者。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艾伦·帕克最著名的作品恐怕是1996年的《贝隆夫人》(Evita),时值中国人刚刚开始通过影碟同步看到好莱坞大片,麦当娜演唱的主题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响彻大街小巷。

艾伦·帕克1944年生于伦敦伊斯灵顿。

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广告文案开始的,并迅速成为广告编导。

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有个规模小但影响巨大的导演群体,成员包括雷德利·斯科特、休·哈德森和阿德里安·莱恩,他也是这个群体一员。

他们开始将复杂、诙谐的故事与电影美学相结合,彻底改变了电视广告的形式,提高了质量,广受赞誉。艾伦·帕克的广告作品多次获奖。

1974年,艾伦·帕克开始涉足故事长片,执导了BBC电影《疏散者》(The Evacuees),该片获得了国际艾美奖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导演奖。

拍摄《疏散者》时的艾伦·帕克(左)

艾伦·帕克于1975年自编自导他真正的处女长片,《小鬼头与贼阿爸》(Bugsy Malone)。

《小鬼头与贼阿爸》(Bugsy Malone)

这是一部独特的音乐片,模仿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黑帮电影,影片取材于禁酒令时代在纽约和芝加哥发生的事件,特别是阿尔·卡彭和布格斯·莫兰等现实生活中的黑帮分子的事迹,但帕克针对青少年市场作了修改,故事节奏轻松搞笑。

这部片演员全部由儿童组成,其中还包括13岁的朱迪·福斯特。

《小鬼头与贼阿爸》获得八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提名,最终获得五项大奖,同时也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艾伦·帕克第二部电影是《午夜快车》(Midnight Express,1977),该片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和六项奥斯卡奖提名,最终帕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午夜快车》(Midnight Express)

《午夜快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由奥利弗·斯通编剧,是一部监狱题材的黑色电影。

Midnight Express是一个暗语,暗指越狱。1970年10月,美国学生海斯因试图从土耳其走私大麻出境而被送进土耳其监狱,坐了四年牢,见尽黑暗,最终,他决定和同伙一起越狱……

该片上映后得到普遍好评,成本仅为230万美元,全球票房就超过3500万美元,是艾伦·帕克的代表作之一。

1979年,艾伦·帕克执导另一部音乐片,《名扬四海》(Fame),这是一部欢快的歌颂艺术的歌舞片,讲述八个纽约高中生的故事,这部片获得两项奥斯卡奖,票房上更是大获成功,两年后更被改编成同名美剧。

《名扬四海》(Fame)

1981年,艾伦·帕克与传奇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合作,执导了具有开创性意义、史诗级的音乐电影,《迷墙》(The Wall)。

《迷墙》(The Wall)

《迷墙》剧本由主唱罗杰·沃特斯撰写,鲍勃·盖尔多夫(Bob Geldof)饰演的摇滚明星平克因父亲的去世而陷入疯狂,他构建了一堵身体和情感上的墙来保护自己。

和这张史诗级神专一样,电影也充满高度隐喻性,影片主要由音乐驱动,对话不多,内容充满对精神控制、战争、法西斯主义等话题的反思和批判,暗黑的场景、让令人不安的动画,充满暴力和血腥的意象,都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制作过程波折重重,《迷墙》最终获得票房成功(最终取得2200万美元的票房),评论家也对电影充满了好评。它也成为日后影响音乐电影、MV的先锋之作,其影响力迄今不衰。

Hey, teacher, leave those kids alone!

1984年,艾伦·帕克执导根据威廉·沃顿小说改编的《鸟人》,由尼古拉斯·凯奇和马修·莫丁主演,该片获得198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评审团大奖。

《鸟人》(Birdy)

艾伦·帕克1986年拍摄了悚片《天使之心》,由米基·洛克、罗伯特·德尼罗和丽莎·博内主演,在美国上映时,MPAA将之评为「X」级而引起轩然大波。

《天使之心》(Angel Heart)

1988年,艾伦·帕克执导了由吉恩·哈克曼和威廉·达福主演的民权片《密西西比在燃烧》,该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在内7项奥斯卡奖提名,并获得最佳摄影奖。

《密西西比在燃烧》Mississippi Burning


该片还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1989年,艾伦·帕克编剧并执导了《来看天堂》,这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被强行关押的日裔美国人的感人家庭故事,由丹尼斯·奎德和塔姆林·富田主演。

《来看天堂》(Come See the Paradise)

一年后,他又拍摄了《追梦者》(The Commitments),该片讲述了一个年轻的爱尔兰工人组成一个名为」承诺「的灵魂乐队的故事,该片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并为帕克赢得了东京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以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的剪辑、编剧、导演和最佳影片奖。

《追梦者》(The Commitments)

这部电影采用了非职业演员,当时,他为了寻找演员,走访了都柏林1200支不同的乐队,见了3000多名演员,艾伦·帕克说,这是为了保持故事的真实性。

《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盛赞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音乐是诚实的。」

1996年,他执导了根据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舞台剧改编,由麦当娜(Madonna)、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主演的音乐电影,《贝隆夫人》(Evita),强悍的阵容在当年成为了全球头条新闻。

1999年,艾伦·帕克根据美籍爱尔兰作家弗兰克·麦考特获得普利策奖的回忆录改编执导了《安吉拉的灰烬》(Angela's Ashes),艾米丽·沃森和罗伯特·卡莱尔主演,讲述一个贫民窟的孩子,成长与奋斗的感人经历。

《安吉拉的灰烬》(Angela's Ashes)

艾伦·帕克最后一部电影是2003年的《大卫·戈尔的一生》(The Life of David Gale),这是一部讨论美国死刑制度的政治惊悚片,由凯特·温斯莱特、凯文·史派西主演。

《大卫·戈尔的一生》(The Life of David Gale)

电影讲述一名记者去采访死刑犯大卫·戈尔,围绕这三天的采访,以闪回的形式,逐渐解开戈尔的一生。无论是题材还是当中众多的经典对白,都叫人震撼。

艾伦·帕克的死讯传出后,他的多年好友,制片人、导演大卫·普特纳姆说:「艾伦是我最悠久最亲密的朋友, 我总是敬畏他的才华。我和其他许多爱他、尊敬他的人的人一样,生活从此再也不一样了。」

《极盗车神》(Baby Driver)的导演埃德加·赖特说:「听到艾伦·帕克爵士的去世的消息,我很难过。作为一个英国电影人,他的一系列令人惊讶的作品给了我巨大的灵感。」

愿艾伦·帕克安息,感谢你带给人世间这么多让人难忘的电影。

Alan Parker

1944.2.14 – 2020.7.31 

通向英伦的后现代迷幻列车

程青松

20世纪是一个“声色俱厉”的世纪,电影、电视、网络充满人类的生活,有着影像恐惧症的媒体研究专家指出,影像在丰富人类视觉的同时也在限制人类的想象,将影像视为迷失人类知觉的罪魁祸首。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这个地球上,将银幕幻象等同于真实的长官已经越来越少,任何悲观和乐观的看法都难以阻挡电影艺术家内心创造的原始冲动。后现代电影工作者并非电影的掘墓人,相反,世界电影从来没有获得像今天这样空前的自由。自由给保守者带来恐惧,可是给勇敢者带来的是快乐。后现代新经典电影仍然如同电影史上的每次电影运动一样,在可遇而不可求的情势下产生。每年都有让电影观众雀跃欢呼的影片在世界面世。因为,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感受,永远都不会重复!

《迷墙》剧照

1981年,英国导演阿伦·帕克执导的《迷墙》一上映就风靡了世界。这里边最首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这支成立于1966年的英国前卫摇滚乐队本身的音乐魅力。不过,《迷墙》首先还是一部电影,一部从视觉上加快步伐将大众带向MTV时代的电影。现在,MV已经成为全球收看观众最多的视听艺术,甚至连足球也无法与之相比。阿伦·帕克堪称“MTV之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各地的美术学院中,都有《迷墙》的影迷。《迷墙》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宣告了“后现代无经典”谬论的不攻自破。美术爱好者谈论它,喜欢它,好像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个观念艺术的展品。这部集摇滚音乐、现代美术和各种形态的影像之大成的影片,是一部对后现代影像充满自觉的影片,尽管将它视为后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会大大推迟后现代电影的诞生日期,但是你要这么说,也没有人反对。

后现代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堵墙,把我们当成第三堵墙。让我们也成为这个封闭空间的一部分。可是,在墙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呢?《迷墙》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在反对将人类置于“单身牢房”的种种行为,纳粹的集中营、冷战的铁幕、乌托邦的人间天堂、冷漠的情感、可供遥控选择的电视节目,都是墙的化身,它们把人与人隔离,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取消。同样,任何将艺术形态归于一种模式、唯一模式的观点,也是《迷墙》要反对的东西。所以,它将过去、现在、现实、狂想、幻觉,纪录片、故事片和动画、广告一起呈现给观众,却并不让人感觉无所适从。从解放人性的角度来讲,《迷墙》也是一部政治电影。

《贝隆夫人》剧照

《迷墙》没有传统的线性情节链,基本没有对话,主要是音乐、歌曲和画面。1981年,这部电影的问世,使得刚刚出现的MTV电视节目立刻引人注目。《迷墙》带来了MTV的繁荣。电影给MTV提供了想像的思维。到了9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受到发展之快的MTV的冲击和启发,年轻的观众对MTV的喜爱远远超过了电影和其他电视节目。这一艺术样式肯定无疑地受到《迷墙》极大的启发。90年代,阿伦·帕克的《艾维塔》(《贝隆夫人》)继续在叙事上往前走,影片中有一个可以出现的任何一个时空的无身份角色,他目睹了阿根廷国母艾维塔的全部事件,时而是保镖,时而是群众,时而是舞伴,时而是新闻记者。这部影片没有对白,全部用演唱来代替,令人对变幻的政治风云有真假难辨,人戏不分之感,阿伦·帕克对历史的演绎真正进入了后现代。

《天生杀人狂》剧照

1994年问世的美国电影《天生杀人狂》在电影形态上几乎是《迷墙》翻版,故事情节方面又像是对《邦尼和克莱德》的直接引用。影片中一对“雌雄大盗”的孵化剂被导演奥立弗·斯通(Oliver Stone)认定为充满暴力的媒体。

作为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中很重要的“谐拟”,其基本态度在于借着摹仿固有的叙事框架,强调并凸显此种叙事框架特意隐瞒的漏洞。由于某些叙事框架已冻结成为“固有”,使得一般人在未经任何质疑的情况下,只能单纯地接受其合法性的存在和叙事功能,并产生固定的阅读反应,“谐拟”便是要打破此中固定性,使叙事框架重新流动起来。[注:古斯特著《杀气逼人的<闪灵杀手>——暴力电影、电影的暴力》原载台湾《影响》第73期,P74、75]奥立弗·斯通在《天生杀人狂》中运用了纪录片、MTV、卡通、新闻片等影像媒体。男女主人公的相识一场戏,直接照搬了美国观众很喜欢的室内剧《我爱梅乐》,一方面质疑了这些媒体面对现实时伪装出来的无辜和透明,并剥露媒体施诸于现实的暴力本质,使得观众摹仿和因袭媒体提供给他的世界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同时更进一步模糊了各媒体叙事框架的界限,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综合艺术”。或许是奥立弗·斯通的批判过于强烈,两个杀手最后开枪打死了一直跟踪拍摄他们犯罪经过的电视直播节目主持人。后现代精神在这样的射击下有所逃逸。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媒体仍然是一个虚构物(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的影片《蓝》对此有精彩解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把它出现的任何负面价值归咎于媒体,显然不太公平(如果它被专制和独裁者利用,则另当别论)。因此《天生杀人狂》的剧本原创昆汀·塔兰蒂诺拒不买帐,拒绝在影片上署名编剧,可谓真正的后现代态度。电影制作者并没有权力宣称自己找到根治社会弊病的药方,奥立弗·斯通仍然对电影批判社会问题充满过度的自信。

获得圆满叙事是古典电影企图让电影成为上帝的一个野心,让观众完全失去判断,承认眼前正在发生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后现代电影则毫不避讳地指出电影并非一个乌托邦,它不是世界本身,而只是我们对世界支离破碎并力图获得完整的一个幻象。后现代电影因此可以拿所有正经、假正经的电影和自己开玩笑。

《猜火车》剧照

“选个工作、选个职业、选好牙医师、选个大电视机、选好车子选房子……问题是,我干吗做这些事”,男主人公一开始就在苏格兰爱丁堡的街头狂奔,让人想起《盲打误撞》。不,这是英国影片《猜火车》。1995年,这部影片成为继《低俗小说》之后,引起广泛争议的后现代电影,它不仅仅有着一个抢眼的开头,还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节奏。《猜火车》跟《低俗小说》所不同的是,对边缘人物:吸毒者、混混、小偷、酗酒者给予的不是冷嘲热讽,而是一种迷幻般的热情。当年《迷墙》中愤世嫉俗的青年成为后现代的“虚无主义者”,他们对所谓的正常生活不感兴趣,宁愿要“最垃圾但是最诚恳的生活”。影片的主演伊万·麦克奎思也因此成为英国青年亚文化的新代言人。

《猜火车》在欧美引起了疯狂的讨论,因为它来势汹汹,很难归类,可是又能找到很多成功的元素。它明显地是为新新人类提供的视听冲击,影片中有一段伊万·麦克奎思吸毒以后产生幻觉而钻进马桶里寻找毒品的戏,以污秽和狂想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观者无不有一种迷幻的感觉!突兀的人物,粗鄙辛辣的对白,以及无道德判断的故事走向,令人摆脱习惯的观影思维和得以淋漓的释放。其实,丹尼·鲍依(DannyBoyle)的处女作《浅坟》(《同屋三分惊》)就已经让英国发现了自己的后现代天才。这部影片的色彩相当丰富,房客死在床上后,各个角度俯拍侧拍鲜红床单上的镜头,风格印记鲜明,更激发出相当程度的幽默感,十分具有后现代视听效果,场影设计和光影效果也都十分出色。丹尼·鲍依因此被视为希区柯克、库布利克和昆汀·塔兰蒂诺的混合体。

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意味着保守、刻板,其实,在20世纪的各种前卫艺术领域,英国人都一直自信地走在最前列,电影同样如此。后现代电影的一个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同性恋电影、女性电影等一些边缘题材开始成为主流,2000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涉及同性恋、变性的影片有5部之多。当然这与整个世界的潮流和风气息息相关。“同性恋关系没有什么前例可寻,所以你可以根据个人个性,而不是历史/文化形象,去建构这种关系……你可以建构自己的神话”,“它传达了一种肯定多样人生,期盼世人各得其所的态度”。[注:沈晓茵著《<夜幕低垂>——尽情飞翔、把握美妙女性情欲》原载台湾《影响》第73期 P74、75]

注:艾伦·帕克和阿伦·帕克为不同音译名。

本文节选自程青松编著《国外后现代电影》第七章《通往英伦的迷幻列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有史以来最最最……最最最伟大的摇滚电影
西方冷门|《迷墙》:控诉与挣扎
《午夜快车》导演艾伦·帕克去世
《蜘蛛侠:平行宇宙》:无与伦比的动画标杆
亚洲四大后现代电影大师
部部经典,认准这悬疑顶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